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蒸馏塔内催化剂不同装填方式的液固传质效率
1
作者 穆斌 贾金明 +2 位作者 沈建国 高步良 程振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1-705,共5页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的影响则不明显;并且散堆装填的液固接触效率明显好于规整装填,两者效率之比为1.72倍,并采用液固接触效率关联了传质Sherw ood数,得到了如下关联结果:Sh/S c1/3=4.651.1R e0.L 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 液固传质 装填方式 液固接触效率 反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长径比点传火管的点传火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焦旭英 张玉成 +3 位作者 杜江媛 张江波 严文荣 李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设计了一种点传火模拟装置,对布质点火药包、用硝基软片管封装的点火装药两种点传火装药结构进行了点传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点火药条件下,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能够将火焰传播速度从85m/s提高到144m/s;相同装填方式下,以黑... 设计了一种点传火模拟装置,对布质点火药包、用硝基软片管封装的点火装药两种点传火装药结构进行了点传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点火药条件下,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结构能够将火焰传播速度从85m/s提高到144m/s;相同装填方式下,以黑火药和奔奈药条为点火药时,传火管的火焰传播速度为205m/s,比以黑火药为点火药时提高了42.4%。采用带有硝基软片管的药管、以黑火药和奔奈药条为点火药的点传火装药结构,能够显著提高传火管的传火速度、解决传火不畅问题,使大长径比点传火管具有良好的传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药 装填方式 点火药 传火管 传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炸药毒气抑制剂在矿山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西良 李二宝 +2 位作者 杨海涛 仪海豹 詹思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降低爆破作业过程中炮烟中毒气的浓度,以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为理论基础,研制了一种乳化炸药爆破毒气抑制剂。选取抑制剂添加比例、装填方式两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其中设置0mass%、3mass%、5mass%、8mass%4种添加比例,设置均... 为降低爆破作业过程中炮烟中毒气的浓度,以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为理论基础,研制了一种乳化炸药爆破毒气抑制剂。选取抑制剂添加比例、装填方式两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其中设置0mass%、3mass%、5mass%、8mass%4种添加比例,设置均匀混合、有吸管径向耦合、无吸管径向耦合、轴向耦合4种装填方式,试验结果表明:①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毒气主要成分有4种,其中,CO所占比例最高,约占毒气总量的37.36%~37.98%;NH3、NO、NO2产生量相近,分别占总量的21.22%~23.29%,20.58~20.8%,17.99~19.24%;②随着抑制剂添加比例增大,降毒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走势,且5mass%为最佳添加比例;③不同装填方式降毒效果优劣依次为均匀混合结构、无吸管径向耦合结构、有吸管径向耦合结构、轴向耦合结构。其中,均匀混合结构降毒率较其它结构分别提高了26.07%、56.79%、5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烟 岩石乳化炸药 爆破毒气抑制剂 添加比例 装填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