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西发现的汉代“裸体俑”综述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韩国河
-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89-92,共4页
-
文摘
陕西发现的汉代“裸体俑”有男有女,并且明显地表现出男女性器官的细部,这种现象不但引人注目,而且也常常使人发生疑问。文章对陕西出土的汉代“裸体俑”情况进行了综述,而且对它的性质和作用、价值与艺术的特征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既有趣味性,也有一定的学术性。
-
关键词
裸体俑
汉代
性质
作用
艺术特征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黑色裸体汉俑的鉴定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呼林贵
-
机构
陕西省文物鉴定组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3,共5页
-
文摘
所谓裸体俑,实际上是一种着衣式陶俑,它与塑衣式陶俑不同,当用真正的纺织品--丝绸裁剪成衣服,穿在陶俑身上,色彩艳丽、明快,使得一个个陶俑看上去和真人一样,活灵活现,而衣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碳化腐朽了,当现代人看到它们时,往往无衣遮体,赤条条全身裸露于外,所以今人多以裸体俑相称.
-
关键词
裸体俑
陶俑
西汉时期
墓葬
江村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一批裸体陶俑
- 3
-
-
作者
尔东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3期65-,共1页
-
文摘
1984年3月下旬,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城东的新安砖厂清理了一座西汉墓。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南北残长4.80、东西宽2.90、现存深度1.50米。从墓内遗迹分析,该墓有棺有椁,墓壁有板灰痕迹,墓底有椁槽。清理出一批陶俑,均放置在棺椁之间,出土时多已断裂。通高40厘米左右,面部扁平,身材修长,苗条有余而丰满不够。全身裸露,男女特征具全,性别一目了然。
-
关键词
汉墓
陕西省博物馆
北残
裸体俑
黑彩
城东
织物分析
次序排列
实物资料
肩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汉长安城西北区陶俑作坊遗址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周苏平
王子今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3期1-4,97-98,共6页
-
文摘
一汉长安城西北区陶俑作坊遗址位于六村堡村东南(图一)。遗址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目前一部分已覆压在现代建筑之下,但村东南的耕地中历年仍不断有陶俑、陶制动物模型以及陶范残件出土。现将1985年2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在地面采集的部分实物简报如下: 陶俑分六式。 I式头部与躯干、腿、足分段制作,现多在连结处断缺。采集俑头6件,均无冠,发式可见二种,发髻顶部至下颌长8.9至9.6厘米。俑头残件往往在两耳处前后断裂为二,推测当时制作系由前后范合成。
-
关键词
汉长安城
陶范
西北区
六村堡
男俑
分段制作
动物模型
钱范
裸体俑
汉杜陵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简论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云辉
-
出处
《文博》
1990年第3期42-48,共7页
-
文摘
无论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是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来看,在我国历史上的西汉和东汉时期,都产生和存在一定数量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直到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此做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汉代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艺术成就,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既有文献中记载的,又有从壁画中、帛画中、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铜镜中发现的形象。 (1)最早的壁画中的裸体形象,见于西汉景帝时的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其壁画中画有太古时代的裸体怪形。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 (2)西汉广王川刘海阳宫中的壁画中有男女裸体形象。
-
关键词
两汉时期
画像砖
画像石墓
鲁恭王
鲁灵光殿赋
光殿
艺术成就
汉长安城
东汉墓
裸体俑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