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
付静
孙宝江
于世娜
孙鑫
马欣本
刘家军
楼一珊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2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的尺度效应 |
郝明强
侯建锋
胡永乐
刘先贵
杨正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三维两相黑油数值模拟研究 |
杨凯
郭肖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9 |
14
|
|
4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吞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杨凯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10 |
23
|
|
5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pH响应型聚合物深部调剖技术实验研究 |
欧阳传湘
刘骜烜
李晓伟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复合封窜体系适应性研究 |
杨红
杨康
刘瑛
沈振振
刘凯
刘芳娜
汪章超
|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采用脉冲注烃方式提高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
郭平
莫正科
王茹芳
杜玉洪
李士伦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4 |
8
|
|
8
|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渗流作用 |
许建红
马丽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5
|
|
9
|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及应用 |
张云宝
卢祥国
叶成
邓明胜
蔡绪恩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0
|
低渗透裂缝性见水油藏开发方式调整对比研究 |
刘晓娟
闫健
王瑞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1
|
裂缝性低渗油藏试井模型与非稳态压力特征 |
王建忠
姚军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2
|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 |
王晓燕
郭程飞
杨涛
李华斌
|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3
|
靖边乔家洼油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气窜控制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
杨红
江绍静
王宏
李鹏宇
南宇峰
杜晓丹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4
|
低渗透油藏CO_2泡沫驱室内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 |
刘祖鹏
李宾飞
赵方剑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5
|
裂缝性油藏水气交注非混相驱实验研究 |
宋元新
崔文昊
陈领君
曹晶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10 |
4
|
|
16
|
高矿化度下弱凝胶体系调剖性能研究 |
张承丽
王鹏
宋国亮
|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7
|
D26油藏复合调剖体系研制与评价 |
陈佳
王健
倪聪
李勇凯
秦山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
2016 |
1
|
|
18
|
弱凝胶封堵裂缝对岩心注采特征影响及应用 |
吴晓峰
李华斌
汲国庭
郭程飞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CO_2驱油泡沫防气窜技术实验研究 |
刘祖鹏
李兆敏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20
|
复合交联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在杨家坝油田杨10-3井组的应用 |
朱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