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集层水力裂缝网络扩展规模评价方法 被引量:95
1
作者 侯冰 陈勉 +2 位作者 李志猛 王永辉 刁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水力压裂可产生复杂裂缝网络;脆性页岩地层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与层理面距离越短,裂缝沟通面积越大,水力裂缝遇到天然裂缝后越易发生滑移转向,压裂后裂缝形态越复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页岩的层理面方向正交或呈大角度、与开度较好的天然裂缝间的逼近角接近90°时,更易形成裂缝网络;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造缝能力更好;压裂液黏度较低、排量较大时,裂缝沟通面积较大,变排量压裂会增强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或层理的作用,开启更多的天然裂缝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网络 裂缝沟通面积 岩石力学 储集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型致密储层密切割压裂多裂缝同步扩展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军 余前港 +4 位作者 李玉伟 李玮 严茂森 白明涛 王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0-487,共8页
松辽盆地夹层型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且储层脆性较低,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同时储层纵向上砂层发育、泥岩夹层薄、隔层遮挡能力弱,裂缝纵向扩展受限,储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三维晶格方法建立夹层型致密砂岩储层多裂缝扩展模... 松辽盆地夹层型致密储层天然裂缝不发育且储层脆性较低,复杂缝网难以形成,同时储层纵向上砂层发育、泥岩夹层薄、隔层遮挡能力弱,裂缝纵向扩展受限,储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利用三维晶格方法建立夹层型致密砂岩储层多裂缝扩展模型,模拟不同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条件下的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垂向应力差、夹层弹性模量以及界面强度与多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15.0 m的簇间距既能保证多裂缝在纵向上穿透夹层沟通产层,又能保证多裂缝在横向上的充分扩展。相比8,12 m^(3)/min的泵注排量所形成的多裂缝,虽然总长度略微减小,但能够保证3簇裂缝都有比较理想的纵向扩展能力,从而提高了裂缝沟通面积。压裂液黏度与裂缝纵向扩展能力正相关,与横向扩展能力负相关。因此,建议现场前期采用高黏度压裂液(21 mPa·s以上),促使裂缝垂向扩展,后期采用低黏度压裂液(1 mPa·s左右)使多裂缝尽可能向远端扩展,提高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簇压裂 纵向扩展 三维晶格方法 裂缝沟通面积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