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损伤监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张莺
吴金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简要阐述了基于压电阻抗法的结构损伤监测技术基本原理,指出了该项技术的优点。结合压电阻抗法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的传感器布置策略。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技术进...
简要阐述了基于压电阻抗法的结构损伤监测技术基本原理,指出了该项技术的优点。结合压电阻抗法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的传感器布置策略。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研究中,建立了黏贴有压电陶瓷传感器列阵的混凝土剪力墙模型,模拟了墙体由健康状态逐渐向失效状态发展的4个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传感器列阵能够很好地对混凝土剪力墙损伤及其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对损伤的定量分析和定位分析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传感器列阵
阻抗法
混凝土剪力墙
裂缝损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被动监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蒙彦宇
吴建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在被动监测试验中,小偏压试件所释放出的声发射信号能量为大偏压试件的14倍.从能量释放在时长上的分布比重看,小偏压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前就已经释放了80%以上,而大偏压试件只释放不到40%;在主动监测试验中,大、小偏压试件的最终损伤指数分别为78.8%和68.6%.结论被动监测技术能有效反映出试件所受荷载及破坏过程的特点,主动健康监测技术能有效地识别结构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两种方法的特点形成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波动法
钢筋混凝土柱
裂缝损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黑与碳纤维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裂缝自监测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栾利强
罗嘉俊
肖海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掺量下炭黑(CB)和碳纤维(CF)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及裂缝损伤自监测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四电极法分析了导电水泥砂浆试件的电阻率变化,并监测裂缝形成过程中电阻变化率(FCR)与裂缝长度比(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不同掺量下炭黑(CB)和碳纤维(CF)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及裂缝损伤自监测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四电极法分析了导电水泥砂浆试件的电阻率变化,并监测裂缝形成过程中电阻变化率(FCR)与裂缝长度比(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掺入CB和CF显著降低了水泥砂浆电阻率,提升了导电性能,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导电性能逐渐减弱;随着μ的增加,FCR上升,但后续增速减缓,表明裂缝扩展对电阻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分析μ-FCR曲线和灵敏度K值,表明水泥砂浆的自监测性能随着裂缝发展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碳纤维
电阻变化率
损伤
裂缝
自
监测
灵敏度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损伤监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威
阎石
张莺
吴金国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高职学院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基金
沈阳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G2009-08)
沈阳建筑大学青年基金(2010104)
文摘
简要阐述了基于压电阻抗法的结构损伤监测技术基本原理,指出了该项技术的优点。结合压电阻抗法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的传感器布置策略。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裂缝损伤监测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研究中,建立了黏贴有压电陶瓷传感器列阵的混凝土剪力墙模型,模拟了墙体由健康状态逐渐向失效状态发展的4个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传感器列阵能够很好地对混凝土剪力墙损伤及其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对损伤的定量分析和定位分析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关键词
压电陶瓷
传感器列阵
阻抗法
混凝土剪力墙
裂缝损伤监测
Keywords
piezoceramics
transducer array
impedance method
concrete shear wall
crack damage monitoring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被动监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威
阎石
蒙彦宇
吴建新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79)
住房和城乡建部研究开发项目(2011-K2-17)
辽宁省建筑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开放基金项目(JG-200908)
文摘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在被动监测试验中,小偏压试件所释放出的声发射信号能量为大偏压试件的14倍.从能量释放在时长上的分布比重看,小偏压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前就已经释放了80%以上,而大偏压试件只释放不到40%;在主动监测试验中,大、小偏压试件的最终损伤指数分别为78.8%和68.6%.结论被动监测技术能有效反映出试件所受荷载及破坏过程的特点,主动健康监测技术能有效地识别结构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两种方法的特点形成互补.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波动法
钢筋混凝土柱
裂缝损伤监测
Keywords
piezoceramics transducer
wave metho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crack damage monitorin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M28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黑与碳纤维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裂缝自监测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栾利强
罗嘉俊
肖海鑫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589-5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69010)
广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AD19110085)。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掺量下炭黑(CB)和碳纤维(CF)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及裂缝损伤自监测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四电极法分析了导电水泥砂浆试件的电阻率变化,并监测裂缝形成过程中电阻变化率(FCR)与裂缝长度比(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掺入CB和CF显著降低了水泥砂浆电阻率,提升了导电性能,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导电性能逐渐减弱;随着μ的增加,FCR上升,但后续增速减缓,表明裂缝扩展对电阻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分析μ-FCR曲线和灵敏度K值,表明水泥砂浆的自监测性能随着裂缝发展逐步减弱。
关键词
炭黑
碳纤维
电阻变化率
损伤
裂缝
自
监测
灵敏度
电流密度
Keywords
Carbon black
Carbon fiber
Fracture change rate
Damage crack self-monitoring
Sensitivity
Current density
分类号
TU525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混凝土剪力墙裂缝损伤监测
孙威
阎石
张莺
吴金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被动监测对比试验
孙威
阎石
蒙彦宇
吴建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炭黑与碳纤维协同作用对水泥砂浆裂缝自监测性能的影响
栾利强
罗嘉俊
肖海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