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解色谱与裂解质谱对高分子分析的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万年 王复 +1 位作者 史新梅 沙惠鑫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报导了在日立 M-80型气相色谱/质谱仪上装上CDS Pyroprobe 100型裂解器,组成既能做裂解色谱/质谱(Py-GC/MS),又能做裂解质谱(Py-MS)的分析裂解系统,通过对一系列的高分子裂解试验,评价了二者的性能。
关键词 分析 色谱 裂解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及聚邻甲基苯胺的直接裂解质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红卫 刘淑莹 +2 位作者 王利祥 季怡萍 孙跃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用直接裂解质谱和裂解色谱/质谱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聚苯胺(PAn)和聚邻甲基苯胺(POT)的裂解过程及链结构,并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和联合扫描(B/E)等技术探讨了链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在650℃下裂解时产生5个单元的... 本文用直接裂解质谱和裂解色谱/质谱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聚苯胺(PAn)和聚邻甲基苯胺(POT)的裂解过程及链结构,并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和联合扫描(B/E)等技术探讨了链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在650℃下裂解时产生5个单元的线状齐聚物,PAn及POT中苯二胺和醌亚胺两种结构单元共存。并提出了PAn和POT的自由基过渡态热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裂解质谱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智 冯泽阳 +4 位作者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加标样品均存在显著的基质增强效应,但使用氢氧化钾(KOH)试剂法进行前处理后基质效应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优于目前主流的酶法前处理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试剂成本低,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是目前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基础上建立了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6 ng/mL和100 ng/mL,可用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对于其他生物基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苯乙烯微塑料 定量分析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农田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珍 孙丽娜 +2 位作者 王晓旭 罗庆 王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5-894,共10页
纳米塑料因其在环境中的普遍分布及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纳米塑料已经在水生态系统中被检测到,但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和定量分析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因此,本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NPs... 纳米塑料因其在环境中的普遍分布及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纳米塑料已经在水生态系统中被检测到,但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和定量分析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因此,本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NPs)模型,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提出了一种灵敏、有效、低成本的萃取方法用于对纳米塑料的鉴定和定量.从农田土壤中提取纳米塑料的过程包括密度浮选、碱性消解、水浴蒸发和膜过滤.在采用10%KOH为消解液、ZnCl_(2)(ρ=1.6 g·cm^(-3))为浮选液的最佳萃取条件下,PS纳米塑料的萃取效率最高.此外,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采集并检测了6个实际土壤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为100μg·g^(-1)的25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6个实际土壤样品中,PS纳米塑料的回收率为77.8%—88.3%.检测结果显示,4个土壤样品中检测到PS纳米塑料,浓度为3.45—10.26μg·g^(-1),其余2个样品没有检测到纳米塑料,这可能是由于PS纳米塑料的浓度低于检测限.说明纳米塑料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可行的.因此,本研究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检测 定量 农田土壤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的质谱裂解行为规律
5
作者 连增维 鄢勤 +1 位作者 胡彧娴 赖添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0期43-52,65,共11页
通过分析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DpEH)在EI源中的质谱图,对DpEH裂解生成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断裂方式做了比较研究。DpEH的质谱裂解有以下规律:(1)游离基中心定域在二苯醚的氧原子上,可发生四元环过渡态的氢重排... 通过分析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DpEH)在EI源中的质谱图,对DpEH裂解生成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断裂方式做了比较研究。DpEH的质谱裂解有以下规律:(1)游离基中心定域在二苯醚的氧原子上,可发生四元环过渡态的氢重排反应或i-断裂;(2)游离基中心定域在硝基的氮原子上,可发生i-断裂,失去二氧化氮自由基或者在加热状态下形成激发态,发生α-断裂,失去一氧化氮自由基;(3)苯环上带正电荷且有氯取代基的离子,可生成碎片离子m/z[M-35]和m/z[M-36];(4)其他如含有三氟甲基的易失去氟自由基,含有羧基的易失去中性分子CO。借助DpEH在质谱中的特征碎片离子和特征断裂规律可对此类除草剂作出鉴别和确认,并提供定量定性离子选择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醚类除草剂 质谱规律 电子轰击离子源(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叶越橘的酚类成分:二级质谱裂解行为和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堂 王吉 +6 位作者 乔温皓 林芷淇 朱红波 常月 胡炜彦 张荣平 陈兴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0-149,共10页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酮类、2个木脂素类和3个其他酚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5、7和11~16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级质谱分析发现在负离子模式下糖苷类成分断裂糖苷键是其主要裂解途径,产生苷元部分或糖基部分的碎片,苷元部分或糖基碎片会继续丢失H_(2)O、CO、CHO或CH_(2)O等中性碎片,产生一系列子离子;黄酮或木脂素类成分丢失羟基、羟甲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产生中性碎片或加合离子碎片;逆狄尔斯-阿尔德裂解在黄酮母核的裂解过程中也较为常见。利用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评价了所有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4、6、10和16对H_(2)O_(2)损伤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3(淫羊藿次苷F2)在5、10、20μmol/L剂量条件下其神经保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存活率在3个剂量浓度条件下均超过80%,神经保护作用强于阳性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樟叶越橘含有丰富的酚类成分,这些成分表现出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拓展了樟叶越橘嫩芽作为绿色健康食品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橘 酚类成分 二级质谱行为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克青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品流失的情况发生。因此,现在一般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来分析有机质样品。Py-GC/MS在分析样品时有如下优势: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样品可直接进行热裂解分析,操作比较简单;灵敏度高,能实现多组分混合有机样品识别;需要样品量很少,可满足文物样品微损分析检测的要求。因此,该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有机残留物识别鉴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文化遗产 有机质样品 文物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色谱/质谱法研究茶叶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6
8
作者 袁敏 张铭光 +2 位作者 袁鹏 朱兰 钟汉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热裂解色谱/质谱法研究茶叶的指纹图谱,考察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并采用模糊聚类数据处理手段对图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等级的茶叶相关系数>0.900,不同等级的茶叶相关系数<0.820.为茶叶的品质鉴定... 采用热裂解色谱/质谱法研究茶叶的指纹图谱,考察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对指纹图谱的影响.并采用模糊聚类数据处理手段对图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等级的茶叶相关系数>0.900,不同等级的茶叶相关系数<0.820.为茶叶的品质鉴定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科学的测试手段.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谱图信息丰富以及重现性好,使茶叶质量控制又迈进了新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指纹图谱 色谱/质谱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环烯醚萜苷的质谱裂解行为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存满 梁鑫淼 薛兴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7-572,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TOF MS/MS)对环烯醚萜苷同系组分7,8-环戊烯型和环戊烷型环烯醚萜苷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ESI+模式下,环烯醚萜苷主要的质谱裂解途径是脱去母环上的功能基团,... 利用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TOF MS/MS)对环烯醚萜苷同系组分7,8-环戊烯型和环戊烷型环烯醚萜苷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ESI+模式下,环烯醚萜苷主要的质谱裂解途径是脱去母环上的功能基团,如丢失H2O,CO2,CH3OH,CH3COOH和糖单元部分等,由于它们均为葡萄糖苷,所以共有碎片离子[Glc+Na]+(m/z 185.0).环烯醚萜苷母核环上半缩醛结构的异构化造成二氢吡喃环的断裂,但未发现与苷元部分在负离子(ESI-)模式下相同的其它断裂.环烯醚萜苷在ESI+模式下的断裂途径特征性不如其在ESI-模式下的明显,且灵敏度比后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醚萜苷 质谱行为 电喷雾离子源 正离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玲 王英武 +2 位作者 陈刚 周秀清 单洪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3种常用头孢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二级质谱数据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β-内酰胺结构不太稳定,在C(6)_C(7)和C(8)_N(1)键处易于断裂,进而形成稳定的共轭结构,此类药物易失去中性碎片NH3.
关键词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头孢类药物 质谱规律 碰撞诱导 Β-内酰胺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关藤中甾体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辉 单晓庆 +3 位作者 王林 王博 伏劲松 王晓玲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研究从云南产通关藤(Marsdeniatenacissi ma(Roxb.)Wight et Arn)中分离纯化得到的19种甾体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分析了它们从分子离子出发的多级质谱的裂解碎片,主要报道了tenacigenoside B,tenacigenoside G,...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研究从云南产通关藤(Marsdeniatenacissi ma(Roxb.)Wight et Arn)中分离纯化得到的19种甾体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分析了它们从分子离子出发的多级质谱的裂解碎片,主要报道了tenacigenoside B,tenacigenoside G,tenacigenoside H在ESI正离子模式下[M+Na]+的裂解途径和碎片离子峰,结合其他16种化合物的裂解实验,说明这些甾体化合物主要丢失C-11和C-12位上的取代基,其次是糖苷上糖顺序断裂。这有助于依据此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和裂解规律来推断其结构,为此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甾体化合物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裂解规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燕 李晓波 +2 位作者 李俊杰 熊海燕 彭崇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92,共8页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 以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为例,运用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HR-ESI-MS/MS)获得的碎片离子,根据一、二级质谱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分别推导出两种黄酮可能的裂解途径,并比较多甲氧基、多羟基黄酮质谱裂解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的一级质谱均可获得稳定的准分子离子。5,6,7,4′-四羟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由准分子离子[M+H]+经RDA裂解及进一步脱水和(或)脱一氧化碳中性分子产生,直接由准分子离子脱水及一氧化碳中性分子获得的碎片离子丰度比较低;5,6,7,4′-四甲氧基黄酮二级质谱碎片即可由准分子离子[M+H]+直接经RDA裂解,还可先脱去乙烷或甲烷中性分子再经RDA裂解(1,3断裂)获得。此外,该化合物还有大量的碎片离子是由准分子离子[M+H]+分别经脱水、甲烷、乙烷或进一步脱甲基、一氧化碳而获得。两个化合物质谱碎片的比较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的二级质谱碎片裂解机制更复杂,碎片信息更丰富。该方法可为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支持,也可为黄酮类化合物体内代谢产物的LC-MS/MS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4′-四羟基黄酮 5 6 7 4′-四甲氧基黄酮 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 质谱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质谱裂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霜 黄可龙 +1 位作者 钟明 鲁曼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4-1248,共5页
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方法对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的质谱行为进行研究,讨论C3′—C8″与C3′—C6″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质谱裂解行为之间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2种C—C连接的双黄酮类... 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方法对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的质谱行为进行研究,讨论C3′—C8″与C3′—C6″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质谱裂解行为之间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2种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在相同的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C环发生0,4键断裂,生成质荷比m/z=375的碎片离子。此离子峰为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共有的特征离子峰;但是由于C—C连接位置的不同,这一对同分异构体的裂解途径也存在着明显差异。C3′—C6″连接的罗伯斯特双黄酮,由于空间构型的影响,在质谱条件下,C4′位的羟基更易于与C5″或者C7″位上的羟基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丰度响应值较高的碎片离子m/z为519和309。这2个碎片离子是罗伯斯特双黄酮的特征碎片离子,可用于区分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罗伯斯特双黄酮 ESI-MS 质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激动剂质谱裂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应永飞 朱聪英 +3 位作者 周炜 屈健 陆春波 汪以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为代表,阐明了β-受体激动剂在正离子软电离模式下的裂解机理。采用AB SCIEX 5500 QTRAP三重四级杆电喷雾质谱仪,运用IDA-EPI技术,对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裂解规律进行研究解析。结果表明,在ESI正电... 以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为代表,阐明了β-受体激动剂在正离子软电离模式下的裂解机理。采用AB SCIEX 5500 QTRAP三重四级杆电喷雾质谱仪,运用IDA-EPI技术,对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裂解规律进行研究解析。结果表明,在ESI正电离模式下β-受体激动剂容易获得H+而形成[M+H]+准分子离子峰,该结构易丢失水分子(H2O),继而与氨基结构相连的碳氮键(-C-N-)发生断裂,形成与苯环共轭的(Ph-CH=CH-NH+-)离子结构。本研究为同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了可靠依据以及跟踪新型β-受体激动剂提供了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激动剂 质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葫芦巴净油的热裂解产物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荣飞 程侠 +4 位作者 宋森川 李峰 黄飞 任成龙 宋化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氦气氛围中葫芦巴净油在300、400、500、600、700、800℃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在上述条件下共鉴定出86种裂解产物,主要是酯、酸、醇、烯烃类化合物;2裂解温度低于500℃时,...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氦气氛围中葫芦巴净油在300、400、500、600、700、800℃下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在上述条件下共鉴定出86种裂解产物,主要是酯、酸、醇、烯烃类化合物;2裂解温度低于500℃时,检测到的成分基本相同;3裂解温度从600℃升至800℃,检测到危害性的苯系物种类增多、相对含量增大。此外,对葫芦巴净油裂解产物的致香机理和苯系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葫芦巴净油 致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刘国强 董静 +3 位作者 王弘 万乐人 端裕树 陈世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6-1570,共5页
利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的高质量精度、高分辨率及多级测定性能,对儿茶素类化合物(二组对映异构体)质谱裂解进行研究,并利用氢/氘交换法对裂解方式进行确证.发现儿茶素对映异构体间具有相同的质谱裂解途径,多级质谱无明显区别.在二级... 利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的高质量精度、高分辨率及多级测定性能,对儿茶素类化合物(二组对映异构体)质谱裂解进行研究,并利用氢/氘交换法对裂解方式进行确证.发现儿茶素对映异构体间具有相同的质谱裂解途径,多级质谱无明显区别.在二级质谱中,表儿茶素/儿茶素(EC/C)丢失的CO2发生在A环,丢失的C2H2O发生在B环.1,4A-,1,3A-,1,2A-和[M-H-B环]-4个碎片离子为EC/C特征离子,通过这4个离子质量数变化,推测A环上的取代情况.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CG)结构上都含有没食子酸取代基,在二级质谱中均可见m/z169特征峰,此离子可用于ECG/CG和EC/C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儿茶素/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氢/氘交换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电喷雾多级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宇翔 谢颖 +4 位作者 温耀明 郑军荣 乐占线 周璟明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他克莫司(FK506)和子囊霉素(FK520)在负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和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阱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负离子模式。结果获得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 目的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他克莫司(FK506)和子囊霉素(FK520)在负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和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阱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负离子模式。结果获得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结论该质谱裂解规律可应用于他克莫司及其类似物的快速结构解析、定量分析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他克莫司 子囊霉素 质谱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乳液聚合物裂解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毅飞 王莲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4-47,共4页
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聚丙烯酸丁酯(PBA)、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PBA/St)、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共聚物(PBA/VA)三种乳液聚合物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其特征裂解碎片被检测,质谱定性可靠。结果表明,由于三种聚合物... 采用裂解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聚丙烯酸丁酯(PBA)、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PBA/St)、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共聚物(PBA/VA)三种乳液聚合物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其特征裂解碎片被检测,质谱定性可靠。结果表明,由于三种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其裂解机理亦不相同。PBA、PBA/St以解聚机理裂解,其主要特征裂解产物是聚合单体;而PBA/VA以断袭机理裂解,主要特征裂解产物为醋酸、苯、苯甲酸丁酯等,裂解产物中的二、三单光裂解碎片,还反映出三种聚合物的链段结构序列不同,即PBA中聚合单体以头-头、头-尾两种方式键接;PBA/St以头-头一种方式键接;PBA/VA以头-头方式键接为主,亦存在少数头-尾键接链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乳液聚合 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ABMS法研究抗生素柱晶白霉素、4″—酰化螺旋霉素和Shengjimycins的质谱裂解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志立 孙承航 +1 位作者 姜威 黄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3-69,共7页
本文介绍用FABMS法或SIMS法研究抗生素柱晶白霉素、4″—酰螺旋霉素、Shengjimycins的质谱裂解规律。用MS数据和13CNMR(COM ,DEPT)数据鉴别该分子式和结构式。
关键词 抗生素 柱晶白霉素 4-酰化螺旋霉素 分子式 结构式 FABMS SIMS 质谱规律 Shengjimyc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氢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聚乙烯类塑料裂解氢化产物微细结构的鉴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军凯 宋鸣 黄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1-455,共5页
采用裂解氢化气相色谱/质谱(Py—H—GC/MS)分析技术,对国内12个厂家、国外12个厂家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及乙烯和Or-烯烃共聚物类塑料的47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主链中存在的甲基短支链特征组分的... 采用裂解氢化气相色谱/质谱(Py—H—GC/MS)分析技术,对国内12个厂家、国外12个厂家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及乙烯和Or-烯烃共聚物类塑料的47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主链中存在的甲基短支链特征组分的含量与聚乙烯的类别有关,根据裂解氢化产物C12~C13,之间存在的4个甲基短支链(5-甲基十二烷(5-MC12)、4-甲基十二烷(4-MC12)、2-甲基十二烷(2-MC12)、3-甲基十二烷(3-MC12))相对含量的变化,可以将47个样品划分为8个类别。该方法的建立为法庭科学中常见的聚乙烯类塑料物证的鉴别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气相色谱/质谱 甲基短支链 微细结构分析 聚乙烯类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