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页岩储集层水力裂缝网络扩展规模评价方法
被引量:
95
1
作者
侯冰
陈勉
+2 位作者
李志猛
王永辉
刁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水力压裂可产生复杂裂缝网络;脆性页岩地层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与层理面距离越短,裂缝沟通面积越大,水力裂缝遇到天然裂缝后越易发生滑移转向,压裂后裂缝形态越复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页岩的层理面方向正交或呈大角度、与开度较好的天然裂缝间的逼近角接近90°时,更易形成裂缝网络;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造缝能力更好;压裂液黏度较低、排量较大时,裂缝沟通面积较大,变排量压裂会增强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或层理的作用,开启更多的天然裂缝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裂缝
扩展
裂缝
网络
裂缝沟通面积
岩石力学
储集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夹层型致密储层密切割压裂多裂缝同步扩展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军
余前港
+4 位作者
李玉伟
李玮
严茂森
白明涛
王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0-487,共8页
松辽盆地夹层型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且储层脆性较低,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同时储层纵向上砂层发育、泥岩夹层薄、隔层遮挡能力弱,裂缝纵向扩展受限,储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三维晶格方法建立夹层型致密砂岩储层多裂缝扩展模...
松辽盆地夹层型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且储层脆性较低,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同时储层纵向上砂层发育、泥岩夹层薄、隔层遮挡能力弱,裂缝纵向扩展受限,储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三维晶格方法建立夹层型致密砂岩储层多裂缝扩展模型,模拟不同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条件下的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垂向应力差、夹层弹性模量以及界面强度与多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15.0 m的簇间距既能保证多裂缝在纵向上穿透夹层沟通产层,又能保证多裂缝在横向上的充分扩展。相比8,12 m^(3)/min的泵注排量所形成的多裂缝,虽然总长度略微减小,但能够保证3簇裂缝都有比较理想的纵向扩展能力,从而提高了裂缝沟通面积。压裂液黏度与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与横向扩展能力负相关。因此,建议现场前期采用高黏度压裂液(21 mPa·s以上),促使裂缝垂向扩展,后期采用低黏度压裂液(1 mPa·s左右)使多裂缝尽可能向远端扩展,提高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簇压裂
纵向扩展
三维晶格方法
裂缝沟通面积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储集层水力裂缝网络扩展规模评价方法
被引量:
95
1
作者
侯冰
陈勉
李志猛
王永辉
刁策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22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195
51234006)
文摘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水力压裂可产生复杂裂缝网络;脆性页岩地层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与层理面距离越短,裂缝沟通面积越大,水力裂缝遇到天然裂缝后越易发生滑移转向,压裂后裂缝形态越复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页岩的层理面方向正交或呈大角度、与开度较好的天然裂缝间的逼近角接近90°时,更易形成裂缝网络;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造缝能力更好;压裂液黏度较低、排量较大时,裂缝沟通面积较大,变排量压裂会增强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或层理的作用,开启更多的天然裂缝网络。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裂缝
扩展
裂缝
网络
裂缝沟通面积
岩石力学
储集层改造
Keywords
shale
hydraulic fracturing
fracture propagation
fracture network
stimulated rock area
rock mechanics
reservoir stimulation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夹层型致密储层密切割压裂多裂缝同步扩展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军
余前港
李玉伟
李玮
严茂森
白明涛
王阳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0-48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岩屑纳米压痕页岩微观脆性表征及对储层可压裂性控制机理研究”(52004065)
东北石油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基于局部脆性演化的页岩地层压裂裂缝穿层/转向扩展规律研究”(1305021857)。
文摘
松辽盆地夹层型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且储层脆性较低,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同时储层纵向上砂层发育、泥岩夹层薄、隔层遮挡能力弱,裂缝纵向扩展受限,储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三维晶格方法建立夹层型致密砂岩储层多裂缝扩展模型,模拟不同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条件下的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垂向应力差、夹层弹性模量以及界面强度与多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15.0 m的簇间距既能保证多裂缝在纵向上穿透夹层沟通产层,又能保证多裂缝在横向上的充分扩展。相比8,12 m^(3)/min的泵注排量所形成的多裂缝,虽然总长度略微减小,但能够保证3簇裂缝都有比较理想的纵向扩展能力,从而提高了裂缝沟通面积。压裂液黏度与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与横向扩展能力负相关。因此,建议现场前期采用高黏度压裂液(21 mPa·s以上),促使裂缝垂向扩展,后期采用低黏度压裂液(1 mPa·s左右)使多裂缝尽可能向远端扩展,提高压裂效果。
关键词
多簇压裂
纵向扩展
三维晶格方法
裂缝沟通面积
松辽盆地
Keywords
multi cluster fracturing
vertical propagation
3D lattice method
connected fracture area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8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页岩储集层水力裂缝网络扩展规模评价方法
侯冰
陈勉
李志猛
王永辉
刁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夹层型致密储层密切割压裂多裂缝同步扩展机制
张军
余前港
李玉伟
李玮
严茂森
白明涛
王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