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防水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正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为提高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的防水性能,助力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需对此类型地下车站的防水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的混凝土抗裂防渗技术、外包防水方案及细部构造防水方案等进行了研究。... [目的]为提高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的防水性能,助力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需对此类型地下车站的防水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的混凝土抗裂防渗技术、外包防水方案及细部构造防水方案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及结论]预制板墙构件开裂风险较大位置主要为厚度分别为500 mm和350 mm的结构表面,以及厚度为100 mm的结构中心和表面;预制顶板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2℃/h;预制墙板水蒸气养护由45℃降至10℃的时间不宜小于24 h,降温速率不宜大于1.5℃/h;叠合结构体系中,以受拉为主的构件宜采用水洗露骨料施工工艺,以受剪为主的构件宜采用凿毛施工工艺;温度场调控与膨胀历程调控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开裂,提高车站防水性能;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防水方案,后嵌式圆形压缩密封条设计,压缩密封节点湿埋收头,以及预制板在牛腿位置的黏结措施等防水方案,提高了车站节点的防水性能。该方案在锡澄线南门站的成功应用,对于促进此类型地下车站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缩短施工工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 防水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预应力叠合板开裂风险评估
2
作者 刘毅 莫振泽 +3 位作者 胡正波 彭宇一 卫佳莺 张祖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3-88,93,共7页
[目的]目前,对于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防水关键技术研究较少,探究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预应力叠合板开裂风险,有助于提升浇筑质量,有助于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技术推广应用。[方法]主要采用“水化-温度-湿度-约束”多耦合机制抗... [目的]目前,对于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防水关键技术研究较少,探究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预应力叠合板开裂风险,有助于提升浇筑质量,有助于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技术推广应用。[方法]主要采用“水化-温度-湿度-约束”多耦合机制抗裂评估方法,对车站预应力叠合板的预制构件及后浇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行评估。介绍了混凝土构件开裂风险评估方法和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后浇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结果及结论](1)预制顶板构件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表面早期保湿养护,蒸气养护时应控制降温速率不大于2.2℃/h。(2)后浇筑顶板采用基准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浇筑长度由18 m增大到24 m时,靠近侧墙附近中心最大开裂风险从0.98增大到1.21。顶板变截面较厚的地方温升较大,应力较大;而较薄的地方温升较小,应力较小,分布呈齿状。(3)后浇筑顶板采用抗裂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浇筑18~24 m时,最大开裂风险均降至0.7以下。建议整体装配式车站现浇顶板采用抗裂混凝土施工,可降低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装配叠合整体式 预制板 后浇混凝土 开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俊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119,共5页
对地铁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整体及各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性能、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计算,对关键节点的力学性能、防水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土地区地铁的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设计方案,并针对其重点和难... 对地铁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整体及各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性能、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计算,对关键节点的力学性能、防水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研发出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土地区地铁的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设计方案,并针对其重点和难题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技术措施。该方案在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南门站得以应用,形成了从装配方案体系设计、预制构件设计及产业化生产、施工智能化管理、设备研发应用的全流程关键技术,对于缩短施工工期、节约资源、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下车站 装配叠合整体式 富水软土地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正波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9,共7页
针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在国内应用少、无法大范围推广的问题,以无锡S1线南门站为例,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建筑一体化、构件和节点受力、抗震性能、防水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一体化研究可实现结构系统、设备与管线... 针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在国内应用少、无法大范围推广的问题,以无锡S1线南门站为例,对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建筑一体化、构件和节点受力、抗震性能、防水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一体化研究可实现结构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多系统整合,促进装配式地下车站的质量提升;车站板、墙、梁及柱等构件采用叠合结构形式能满足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力要求;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叠合结构型式能满足中震、大震的抗震性能要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包防水及节点细部防水研究能满足地下车站防水设计和使用要求。该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可为装配式技术在地下车站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装配叠合整体 地下车站 预制构件 防水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邢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5,70,共8页
目的:为了保障新型节点的传力有效性与车站安全性,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车站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针对车站正常使用阶段,建立足尺模型;采用原位对拉方式加载,研究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型钢... 目的:为了保障新型节点的传力有效性与车站安全性,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车站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针对车站正常使用阶段,建立足尺模型;采用原位对拉方式加载,研究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节点静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合力学试验结果,利用ANSYS软件中的纤维单元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影响节点受力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节点连接区的破坏形态为靠近柱端受压区位置部分混凝土压碎剥落,梁顶的裂缝增多并发展;通过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分析验证了节点的破坏是经过了裂缝出现、屈服变形和塑性变形等几个阶段,力学试验表明预制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和型钢的粘结良好并共同工作,节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通过数值模拟及其参数分析可得出,叠合梁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可使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节点型钢的翼缘宽度对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装配整体式 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节点 力学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中板大开孔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崇 孙波 +1 位作者 徐军林 张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3,共7页
研究目的:装配式地下车站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倡导,近年来逐步得到应用。本文基于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南门站采用的装配整体式车站结构体系,提出中板大开孔处孔边结构的设计方案,并对该孔边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为装配整体... 研究目的:装配式地下车站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倡导,近年来逐步得到应用。本文基于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南门站采用的装配整体式车站结构体系,提出中板大开孔处孔边结构的设计方案,并对该孔边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为装配整体式车站的孔边结构体系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装配整体式车站在中板大开孔处采用叠合装配孔边结构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装配率高、免支架模板、施工快、不占用建筑净空、孔边构件刚度大的优点;(2)方案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使用阶段,承载能力和变形均满足要求,结构安全可靠;(3)施工阶段,横向孔边梁(MYZAL(Y)梁)和纵向孔边梁(MYZAL(X)梁)安全冗余度相对较低,需控制开孔长边尺寸和施工荷载;(4)永久使用阶段,叠合孔边构件刚度显著大于现浇孔边构件;(5)本研究成果可在装配式地下车站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 中板大开孔 孔边结构 力学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侧墙开洞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清 费金新 +2 位作者 徐军林 邢琼 冯帅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4,共8页
当前侧墙开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结构开洞墙体的整体受力性能,而对装配式地下车站侧墙开洞结构的研究还较少。综合考虑侧墙开洞结构受力及施工难易程度,接口框架分拆为梁和柱,节点设置在梁端。为确定侧墙开洞结构的力学性能,对设计方... 当前侧墙开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结构开洞墙体的整体受力性能,而对装配式地下车站侧墙开洞结构的研究还较少。综合考虑侧墙开洞结构受力及施工难易程度,接口框架分拆为梁和柱,节点设置在梁端。为确定侧墙开洞结构的力学性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力学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道接口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洞口梁端的扭转斜裂缝,梁的扭转破坏是侧墙开洞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侧墙开洞结构的刚度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开裂,而构件中钢筋屈服的影响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对侧墙开洞结构进行数值分析,可得到构件的内力分布;梁端的扭转承载力是侧墙开洞结构平面外承载力的主要部分。给出了洞口梁的扭转承载力建议公式,为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侧墙开洞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地下车站 侧墙开洞结构 力学试验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铁车站叠合顶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莫振泽 冯帅克 +4 位作者 卞波 孙延盼 李鹏 管东芝 郭正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9-1929,共11页
为减轻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中预制顶板构件的重量、增加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提高施工现场的安装效率,提出一种由预制带肋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顶板。针对无支撑和有支撑2种安装工况,设计制作4块长度为... 为减轻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中预制顶板构件的重量、增加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提高施工现场的安装效率,提出一种由预制带肋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顶板。针对无支撑和有支撑2种安装工况,设计制作4块长度为9 m的足尺叠合顶板试件。采用单调静力加载试验的方式分别研究叠合顶板构件在1阶段受力模式和2阶段受力模式下的受力性能。对预制带肋底板变形、叠合顶板试件的裂缝分布、跨中弯矩-位移曲线和钢筋应变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修正叠合顶板最大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叠合顶板整体受力性能良好,加载过程中叠合面未出现贯通裂缝和滑移破坏;2阶段受力叠合顶板在板底裂缝宽度达到控制限值时,对应的跨中弯矩较1阶段受力叠合顶板减少30.0%,在跨中位移达到变形限值时,对应的跨中弯矩较1阶段受力叠合顶板减少11.6%,说明其在设计时应更加关注变形和裂缝控制;2阶段受力叠合板试件板底和板顶纵筋分别存在着“拉应力超前”和“压应力滞后”现象,在配筋设计时可进一步优化配筋;修正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可用于叠合顶板1阶段和2阶段受力工况的计算,并保证安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丰富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构件形式以及新型叠合板试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地下车站 叠合顶板 单调静力加载试验 2阶段受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9
9
作者 杨秀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49-1870,I0043-I0064,共44页
以国家积极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为背景,在分析国外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近10年来各大城市在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建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以长春地铁为代表的全预制装配式结构以及其在青岛和深圳地铁中... 以国家积极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为背景,在分析国外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近10年来各大城市在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建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以长春地铁为代表的全预制装配式结构以及其在青岛和深圳地铁中的推广应用进行阐述;其次,对以上海地铁吴中路站、济南地铁任家庄站、哈尔滨地铁丁香公园站等为代表的叠合装配式结构以及广州地铁上涌公园站的混合型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各类装配式车站建造模式的特点;再次,针对目前地下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装配式车站技术路线和工程方案要针对地下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决策,在提高标准化和工业化程度、提高结构装配率、研发高端施工装备、提高施工效率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应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优势;然后,指出我国装配式车站技术刚刚起步,技术体系有待完善,技术标准有待形成;最后,分析目前装配式地铁车站造价偏高的原因,强调通过减免部分税费、优化技术方案和工程设计、尽量加大工程应用数量、降低成本摊销费等途径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总体上我国装配式地铁车站从无到有、从单一的建造模式到多模式共存,装配式车站技术正在逐步向工业化建造理念和建造模式迈进,但预制装配技术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整个行业和全社会共同面对,并为之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建造技术 装配式地铁车站 装配整体式结构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 叠合装配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 被引量:71
10
作者 杨秀仁 黄美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结合国内首次在地铁车站工程中研究和成功应用预制装配技术的情况,对大型地下结构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介绍国内外地下工程预制装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预制装配技术应用于地面建筑和地下结构的不同特性,提出... 结合国内首次在地铁车站工程中研究和成功应用预制装配技术的情况,对大型地下结构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介绍国内外地下工程预制装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预制装配技术应用于地面建筑和地下结构的不同特性,提出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关键技术及研究要点,并介绍取得的主要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预制装配 装配整体式结构 叠合整体装配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 套筒灌浆连接 榫槽注浆式接头 闭腔薄壁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