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渤海湾裂缝性稠油油藏合理开发方式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南
丁祖鹏
焦松杰
焦红梅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408,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海上稠油热采技术"(2016ZX05025-004)
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自立课题"渤海多层稠油油藏层系组合及井网井型研究"(2016OT-KF11)
-
文摘
渤海湾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为具有储集层裂缝发育、流体黏度大、埋藏较深等特点的海上油藏。如果常规热采开发,注入蒸汽的热损失大;如果冷采开发,较大的原油黏度会导致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较低,合理开发难度很大。针对此类油藏特点,采用室内物理实验和油藏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大尺度物理模型,对目标油田冷水驱、热水驱以及热水加表面活性剂驱等开发方式的开发机理和适应性进行研究,并应用实际地质模型对合理开发方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水加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方式,开发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热水驱、冷水驱、蒸汽驱和蒸汽吞吐。综合对比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最终推荐目标区采用热水驱开发方式。
-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海上
热采方式
热水驱
表面活性剂
-
Keywords
buried-hill fractured heavy oil reservoir
offshore
thermal development mode
hot water flooding
surfactant
-
分类号
TE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性稠油油藏热采试井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庆
刘慧卿
郭玲玲
李建军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4期7329-733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06-0089)资助
-
文摘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开采已势在必行。针对裂缝性稠油油藏热力开采的特点,建立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条件下考虑热损失的试井理论模型,求出了无限大地层条件下该模型的拉氏空间解。运用数值反演算法绘制了典型曲线,并对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蒸汽驱
试井解释
理论模型
热损失
-
Keywords
fractured heavy oil reservoirs steam stimulation steam flood well testing interpretation theoretical model heat loss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学利
杜志敏
韩忠艳
吴林
-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高升采油厂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48-450,共3页
-
文摘
在常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动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能量平衡理论,建立了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动态预测模型,给出了热膨胀作用、重力驱替和毛管渗吸作用下的分析解。在求解过程中,考虑了温度对粘度、含油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该模型的实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近,这表明该模型能用于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动态预测。
-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预测
模型
-
Keywords
fracture
heavy oil reservoir
steam stimulation
prediction
model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何聪鸽
范子菲
许安著
方思冬
冀中原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1E-2504)
-
文摘
针对裂缝性油藏为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且加热区内地层温度为非等温分布,在常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热半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加热区前沿温度,构建了考虑地层温度为非等温分布的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热半径计算模型,并基于天然裂缝等效渗透率张量理论,将裂缝性油藏变换成等效各向同性油藏,最终推导出裂缝性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以某裂缝性稠油油藏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产能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裂缝性双重介质热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分析表明,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是加热区前沿温度的函数,加热半径随前沿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产量随裂缝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大。
-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加热半径
非等温模型
产能
渗透率张量
-
Keywords
fractured heavy oil reservoir
steam huff and puff
heating radius
non-isothermal model
pro- ductivity
permeability tensor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渤海湾裂缝性稠油油藏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焦松杰
丁祖鹏
李南
焦红梅
-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9-85,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5-004)资助
-
文摘
渤海湾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具有稠油、裂缝、花岗岩基质及位于海上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开发先例。为明确该类油藏开发中地质静态参数对开发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参数变量,对影响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特有的裂缝倾角、裂缝方位角、裂缝密度、裂缝开度、裂储比及基质渗透率等关键地质参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储比对裂缝产量影响较大;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密度对基质渗吸作用影响较大。建议该类油藏水平井与裂缝成45°部署;采油井尽可能部署在裂储比高、裂缝密度大的裂缝发育区,实现高的裂缝产出和基质渗吸贡献,实现最佳单井贡献。
-
关键词
裂缝性稠油油藏
海上
主控因素
基质渗吸
裂储比
-
Keywords
buried-hill fractured heavy oil reservoir
offshore
main control factors
matrix imbibition fracture storage ratio
-
分类号
TE33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