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酶脱毛裸皮的膨胀助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忠珍 杨文华 陈治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6,66,共4页
为了解决酶脱毛裸皮后继碱膨胀困难研究开发了专用膨胀助剂。通过多肽液的等电点降低,实验裸皮膨胀增加,羟脯氨酸、总蛋白及蛋白多糖的溶出表征了膨胀助剂的作用。裸皮膨胀的表观与坯革的纤维结构证明,2%的膨胀助剂处理酶脱毛裸皮可以... 为了解决酶脱毛裸皮后继碱膨胀困难研究开发了专用膨胀助剂。通过多肽液的等电点降低,实验裸皮膨胀增加,羟脯氨酸、总蛋白及蛋白多糖的溶出表征了膨胀助剂的作用。裸皮膨胀的表观与坯革的纤维结构证明,2%的膨胀助剂处理酶脱毛裸皮可以满足膨胀与碱皮的机械加工,坯革纤维结构特征接近灰碱法脱毛膨胀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脱毛 膨胀 助剂 裸皮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籽粒皮裸性相关AP2/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鸣凡 陈志伟 +5 位作者 贾举庆 张晓军 李欣 张春来 张美俊 杨武德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58-663,共6页
燕麦籽粒皮裸性是燕麦籽粒带壳与籽粒不带壳(裸粒)的一对相对性状,反映了籽粒脱离谷壳的难易程度,研究该性状对作物育种、起源驯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二倍体皮、裸燕麦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到2个AP2/ERF转录因子基因AsNud1和AsN... 燕麦籽粒皮裸性是燕麦籽粒带壳与籽粒不带壳(裸粒)的一对相对性状,反映了籽粒脱离谷壳的难易程度,研究该性状对作物育种、起源驯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二倍体皮、裸燕麦为材料,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到2个AP2/ERF转录因子基因AsNud1和AsNud2,对这2个基因的结构分析发现,AsNud1和AsNud2为旁系同源基因;二者与HvNud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AsNud2与HvNud的相似性更高;皮燕麦的AsNud1和AsNud2编码的氨基酸有提前终止现象,而裸燕麦中的这2个基因则没有此现象。对AsNud1和AsNud2表达特性分析发现,AsNud1和AsNud2在皮、裸燕麦的花器官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其中,AsNud1在CIav2921中的表达量低于在CIav9008中的表达量,但二者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AsNud2在CIav2921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CIav9008中的表达量。因此推测,AsNud可能参与调控燕麦籽粒麸皮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AP2/ERF转录因子 AsNud 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平 杨晓梦 +5 位作者 普晓英 李霞 杨丽娥 杨砚斌 杨加珍 曾亚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3-1009,共7页
为发掘更多高营养成分大麦品种和优质亲本,以526份国内外大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其皮裸性、棱型、籽粒颜色等性状,使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籽粒β-葡聚糖、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总黄酮、生物碱、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8... 为发掘更多高营养成分大麦品种和优质亲本,以526份国内外大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其皮裸性、棱型、籽粒颜色等性状,使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籽粒β-葡聚糖、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总黄酮、生物碱、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8种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大麦籽粒营养成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二棱皮大麦的β-葡聚糖含量显著高于六棱裸麦;二棱黄色大麦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六棱非黄色大麦,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六棱黄色大麦;裸大麦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皮大麦,六棱非黄色裸大麦γ-氨基丁酸、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二棱黄色皮大麦;六棱非黄色皮大麦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二棱黄色裸大麦;非黄色裸大麦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黄色皮麦。526份大麦品种被聚类为5个类群。8个营养成分最高大麦品种分别为CBSS05Y00293S(高β-葡聚糖)、福贡白青稞(高蛋白质)、云啤21号(高淀粉)、云啤10号(高直链淀粉)、宽颖大麦(高γ-氨基丁酸)、冬青17号(高总黄酮)、碧江大麦-1(高生物碱)和景东米大麦(高抗性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籽粒 籽粒颜色 棱形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全基因组SSR位点鉴定及多态性标记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凯凌 武涛 +4 位作者 徐逸群 高佳 张美俊 李欣 贾举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目的】了解燕麦基因组SSR位点分布情况并开发燕麦全基因组SSR标记,为燕麦皮裸基因克隆、遗传图谱构建、群体多样性分析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已公布的“三分三”裸燕麦参考基因组,通过TBtools软件对燕麦全基因组的SSR位... 【目的】了解燕麦基因组SSR位点分布情况并开发燕麦全基因组SSR标记,为燕麦皮裸基因克隆、遗传图谱构建、群体多样性分析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已公布的“三分三”裸燕麦参考基因组,通过TBtools软件对燕麦全基因组的SSR位点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检索数据分析其分布特征。根据检索结果设计引物,在构建的F_(2)遗传群体中小规模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并克隆测序其有效性与真实性。【结果】在燕麦基因组中,SSR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全基因组共检索到828138个SSR位点,SSR平均密度为78.16个/Mb,平均距离为12.90 kb。单、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优势。基元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次和6次,A/T、AG/CT和AAC/GTT重复基元为优势基元。燕麦基因组SSR位点呈现中度多态性,长度变化范围为11-1587 bp。并由此开发设计52对多态性引物在试验材料中进行扩增验证,在构建的遗传群体中均具有多态性。【结论】在“三分三”裸燕麦参考基因组中开发SSR引物有效可行,可以用于后续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SSR标记 引物开发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