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健新 翟越洋 赵茜娅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与传统现浇框架结构相比,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速度更快,但框架钢连接节点处存在应力突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手段监测该实际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以获得钢节点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基于BIM、有限元和传感器等技术搭... 与传统现浇框架结构相比,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速度更快,但框架钢连接节点处存在应力突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手段监测该实际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以获得钢节点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基于BIM、有限元和传感器等技术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智能建造框架,从物理数据收集、虚拟模型建立、模型信息交互3个方面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结构智能建造实现方法。在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实际工程建造阶段,采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工程中关键点数据的实时监测,并将其与BIM和有限元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与修正物理模型中的框架结构受力情况,最终实现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表明,该数字孪生模型能有效对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基于传感器网络和时空参数分析的危险点预测,有效减少资源消耗,为该结构的应用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节点 数字孪生 虚拟传感器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戎贤 郝君临 张健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9-988,共10页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RCF)与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PCF)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验证PCF结构的安全可靠,从而进行推广应用。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erform-3D进行纤维...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RCF)与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PCF)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验证PCF结构的安全可靠,从而进行推广应用。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erform-3D进行纤维截面建模,自定义组合截面;对RCF结构以及PCF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该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最大位移均大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较好,能够承担较大剪力,且整体耗能能力更强,抗倒塌性能良好。结论此类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满足规范要求,而且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 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 PERFORM-3D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分析
3
作者 陈丽华 刘理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进行模拟,对节点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模型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钢筋双折线弹塑性模型、钢结构混合强化本构模型,并定义钢材柔性损伤。对比试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准确地模拟出节点承载力退化以及滞回曲线的捏缩,验证了模型损伤准则的适用性。对模型的耗能与刚度退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对拉钢筋直径、外包钢管延伸高度、轴压比等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对拉筋式 有限元分析 损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钢连接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新元 杜德润 王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推进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进程,引用一种耗能钢连接装配式节点,提出耗能钢连接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通过对普通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和耗能钢连接装配式方钢管混... 为了推进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进程,引用一种耗能钢连接装配式节点,提出耗能钢连接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通过对普通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和耗能钢连接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的有限元模拟,对两榀组合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抗侧刚度、延性系数、耗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耗能钢连接装配式组合框架在承载力高于普通装配式组合框架的同时,延性也优于后者,耗能能力相较后者也有一定的提升,表明了将这种耗能钢连接节点应用于装配式外包钢混凝土梁组合框架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混凝土组合梁 耗能连接 装配式 组合框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5
作者 于建兵 徐志强 +2 位作者 夏煜锋 管东芝 郭正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滞回曲线各阶段曲线刚度值,并拟合得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级加载、卸载刚度与加载位移角的关系,进而根据滞回规则建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所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连接节点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为弹塑性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活性粉末混凝土 梁柱节点 恢复力模型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9,共15页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 为研究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抗震性能,对1个足尺轻钢框架结构试件和3个足尺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试件变量包括:2种装配构造,即内嵌式装配墙板、外贴式装配墙板;2种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即框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桁架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应变。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框架-轻钢骨架轻混凝土墙板结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其水平承载力相比轻钢框架提高了204.7%~210.4%,抗侧刚度提高了257.3%~512.5%,结构变形及耗能能力有显著提高;内嵌墙板的自攻钉连接构造以及外贴墙板的螺栓连接构造传力性能可靠,结构具备2道抗震防线的受力特征;基于简化塑性分析模型以及拉压杆软化桁架模型,对试件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结构 框架 骨架轻混凝土墙板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层装配式节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褚云朋 肖雅馨 +2 位作者 罗萍 钟燕 陈雪琴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位移角的单参数损伤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定义结构性能水准限值并划分破坏等级,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双参数损伤指标下,新型节点框架的易损性曲线都包络于传统节点钢框架的易损性曲线内,且新型节点框架的抗倒塌储备系数更大,说明采用新型节点能降低结构在各破坏状态下的失效概率,提高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在LS1、LS2极限状态下结构基于单参数损伤指标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比基于双参数损伤指标下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小,在LS3、LS4极限状态下则相反,说明累积耗能对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影响明显,结合双参数损伤指标能更好地预测结构的损伤程度;新型节点框架在单、双参数损伤模型下的倒塌储备系数均高于传统框架,说明新型框架的抗倒塌储备能力更高,有利于结构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式框架 全螺栓连接节点 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程万鹏 宋玉普 王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是目前解决该技术推广的重点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即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解成柱预制构件和梁预制构件两个部分,只在构件连接区和梁柱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在混凝土...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是目前解决该技术推广的重点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即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解成柱预制构件和梁预制构件两个部分,只在构件连接区和梁柱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在混凝土构件中不连续,连接区为无筋钢骨混凝土.开展了3个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并与两个相同工况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进行了对比.对2种形式5个试件的破坏规律、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延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是相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3倍,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缓慢,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说明装配式连接节点的设计可靠、抗震性能好,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可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场装配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部分混凝土 框架 梁柱中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洪渭 戎贤 张健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3,共6页
通过对2个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比普通现浇混凝土框架... 通过对2个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比普通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较好的滞回性能,较高的耗能能力以及较缓的刚度退化。在满足梁筋锚固长度要求的前提下,预制梁内钢端头长度增加使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稍有提高。装配部分后浇混凝土可以提高框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 节点 抗震性能 端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健新 丁传林 +1 位作者 戎贤 杨洪渭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研究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2个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普通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节点... 为研究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2个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普通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节点核心区加入工字钢的装配式高强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柱中节点试件发生梁端弯曲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普通现浇节点和采用钢板焊接端板连接的节点均发生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而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核心区破坏程度较轻;在节点核心区及后浇区加入钢纤维能减少裂缝宽度,延缓裂缝传播,减轻核心区混凝土剥落程度,改善节点破坏形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的极限荷载、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提高,刚度退化得到减缓,从而改善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节点 高强 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从晓 周云 +2 位作者 赖伟山 张玉凤 邓雪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耗能性能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相当,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基本等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但其承载力退化速度快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屈服后预制构件累积损伤程度较现浇构件严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轴压比较大时,节点破坏较为严重,耗能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现浇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6
12
作者 吴从晓 赖伟山 +2 位作者 周云 张超 邓雪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由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组合而成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体系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和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 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由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组合而成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消能减震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对体系节点进行了设计,并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试件和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消能减震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和梁端受力筋应变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消能减震节点通过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的往复剪切变形参与节点的滞回耗能,具有良好的耗能效果,该新型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节点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明显提高;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增强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侧力和抗侧刚度,改变节点受力模式,使塑性铰区从梁端后浇区外移至预制梁与阻尼器连接外侧,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试验研究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 消能减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学春 张爱林 +3 位作者 黄欢 叶全喜 周湘江 谭永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0-889,共10页
为了获得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中框架体系的受力性能、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对4个原尺寸的一层两跨单榀框架进行了水平和竖向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传力机理、破坏形态和机理.通... 为了获得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中框架体系的受力性能、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对4个原尺寸的一层两跨单榀框架进行了水平和竖向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传力机理、破坏形态和机理.通过不同斜撑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框架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获得了影响其极限承载能力的规律.进行了4个一层两跨单榀框架的实体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抗侧刚度大,延性性能较好,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强;结构塑性变形均发生在桁架梁和斜支撑上,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斜撑对抵抗水平荷载和变形至关重要;与桁架梁交汇处是斜支撑受力薄弱的区域,斜支撑槽形截面开口处最先屈服,但屈服后塑性变形没有进一步发展,斜支撑槽形截面的腹板受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斜支撑节点框架 极限承载力 延性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干式连接节点抗震性能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成龙 刘继明 +3 位作者 谭文娅 于素健 周飞 王鹏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733,共7页
为了通过简便有效的干式连接法将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进行可靠的连接,提出一种承载耗能、施工高效和节能环保的新型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针对节点模块与钢梁之间的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栓焊混合连接等3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梁柱节点... 为了通过简便有效的干式连接法将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进行可靠的连接,提出一种承载耗能、施工高效和节能环保的新型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针对节点模块与钢梁之间的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栓焊混合连接等3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梁柱节点,利用ABAQUS进行非线性拟静力分析,得到该新型连接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其延性与耗能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连接方式的新型节点试件滞回曲线饱满,焊接节点、螺栓节点及栓焊混合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41.7,187.1和198.6 kN,均有稳定的强度及刚度退化性能;节点延性系数依次为6.02,8.24和4.25,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依次为0.28, 0.28和0.35,均满足抗震性能的限值要求,表明3种连接方式的节点试件变形性能及耗能能力良好,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组合节点 装配式 干式连接 抗震性能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学春 徐阿新 张爱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8-727,共10页
为了获得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结构整体对核心模块新型斜支撑柱的约束作用,在结构整体中研究斜支撑柱的承载能力,通过极限承载力反推得到了斜支撑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解决... 为了获得模块化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结构整体对核心模块新型斜支撑柱的约束作用,在结构整体中研究斜支撑柱的承载能力,通过极限承载力反推得到了斜支撑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解决了该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30层结构的整体有限元分析,获得该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超载、竖向荷载超载及二者同时超载下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和机理,该体系的破坏模式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侧向刚度较大,但延性较差,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系数取2.0较合理,承载力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结构 装配式结构 斜支撑节点框架 斜支撑柱 整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温度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维华 王广勇 +1 位作者 苏恒 方淳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的温度场分布规律,首先对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的温度场分布及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在温度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择材料热工参数以及采取合适的建模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的温度场分布规律,首先对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的温度场分布及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在温度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择材料热工参数以及采取合适的建模方法,提出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螺栓连接节点的温度场理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模型合理。温度场试验研究表明,与梁柱构件截面相比,节点核心区螺栓升温速度缓慢,温度较低。试验中下侧螺栓温度较高,上侧螺栓温度较低。靠近节点核心区的螺栓温度较低,远离节点核心区的螺栓温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框架 螺栓连接节点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修复的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非线性静力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爱林 张振宇 +1 位作者 姜子钦 李然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可修复的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通过改变翼缘连接盖板的厚度、中间排螺栓间距等参数,将塑性铰转移到连接区,从而利用翼缘连接盖板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确保梁柱等主要构件保持在弹性范围内不发生破坏,震后只需更换翼缘连接... 提出了一种可修复的装配式钢框架梁柱节点,通过改变翼缘连接盖板的厚度、中间排螺栓间距等参数,将塑性铰转移到连接区,从而利用翼缘连接盖板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确保梁柱等主要构件保持在弹性范围内不发生破坏,震后只需更换翼缘连接盖板即可实现节点的快速修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5个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节点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构件应力等,着重分析了中间排螺栓间距、翼缘连接盖板厚度等参数对节点关键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翼缘连接盖板厚度、中间排螺栓间距等相关参数既可保证节点承载能力,又能确保梁柱等主要构件不发生破坏,以实现节点的震后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 连接区 塑性铰 非线性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动态和展望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超 谢建和 刘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8-133,137,共7页
在日益关注的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中,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体系之一,而保证框架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的核心就在于梁柱节点。梁-柱之间节点的连接既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传力区域,又是薄弱部位。为改... 在日益关注的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中,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体系之一,而保证框架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的核心就在于梁柱节点。梁-柱之间节点的连接既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传力区域,又是薄弱部位。为改善装配式框架结构工作性能,以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干连接、湿连接以及混合式等节点连接形式与构造方式的国外内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探讨梁柱节点的新型连接技术,并收集和比较了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内外框架节点相关的技术标准,从而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框架结构节点将来发展方向,拟为推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干连接 湿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被引量:27
19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2 位作者 白亮 蒋路 陈军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 装配式结构 高层建筑 抗侧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受力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函恒 周天华 吕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连接构造的可靠性,研究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和耗能性能等.采用...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连接构造的可靠性,研究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和耗能性能等.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模型进行分析,并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研究抗侧力墙板与钢梁连接界面的受力性能和传力机理,考察各类连接件承担剪力和弯矩的分布情况以及分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种典型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加载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性,抗侧力墙板先于钢框架破坏,为结构体系的第1道防线;型钢混凝土墙板与钢梁连接界面上的剪力由型钢与抗剪栓钉共同承担,对于钢筋混凝土墙板,剪力作用主要由抗剪栓钉承担;连接界面上的弯矩作用主要通过型钢(或锚筋)承担拉、压力和混凝土承压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混凝土抗侧力墙板 装配式结构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