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型钢基础抗压抗拔承载力的试验及计算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大长 蒋刚 +1 位作者 林致添 安增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96-2100,2118,共6页
通过在两个不同基础底面尺寸的装配式型钢基础进行抗压、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型钢基础及土体的变形及破坏型式,试验中该类基础发生土体剪切破坏而失效,最后提出了基于试验研究的抗压、抗拔承载力计算理论,其中抗压承载... 通过在两个不同基础底面尺寸的装配式型钢基础进行抗压、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型钢基础及土体的变形及破坏型式,试验中该类基础发生土体剪切破坏而失效,最后提出了基于试验研究的抗压、抗拔承载力计算理论,其中抗压承载力根据有效底面积计算;抗拔承载力应考虑基础上拔产生应力扩散形成的破坏土体进行计算;计算中建议按土体的内摩擦角取用不同土体的上拔扩散角;地下水位以下土体上拔扩散角建议取为0o。研究成果为该类基础的承载力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金属基础 抗压抗拔承载力 试验 变形 破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风积沙地层金属装配式基础抗拔模型试验与承载力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肖飞 孔令伟 +3 位作者 刘观仕 冯衡 董义义 曾二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5,共11页
金属装配式基础因施工方便与综合造价低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积沙地区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针对中密风积沙开展全模和半模抗拔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深宽比下基础的上拔荷载-位移特性和抗拔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抗拔荷载-位移关系曲线随着... 金属装配式基础因施工方便与综合造价低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积沙地区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针对中密风积沙开展全模和半模抗拔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深宽比下基础的上拔荷载-位移特性和抗拔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抗拔荷载-位移关系曲线随着基础深宽比λ变化而改变。当λ=1.0时,曲线呈缓变型;当λ=2.0~5.0时,曲线呈软化型。随着λ的增大,抗拔拔承载力随之增大。在加载过程中,地表以基础顶部为中心逐渐形成近似为圆形的隆起区域,隆起程度随着上拔位移增大而不断增加,最终形成整体破坏,此时滑动面贯穿地表;通过半模试验观测的上拔土体滑动面子午线可用直线方程近似描述,且抗拔角随着λ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基于Veesaert滑动面摩擦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提出了金属装配式基础的抗拔承载力改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相较于土重法和剪切法更接近试验值,且离散程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承载力 金属装配式基础 中密风积沙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沙地基金属装配式基础的真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冯衡 高斐略 +3 位作者 刘观仕 高彬 肖飞 曾二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28-3334,共7页
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穿过风积沙覆盖的沙漠地区,金属装配式基础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目前现场试验研究甚少。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陕西榆林地区,开展多组风积沙地基金属装配式基础的真型上拔试验,测试与分析基础的上拔承载力、上拔与地表位移... 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穿过风积沙覆盖的沙漠地区,金属装配式基础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目前现场试验研究甚少。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陕西榆林地区,开展多组风积沙地基金属装配式基础的真型上拔试验,测试与分析基础的上拔承载力、上拔与地表位移、支架与底板应力、上部土压力等参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属装配式基础的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形态与扩展基础类似,可分为近似直线段、塑性过渡段和直线失稳段;上拔累计竖向位移达到21~23mm时,基础进入极限状态;加载过程中基础顶部周围地表若出现细小裂缝,并沿对角线方向扩展,则基础在下一级荷载下进入极限状态;通过分析基础上部土压力的变化特征,可发现基础上拔破裂面上的破裂点,据此推算出实际上拔角;现有规范中土重法计算的上拔承载力,相较极限上拔承载力试验值偏大,建议相关地区基础设计时上拔角取为19.0°~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金属装配式基础 真型试验 上拔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