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智 冯泽阳 +4 位作者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加标样品均存在显著的基质增强效应,但使用氢氧化钾(KOH)试剂法进行前处理后基质效应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优于目前主流的酶法前处理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试剂成本低,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是目前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基础上建立了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6 ng/mL和100 ng/mL,可用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对于其他生物基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苯乙烯微塑料 定量分析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的土壤有机质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书琴 德吉央宗 +4 位作者 秦小静 陈有超 胡扬 汪子微 鲁旭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5-999,共15页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动物源有机残留物的微生物和物理化学转化导致了SOM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使得解析SOM结构...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动物源有机残留物的微生物和物理化学转化导致了SOM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使得解析SOM结构和组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近年来,热裂解气质联用(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技术被广泛用于测定SOM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实现了对SOM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本研究在分析SOM组成及来源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基于Py-GC/MS技术研究SOM化学组成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SOM化学组成和其来源的前体物质及特殊SOM化学成分解析,评估SOM的稳定性,探讨土壤物质循环过程,研究SOM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①不同生态系统SOM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于不同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在土壤中的积累过程和初始凋落物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着SOM化学组成,②SOM化学组成和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影响SOM含量和动态过程的最重要因子是气候,它通过影响植被类型分布、光合作用物质生成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调节SOM的化学组成,土地利用方式、野火、耕作方式等也影响着SOM的含量和组成。基于Py-GC/MS技术从SOM的本质,也就是SOM化学成分和化学组成角度揭示土壤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生态 土壤化学 气候变化 气质联用(P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墓葬壁画中蛋清胶结材料的热裂解-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金丽 于宗仁 苏伯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2-570,共9页
选取距今约1000多年、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江苏南京南唐二陵壁画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技术,在对蛋清标准样品测试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评估了8种无机矿物颜料(方解石、铅丹、赭石、朱砂、石青、... 选取距今约1000多年、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江苏南京南唐二陵壁画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技术,在对蛋清标准样品测试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评估了8种无机矿物颜料(方解石、铅丹、赭石、朱砂、石青、石绿、雌黄和雄黄)对蛋清裂解产物的影响,建立了针对墓葬壁画中蛋清鉴别的Py-GC/MS分析方法。文物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壁画地仗和灰浆中均有加入蛋清作为胶结材料,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验证了Py-GC/MS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Py-GC/MS是一种针对墓葬壁画中蛋清成分可靠的分析方法,为墓葬壁画有机胶结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蛋清 -气质联用 无机颜料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葫芦巴净油的热裂解产物 被引量:8
4
作者 叶荣飞 程侠 +4 位作者 宋森川 李峰 黄飞 任成龙 宋化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氦气氛围中葫芦巴净油在300、400、500、600、700、800℃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在上述条件下共鉴定出86种裂解产物,主要是酯、酸、醇、烯烃类化合物;2裂解温度低于500℃时,...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氦气氛围中葫芦巴净油在300、400、500、600、700、800℃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在上述条件下共鉴定出86种裂解产物,主要是酯、酸、醇、烯烃类化合物;2裂解温度低于500℃时,检测到的成分基本相同;3裂解温度从600℃升至800℃,检测到危害性的苯系物种类增多、相对含量增大。此外,对葫芦巴净油裂解产物的致香机理和苯系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葫芦巴净油 致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解气质联用分析的生物质逐级热解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选民 赵增立 +1 位作者 吴文强 李海滨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探究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历程,利用裂解气质联用仪对生物质进行逐级热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温度区间热解液体产物组分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热解温度区间对热解液体产物都有重要影响。桉木在25℃~400℃热解液体产... 为探究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历程,利用裂解气质联用仪对生物质进行逐级热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温度区间热解液体产物组分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热解温度区间对热解液体产物都有重要影响。桉木在25℃~400℃热解液体产物较少,主要是吡喃和芳香类化合物,其中5,6-二氢-4-羟基-吡喃-2-酮相对峰面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450℃~500℃热解液体产物种类和产量均较多,主要以酮类和芳香类化合物为主。玉米芯热解规律和桉木的相似,但在25℃~350℃主要以呋喃类化合物为主,主要热解液体产物是2,3-二氢-苯并呋喃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在400℃~450℃热解液体产物以酮类化合物为主。生物质主要化学组分在不同温度区间热解得到不同液体产物,对其进行选择性热解,能够有效实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逐级热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级裂解气质联用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的杉木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文强 赵增立 +2 位作者 郑安庆 张伟 常胜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6,共7页
利用逐级裂解气质联用(stepwise Py-GC/MS)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对杉木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热解主反应温度为250~430℃,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热解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对杉木慢速热解过程进行了动... 利用逐级裂解气质联用(stepwise Py-GC/MS)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对杉木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热解主反应温度为250~430℃,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热解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对杉木慢速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3种升温速率下对应的活化能分别为83.99,88.87,91.98kJ/mol。杉木逐级裂解主要液体产物有乙酸、1-羟基-丙酮、糠醛、雪松醇、左旋葡萄糖和4-羟基-2-甲氧基肉桂醛等,各温度段产物分布各不相同。在杉木慢速热解条件下,左旋葡萄糖发生二次反应,液体产物中存在很多芳香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逐级气质联用 热重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丁香花蕾油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永 向能军 +4 位作者 吴亿勤 孙川 高茜 沈宏林 缪明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9-971,974,共4页
在模拟卷烟点燃过程的条件下对丁香花蕾油进行了热裂解,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300℃时释放出主要成分子丁香酚,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酯,总含量高达92.94%;在600℃时其主要成分子丁... 在模拟卷烟点燃过程的条件下对丁香花蕾油进行了热裂解,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300℃时释放出主要成分子丁香酚,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酯,总含量高达92.94%;在600℃时其主要成分子丁香酚发生大量裂解,并且产生少量有害物质;在900℃时子丁香酚完全裂解,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根据主要的裂解产物和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对丁香花蕾油的裂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香精在卷烟中的作用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丁香花蕾油 香精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测定烟用搭口胶热裂解产物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政 邱建华 +2 位作者 张峻松 宋金勇 周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4-46,共3页
建立了准确测定烟用搭口胶热裂解产物中苯、甲苯和乙苯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考察裂解温度、样品水分、样品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对定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5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苯系物的相关性系数值均在0.9... 建立了准确测定烟用搭口胶热裂解产物中苯、甲苯和乙苯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考察裂解温度、样品水分、样品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对定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5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苯系物的相关性系数值均在0.9900以上,检出限在0.378~0.996ng/mL之间,定量限在1.26~3.32ng/mL之间,完全能满足样品中各苯系物含量的测定要求.所测定的几种搭口胶热裂解产物中苯、甲苯和乙苯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8.7~188.4mg/g,44.0~75.2mg/g和3.0~19.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搭口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苯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聚醚酰亚胺的裂解产物
9
作者 林丹丽 刘晓云 +1 位作者 虞鑫海 查刘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1,共4页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法研究了3种聚醚酰亚胺(PEIM′s)的裂解行为,并根据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其相对产率推断了裂解的机理。取3种PEIM样品置于石英裂解管中,分别在550℃,650℃,750℃条件下裂解,所得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法研究了3种聚醚酰亚胺(PEIM′s)的裂解行为,并根据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其相对产率推断了裂解的机理。取3种PEIM样品置于石英裂解管中,分别在550℃,650℃,750℃条件下裂解,所得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分析中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电子轰击离子源(200℃,70eV)及在m/z 29~500范围内全扫描方式,并用NIST谱库进行检索和用归一化法计算峰面积进行定量。由试验结果可知:选择在750℃进行裂解较好,在此条件下获得主要裂解产物存在的更明显的信息,有利于对产物进行详细分析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醚酰亚胺 特征产物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黄瓜和番茄中毒氟磷的残留及其裂解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立平 方祥 吴文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3-527,共5页
建立了黄瓜和番茄中毒氟磷残留量的固相翠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分析方法;对毒氟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测试分析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样品采用V(正己烷): V(丙酮)=1:1混合液高速匀浆提取,使用以N-丙基乙... 建立了黄瓜和番茄中毒氟磷残留量的固相翠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分析方法;对毒氟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测试分析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样品采用V(正己烷): V(丙酮)=1:1混合液高速匀浆提取,使用以N-丙基乙二胺(PSA), C18和石墨化炭黑(GCB)的混合物为填料的固相翠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毒氟磷在0. O1-0.5 mg/L内,标准溶液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 ),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03 mg/kg,定量限(LOQ)(S/N =10)为0.01 mg/kg。在0.01, 0.02和0. 1 mg/kg添加水平下,毒氟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0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7%-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黄瓜 番茄 毒氟磷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中烯肟菌胺的残留及其裂解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立平 方祥 吴文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6,共6页
建立了蔬菜中烯肟菌胺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分析方法;对烯肟菌胺的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测试分析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样品采用乙酸乙酯高速分散提取,以无水硫酸镁、硅胶和石墨化炭黑(GCB)为混... 建立了蔬菜中烯肟菌胺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分析方法;对烯肟菌胺的裂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测试分析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样品采用乙酸乙酯高速分散提取,以无水硫酸镁、硅胶和石墨化炭黑(GCB)为混合填料进行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烯肟菌胺在0.02~1 mg/L内,标准溶液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在0.02~0.2 mg/kg添加水平下,烯肟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4%~9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3%~2.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06 mg/kg,定量限(LOQ)(S/N=10)为0.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蔬菜 烯肟菌胺 残留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体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测定PC/ABS共混物比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丽凤 罗川 +3 位作者 徐善浩 张樱 丁明政 林振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9-773,共5页
建立了以二氧化硅为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比例的分析方法。将样品冷冻破碎成粉末后,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与样品混合后进样,在600℃裂解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 建立了以二氧化硅为分散剂制样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物比例的分析方法。将样品冷冻破碎成粉末后,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与样品混合后进样,在600℃裂解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选择PC/ABS共混物裂解色谱图上ABS的特征裂解产物——苯乙烯为定量峰,计算PC/ABS共混物中ABS的质量分数,再进一步推算PC的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为固体分散剂制备系列已知含量的PC/ABS分散体,以ABS含量为横坐标,对应的苯乙烯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ABS在分散体中含量在0.06~20 g/kg(对应PC∶ABS=99.7∶0.30~0∶100)范围内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4,以5倍信噪比(S/N=5)计算得到ABS的检出限为0.06 g/kg(对应的PC∶ABS比例为99.7∶0.30)。采用该方法对已知混合比例的PC/ABS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回收率为95.3%~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n=3)为1.1%~3.8%。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PC/ABS共混物全范围比例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PC/ABS共混物比例 固体分散剂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热燃料裂解产物分析及裂解过程推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静 景凯 +1 位作者 张香文 王庆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0-965,共6页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FID)和便携式微型气相色谱仪对类JP-7吸热型碳氢燃料高温裂解气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裂解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气相产物主要为氢气、甲烷、乙烯、乙烷和丙烯,较...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FID)和便携式微型气相色谱仪对类JP-7吸热型碳氢燃料高温裂解气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裂解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气相产物主要为氢气、甲烷、乙烯、乙烷和丙烯,较低裂解温度下的裂解液相产物主要为未裂解的原料及低分子量的链烯烃、环烯烃等不饱和烃和烷基苯类及茚类;680~700℃,裂解产物中低分子量的不饱和烃含量出现了转折,此时芳烃含量开始急剧增加;组分含量的变化表明裂解过程首先是小分子气体及低分子量烯烃的产生,其次随着裂解温度的提高,低分子量烯烃含量增加的同时又部分转化产生了芳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燃料 过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定性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和Py-GC/MS研究不同氛围下烟草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翠玲 周海云 +2 位作者 孔浩辉 鲁虹 欧阳群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应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卷烟烟丝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裂解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不同气氛下卷烟样品的热失重(TG)、微商热重(DTG)曲线,以及热裂解过程中H2O、CO2、CO... 应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卷烟烟丝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裂解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不同气氛下卷烟样品的热失重(TG)、微商热重(DTG)曲线,以及热裂解过程中H2O、CO2、CO、NH3和CH4等气体物质的释放量。结果表明,裂解气氛不同可以显著地影响样品的热裂解过程,在氮气和空气的氛围下,样品的热分解均主要发生在200-500℃7,00℃以后热失重很缓慢。在氮气氛围下固体残留物的量约为25%,而在空气氛围下约7-9%。通过热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在600、7008、00、900和1000℃温度下将样品进行热裂解,然后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针对烟气中的一些裂解特征物质,探讨裂解温度以及裂解气氛对裂解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重 热重-傅立叶红外 气质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的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王树荣 刘倩 +2 位作者 骆仲泱 文丽华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纤维素多糖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了纤维素在20K/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550~670K,680K以后热失重很缓慢,在此温度下固体残留物的质量分数... 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纤维素多糖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了纤维素在20K/min升温速率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550~670K,680K以后热失重很缓慢,在此温度下固体残留物的质量分数为14.7%.在线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先析出游离水,随后发生解聚和脱水反应,主要的苷键和碳碳键断开形成各种烃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等物质,随后这些大分子物质二次降解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为主的气体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联用分析的木质素热裂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姚燕 王树荣 +2 位作者 郑赟 骆仲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木质素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木质素结构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木质素热裂解的热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轻微...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系统对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木质素进行了热裂解动力学研究.在用红外固体压片法研究木质素结构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木质素热裂解的热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向高温侧轻微移动,主反应区间增加;计算得到的木质素两阶段活化能分别为58.41 kJ/mol和119.98 kJ/mol.与纤维素热解气的联机红外分析谱图相比可知木质素热解过程中气体析出机理复杂,主要生成CO、CH4和呋喃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动力学 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产玛卡根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单云 孙晓东 +5 位作者 杜萍 孙卉 张先俊 姚敏 杨勇武 张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44-247,共4页
综合研究云南丽江玛卡的裂解产物特征。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丽江产玛卡根茎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裂解产物4 9个,主要为酚类、酮类、醛类、烯烃、芳烃、萜类、杂环等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酚6.274%,其次是肉豆蔻酸酯... 综合研究云南丽江玛卡的裂解产物特征。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丽江产玛卡根茎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裂解产物4 9个,主要为酚类、酮类、醛类、烯烃、芳烃、萜类、杂环等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酚6.274%,其次是肉豆蔻酸酯异丙酯4.702%,2,3-二氢苯并呋喃4.433%,其余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化合物有25个、0.5%~1%的有19个、0.5%以下有2个,其他主要产物为D-柠檬烯、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苯乙腈、吲哚、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玛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热裂解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毛多斌 李山 +4 位作者 牟定荣 彭国岗 白晓莉 贾春晓 杨靖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9,共12页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技术研究了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热失重和裂解温度,通过在线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分析研究了无氧和有氧条件下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在300℃、600℃、750℃和900℃四个温度的热裂解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L-谷...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技术研究了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热失重和裂解温度,通过在线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分析研究了无氧和有氧条件下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在300℃、600℃、750℃和900℃四个温度的热裂解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裂解温度为161.3℃,在700℃时失重达到90.5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总数稍多于无氧条件,但种类有明显差异。无氧裂解和有氧裂解产物主要为酮类、吡咯类、吡啶类、呋喃类、吡嗪类、吲哚类以及少量芳香族化合物。有氧热裂解产物的香韵分析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产物具有烘烤香、坚果香、甜香、花香、奶香等香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 热重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GC/MS在VDF/CTFE共聚物链段结构和其裂解机理研究上的应用
19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79,326,共4页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段结构特征 ;确定此共聚物裂解机理为解聚断裂生成单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链段结构 偏二氟乙烯 三氟氟乙烯 机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药用胶塞胶种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菲菲 谢兰桂 +4 位作者 高洁 汤博崇 范军 赵霞 孙会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7-1429,共3页
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3030D+GCMS-QP2020)结合F-Search谱库对药用胶塞胶种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氯化丁基胶塞和溴化丁基胶塞在双步裂解模式(热脱附和热裂解)下得到的总离子流或选择离子流色谱图中均有特征色谱峰,可进行定... 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3030D+GCMS-QP2020)结合F-Search谱库对药用胶塞胶种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氯化丁基胶塞和溴化丁基胶塞在双步裂解模式(热脱附和热裂解)下得到的总离子流或选择离子流色谱图中均有特征色谱峰,可进行定性鉴别.该鉴别方法无需预处理样品,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用胶塞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