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CycleGAN与YOLOv8s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识别方法
1
作者 赵阳 康飞 万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2,共5页
针对受水下环境影响造成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图像获取困难、样本稀缺,裂缝检测效率低、精度差、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和目标检测网络YOLOv8s的水下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引入梯度惩罚WGAN-GP损失与相似性度量LPIPS... 针对受水下环境影响造成的混凝土坝水下裂缝图像获取困难、样本稀缺,裂缝检测效率低、精度差、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和目标检测网络YOLOv8s的水下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引入梯度惩罚WGAN-GP损失与相似性度量LPIPS损失,提出一种改进的CycleGAN图像风格迁移网络,以此生成高质量水下裂缝图像,解决数据样本不足的问题;之后,添加SimAM无参注意力并引入WIoU损失,提出改进的YOLOv8s水下裂缝识别网络,以提高水下裂缝图像识别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CycleGAN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数据扩充作用,能有效提升后续检测任务的精度;改进YOLOv8s方法在消融、对比试验中,裂缝识别精度较原网络、Faster R-CNN、YOLOX-s、YOLOv5s分别提高2.4%、5.4%、2.4%、1.2%,检测效果满足高效、精确的要求,可为混凝土坝水下裂缝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裂缝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扩充 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自动巡检的库区斜坡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佳宏 吴章雷 +3 位作者 董秀军 邓博 蒋帅 谢劲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7,162,共9页
近年来无人机在库区巡检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但仍停留在传统“手飞”模式,尚未实现自动巡检。现有巡检方式难以高频识别裂缝,且有关无人机自动巡检高频识别裂缝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高度集成的无人机库设备及网络控制平台,通过远程自动执... 近年来无人机在库区巡检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但仍停留在传统“手飞”模式,尚未实现自动巡检。现有巡检方式难以高频识别裂缝,且有关无人机自动巡检高频识别裂缝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高度集成的无人机库设备及网络控制平台,通过远程自动执行巡检任务,在两河口水电站开展了库区斜坡裂缝高频识别方法研究。从移动性、补能方式、种类、载荷及巡检任务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巡检设备的选型选址;建立了基于无人机库的自动巡检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提出了地表裂缝多维解译与算法智能识别方法,并将巡检期近3 a的卫星数据和地面监测数据、巡检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在研究区识别出392条裂缝,人工野外调查复核后识别准确率达94.8%,运用卫星数据及地面监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该方法受环境、时空因素影响小,可为库区巡检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自动巡检 无人机库 裂缝识别 地质灾害 两河口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DEM多特征信息融合增强的滑坡裂缝识别
3
作者 韩磊 段平 +2 位作者 王扶卷 伍红玲 李佳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可用于表达滑坡裂缝凹陷地形特征及高程变化,基于DEM能够对滑坡裂缝进行识别。然而,单一的DEM地形地貌数据难以精确表达滑坡裂缝复杂的地形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可用于表达滑坡裂缝凹陷地形特征及高程变化,基于DEM能够对滑坡裂缝进行识别。然而,单一的DEM地形地貌数据难以精确表达滑坡裂缝复杂的地形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DEM多特征地形地貌数据融合增强的滑坡裂缝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挂载LiDAR传感器采集获取裂缝的点云数据,并构建LiDAR-DEM,基于DEM生成4种多特征地形地貌数据,包括山体阴影、坡度、正开度和天空视域因子。其次,利用考古地形可视化(visualization for archaeological topography,VAT)方法对DEM多特征地形地貌数据进行融合增强处理,得到DEM多特征融合增强图像。然后,基于大津法(Otsu’s method,OTSU)算法进行滑坡裂缝识别。最后,采用连通域分析和数学形态学闭运算对识别出来的滑坡裂缝进行优化,得到完整准确的滑坡裂缝。以云南省禄劝县的烂泥沟滑坡裂缝为研究区,采用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指标对识别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最终精确率为0.85,召回率为0.90,F1分数为0.87。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滑坡裂缝识别效果较好,能够得到完整的滑坡裂缝,可为滑坡裂缝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多特征图像融合 VAT 滑坡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地铁隧道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鲍艳 梅崇斌 +2 位作者 徐鹏宇 孙哲 温玉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1-1970,共10页
为解决地铁隧道裂缝智能识别困难,尤其针对地铁隧道裂缝检测天窗时间短、人工检测效率低、裂缝识别特征不明显、隧道内干扰物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改进算法——M-YOLO(Modified-YOLO),高效智能识别隧道裂缝。M-YOLO算法运用... 为解决地铁隧道裂缝智能识别困难,尤其针对地铁隧道裂缝检测天窗时间短、人工检测效率低、裂缝识别特征不明显、隧道内干扰物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改进算法——M-YOLO(Modified-YOLO),高效智能识别隧道裂缝。M-YOLO算法运用全维度动态卷积取代传统卷积模块,能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避免模型参数膨胀的问题;引入C2fGC模块对网络结构进行改进,构建新的特征提取与降维机制,增强高层次特征表示;整合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强化对裂缝区域图像的特征学习与提取,减弱背景干扰,进而有效提升检测精度;引入WIOU损失函数来调节几何因素的惩罚程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低质量数据样本下的表现更为出色。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铁隧道裂缝识别的真实样本中,M-YOLO算法的P mAP(平均精度均值)高达83.0%,较原模型提高了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裂缝识别 目标检测 动态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表观裂缝识别和宽度测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斌 王啸霆 +1 位作者 王涛 陈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1,共11页
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ment concrete, RC)结构表观裂缝的高效识别可以为结构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佐证。无论在地震现场还是实验室环境,此类工作均表现出量大、重复的特征,适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以弥补人工方式低效、不确定性强的... 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ment concrete, RC)结构表观裂缝的高效识别可以为结构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佐证。无论在地震现场还是实验室环境,此类工作均表现出量大、重复的特征,适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以弥补人工方式低效、不确定性强的劣势。以消费级相机输出图像作为数据源,融合U-Net和VGG-16构造适用于混凝土表观裂缝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 CNN)模型,依托多类型RC构件裂缝图像数据库完成模型训练和测试。利用形态学运算、Otsu阈值分割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裂缝识别结果作为宽度测量的输入数据。为降低相机光轴与裂缝平面不垂直带来的裂缝宽度测量误差,通过特定靶标对原始图像进行透视误差校正,经检验,透视误差校正后的裂缝宽度测量的平均偏差最大可降低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裂缝 计算机视觉 裂缝识别 裂缝宽度测量 透视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纹理特征的深度学习混凝土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远 周双喜 +2 位作者 黄晓生 杨丹 丁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57,共8页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对结构安全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特性,提出一种将纹理特征与混凝土裂缝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目标... 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对结构安全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特性,提出一种将纹理特征与混凝土裂缝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框架。将纹理特征与预处理混凝土数据进行多数据融合,增加训练样本的特征通道数,减少模型对训练样本需求,提高模型训练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样本数量有限情况下的混凝土裂缝检测。通过在自制钢纤维混凝土裂缝数据集上进行试验,将该目标检测框架与未进行纹理特征融合以及与未进行预处理混凝土数据的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裂缝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训练模型所需时间,在模型训练样本较少时亦可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精度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特征 深度学习 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创涟 周佛保 +3 位作者 刘爱荣 陈炳聪 黄永辉 叶锡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108-15117,共10页
针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数据获取成本高、噪声干扰多且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矩特征迁移(moment feature transfer network,MTNet)裂缝识别模型。为减小由数据不足引起的过拟合以及提高水下混凝土结构裂... 针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数据获取成本高、噪声干扰多且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矩特征迁移(moment feature transfer network,MTNet)裂缝识别模型。为减小由数据不足引起的过拟合以及提高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识别精度,首先,提出多尺度矩特征算法提取裂缝的形状和纹理信息,降低背景噪声对裂缝识别的影响;其次,提出矩特征嵌入模块,该模块能有效地将多尺度矩特征算法融合到神经网络模型中;然后,提出MTNet模型用于裂缝识别,该模型融合了特征的矩信息和注意力模块,不仅可以提取裂缝特征的语义信息还能抑制背景噪声,从而提升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割质量;最后,建立水下混凝土裂缝数据集作为迁移学习的目标域数据集,以此降低样本不足对裂缝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裂缝识别MTNet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泛化性能,能够准确识别复杂背景下水下混凝土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混凝土 裂缝识别 图像矩理论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析的地铁隧道裂缝识别算法 被引量:29
8
作者 朱力强 白彪 +2 位作者 王耀东 余祖俊 郭保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70,共7页
有效地检测地铁隧道表面裂缝对于隧道的安全至关重要。地铁隧道表面图像普遍存在光照不均匀,目标对比度低,背景纹理复杂,噪声干扰严重等问题,而检测传统图像裂缝,如混凝土表面、路面裂缝等的算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地铁隧道表面图像。为... 有效地检测地铁隧道表面裂缝对于隧道的安全至关重要。地铁隧道表面图像普遍存在光照不均匀,目标对比度低,背景纹理复杂,噪声干扰严重等问题,而检测传统图像裂缝,如混凝土表面、路面裂缝等的算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地铁隧道表面图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隧道表面裂缝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Mask匀光等预处理算法改善隧道图像的质量,而后分别设计了基于模板的分析法、基于Hough变换的线型结构分析法、基于SVM的近似裂缝结构分析法等算法对隧道表面裂缝图像各成分进行提取,从而达到识别裂缝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传统裂缝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7%,对于隧道表面的裂缝图像识别准确率可达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连通区域 HOUGH变换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 被引量:29
9
作者 肖小玲 靳秀菊 +2 位作者 张翔 刘红磊 姜贻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2-547,7,共6页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张开度低、常规测井响应不明显等特征,直接利用各种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时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常规测井与电成像测井多信息融合的裂缝识别方法,对多种常规测井曲线进行重构,充分突显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同时对电成像测井进行孔隙度谱分析,从孔隙度谱中提取反映裂缝的熵、能量等谱特征,构建多信息融合的裂缝发育概率预测模型,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描述裂缝结果的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特征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滩相储层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靳秀菊 王寿平 +2 位作者 毕建霞 刘志远 宿亚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与常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相比,具有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应性差。文中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礁... 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与常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相比,具有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应性差。文中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点的裂缝识别方法,即采用深电阻率与自然伽马、孔隙度的交会图版法识别致密岩性段裂缝,采用电阻率滤波差值法识别孔隙发育段裂缝,优选叠前方位振幅、方位频率衰减等地震属性预测裂缝空间展布,进而模拟建立裂缝分布模型研究裂缝分布特征。研究成果较好地指导了气藏地质模型建立和气井合理配产,并为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该研究方法基于常规的测井资料,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储层 裂缝识别 滤波差值 地震属性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的致密储层裂缝识别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冬冬 杨东旭 +4 位作者 张子亚 张晨 罗群 潘占昆 黄治鑫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5,共10页
测井技术在常规储层裂缝识别和分析中应用广泛,但在致密储层裂缝识别方面应用较少。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方法对致密储层裂缝进行了识别和定量表征,系统总结了常规测井和成像测... 测井技术在常规储层裂缝识别和分析中应用广泛,但在致密储层裂缝识别方面应用较少。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方法对致密储层裂缝进行了识别和定量表征,系统总结了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裂缝的识别特征,并将上下"甜点"体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孔隙度测井对裂缝响应较好,电阻率测井对裂缝响应一般,岩性测井对裂缝响应最不明显;在裂缝发育较多的层段,自然伽马值多高于70 API,浅探测电阻率一般小于80Ω·m,岩层体积密度小于2.43 g/cm^3,中子孔隙度大于28%,声波时差大于246μs/m。成像测井对不同的填充物响应特征不同,根据不同地质结构的成像测井特征,划分出块状、条带状、线状等多种成像测井模式。芦草沟组致密储层上下"甜点"体裂缝倾向分布一致、力学成因相似、相对线密度相差不大,但下"甜点"体裂缝宽度较大,部分层段裂缝集中程度相对较高,该认识对于致密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裂缝识别 致密储层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董平川 徐衍彬 +1 位作者 李飞 陶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针对裂缝性储层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表征技术方法,但在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包括先进的测井系列应用、地震资料的应用、裂缝数学方法的介入及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等。储层裂缝研究方法... 针对裂缝性储层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表征技术方法,但在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包括先进的测井系列应用、地震资料的应用、裂缝数学方法的介入及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等。储层裂缝研究方法通常包括露头、岩心、地球物理、数值模拟、裂缝储层地质建模和钻井(油藏)动态分析方法等。裂缝性储层研究的关键,就是在井筒附近储层裂缝描述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技术方法确定储层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并预测未知区裂缝的分布及其定量化描述。其研究方法可归纳为3个方面:裂缝描述,裂缝探测,裂缝预测。裂缝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主要是通过裂缝形成的控制和影响因素分析和认识裂缝的分布规律来预测裂缝的发育程度,定量预测是在确定裂缝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的破裂理论,用量化的参数来预测裂缝的发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裂缝 裂缝识别 裂缝预测 岩心观测 测井 地震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主曲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和支持向量机的裂缝识别 被引量:14
13
作者 瞿子易 周文 +1 位作者 罗鑫 戴建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裂缝识别是裂缝性储层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的响应特征,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裂缝识别方法(PSO-SVM)。以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和延长组储层为例,应用交会图... 裂缝识别是裂缝性储层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的响应特征,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裂缝识别方法(PSO-SVM)。以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和延长组储层为例,应用交会图技术分析能较好响应裂缝的常规测井参数,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优化选取,从而建立起研究区裂缝识别模型。用建立起的模型对研究区单井进行裂缝识别研究,将识别结果与取心照片和测井曲线进行对比,绘制出综合柱状图。实际分析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裂缝识别方法的识别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能较好地反应裂缝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常规测井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延安组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的路面裂缝识别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波成 邱延峻 梁世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和重构方案可以进行公路路面裂缝的检测与识别。首先对路面图像进行多分辨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根据在每个尺度2j上小波系数模最大值和相位(梯度方向)这两个分量的大小确定边缘的位置,进一步变换小波分解系数,... 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和重构方案可以进行公路路面裂缝的检测与识别。首先对路面图像进行多分辨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根据在每个尺度2j上小波系数模最大值和相位(梯度方向)这两个分量的大小确定边缘的位置,进一步变换小波分解系数,达到去除噪音,加强裂缝边缘的效果。并通过实验分析和讨论了不同的小波基、不同分辨率水平、重构中使用的分解子图像对路面图像裂缝分割的影响,最后用简单的阈值技术生成二值图像,把裂缝从背景图像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缝识别 小波变换 路面裂缝 图像重构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测井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伟 王允诚 +2 位作者 徐静 伍国勇 冯雪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3,14,共3页
针对井下裂缝发育层段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解声波时差信号,使井下的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信号、流体性质信号、裂缝响应信号和随机干扰信号互相分离,直接重构出反映裂缝发育的声波高频信号,从而避免许多声波低频信号的影... 针对井下裂缝发育层段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解声波时差信号,使井下的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信号、流体性质信号、裂缝响应信号和随机干扰信号互相分离,直接重构出反映裂缝发育的声波高频信号,从而避免许多声波低频信号的影响,正确识别裂缝发育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分解双侧向电阻率信号,重构出电阻率测井各个层段的低频信号,直观地反映深、浅侧向的差异情况,有效地识别裂缝发育层位。最后结合高频声波信号和低频电阻率信号,识别出裂缝发育层段。应用表明,该方法与岩芯观察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裂缝识别 测井信号 信号分解 信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伟 张凯 +4 位作者 武群虎 张本华 于世娜 张尊香 吴彦佳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单一测井或地震方法识别裂缝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了基于井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基于岩石物理分析,根据成像测井资料以及井点裂缝解释成果,建立了分层段测井井点裂...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单一测井或地震方法识别裂缝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了基于井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基于岩石物理分析,根据成像测井资料以及井点裂缝解释成果,建立了分层段测井井点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FISP)模型;以基于地质和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划分的优质裂缝储层为判别依据,优选井旁道地震属性,以测井井点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为参照,构建了基于井旁道地震属性的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FISPSA)模型;建立了基于测井、地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储层裂缝预测技术路线和方法流程,实现了裂缝发育三维地震预测,形成了适用于潜山碳酸盐岩油藏的基于井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三维地震裂缝预测方法。渤海湾盆地胜利油田埕岛潜山油藏实际应用取得了与实钻裂缝吻合一致的预测效果,表明了基于井震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模型的三维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在同类地区裂缝性潜山油藏裂缝检测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敏感性参数 地震属性 井震结合 岩石物理分析 储层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混凝土裂缝识别 被引量:56
17
作者 周颖 刘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7-1285,共9页
为降低对结构表面进行裂缝识别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用消费级照相机对裂缝图片进行处理,识别裂缝区域和测量裂缝宽度,包括图像模糊、图像增强、形态学运算、图像畸变校准、连通域标记、孤立点消除、裂缝碎片拼接等... 为降低对结构表面进行裂缝识别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使用消费级照相机对裂缝图片进行处理,识别裂缝区域和测量裂缝宽度,包括图像模糊、图像增强、形态学运算、图像畸变校准、连通域标记、孤立点消除、裂缝碎片拼接等.对提取出的裂缝区域,统计裂缝发展方向,计算其对应的裂缝长度及宽度.通过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加载试验,对梁表面裂缝进行拍摄,在实验室条件下得知裂缝宽度误差在0.1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计算机视觉 裂缝识别 裂缝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地层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尹帅 丁文龙 +3 位作者 赵威 孙圆辉 袁江如 丛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2,共8页
针对海陆过渡相致密碎屑岩地层裂缝测井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结合Gassmann方程、自适应基质矿物及骨架模量提取方法及DEM理论模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对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地层单井裂缝发育段进行定量识别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提取的... 针对海陆过渡相致密碎屑岩地层裂缝测井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结合Gassmann方程、自适应基质矿物及骨架模量提取方法及DEM理论模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对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地层单井裂缝发育段进行定量识别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提取的碎屑岩地层岩石基质矿物体积模量Ko分布在13~58GPa,岩石体积模量Ks和干岩石骨架体积模量Kd略小于Ko;地层岩石基质矿物剪切模量μo分布在5~18GPa,岩石剪切模量μs略小于μo;利用自适应方法可对地层横波时差进行有效预测,相对误差为3.5%;将采用自适应方法提取的模量参数代入DEM理论模型,可实现对地层裂缝的预测,该方法的识别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测井、裂缝参数法、多因素概率判别法及R/S法等常规裂缝识别方法。研究表明,提出的新识别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吻合度高,裂缝识别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声波测井 海陆过渡相 碎屑岩 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153井区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阳 秦军 +4 位作者 华美瑞 周晓舟 徐辰 李思远 巴忠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技术,主要应用于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对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研究较少,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以准噶尔盆地红153井区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为例,建立了一套集地质、地震、测井... 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技术,主要应用于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对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研究较少,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以准噶尔盆地红153井区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为例,建立了一套集地质、地震、测井等技术手段于一体的砂质砾岩油藏裂缝定量表征方法。首先通过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裂缝成因、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裂缝特征宏观描述,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资料、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建立特低渗透砂质砾岩油藏测井裂缝识别模式和解释模型,进行单井裂缝识别和预测;然后通过提取地震叠前各向异性,并结合地震资料、井资料及该区的沉积特征,开展裂缝密度、裂缝方位等规律预测;最后通过岩心、成像测井以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对裂缝的识别和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红153井区裂缝识别准确率达71.3%,地震叠前裂缝预测结果和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砂质砾岩储层 裂缝识别 地震叠前预测 模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识别测井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苗清 秦华明 +2 位作者 刘江 刘艳辉 杜宗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裂缝对测井解释及布井有着重要影响,开发井常规测井系列裂缝有效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测井曲线上提取出变异系数、岩石裂缝系数、岩石可塑性参数等多个反映微弱裂缝高频信号的裂缝特征参数,并利用逐步判别法进行了定量裂缝识别。密... 裂缝对测井解释及布井有着重要影响,开发井常规测井系列裂缝有效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测井曲线上提取出变异系数、岩石裂缝系数、岩石可塑性参数等多个反映微弱裂缝高频信号的裂缝特征参数,并利用逐步判别法进行了定量裂缝识别。密闭取心井和电成像测井资料所显裂缝的5口开发井的处理与验证效果良好,为长垣东部无成像测井资料的开发井裂缝评价,特别是水淹区裂缝水淹层识别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裂缝识别 测井曲线 裂缝参数 裂缝水淹层 逐步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