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建模分析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宣睿 林泽川 肖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54,共10页
基于振荡浮体结构的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具有损耗低、控制灵活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波浪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不需要海上固定平台,能够通过锚系结构在海水中工作,是一种工程可行的直驱波浪发电方案,但其动力学模... 基于振荡浮体结构的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具有损耗低、控制灵活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波浪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不需要海上固定平台,能够通过锚系结构在海水中工作,是一种工程可行的直驱波浪发电方案,但其动力学模型更为复杂,相关控制算法缺少实际装置测试。该文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双浮体装置进行建模分析,指出采用张力锚结构可将双浮体装置等效为单浮体装置进行分析,简化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从而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效波浪能提取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波浪激励力辨识、预测与快速模型预测求解的控制算法,并且设计了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装置,在不同波浪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在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波浪能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浮体直驱波浪发电 能量提取优化算法 装置建模分析 波浪水槽 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850逻辑设备管理层次结构的就地化保护装置建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贝 薛钟 +3 位作者 张尧 张云 葛雅川 赵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5-170,共6页
针对智能管理单元对就地化保护装置的远程显示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850第二版的装置建模方案。在模型ICD中逻辑设备管理层次结构体现装置菜单的层级结构,通过数据集成员定义菜单中包含的具体数据。对管理LD中需要上送报告的数据... 针对智能管理单元对就地化保护装置的远程显示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850第二版的装置建模方案。在模型ICD中逻辑设备管理层次结构体现装置菜单的层级结构,通过数据集成员定义菜单中包含的具体数据。对管理LD中需要上送报告的数据集建立非缓冲的报告控制块,最后将生成的模型文件导入智能管理单元,生成相应的装置菜单。基于以上方案,智能管理单元具备了原有的装置液晶功能,实现了不同厂家装置的菜单展示,并通过MMS对就地化保护装置进行查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化保护 智能管理单元 IEC61850 装置建模 逻辑设备管理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排气储热装置工作性能建模分析
3
作者 李涛 黄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3-196,共4页
针对内燃机排出气体的温度在不同负荷下产生剧烈波动从而影响后置装置高效工作的问题,设计使用相变材料的热管储热装置,并建立了装置模型,分析了其在工况切换时的响应速率、储热效率以及放热效率,揭示其关键影响因素和规律。实验结果表... 针对内燃机排出气体的温度在不同负荷下产生剧烈波动从而影响后置装置高效工作的问题,设计使用相变材料的热管储热装置,并建立了装置模型,分析了其在工况切换时的响应速率、储热效率以及放热效率,揭示其关键影响因素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设定工况下储热装置的响应速率对温差敏感,温差越大,切换响应速率越慢;热阻配比影响储放热效率,增大冷段与储热段之间的热阻比,可提高储热效率,而增大冷热段间的热阻比,可提髙放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热装置建模 响应速率 储放热效率 热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1850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景乾明 薛海平 +1 位作者 曹卫国 叶周 《江苏电机工程》 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快速发展,IEC 61850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的建设也十分迅速,但换流站的数字化水平还远低于变电站,主要体现在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等方面。文中结合天广直流改造工程,从装置建模和站...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快速发展,IEC 61850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的建设也十分迅速,但换流站的数字化水平还远低于变电站,主要体现在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等方面。文中结合天广直流改造工程,从装置建模和站控层通信冗余处理两个方面来阐述IEC 61850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随著数字化水平要求的提高,IEC 61850也将是HVDC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IEC 61850 高压直流输电(HVDC) 装置建模 通信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FCCU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全善 李大字 曹柳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42-1349,共8页
A self-organ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SODM-RBFNN)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production yields and operating optimization.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idths of RBF ... A self-organiz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SODM-RBFNN) wa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production yields and operating optimization.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widths of RBF neural network with the initial parameters obtained by k-means learning method. During the it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algorithm, the centers of the neural network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gradient method with these optimized width valu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as maintained by using the multi-threading technique. SODM-RBFNN consists of two RBF neural network models: one is a running model used to predict the product yields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FCCU) and optimize its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other is a learning model applied to construct or correct a RBF neural network. The running model can be updated by the learning model according to an accuracy criter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five-lump kinetic model exhibit its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FCCU illustrates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self-organizing gradient descent double-model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FC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