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装配式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炜 胡高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9-87,共9页
针对预制装配式RC(reinforced concrete)梁柱节点连接及震损后修复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修复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为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设计一个装配式节点足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加载测试,并与现浇节点试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针对预制装配式RC(reinforced concrete)梁柱节点连接及震损后修复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修复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为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设计一个装配式节点足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加载测试,并与现浇节点试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装配式节点在承载力、延性、变形和耗能能力均显著优于现浇节点,且破坏主要集中在多缝耗能装置上,预制梁、柱构件基本处在弹性阶段,可以实现节点损伤可控以及震后快速修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装配式梁柱节点及结构的简化数值模型,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此类装配式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装配式结构在各级水平地震作用下均表现较好,满足抗震规范设计要求,其整体抗震性能基本接近现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rc框架结构 可修复连接节点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多缝耗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坏机制的装配式RCS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阳 郭子雄 +1 位作者 戴镜洲 黄群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8,共11页
提出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节点构造形式,通过对12个1/2比例的柱贯通型RCS混合节点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强节点系数ηj、节点核芯区加劲腹板构造、钢梁与节点连接构造等参数对试件破坏模式、滞回耗能特性和变形组成... 提出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节点构造形式,通过对12个1/2比例的柱贯通型RCS混合节点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强节点系数ηj、节点核芯区加劲腹板构造、钢梁与节点连接构造等参数对试件破坏模式、滞回耗能特性和变形组成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强节点系数的减小,试件破坏形态由梁端的弯曲破坏转变为节点的剪切破坏;试件滞回曲线也相应的由耗能能力较好的梭型转变为捏拢的反S型。ηj>1的试件梁端弯曲变形引起的层间位移超过总位移的60%,而ηj<1的试件,层间位移主要由柱端弯曲变形引起。节点核芯区的加劲腹板有效提高了节点的抗剪强度和刚度,节点区的剪切变形对层间位移的贡献最大不超过10%。ηj<1的试件,节点核芯区加劲腹板在1/20层间位移角时达到屈服,节点的受剪强度同时达到峰值,且随节点剪切变形的进一步增加无明显衰减。节点核芯区预埋高强螺栓和钢梁的连接构造合理可靠,加载过程中无明显相对变形,可满足梁柱刚性节点假设。成果可供装配式RCS混合结构的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rcS框架 rcS混合节点 节点构造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全装配式混凝土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波 文一茗 +3 位作者 庞瑞 高超凡 孙园园 岳龙飞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国家电网“两型一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户内变电站结构,该结构由全装配式RC框架结构和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iscretely connected precast RC floor,DCPCF)组成。介绍了... 在国家电网“两型一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户内变电站结构,该结构由全装配式RC框架结构和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iscretely connected precast RC floor,DCPCF)组成。介绍了新型全装配式RC户内变电站结构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某220 kV全装配式RC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地震响应规律,并与同型现浇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装配式变电站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全装配式变电站受由楼盖参与的高阶振型影响较大,设计时需考虑更多振型的参与;与同型现浇结构相比,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全装配式RC变电站整体结构的楼盖发生了较大的平面内变形,进而使得二者的地震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对结构大开洞楼层进行了楼板应力补充分析,发现DCPCF的应力小于现浇楼盖,结构的不规则布置使部分连接件所在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建议对楼板应力集中区域采取加强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全装配式变电站建筑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结构 装配式rc框架结构 装配式rc楼盖 抗震分析 楼板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哲昊 张纪刚 +1 位作者 梁海志 李芦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针对震后梁、柱构件损伤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消能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即梁、柱构件在梁端采用机械铰及附加耗能钢板连接的构造,基于该构造的...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针对震后梁、柱构件损伤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消能铰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即梁、柱构件在梁端采用机械铰及附加耗能钢板连接的构造,基于该构造的框架结合底部铰接的剪力墙,形成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使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模型及2组对比模型,选用24条天然地震波对3组结构模型进行双向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可通过摇摆墙的构造,提升结构竖向连续刚度,使结构层间变形均匀,实现完全梁铰的理想屈服机制;在整体可控的变形模式下充分利用人工消能塑性铰滞回耗能,有效减小结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消能塑性铰 装配式rc框架 完全梁铰机制 摇摆墙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