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
1
作者 刘亮 胡宏林 +3 位作者 黄娜 蒋丽琴 余瑞莲 李弘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6,共9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9%。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合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经烧蚀实验验证,可用于酚醛树脂热解性能和烧蚀性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酚醛树脂 解气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文物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娜 王珊 +3 位作者 郭宏 胡红东 刘亚昭 魏书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对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是保护这类珍贵文化遗产的关键。本研究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应用到中国传统的四类典型手工纸(竹纸、麻纸、桑皮纸和构皮纸)的分析中,结果表明竹纸中苯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桑皮纸和构皮纸中含有大分... 对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是保护这类珍贵文化遗产的关键。本研究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应用到中国传统的四类典型手工纸(竹纸、麻纸、桑皮纸和构皮纸)的分析中,结果表明竹纸中苯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桑皮纸和构皮纸中含有大分子三萜类特征物(如β-香树脂醇、α-香树脂醇和豆甾-3,5-二烯等物质),而麻纸中则无此类特征物——利用这些特征化合物可以区分竹纸、麻纸和桑皮/构皮纸。将这一成果应用到一副清代蜡笺纸对联的分析中:确定了该书法用纸为皮纸(桑皮纸或构皮纸);检测出长链脂肪酸和醇类物质,表明蜡笺纸的制作使用了蜂蜡;检测出吡咯及其衍生物,表明该书法蜡笺纸装裱时所用的胶结材料为动物胶;另外检测到了生物碱类物质,表明该蜡笺纸使用了植物染料。综合以上研究表明,Py-GC/MS方法不仅能够确定中国传统纸质文物的纤维来源,同时可以确定纸质文物上蜡、胶结物及染料等信息;结合传统的赫兹伯格(Herzberg)染色法,进一步确定了皮纸的具体种类。蜡笺纸文物材料信息的检测识别可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研究方法为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纸质文物 蜡笺纸 文物材料信息识别 热裂解特征物 纤维原料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的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鉴别
3
作者 杨琴 丁莉 +3 位作者 李朝晖 张然 魏岳 陈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6-1005,共10页
在制订文物保护方案前,首先需先了解其保存现状和历史保护修复情况,过往修复所用的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是现状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早期部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详细的档案记录,采用科学检测方法识别保护修复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紫外... 在制订文物保护方案前,首先需先了解其保存现状和历史保护修复情况,过往修复所用的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是现状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早期部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详细的档案记录,采用科学检测方法识别保护修复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UVL)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对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昭通市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5件铁质文物的历史保护修复材料进行了成分和空间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铁权20791和铁锛头2335使用了添加松香树脂的熟桐油作为封护材料;铁斧2334的封护材料由两层组成,下层为熟桐油,上层为虫胶;铁剑D0008使用了石蜡封护;铁剑450保护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虫胶、聚苯乙烯等。研究证实UVL与Py-GC/MS结合使用是分析历史保护修复材料的有效方法,点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结合为取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且减少了取样数量和对文物的潜在损害。研究结果为文物档案补充了重要信息,为文物修复材料效果评估、失效保护材料去除以及后续保护方案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保护修复材料 铁质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双组分丙烯酸汽车清漆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其然 罗仪文 +2 位作者 奚建华 杨旭 徐彻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7-474,共8页
为了提高微量物证鉴定中对双组分丙烯酸汽车清漆的鉴别能力,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检测该类清漆,并考察该方法在鉴定实践中的适用性。该方法的重现性好,丙烯酸聚氨酯清漆3个裂解单体的相对峰面积的日内RSD不大于5.3%,日间RS... 为了提高微量物证鉴定中对双组分丙烯酸汽车清漆的鉴别能力,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检测该类清漆,并考察该方法在鉴定实践中的适用性。该方法的重现性好,丙烯酸聚氨酯清漆3个裂解单体的相对峰面积的日内RSD不大于5.3%,日间RSD不大于10.6%。应用该方法对6种丙烯酸氨基树脂汽车清漆样品及一例微量物证案件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双组分丙烯酸汽车清漆的鉴别能力优于红外光谱法。在微量物证鉴定实践中,需要根据检材量酌情使用此方法,并注意"先无损后有损"的检验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氨基树脂 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 微量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4-氧代-β-大马酮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亿勤 杨柳 +3 位作者 刘芳 缪明明 朱洪友 冒德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 S)研究了4-氧代-β-大马酮的热裂解行为。在氦气氛围中,将4-氧代-β-大马酮分别在350,450,550,650,700和750℃下进行热裂解,并以GC/M 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裂解温度直... 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 S)研究了4-氧代-β-大马酮的热裂解行为。在氦气氛围中,将4-氧代-β-大马酮分别在350,450,550,650,700和750℃下进行热裂解,并以GC/M 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裂解温度直接影响生成产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4-氧代-β-大马酮可裂解出β-大马酮、4-氧代-β-紫罗兰酮、3,4,4-三甲基-环己-2-烯-1-酮和2,5,5-三甲基-环己-3-烯-1-酮等54种裂解产物。在550℃以下时,只有少量4-氧代-β-大马酮发生裂解;在750℃时,几乎完全裂解,转移率达99.74%,裂解产物达45种之多。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越来越复杂,并出现有害物质如苯、甲苯、蒽和菲等。根据4-氧代-β-大马酮裂解产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对其裂解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4-氧代-β-大马酮可能按照4种途径发生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4-氧代-β-大马酮 热裂解行为 烟草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建立润滑油指纹图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袁丽凤 邬蓓蕾 +1 位作者 徐善浩 王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润滑油的指纹图谱是润滑油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其物质组成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综合体现。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润滑油的指纹图谱,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裂解方式、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等影响指纹图谱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利... 润滑油的指纹图谱是润滑油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其物质组成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综合体现。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润滑油的指纹图谱,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裂解方式、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等影响指纹图谱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得到的典型润滑油指纹图谱建立相应的谱库,选择几种润滑油指纹图谱作为校验集在谱库中进行检索,检索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为润滑油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润滑油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煤焦油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颖 杨睿 汪昆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4-605,共2页
建立了采用闪蒸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固化后的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煤焦油的新方法。该方法方便快捷,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而且测定结果不受聚氨酯组分的干扰。该方法在建筑材料中有毒有害组分的分析检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GC-MS) PU防水涂料(polyurethane water-proof coating) 煤焦油(coal 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亮 李娟 王金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0,共2页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两种酚醛树脂样品进行研究,选择在575℃条件下进行裂解,其裂解产物通过DB-3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有关这两种酚醛树脂各自结构的特征信息,酚醛树脂的热裂解产物的总离子流图可认为是他们各自...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两种酚醛树脂样品进行研究,选择在575℃条件下进行裂解,其裂解产物通过DB-3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有关这两种酚醛树脂各自结构的特征信息,酚醛树脂的热裂解产物的总离子流图可认为是他们各自结构特征指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分析 特征裂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丁香花蕾油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永 向能军 +4 位作者 吴亿勤 孙川 高茜 沈宏林 缪明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9-971,974,共4页
在模拟卷烟点燃过程的条件下对丁香花蕾油进行了热裂解,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300℃时释放出主要成分子丁香酚,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酯,总含量高达92.94%;在600℃时其主要成分子丁... 在模拟卷烟点燃过程的条件下对丁香花蕾油进行了热裂解,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300,600,9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300℃时释放出主要成分子丁香酚,β-石竹烯和乙酰丁香酚酯,总含量高达92.94%;在600℃时其主要成分子丁香酚发生大量裂解,并且产生少量有害物质;在900℃时子丁香酚完全裂解,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根据主要的裂解产物和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对丁香花蕾油的裂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香精在卷烟中的作用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丁香花蕾油 香精 热裂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裂解气压缩机垢样的组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云峰 方菲 +3 位作者 魏涛 刘树清 姜广申 蔡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99,共4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庆石化公司裂解气压缩机EC301不同压缩段的垢样进行分析。实验使用了RJ-1型管炉式裂解器,在500℃下对垢样进行裂解,色谱柱为60 m DB-1型毛细管色谱柱,质谱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电离能70 eV。研究表明,...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庆石化公司裂解气压缩机EC301不同压缩段的垢样进行分析。实验使用了RJ-1型管炉式裂解器,在500℃下对垢样进行裂解,色谱柱为60 m DB-1型毛细管色谱柱,质谱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电离能70 eV。研究表明,垢样的形成与环戊二烯密切相关。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以作为分析该垢样成因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环戊二烯 裂解气压缩机垢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双酚A型聚砜的热裂解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丹丽 朱旭 查刘生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3,共5页
在热重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 GC-MS)分析双酚A型聚砜在500~7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发现500℃时PSU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 在热重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 GC-MS)分析双酚A型聚砜在500~7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发现500℃时PSU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才检测到SO2。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裂解产物的种类增多,SO2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直到700℃取代苯酚成为最主要的裂解产物。最后,该文根据不同温度下产生的裂解产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推测PSU产生热裂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聚砜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裂解机理 键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聚醚砜的热裂解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丹丽 朱旭 查刘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7-381,共5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分析了聚醚砜(PES)在温度500~700℃内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结果发现:500℃下PES热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裂解才产生SO_2;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的种类越来越多,SO_...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分析了聚醚砜(PES)在温度500~700℃内热裂解形成的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结果发现:500℃下PES热裂解形成的主要产物是苯酚,550℃时裂解才产生SO_2;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的种类越来越多,SO_2逐渐成为主要的裂解产物.最后根据不同温度下形成的裂解产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推测了PES产生热裂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聚醚酰亚胺的裂解产物
13
作者 林丹丽 刘晓云 +1 位作者 虞鑫海 查刘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1,共4页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法研究了3种聚醚酰亚胺(PEIM′s)的裂解行为,并根据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其相对产率推断了裂解的机理。取3种PEIM样品置于石英裂解管中,分别在550℃,650℃,750℃条件下裂解,所得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法研究了3种聚醚酰亚胺(PEIM′s)的裂解行为,并根据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其相对产率推断了裂解的机理。取3种PEIM样品置于石英裂解管中,分别在550℃,650℃,750℃条件下裂解,所得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分析中采用DB-5毛细管色谱柱,电子轰击离子源(200℃,70eV)及在m/z 29~500范围内全扫描方式,并用NIST谱库进行检索和用归一化法计算峰面积进行定量。由试验结果可知:选择在750℃进行裂解较好,在此条件下获得主要裂解产物存在的更明显的信息,有利于对产物进行详细分析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聚醚酰亚胺 特征裂解产物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火场残留物中助燃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健 刘纪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通过对火灾现场助燃剂及其燃烧残留物进行分析,开展了基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的火场助燃剂分析方法。选取了汽油和柴油2种助燃剂以及棉布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2类载体,制备了助燃剂与载体的混合燃烧残留物。利用... 通过对火灾现场助燃剂及其燃烧残留物进行分析,开展了基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的火场助燃剂分析方法。选取了汽油和柴油2种助燃剂以及棉布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2类载体,制备了助燃剂与载体的混合燃烧残留物。利用热分析技术确定样品的特征性温度,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与选择。通过闪蒸分析和裂解分析的分步裂解方法,对样品进行了Py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T载体原样燃烧残留物的裂解产物共有35个组分,而PET载体与汽油混合燃烧残留物和PET载体与柴油混合燃烧残留物的裂解产物只有25个组分,且各裂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均不相同。该法可对同一载体的自身燃烧残留物和与助燃剂混合燃烧残留物进行区分,适用于火灾残留物中助燃剂的分析,可对火场中是否存在助燃剂进行判别,为火灾性质的判断和火灾调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火灾物证鉴定 助燃剂 棉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二苯醚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惠勤 黄晓兰 +3 位作者 黄芳 林晓珊 李逸 邓欣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71-72,共2页
The pyrolysis products of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DBDE)were researched using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and the thermal pyrolysis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ain py... The pyrolysis products of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DBDE)were researched using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and the thermal pyrolysis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ain pyrolysis products of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are boromoform, bromobenzene, tetrabromoethene, tetrabromobutadiene and tetrabromobenz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醚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高分子材料阻燃剂 塑料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海燕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文中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沙门氏菌属中的4种菌株(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鼠伤寒和G1M1.345肠炎沙门氏菌肠炎亚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的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确定了部分裂解产物的分子结构... 文中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沙门氏菌属中的4种菌株(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鼠伤寒和G1M1.345肠炎沙门氏菌肠炎亚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的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确定了部分裂解产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这4种沙门氏菌全细胞在裂解温度650℃,裂解时间12 s,离子源温度230℃的条件下均可得到清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且这4种沙门氏菌的色谱图相似度极高;另通过质谱分析和比对,确定了这4种沙门氏菌裂解产物包括苯酚、吲哚和1-十三烯的分子结构式。总体来说,该方法可作为沙门氏菌属的快速检测,但不能用于属内菌株类别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裂解产物 总离子流色谱图 分子结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I聚氨酯塑胶跑道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颖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中的有机化合物,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分离出70余个色谱峰,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被测总量的94.48%。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析了TDI... 采用溶剂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中的有机化合物,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分离出70余个色谱峰,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被测总量的94.48%。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析了TDI聚氨酯塑胶跑道材料,鉴定出35种化合物。实验数据为检测聚氨酯塑胶跑道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相色谱-质谱(GC/MS)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T-IR、Py-GC/MS和THM-Py-GC/MS微损分析技术探索油画文物复杂的有机基质组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欣雨 赵丹丹 +3 位作者 佘媛 郝锌颖 颜宇 陈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修复技术非常有用,关系到修复后油画的安全状态,因此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等微损分析技术对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德涅泊尔河的秋天》进行科技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运用这些微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油画用的胶结介质和其中添加剂的种类,最大限度、准确、完整地提取样品中所蕴含的信息。结果表明,该油画的有机胶结材料为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和亚麻籽油,同时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中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裂解产物中不含光油树脂类成分,说明画作下部的光亮层并非作者有意上的光油层。此外,油画部分区域还添加了蜂蜡作为改性材料,起到增加颜料稠度、可塑性和减弱光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有机组成 胶结材料 红外光谱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的天然橡胶裂解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悦 黄茂芳 曾宗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364-1371,共8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鉴定其中的挥发性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定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50℃裂解温度条件下,4种制备工艺NR生胶的裂解碎片都生成了顺式结构的1,3戊二烯单体(NR-1还生成了2-甲基1,3-丁二烯单体)的特征离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二聚体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1,4-二甲基4-乙烯基环己烯及三聚体β-蛇麻烯和甘葡环烃等,但它们的组成即相对百分含量存在差异。其细微结构的差别为:NR-3和NR-1都含有少量含氮杂环、羟基和羰基基团;NR-2结构较简单;NR-4含有氯甲酰氧基和羰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 制备工艺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与磺酸钾复配阻燃聚碳酸酯的Py-GCMS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亚明 刘述梅 +2 位作者 傅轶 吴水珠 赵建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56,74,共4页
添加0.2%(质量分数,下同)高苯基有机硅树脂(PSi)与0.1%二苯基砜磺酸钾(KSS)复合阻燃改性聚碳酸酯(PC),对所得样品(PKFSi)进行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热失重分析(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极限氧指数(L... 添加0.2%(质量分数,下同)高苯基有机硅树脂(PSi)与0.1%二苯基砜磺酸钾(KSS)复合阻燃改性聚碳酸酯(PC),对所得样品(PKFSi)进行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热失重分析(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极限氧指数(LOI)为39%,阻燃等级通过UL94V-0级(1.6mm),阻燃作用优于0.1%KSS阻燃PC样品(PKF),PSi与KSS两者协效作用明显;PKFSi中PC的T5%比PKF提高13℃,最大热质量损失速率增加约5%;PSi与KSS复合使高温裂解过程中PC分子链断裂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PC分子链上异亚丙基断裂程度以及碳酸酯键的醇解/水解程度降低,分子链热稳定性增加,利于成炭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基硅树脂 二苯基砜磺酸钾 聚碳酸酯 阻燃性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