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瓯窑青瓷的造型与装饰技艺探析
1
作者 黎刚平 《天工》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瓯窑青瓷作为中国青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装饰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旨在探讨瓯窑青瓷的造型特点与装饰技艺,通过梳理其历史沿革,分析造型艺术的多样性及装饰手法的独特性,揭示瓯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 瓯窑青瓷作为中国青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装饰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旨在探讨瓯窑青瓷的造型特点与装饰技艺,通过梳理其历史沿革,分析造型艺术的多样性及装饰手法的独特性,揭示瓯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窑青瓷 造型艺术 装饰技艺 历史沿革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传承研究——基于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发掘与传承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辉 张翼 《古建园林技术》 2019年第4期92-94,91,共4页
岭南传统建筑开放包容,立足本地文化、兼容中原传统、融合西方特色,其建筑装饰技艺也丰富多彩。但由于传统技艺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人才缺乏,参与单位不足,现有建筑装饰技艺多少面临着失传或失真的危险境地,因此,建立一套完善、高效、... 岭南传统建筑开放包容,立足本地文化、兼容中原传统、融合西方特色,其建筑装饰技艺也丰富多彩。但由于传统技艺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人才缺乏,参与单位不足,现有建筑装饰技艺多少面临着失传或失真的危险境地,因此,建立一套完善、高效、规模化的建筑装饰技艺传承体系迫在眉睫。广东建院立足建设行业,主动承担起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传承的重任,建立了基于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依托真实工程项目“研、学、产”互相促进的技艺传承体系,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发掘、传承、市场一体化的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传统建筑技艺 建筑装饰技艺 技艺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玲 陈梓权 +2 位作者 李卓人 孔令涛 吴一波 《山西建筑》 2020年第22期161-162,168,共3页
以湛江市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整理湛江市传统建造装饰技艺的类别,并对湛江市传统建造装饰技艺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情况进行调查,介绍了湛江市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方法,达到与现代建筑形式融为一体的目的。
关键词 湛江市 传统建筑 装饰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与湘西苗族辫带技艺及装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粤湘 夏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辫带是以丝线编织而成的带子,在黔东南与湘西苗族服饰中广泛使用。文章以黔东南与湘西苗族的辫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两地辫带的源流,对辫带技艺及其在服装上的装饰手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辫带是以丝线编织而成的带子,在黔东南与湘西苗族服饰中广泛使用。文章以黔东南与湘西苗族的辫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两地辫带的源流,对辫带技艺及其在服装上的装饰手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借由辫带装饰技艺表象深入分析其所呈现的装饰艺术及审美特征。研究表明,两地辫带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是相同的,但因两地审美喜好不同,在技艺与装饰手法上形成了不同编织技法和应用形式,辫带本体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呈现较强的装饰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现苗家妇女的审美期待、装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辫带 编织技艺 装饰技艺 装饰艺术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修缮过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玫 王方园 《天工》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江西地区丰富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技艺,是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重要体现,为建筑赋予了独特的美感,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修缮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时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将传统装饰技艺和文化传承下... 江西地区丰富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技艺,是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重要体现,为建筑赋予了独特的美感,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修缮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时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将传统装饰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并创新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探讨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修缮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这一过程对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传统民居 装饰技艺 修缮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现代服饰设计中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晓冰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6,共3页
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延续传统文化、提高服饰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拓展乡村妇女的就业渠道,维护和扩展民众的生计来源,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及培养服装专业学生创新、创造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中求变--对侗寨鼓楼装饰差异性的解读
7
作者 欧亚利 陈罗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4,共6页
鼓楼是侗族建筑装饰文化艺术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之一。鼓楼特有的建筑形式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不仅在建筑结构中显现特有的营造技艺,还在建筑构件装饰上呈现独树一帜的审美视觉韵味。针对黔、桂、湘的侗族村寨鼓楼进行实地调研... 鼓楼是侗族建筑装饰文化艺术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之一。鼓楼特有的建筑形式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不仅在建筑结构中显现特有的营造技艺,还在建筑构件装饰上呈现独树一帜的审美视觉韵味。针对黔、桂、湘的侗族村寨鼓楼进行实地调研,对侗族鼓楼传承装饰技艺中的彩画、灰塑、木雕木刻进行系统梳理,对鼓楼的建筑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装饰位置、装饰题材的差异性进行类比分析,并解读形成鼓楼装饰差异性的原因。深入研究侗族鼓楼建筑装饰文化,有助于丰富中华建筑装饰文化的内涵,同时能更好地传承地域建筑装饰特色,对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鼓楼 传承装饰技艺 装饰差异性 装饰变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州窑“铁锈花”装饰再表达--以现代“陶艺铁绘”壁画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邱一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3,220,共7页
“铁锈花”装饰是我国宋代磁州窑传统装饰技艺在新时代的艺术创新形式,兼具文人画写意之美和民间艺术风格,承载着我国黄河流域陶瓷绘画语言表达的智慧。然而,新时期由于传统技法以白地黑花为主,导致表面装饰色阶变化不丰富,缺少层次感,... “铁锈花”装饰是我国宋代磁州窑传统装饰技艺在新时代的艺术创新形式,兼具文人画写意之美和民间艺术风格,承载着我国黄河流域陶瓷绘画语言表达的智慧。然而,新时期由于传统技法以白地黑花为主,导致表面装饰色阶变化不丰富,缺少层次感,无法迎合当下审美需求。文章以现代“陶艺铁绘”壁画为例,将“铁锈花”装饰技法与现代“陶艺铁绘”壁画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融合多种现代艺术装饰语言来解决传统技法在陶瓷表面的层次性、空间感和体量感等方面表达力不足的问题,探索“铁锈花”装饰的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实现传统技法在新时期的新生与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州窑 铁锈花 装饰技艺 陶艺铁绘 壁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陶瓷烧制技艺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瑞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11期36-39,共4页
淄博陶瓷是我国北方民窑陶瓷的集大成者,其独特的烧制技艺及艺术风格,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遇面前,如何实现淄博陶瓷传统装饰技艺的活态化传承,并将其导入普通民众的日常... 淄博陶瓷是我国北方民窑陶瓷的集大成者,其独特的烧制技艺及艺术风格,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遇面前,如何实现淄博陶瓷传统装饰技艺的活态化传承,并将其导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生长在民间的文化艺术形态,是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大量调研及实地走访,结合淄博陶瓷的文化生态,提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助力淄博陶瓷传统技艺的活态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陶瓷 装饰技艺 活态化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屋民居宅形文化浅析——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乃玲 车力驰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井及庭院围合而组成的建筑形式及质朴的建筑装饰独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屋 宅形文化 空间组织 装饰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与蒙古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比较性研究
11
作者 李军 付星植 +1 位作者 黄昭君 焦德凤 《林产工业》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藏族与蒙古族传统家具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优秀组成部分,2种家具都具有典型的的民族风格特征。本文以藏族和蒙古族传统家具实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从家具的形制、工艺、装饰艺术等特征出发,剖析了这2种民族地区传统家具装饰艺术的表现特... 藏族与蒙古族传统家具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优秀组成部分,2种家具都具有典型的的民族风格特征。本文以藏族和蒙古族传统家具实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从家具的形制、工艺、装饰艺术等特征出发,剖析了这2种民族地区传统家具装饰艺术的表现特征。通过实物调研,分析其装饰题材,剖析其特色装饰技艺和装饰艺术的差异性,旨在为我国民族地区家具装饰艺术的比较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家具 蒙古族传统家具 装饰题材 装饰技艺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寓意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中华 王宏付 《服饰导刊》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于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从图像学与符号学、历史文化、构图形式、纹样题材等方面,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一方面研究得出明代缠枝纹在遵循传统审美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出技艺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 基于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从图像学与符号学、历史文化、构图形式、纹样题材等方面,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一方面研究得出明代缠枝纹在遵循传统审美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出技艺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美理念、装饰技艺与人文价值;文章另一方面通过探析明代服饰中缠枝纹构图形式,丰富多样的纹样题材,深层潜在的文化寓意,充分展现了明代缠枝纹极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包容性,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热爱生活、祈福保平安的情感及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枝纹样 构图形式 纹样题材 文化内涵 审美理念 装饰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宗祠“建筑意”解析与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湾湾 杨大禹 《新建筑》 2018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建筑意"是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中的一个创造性思想,其意涵主要体现在设计者除了能够掌握对建筑功能技术的处理与驾驭能力外,还应从设计伊始酝酿意境、运用超高的形象思维,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等一系列创... "建筑意"是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中的一个创造性思想,其意涵主要体现在设计者除了能够掌握对建筑功能技术的处理与驾驭能力外,还应从设计伊始酝酿意境、运用超高的形象思维,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等一系列创意思想。在梳理相关文献及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闽南宗祠"建筑意"的美学价值重新进行解读阐释,以审美意识来分析挖掘祠堂建筑的空间意涵,总结宗祠建筑空间构成及其美学的特殊表现,以期拓展对"建筑意"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祠 建筑意 空间结构 装饰技艺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清漳河谷传统民居风貌特征研究——以固新镇原曲村传统民居为例
14
作者 谢空 靳博文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冀南清漳河谷留存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人文气息浓厚,地域风貌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文章以冀南原曲村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民居测绘,从其营造思想、空间形制、装饰技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建筑内在的... 冀南清漳河谷留存着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人文气息浓厚,地域风貌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文章以冀南原曲村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民居测绘,从其营造思想、空间形制、装饰技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建筑内在的建造逻辑,并通过与北方平原地区的传统合院民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炼出清漳河谷传统村落民居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漳河谷 传统民居 营造思想 空间形制 装饰技艺 风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关村传统民居类型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旭 林祖锐 《中外建筑》 2020年第9期45-48,共4页
山西省阳泉市旧关村历史悠久,秦皇古驿道穿村而过,是太行山中部战略攻防与商路要道,深受兵防关隘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互影响。除传统的居住功能外,部分民居兼做商铺和客栈,服务于过往客商。本文以旧关村口坡街(原秦皇古驿道遗址部分)为... 山西省阳泉市旧关村历史悠久,秦皇古驿道穿村而过,是太行山中部战略攻防与商路要道,深受兵防关隘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互影响。除传统的居住功能外,部分民居兼做商铺和客栈,服务于过往客商。本文以旧关村口坡街(原秦皇古驿道遗址部分)为主要调研范围,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梳理旧关古村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分布,对其因应山地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而形成的空间布局、营建技艺、装饰艺术等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传统民居的价值特色,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民居建筑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关村 传统民居 建筑类型 技艺装饰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的牌坊
16
作者 李德喜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牌坊又名牌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它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衡门及华表柱。该文通过对牌坊牌楼形制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研究,结合湖北现存的牌坊实例,对其形制与构造、功能与性质、装饰与技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湖北牌坊 形制与构造 功能与性质 装饰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