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闭合规律研究及其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向君 刘战君 +1 位作者 李允 练章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41,共3页
文章通过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 ,定量地计算分析了在垂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地应力环境下 ,不同产状、开度裂缝的闭和规律。结果表明 :在垂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环境下 ,地层中发育的水平裂缝在油气藏压力衰竭时最容易发生闭合 ,闭合压力... 文章通过建立有限元力学模型 ,定量地计算分析了在垂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地应力环境下 ,不同产状、开度裂缝的闭和规律。结果表明 :在垂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环境下 ,地层中发育的水平裂缝在油气藏压力衰竭时最容易发生闭合 ,闭合压力高 ;其次为低角度裂缝。因此 ,埋藏深度大、水平裂缝和低角度裂缝发育的裂缝性油气藏 ,不宜采用油气藏天然能量弹性驱动方式开采 ,而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地层压力。而且 ,埋藏深度大 ,水平裂缝发育、基质岩块渗透率低的裂缝性油气藏 ,开采速度不宜过高 ,应有足够的时间使基质岩块中的油气进入裂缝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裂缝性油气藏 压力 裂缝闭合规律 应力敏感性 有限元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闭合临界流体压力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向君 梁利喜 +3 位作者 成竹 刘战君 叶仲斌 李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90,共2页
裂缝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变质岩类油气藏中广泛发育和存在,一方面影响油气的聚集与分布,另一方面裂缝的动态变化特征又将极大地影响到油气藏的开发方式和油气的采收率。因此,针对裂缝性油气藏开采过程中裂缝的动... 裂缝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变质岩类油气藏中广泛发育和存在,一方面影响油气的聚集与分布,另一方面裂缝的动态变化特征又将极大地影响到油气藏的开发方式和油气的采收率。因此,针对裂缝性油气藏开采过程中裂缝的动态行为开展研究,对高效开发该类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文章在裂缝及裂缝面微凸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ruck-Prager方程对裂缝表面微凸体的屈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微凸起的屈服与裂缝的闭合存在一个临界的裂缝内流体压力,该压力由裂缝地层所处的原地应力状态、裂缝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以及岩石的屈服强度决定;屈服强度越高的岩石,其临界裂缝闭合流体压力越低,即高屈服强度岩石中的裂缝即使裂缝内流体压力处于较低水平,裂缝也不会发生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岩石) 压力 强度 应力 规律 油气田 开发 油气田开发 裂缝闭合 流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裂和裂缝闭合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玲 宋玉普 刘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为便于施工操作保证结构质量.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通过21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试验和裂缝闭合试验,得到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条件下的开裂强度和裂缝闭合强度;分析了缓粘结部分预应... 为便于施工操作保证结构质量.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通过21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试验和裂缝闭合试验,得到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条件下的开裂强度和裂缝闭合强度;分析了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的S-N曲线.建议实际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强度折减系数为0.55.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计算和疲劳验算,比较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关系.建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砂浆 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抗裂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滤失系数的压裂井裂缝闭合及返排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山 慈建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7,114,共6页
依据渗流力学理论,借助岩心滤失试验,引入动态滤失系数,建立致密气井压裂后强制裂缝闭合理论模型和动态滤失系数模型,对加砂压裂及压后关井过程中的压裂液滤失量、滤液侵入机制、近缝地层压力剖面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滤失系数... 依据渗流力学理论,借助岩心滤失试验,引入动态滤失系数,建立致密气井压裂后强制裂缝闭合理论模型和动态滤失系数模型,对加砂压裂及压后关井过程中的压裂液滤失量、滤液侵入机制、近缝地层压力剖面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滤失系数模型可更好地描述压裂液滤失的动态过程,前期滤失速率大,后期滤失速率变小并趋于定值;压裂液滤失由缝口至缝端逐渐降低,侵入伤害带主要集中在缝口处,侵入深度与储层的物性参数、压裂液流体参数及施工规模有关;气井中压降主要集中在原状地层区,返排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压裂及关井过程中地层气体压缩产生的附加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压裂 压裂液动态滤失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闵桥地区火山岩油藏裂缝闭合条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新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6-77,85,共3页
应用岩石力学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岩石力学参数、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受力状况,对江苏闵桥地区下第三系火山岩油藏中裂缝的闭合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裂缝的扁率、倾角与裂缝闭合压力的关系图版。
关键词 江苏闵桥地区 火山岩油藏 裂缝闭合条件 研究 扁率 压力系数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压后裂缝闭合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雷 郭大立 +2 位作者 孙涛 罗振兴 李铁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47-49,74,共4页
综合运用流体力学和岩石力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压裂压后裂缝闭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裂缝闭合过程中井口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裂缝闭合时间和支撑剂沉降距离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和应用表明,低渗透储层人工裂缝自然闭... 综合运用流体力学和岩石力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压裂压后裂缝闭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裂缝闭合过程中井口压力的变化规律,给出裂缝闭合时间和支撑剂沉降距离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和应用表明,低渗透储层人工裂缝自然闭合时间过长,支撑剂沉降距离较大,导致压裂液对地层和裂缝的污染严重,最终影响压裂效果,因此,压裂压后合理选择液体返排时机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压裂返排 裂缝闭合 闭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接触性理论的储层裂缝闭合新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帆 丁高翔 +3 位作者 曹嘉斌 曹猛 尤雪尘 黄东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2-656,共5页
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更加合理的基于微观结构的新型裂缝闭合模型。在新模型中,首先,运用经典的接触力学理论,将裂缝表面微凸体受挤压状态分为完全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3个阶段,并且假设弹塑性变形阶段光滑且连续地... 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更加合理的基于微观结构的新型裂缝闭合模型。在新模型中,首先,运用经典的接触力学理论,将裂缝表面微凸体受挤压状态分为完全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3个阶段,并且假设弹塑性变形阶段光滑且连续地衔接其他2种变形。为了更好地描述衔接过程,采用了样板函数,连接完全弹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状态方程,进而得出微凸体受挤压而压缩整个过程的数学模型。随后,引入当前关于概率分布的理论,合理优化出因为表面的微凸体受压缩而导致裂缝闭合的状态模型。最后,使用新模型模拟出裂缝闭合量随各项参数的变化,并与已有的完全弹性模型、完全塑性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中裂缝闭合量随各参数的变化介于完全弹性模型和完全塑性模型之间,裂缝受到有效应力而闭合的状态也更加符合预期,可以合理地体现裂缝逐渐闭合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裂缝闭合模型 微凸体 弹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塑性对超深储层裂缝闭合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赵兵 纪成 +2 位作者 刘子寒 韦选纯 张振南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0-45,55,共7页
为了分析岩石塑性对生产过程中裂缝闭合的影响,在Herz接触模型基础上,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了弹塑性裂缝闭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应力和岩石塑性参数对裂缝闭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模量、硬化参数和粘聚力是影响塑性裂... 为了分析岩石塑性对生产过程中裂缝闭合的影响,在Herz接触模型基础上,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建立了弹塑性裂缝闭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应力和岩石塑性参数对裂缝闭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模量、硬化参数和粘聚力是影响塑性裂缝闭合的关键因素。粘聚力越大,初始屈服应力就越大。硬化参数与弹性模量的比值越大,后继屈服应力越大,裂缝闭合塑性效应越弱。另外,地应力对裂缝闭合也有较大的影响,在裂缝面法向上的正应力越大,裂缝闭合塑性效应系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储层 弹塑性 裂缝闭合 接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酸压裂缝蠕变闭合机理研究
9
作者 齐宁 马腾飞 +2 位作者 章泽辉 刘湘华 刘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82,共10页
石灰岩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油气开发过程中常采用酸压进行储层改造,但酸蚀后岩石力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在高闭合压力作用下酸蚀裂缝的稳态蠕变速率显著增大,裂缝更容易发生蠕变闭合,致使导流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揭示酸蚀石灰岩蠕... 石灰岩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油气开发过程中常采用酸压进行储层改造,但酸蚀后岩石力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在高闭合压力作用下酸蚀裂缝的稳态蠕变速率显著增大,裂缝更容易发生蠕变闭合,致使导流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揭示酸蚀石灰岩蠕变机理对于深层油气储层改造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研究酸蚀石灰岩蠕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酸蚀石灰岩的蠕变方案及模型,结合酸蚀石灰岩的三轴蠕变实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岩酸蚀后蠕变和酸蚀裂缝壁面微凸体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石灰岩酸蚀后表现出显著的蠕变特性,低围压时,酸蚀石灰岩峰值强度显著下降,高围压时,酸化对石灰岩峰值强度影响不大;②在初始蠕变阶段与稳态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与加速蠕变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③轴向应力是控制酸蚀裂缝闭合的主控因素,酸蚀软化层的存在使石灰岩裂缝的强度显著下降,软化层承担的应力是酸蚀石灰岩内部的4~6倍;④酸蚀石灰岩裂缝的蠕变本构关系满足虎克体与麦克斯韦尔体的并联关系,酸蚀石灰岩裂缝的蠕变表现出滞弹性。结论认为,虎克体与麦克斯韦尔体的并联模型可有效预测酸蚀石灰岩的蠕变特性,提高了深层石灰岩油气藏酸化酸压作业风险防范效率,为深层、超深层石灰岩储层改造与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建议持续深化对酸蚀后不同岩性岩石力学特性的研究,以推动石灰岩储层改造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酸蚀蠕变 裂缝闭合 酸蚀软化层 微凸体 蠕变本构模型 麦克斯韦尔模型 ABAQUS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条件下裂缝开闭对准脆性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张雄辉 黄孝福 +3 位作者 黄诗渊 刘发贵 聂亮冰 黎子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压剪断裂破坏下准脆性材料开闭合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采用尺寸为150 mm的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立方体石膏试样,开展压剪断裂试验。研究了裂缝倾角和裂缝形态对试样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和起裂角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准脆性材料不同... 为探究压剪断裂破坏下准脆性材料开闭合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采用尺寸为150 mm的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立方体石膏试样,开展压剪断裂试验。研究了裂缝倾角和裂缝形态对试样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和起裂角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准脆性材料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压剪张拉断裂特征。同时基于考虑T应力的压剪张拉起裂准则,预测了不同形态裂缝试样的起裂角,并与传统理论预测曲线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考虑T应力后的压剪张拉起裂准则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并引入相对临界尺寸α,通过两种不同裂缝形态试样互相对比,得出本文准脆性材料临界尺寸α为0.1,验证了准则的适用性。最后阐释了两种裂缝类型下,不同预制裂缝倾角对起裂角的规律和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的差异化断裂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脆性材料 闭合裂缝 闭合裂缝 裂缝倾角 起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压力作用下支撑剂过顶替对裂缝缝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正昊 徐加祥 +2 位作者 付颖 张艳博 王湘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支撑剂过顶替是水力压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探究支撑剂过顶替对压裂后裂缝整体缝宽和裂缝入口闭合情况的影响,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达西定律建立了裂缝-基质耦合流动模型,对压裂后油井生产阶段裂缝内流体压力进行量化分析。以此... 支撑剂过顶替是水力压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探究支撑剂过顶替对压裂后裂缝整体缝宽和裂缝入口闭合情况的影响,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达西定律建立了裂缝-基质耦合流动模型,对压裂后油井生产阶段裂缝内流体压力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基础,借助线弹性力学模型模拟了在闭合压力和缝内流体压力作用下裂缝过顶替段、填砂段以及缝内无支撑剂填充段壁面整体变形情况,并确定了井底流压降落与裂缝入口闭合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过顶替段相比,缝内流体在填砂段压降更加显著,随着裂缝闭合,缝内流动阻力增大,流体压降逐渐增加;在闭合压力作用下没有支撑剂填充的过顶替段和裂缝内部缝宽明显减小,但是裂缝靠近中间位置存在变形平衡点,该位置缝宽基本不变;裂缝内支撑剂过顶替段壁面变形程度随着该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井底压力稍有下降裂缝即闭合,因此维持较高的井底流压是防止裂缝入口闭合的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对指导水力压裂过顶替设计及压裂后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水力压裂 支撑剂过顶替 流固耦合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聚井防压裂裂缝口闭合工艺技术研究
12
作者 邱杰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2,共2页
针对目前油田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高、完不成配注,而以往压裂工艺措施效果差、有效率低、有效期短的难题,通过对注入井压裂支撑剂运移状况分析、防支撑剂运移方法优选、尾追树脂砂合理用量确定及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有效防止了压裂裂缝... 针对目前油田聚驱注入井注入压力高、完不成配注,而以往压裂工艺措施效果差、有效率低、有效期短的难题,通过对注入井压裂支撑剂运移状况分析、防支撑剂运移方法优选、尾追树脂砂合理用量确定及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有效防止了压裂裂缝口闭合,实现了增加注入量、降低注入压力,延长压裂有效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井 裂缝闭合 压裂 树脂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天然缝与水力缝开启条件及扩展规律研究
13
作者 尹帅 赵军辉 +1 位作者 刘平 沈志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为了揭示裂缝性储层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开启条件及扩展规律,降低水窜风险,采用地应力测试、天然裂缝观察、水力裂缝扩展试验及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开启条件及扩展规律、水平应力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及天然裂缝... 为了揭示裂缝性储层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开启条件及扩展规律,降低水窜风险,采用地应力测试、天然裂缝观察、水力裂缝扩展试验及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开启条件及扩展规律、水平应力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及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相沟通的净压力。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垂向应力σ_(v)>最大水平主应力σ_(H)>最小水平主应力σ_(h),垂向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梯度分别为0.025,0.020和0.017 MPa/m;研究区致密砂岩中裂缝滑动的临界压力梯度在0.018~0.020 MPa/m,平均为0.019 MPa/m;当天然裂缝内临界压力梯度超过0.020 MPa/m时,无效缝均转变为有效缝。水平应力差从0增至10 MPa过程中,水力裂缝长度逐渐增加;10 MPa应力差条件下所形成水力裂缝的长度约为0及5 MPa应力差条件下水力裂缝的1.52倍。压裂试验结果显示,当水力裂缝遇到局部发育的砾石颗粒时会发生一定程度偏转,之后会继续沿着原来方向延伸。研究区目的层天然缝张开形成分支裂缝条件下的裂缝沟通净压力梯度为0.003 MPa/m,该裂缝沟通净压力在4.5~9.0 MPa。研究认为,构建裂缝性储层中水力裂缝的非稳态扩展模式时,应综合考虑水平应力差、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岩性特征及压裂施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水力裂缝 天然裂缝 裂缝开启 裂缝闭合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强制闭合时合理返排制度优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丙秀 蒋廷学 +3 位作者 丁云宏 汪永利 孙平 许泽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4年第3期60-64,80,共6页
由物质平衡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研究了水力压裂后不同放喷油嘴尺寸条件下,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支撑剂的回流效应和考虑干扰时的沉降距离,由此可根据不同的储层情况和压裂工艺参数条件,由井口压力大小优选合适的放喷油嘴... 由物质平衡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研究了水力压裂后不同放喷油嘴尺寸条件下,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支撑剂的回流效应和考虑干扰时的沉降距离,由此可根据不同的储层情况和压裂工艺参数条件,由井口压力大小优选合适的放喷油嘴尺寸。由模拟结果可见,井口压力越高,返排速度应越低,但随井口压力的降低,返排的速度应越高。换言之,优化的油嘴尺寸是实时的,动态可调整的。这对压后根据不同的井口压力选择相应的合理的油嘴系列,保证整个放喷返排过程中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返排率,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撑剂的回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也对提高水力压裂后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强制闭合 回流效应 干扰沉降 油嘴尺寸 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类材料裂缝扩展预测理论的改进及验证
15
作者 李修磊 刁航 +3 位作者 陈臣 黄锋 凌天清 曾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2,共10页
目的为提高岩石类材料裂缝扩展预测的准确性,弥补传统最大周向应力准则(MTS准则)未考虑裂缝尖端应力场非奇异应力项(T应力)和裂缝几何特性的缺陷,方法基于传统MTS准则,考虑T应力和裂缝几何特性对裂缝尖端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一种新的岩石... 目的为提高岩石类材料裂缝扩展预测的准确性,弥补传统最大周向应力准则(MTS准则)未考虑裂缝尖端应力场非奇异应力项(T应力)和裂缝几何特性的缺陷,方法基于传统MTS准则,考虑T应力和裂缝几何特性对裂缝尖端应力场的影响,建立一种新的岩石非闭合裂缝断裂准则。采用中心含有非闭合裂缝的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将准则预测值同试验测得起裂角θ比较,分析引入裂缝几何特性和T应力后对裂缝起裂情况以及裂缝尖端应力场的影响,检验本文准则的合理性。结果研究表明:仅引入裂缝几何特性,裂缝宽长比(b/a)增加,会促使应力强度因子KI增加,导致裂缝尖端受拉伸作用形成张拉裂缝,使得复合型断裂中的I型开裂增多;同时引入裂缝几何特性和T应力时,裂缝宽长比(b/a)增加会引起裂角θ减小和最大周向应力(σθ)_(max)增加;且引入T应力后,起裂角θ和起裂荷载更加接近实际值,此时T应力起抑制裂缝起裂作用,且起裂角θ伴随裂缝倾角β增大逐渐由正倾开裂过渡为反倾开裂。结论采用引入T应力和裂缝几何特性的裂缝断裂准则能更精确预测裂缝倾角β为0°~60°时的起裂角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准则 闭合裂缝 T应力 裂缝几何特性 起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过程中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演化模式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玉松 周雁 +1 位作者 邱登峰 王茜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2-827,共6页
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泥页岩普遍具有层理发育、非均质性、力学性质各向异性、欠压实作用和烃类生成等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划分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主要类型,分析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分布的深度区间。依据覆压条件下... 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泥页岩普遍具有层理发育、非均质性、力学性质各向异性、欠压实作用和烃类生成等本身固有的特殊性质,划分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主要类型,分析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分布的深度区间。依据覆压条件下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数据,获得了泥页岩裂缝覆压闭合的临界围压和对应的深度范围。综合分析认为:泥页岩非构造裂缝主要有干裂裂缝、水下收缩裂缝、成岩层理裂缝、超压裂缝(欠压实超压裂缝和生烃超压裂缝)和现代表生裂缝5种类型。泥页岩覆压渗透率测试数据揭示,当上覆岩层的垂直有效压力达到15 MPa时,常压泥页岩的天然缝裂缝(水平方向)将发生闭合。裂缝覆压闭合门限深度为870~1138 m,平均为1000 m。超压泥页岩底界深度与泥页岩裂缝(水平方向)覆压闭合深度一致,超压带底界之下的泥页岩裂缝通常不再保持开启状态。埋藏过程中泥页岩非构造裂缝形成演化具有时序性/阶段性,即从沉积开始到最大埋藏深度的不同阶段,泥质沉积物或泥页岩形成不同类型的非构造裂缝,由浅至深依次形成表层干裂裂缝—浅层水下收缩裂缝—中深层欠压实超压裂缝—深层生烃超压裂缝—超深层闭合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闭合 非构造裂缝 超压裂缝 泥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裂缝对气井产能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钰 黄仕林 +2 位作者 唐洪明 刘江斌 何锡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8-101,140,共4页
在低渗、特低渗气藏开发过程中,裂缝对气井的产能和稳产能力起着主导作用。选取了某低渗气田在不同沉积微相下的含有裂缝的岩心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半充填缝、未充填缝的应力敏感,评价了裂缝宽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其对... 在低渗、特低渗气藏开发过程中,裂缝对气井的产能和稳产能力起着主导作用。选取了某低渗气田在不同沉积微相下的含有裂缝的岩心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半充填缝、未充填缝的应力敏感,评价了裂缝宽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其对产能的贡献差异。实验研究表明:未充填缝的应力敏感性较强,对气井初期产能贡献较大;半充填缝的应力敏感性较弱,对气井中后期产能起主导作用;特低渗气藏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充填缝与充填缝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充填缝 未充填缝 应力敏感 气井产能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施工闭合过程压裂液滤失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志文 李治平 +1 位作者 王树平 邹存友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3期8-11,共4页
基于压开裂缝闭合过程中压裂液向储层中渗流的物理过程分析,建立了裂缝闭合过程中压裂液滤失量的数值计算方法。考虑了闭合过程中压裂液与岩石之间的热交换,通过建立水力裂缝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求出了闭合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结合温度对... 基于压开裂缝闭合过程中压裂液向储层中渗流的物理过程分析,建立了裂缝闭合过程中压裂液滤失量的数值计算方法。考虑了闭合过程中压裂液与岩石之间的热交换,通过建立水力裂缝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求出了闭合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结合温度对压裂液流变性能影响的实验数据,给出了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的算法,实现了对压裂液滤失量的计算。从而为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垂直裂缝井闭合过程的压裂压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闭合 温度 流变性 滤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闭合弯矩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永发 王清湘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通过 1 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 :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 .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 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 ,应用名义拉应力... 通过 1 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 :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 .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 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 ,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裂缝闭合 弯矩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BI网格的考虑诱导裂缝的聚合物驱压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会影 沈文霞 +1 位作者 藏秋缘 许严芮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0,共7页
通过PEBI网格变尺度剖分方法,考虑注聚井在注入过程中会产生诱导裂缝的情况,综合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剪切效应、渗透率下降以及吸附机理,建立了考虑诱导裂缝的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从而得到... 通过PEBI网格变尺度剖分方法,考虑注聚井在注入过程中会产生诱导裂缝的情况,综合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剪切效应、渗透率下降以及吸附机理,建立了考虑诱导裂缝的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从而得到井底压力数值解,进而绘制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聚合物驱垂直裂缝井试井曲线可以分为5个流动阶段:纯井筒储集阶段、双线性流阶段、线性流阶段、椭圆流阶段与径向流阶段;聚合物浓度主要影响试井曲线后期阶段,浓度越大,双线性流及非牛顿径向流阶段曲线越靠上。(2)诱导裂缝半长越小,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翘越明显;通过与水驱诱导裂缝闭合压力动态曲线的对比,基于混合PEBI网格考虑诱导裂缝聚合物驱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诱导裂缝闭合后的压力动态。(3)当裂缝闭合速度因子(delpat)为0时,裂缝瞬间闭合,压力发生突变,在压力导数图中表现为一个明显峰值;delpat越大,裂缝闭合速度越慢,压力导数的峰值越高,曲线越靠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BI网格 聚合物驱 诱导裂缝 数值试井 裂缝闭合 压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