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潘毅
王攀荣
+2 位作者
宋道万
董亚娟
孙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6,共7页
裂缝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际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设计并制作了裂缝系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状态的多组大尺寸裂缝型渗流物理模型。参照行业标准,采用非...
裂缝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际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设计并制作了裂缝系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状态的多组大尺寸裂缝型渗流物理模型。参照行业标准,采用非稳态法水驱油相渗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裂缝系统中不同裂缝宽度与不同缝网结构和缝网密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系统平均裂缝宽度越大,油水相渗曲线形态越向交叉斜直线形态靠近,两相共渗区范围越大;缝网密度越大,结构越复杂,相渗曲线中的束缚水饱和度就越大,两相共渗区范围就越小,等渗点位置则逐渐向右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性碳酸盐岩油藏
裂缝网络结构
裂缝
宽度
裂缝
密度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有限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17
2
作者
薄江伟
罗明良
+2 位作者
温庆志
房堃
徐胜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7,共6页
利用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效果时,存在裂缝不能交叉的问题。有限离散元(FDEM)法结合了有限元和离散元的优点,能够将有限元建立的连续性材料模型转变为离散元的非连续性材料模型,可模拟储层岩石的变形、破裂和裂缝的萌...
利用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效果时,存在裂缝不能交叉的问题。有限离散元(FDEM)法结合了有限元和离散元的优点,能够将有限元建立的连续性材料模型转变为离散元的非连续性材料模型,可模拟储层岩石的变形、破裂和裂缝的萌生及扩展,可解决该问题。基于某致密油气藏的地质资料,运用有限离散元方法研究水平地应力差和压裂液黏度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差为0~8 MPa时,随地应力差的增大,缝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平均缝宽会不断增大;压裂液黏度为40~120 mPa·s时,缝长会随黏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均缝宽则会先减小后增大。通过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气藏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
形态
有限离散元
裂缝网络结构
致密砂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潘毅
王攀荣
宋道万
董亚娟
孙雷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4-004)
文摘
裂缝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际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设计并制作了裂缝系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状态的多组大尺寸裂缝型渗流物理模型。参照行业标准,采用非稳态法水驱油相渗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裂缝系统中不同裂缝宽度与不同缝网结构和缝网密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系统平均裂缝宽度越大,油水相渗曲线形态越向交叉斜直线形态靠近,两相共渗区范围越大;缝网密度越大,结构越复杂,相渗曲线中的束缚水饱和度就越大,两相共渗区范围就越小,等渗点位置则逐渐向右移动。
关键词
裂缝
性碳酸盐岩油藏
裂缝网络结构
裂缝
宽度
裂缝
密度
相渗曲线
Keywords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
structure of the fracture system
fracture aperture
fracture density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有限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17
2
作者
薄江伟
罗明良
温庆志
房堃
徐胜强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体饱和岩石热致裂增渗机制与方法研究"(5167427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亚和中东地区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采油采气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ZX00503000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致密油储层纳米磁流体压裂渗吸增油控水机理研究"(ZR2018MEE010)
文摘
利用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效果时,存在裂缝不能交叉的问题。有限离散元(FDEM)法结合了有限元和离散元的优点,能够将有限元建立的连续性材料模型转变为离散元的非连续性材料模型,可模拟储层岩石的变形、破裂和裂缝的萌生及扩展,可解决该问题。基于某致密油气藏的地质资料,运用有限离散元方法研究水平地应力差和压裂液黏度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差为0~8 MPa时,随地应力差的增大,缝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平均缝宽会不断增大;压裂液黏度为40~120 mPa·s时,缝长会随黏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均缝宽则会先减小后增大。通过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气藏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
形态
有限离散元
裂缝网络结构
致密砂岩储层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ng
fracture morphology
finite discrete element
fracture network textur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实验研究
潘毅
王攀荣
宋道万
董亚娟
孙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有限离散元分析
薄江伟
罗明良
温庆志
房堃
徐胜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