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地应力作用下不同产状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海 杨升友 +3 位作者 张国辉 雷红军 许军才 张志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为了研究天然地应力作用下裂隙产状等因素对深部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基于单裂隙面渗透性服从负指数变化规律,建立了三维应力作用下不同产状裂隙的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利用Lagrange乘子法分析裂隙面产状变化对其渗透性的影响,并分析了... 为了研究天然地应力作用下裂隙产状等因素对深部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的影响,基于单裂隙面渗透性服从负指数变化规律,建立了三维应力作用下不同产状裂隙的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利用Lagrange乘子法分析裂隙面产状变化对其渗透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岩体裂隙有、无充填物对其渗透性的影响及敏感性;然后,以我国大陆地区地应力统计规律为例,分析了地表以下5 000 m范围内在天然地应力作用下裂隙渗透性随深度、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隙产状的变化对其渗流特性有明显影响,对于浅层岩体,在大主应力大致呈水平方向分布时,随着裂隙面倾角的增加,裂隙渗透系数逐渐降低;但随着深度的增加,在裂隙深度超过约200 m和裂隙面走向与大或中主应力方向大致一致时,裂隙渗透性反而会随着裂隙面倾角的增加逐渐增加,在裂隙面走向与小主应力方向垂直时增加最为明显;对于深部岩体,裂隙的渗透性很小,裂隙面产状的变化对其渗透性影响很弱;对于有充填物裂隙,岩块与充填物的弹模比和充填物泊松比的变化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我国深部岩体渗透特性变化规律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地应力 岩体裂隙 渗透性 裂隙面产 裂隙充填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原位开采中裂隙与井组相对位置及其产状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英英 薛林福 孙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41-147,共7页
当采用对流加热技术对地下油页岩进行加热时,地下的裂隙为热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影响着油页岩的加热速度和加热范围。因此充分地认识地下裂隙对油页岩加热效果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井方式对油页岩的开采十分重要。通过使用商业仿真模拟软... 当采用对流加热技术对地下油页岩进行加热时,地下的裂隙为热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影响着油页岩的加热速度和加热范围。因此充分地认识地下裂隙对油页岩加热效果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井方式对油页岩的开采十分重要。通过使用商业仿真模拟软件ANSYS,建立了3组含有简化裂隙的三维模型,以此来模拟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中的温度场,探究并分析不同裂隙位置与产状条件下油页岩的加热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加热5年后即可达到稳态,加热井远离开放裂隙,生产井位于加热井与开放裂隙之间时油页岩加热效果更好。井组连线的走向垂直于裂隙走向时,加热效果更好;开放裂隙垂直于岩层时,加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原位开采 裂隙 相对位置 加热效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裂隙产状对帷幕注浆施工及堵水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学通 刘殿风 蒋鹏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南李庄铁矿帷幕注浆工程为例,通过对钻探岩芯裂隙发育的统计整理,分析了水平、斜向和垂向3种裂隙产状对注浆扩散效果的影响,同时结合矿区构造发育特征,评价了帷幕线与裂隙之间组合形式对注浆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 以南李庄铁矿帷幕注浆工程为例,通过对钻探岩芯裂隙发育的统计整理,分析了水平、斜向和垂向3种裂隙产状对注浆扩散效果的影响,同时结合矿区构造发育特征,评价了帷幕线与裂隙之间组合形式对注浆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堵水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水害 帷幕注浆 岩溶裂隙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十字状裂隙中流体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樊嘉伟 李红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68-2974,共7页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在微观尺度下的十字状裂隙中,压力梯度会引起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扁平裂隙中流体流动到临近的平行于波传播方向的裂隙中,这个流动过程具有特征尺度小和持续时间非常短的特征,被称之为微观喷射流。针对喷射流机制提...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在微观尺度下的十字状裂隙中,压力梯度会引起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扁平裂隙中流体流动到临近的平行于波传播方向的裂隙中,这个流动过程具有特征尺度小和持续时间非常短的特征,被称之为微观喷射流。针对喷射流机制提出一种新的数值方法,认为多孔介质的固液两相分别遵循不同的物理方程,并为了深入了解在地震波的作用下裂隙中流体的流动特征及压力分布情况,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平面波入射导致的喷射流的发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时刻水平及垂直裂隙轴向上流体流动速度和压力状态。结果表明:在水平裂隙中,越靠近中心位置,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力越小,在中心位置处达到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垂直裂隙中,越靠近中心位置,流速也是逐渐增大,在中心位置处流体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压缩波的传播方向与垂直裂隙的轴向一直,在波传播方向上使流体强制运动,其次水平裂隙中流体在壁面压力作用下流入到垂直裂隙中,造成垂直裂隙流体压力不规则变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裂隙 喷射流 数值模拟 流速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隧道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保才 孟庆明 +1 位作者 魏家君 马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75,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富含高压股状裂隙水的特点,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孔的布置及注浆材料的使用进行组合优化,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研究结论:施工过程... 研究目的:针对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富含高压股状裂隙水的特点,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孔的布置及注浆材料的使用进行组合优化,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研究结论:施工过程中采用化零为整,先疏后堵的施工指导思想,针对围岩的不同出水机理,采用设置股流孔的方式,组合采用多种注浆材料,按照先分部后集中的原则,成功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治理高压股状裂隙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高压 裂隙 股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饱水单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昊 张晋勋 +2 位作者 单仁亮 武福美 郭志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5-1255,共11页
通过相似单裂隙岩体冻结三轴试验,研究裂隙倾角、迹长、隙宽、围压和温度对单裂隙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岩体力学参数与倾角呈二次函数分布,与迹长呈指数函数分布,通过拟合式(3)可近似计算岩体强度;岩体强度与围压呈线... 通过相似单裂隙岩体冻结三轴试验,研究裂隙倾角、迹长、隙宽、围压和温度对单裂隙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岩体力学参数与倾角呈二次函数分布,与迹长呈指数函数分布,通过拟合式(3)可近似计算岩体强度;岩体强度与围压呈线性分布,负温条件下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受围压影响较小;隙宽小于0.1 mm或大于0.8 mm时,岩体强度随隙宽增大而减小,隙宽在0.1~0.8 mm之间时,岩体力学参数几乎不受隙宽影响;岩体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作用机制是岩体孔隙水和裂隙水冻结成冰,增大了颗粒间的凝聚力和摩擦角;裂隙倾角影响破裂面的起始位置,迹长影响破裂面的扩展规模,围压影响破裂面的延伸方向;倾角对岩体强度影响最大,迹长次之,温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裂隙 冻结温度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红砂岩冻胀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单仁亮 白瑶 +3 位作者 孙鹏飞 吴永鑫 隋顺猛 原鸿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42-1752,共11页
裂隙岩体冻胀现象在富水岩层冻结工程中普遍存在,冻胀力易使得岩体裂隙尖端应力集中而产生新的微裂纹,微裂纹扩展贯通导致岩体发生不同程度破坏。为揭示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演化机制,探究以冻胀力驱动下的岩体裂隙扩展规律,利用超薄型电阻... 裂隙岩体冻胀现象在富水岩层冻结工程中普遍存在,冻胀力易使得岩体裂隙尖端应力集中而产生新的微裂纹,微裂纹扩展贯通导致岩体发生不同程度破坏。为揭示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演化机制,探究以冻胀力驱动下的岩体裂隙扩展规律,利用超薄型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低温恒温箱组成的冻胀力测试系统对不同冻结速率、不同裂隙尺寸、倾角以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红砂岩贯通裂隙中的冻胀力进行测试,分析了贯通裂隙中冻胀力演化规律、冻胀劣化机制以及冻胀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含贯通裂隙试样典型冻胀力演化过程分为初始冻结阶段、迅速上升阶段、卸荷阶段、维持阶段、消散阶段;冻胀作用使得贯通裂隙端部附近出现明显裂纹扩展现象,试样整体呈竖向张拉破坏;贯通裂隙最大冻胀力随隙宽呈单指数函数增长、与温度成线性正相关;冻结过程中,试样边界条件对裂隙冻胀力影响显著,刚性约束边界条件下最大冻胀力达到1.27 MPa,融化过程中,不同边界条件对应不同冻胀力跌落现象;低温条件下贯通裂隙红砂岩冻胀力变化特征与冻胀过程中声发射能量变化规律一致,充分验证了冻胀力对贯通裂隙岩体的损伤劣化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裂隙岩体冻胀力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冻融损伤机制、冰-岩耦合特性以及煤矿立井冻结壁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壁 红砂岩 裂隙 冻胀力 冻胀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尖端能量释放和整体变形能量的等效性
8
作者 杨松林 徐卫亚 朱珍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2-555,共4页
以单轴应力和静水应力状态为例,分析了单裂隙变形过程中裂隙尖端局部能量释放和裂隙整体变形能量的等效性;并以此等效性为基础,从计算裂隙尖端局部能量释放和计算裂隙整体变形能量两种途径出发,对裂隙固体的有效弹性模量和有效体积模量... 以单轴应力和静水应力状态为例,分析了单裂隙变形过程中裂隙尖端局部能量释放和裂隙整体变形能量的等效性;并以此等效性为基础,从计算裂隙尖端局部能量释放和计算裂隙整体变形能量两种途径出发,对裂隙固体的有效弹性模量和有效体积模量进行估计,得到了相同的表达式,从而说明了两种能量的等效性是众多裂隙岩体类型有效弹性模量分析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有效弹性模量 能量等效性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边坡岩体裂隙测量与卸荷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明 岳星彤 +1 位作者 李天龙 王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露天矿不同高度边坡卸荷破坏模式的异同,以辽宁鞍山大孤山铁矿某岩质边坡为背景,利用边坡岩体内优势裂隙组产状、迹长和密度等随机分布参数,构建与边坡结构面具有相似分布规律的二维网络模型,借助PFC数值计算软件,探讨不同开采水... 为探究露天矿不同高度边坡卸荷破坏模式的异同,以辽宁鞍山大孤山铁矿某岩质边坡为背景,利用边坡岩体内优势裂隙组产状、迹长和密度等随机分布参数,构建与边坡结构面具有相似分布规律的二维网络模型,借助PFC数值计算软件,探讨不同开采水平下坡体位移场和裂隙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以及边坡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裂隙以张拉裂隙为主;裂隙主要出现在靠近坡面一定范围内,从坡面向里,裂隙数量减小,裂隙初始出现在坡脚区域,而后向坡顶发展;边坡开挖后,水平位移由负变为正,且突然增大,而后呈现阶跃型增长;边坡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坡脚区域和靠近坡面位置,远离坡面,位移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开挖卸荷 颗粒流 位移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岩层裂隙的几种勘察研究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连明 周峰 张兆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地下岩层裂隙的4种勘察研究方法:钻孔岩芯法、超声成像法、钻孔电视法、钻孔流量测井法。经过多项工程实践,我们认为超声成像法对钻孔孔壁扫描获得裂隙产状、开度等参数是研究地下岩层裂隙的有效方法。钻孔流量测井法也可研... 本文介绍了地下岩层裂隙的4种勘察研究方法:钻孔岩芯法、超声成像法、钻孔电视法、钻孔流量测井法。经过多项工程实践,我们认为超声成像法对钻孔孔壁扫描获得裂隙产状、开度等参数是研究地下岩层裂隙的有效方法。钻孔流量测井法也可研究裂隙,计算裂隙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层裂隙 地质勘察 钻孔岩芯法 超声成像法 钻孔电视法 钻孔流量测井法 裂隙开度 裂隙 地下建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视钻孔窥视视频提取钻孔信息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聂百胜 张辉 +2 位作者 崔树江 胡守涛 孟筠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6-1322,共7页
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相比,目前的前视电子钻孔窥视系统仅能通过摄像头对探头前方钻孔进行视频记录,后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统计,无法得到钻孔全景图片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窥视视频与实际钻孔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等效圆、等效直... 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相比,目前的前视电子钻孔窥视系统仅能通过摄像头对探头前方钻孔进行视频记录,后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统计,无法得到钻孔全景图片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窥视视频与实际钻孔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等效圆、等效直线的概念,推导了圆形窥视截图拉伸变形为矩形窥视截图的坐标变换公式,最终提出了前视电子钻孔窥视视频提取钻孔全景图片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地从常村矿N3-7工作面的前视窥视视频提取出钻孔全景图片,并通过H(色度)S(饱和度)L(亮度)色彩空间对全景图片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钻孔中典型裂隙面的产状信息。该方法可以对钻孔内的裂隙等构造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任何前视电子钻孔窥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钻孔窥视仪 钻孔全景图 坐标转换 HSL色彩空间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缺陷混凝土细观损伤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婷 杜成斌 孙立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将混凝土看成由骨料、砂浆、界面和缺陷等组成的四相复合材料,通过圆形孔隙和币状裂隙表征缺陷,采用应力-裂缝宽度模型反映骨料、砂浆和界面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得到了轴拉荷载作用下试件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和弯拉荷载作用下的荷载... 将混凝土看成由骨料、砂浆、界面和缺陷等组成的四相复合材料,通过圆形孔隙和币状裂隙表征缺陷,采用应力-裂缝宽度模型反映骨料、砂浆和界面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得到了轴拉荷载作用下试件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和弯拉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全曲线,并对圆形孔隙和币状裂隙及其含量对混凝土破坏过程和极限荷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形随机骨料试件的极限荷载高于任意多边形骨料试件的极限荷载,缺陷会弱化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与圆形孔隙相比,币状裂隙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圆形孔隙 裂隙 数值模拟 四相复合材料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睾丸网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Al-Obaidy K I Idrees M T +2 位作者 Grignon D J 魏建国(摘译) 许春伟(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2,共1页
睾丸网腺癌临床罕见,其病因和病理特征尚不清楚。因此,作者研究6例睾丸网腺癌的临床、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详细的文献复习。患者平均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有睾丸肿块,其中4例位于右侧。肉眼可见肿瘤均位于睾丸门部,切面呈囊实性... 睾丸网腺癌临床罕见,其病因和病理特征尚不清楚。因此,作者研究6例睾丸网腺癌的临床、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详细的文献复习。患者平均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有睾丸肿块,其中4例位于右侧。肉眼可见肿瘤均位于睾丸门部,切面呈囊实性。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在睾丸网腔内浸润性生长,呈多种形态,由不同比例的乳头状、实性和腺样结构组成,腺样结构可呈裂隙状或呈良好的腺体和小管状。少见的形态包括条索状/小梁状(n=3)、筛状(n=3)、肾小球样(n=3)、巢状(n=2)和微乳头状(n=2)。3例具有特征性的散在的嗜酸性细胞和透明细胞巢。3例发生地图样坏死。6例均表现为中度至中度以上的核异型性,核呈卵圆形。所有病例均见良性睾丸网状上皮向恶性上皮的过渡现象,间质出现透明样变至局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结构 浸润性生长 嗜酸性细胞 睾丸肿块 裂隙状 睾丸网 过渡现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