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适用于任意形状倾斜裂缝面的三维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前处理算法
被引量:
6
1
作者
饶翔
程林松
+2 位作者
曹仁义
安小平
雷征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5-1043,共9页
为了实现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DFM)的维度升级,使EDFM能够有效处理任意形状的倾斜裂缝面,提出一个适用于任意形状裂缝面的三维EDFM前处理算法,提供了解决EDFM维度升级关键困难的一种具体思路,继而依据该前处理算法实现了能够适用于任意...
为了实现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DFM)的维度升级,使EDFM能够有效处理任意形状的倾斜裂缝面,提出一个适用于任意形状裂缝面的三维EDFM前处理算法,提供了解决EDFM维度升级关键困难的一种具体思路,继而依据该前处理算法实现了能够适用于任意形状倾斜裂缝面的三维EDFM,并在本文中给出了具体的数值案例,说明了所提前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离散
裂缝
模型
前处理算法
任意
形状
倾斜
裂缝
面
三维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7
2
作者
牟建业
张士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79,共4页
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田大型增产改造的重要措施,酸压裂缝导流能力与酸蚀后裂缝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不规则裂缝表面使酸压导流能力预测变得较为困难。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由裂缝表面形状、闭合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决定,因而从裂缝粗糙表面形...
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田大型增产改造的重要措施,酸压裂缝导流能力与酸蚀后裂缝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不规则裂缝表面使酸压导流能力预测变得较为困难。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由裂缝表面形状、闭合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决定,因而从裂缝粗糙表面形成机理角度研究了裂缝表面渗透率分布、岩性分布、温度和氢离子扩散系数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中尺度酸压模型,模拟酸液在碳酸盐岩裂缝中的流动,分析酸液在裂缝表面与岩石的反应和裂缝表面形状随岩石溶解的变化,得到酸蚀裂缝的表面形状,然后计算裂缝导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酸蚀裂缝表面形状主要由油藏属性(渗透率和岩性在裂缝表面的空间分布)决定;闭合应力和岩石强度对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与裂缝形状相关;酸蚀沟槽较宽时,较小的闭合应力能使沟槽闭合;局部非均质性使酸蚀沟槽在较高应力下保持张开,宏观非均质性使沟槽相互连接形成贯穿裂缝的沟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裂缝
导流能力
裂缝
表面
形状
岩石力学性质
闭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仕强
焦棣
+1 位作者
罗平亚
孟英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天然岩石裂缝的性质与其表面形态紧密相关,描述裂缝的表面形态是深入分析裂缝力学性质和导流能力的基础。首次利用光电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五1块沉积岩裂缝的表面形态,通过频谱分析得出了描述岩石断面形态的两个参数:分形...
天然岩石裂缝的性质与其表面形态紧密相关,描述裂缝的表面形态是深入分析裂缝力学性质和导流能力的基础。首次利用光电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五1块沉积岩裂缝的表面形态,通过频谱分析得出了描述岩石断面形态的两个参数:分形维数和比例系数C。在对裂缝合成表面的频谱分析时,得出了描述裂缝两表面相关性的参数:裂缝的特征尺度。这些参数在分析裂缝井下闭合规律中是不可缺少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裂缝形状
表面性质
表现形态
钻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痕量化学示踪剂定量评价砾岩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效果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爱萍
宋栋
+3 位作者
覃遥
李宁
加玉锋
张万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3,共9页
水平井和大规模水力压裂组合技术是开发致密砾岩油藏的关键。良好的压裂改造效果对砾岩油藏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砾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使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痕量化学示踪剂...
水平井和大规模水力压裂组合技术是开发致密砾岩油藏的关键。良好的压裂改造效果对砾岩油藏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砾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使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痕量化学示踪剂定量评价了砾岩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效果,介绍了痕量化学示踪剂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案,归纳了示踪剂的产出曲线特征,围绕产出贡献、裂缝形态、井间干扰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了缝网形态诊断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痕量示踪剂产剖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水平井各压裂段的静态与动态产出情况,监测的3个压裂段贡献了全部产油量的51%;测试井共有“宽多峰”“宽峰偏态”“尖峰偏态”“尖单峰”4种特征,8个监测段均表现为“宽多峰”,反映压裂段有多条裂缝,属于复杂的裂缝特征;示踪剂返排越早,裂缝的产出能力越强、渗透率越高;反之则代表裂缝导流能力较差、渗透率较低;利用示踪剂在不同井的产出量计算了产出率,从而量化了井间连通性的强弱。研究结果可为致密砾岩油藏压裂改造效果评价及高效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储层
示踪剂
水力压裂
井间干扰
裂缝形状
产出贡献
改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质岩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被引量:
4
5
作者
肖大坤
范廷恩
+4 位作者
范洪军
牛涛
樊鹏军
马淑芳
罗江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9,共8页
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方法是表征潜山裂缝型储层的主要方法,影响建模质量的因素较多,需深入研究。以渤海湾变质岩潜山A油田为例,阐述了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综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储集空间、介质物性及渗流差异,判断储层内是否存在多重介质...
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方法是表征潜山裂缝型储层的主要方法,影响建模质量的因素较多,需深入研究。以渤海湾变质岩潜山A油田为例,阐述了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综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储集空间、介质物性及渗流差异,判断储层内是否存在多重介质,这是双重介质建模方法应用的前提;分析风化作用、断裂活动对基质的改造作用,提出将基质系统细分为共同改造型、断裂改造型、未改造型,分类相模拟建立基质模型,有利于改善基质系统建模质量;考虑研究资料及其描述尺度开展裂缝分组,对不同尺度裂缝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建模方法,共同构建裂缝网络模型;统计裂缝密度属性与裂缝形状因子σ的关系,对模型进行质控,若存在一致性说明模型质量较好。本文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型潜山油藏,有利于改善双重介质油藏储层的建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潜山
裂缝
型储层
储层建模
基质系统
裂缝
网络
裂缝形状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于任意形状倾斜裂缝面的三维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前处理算法
被引量:
6
1
作者
饶翔
程林松
曹仁义
安小平
雷征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5-104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622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13002-005,2017ZX05069)。
文摘
为了实现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DFM)的维度升级,使EDFM能够有效处理任意形状的倾斜裂缝面,提出一个适用于任意形状裂缝面的三维EDFM前处理算法,提供了解决EDFM维度升级关键困难的一种具体思路,继而依据该前处理算法实现了能够适用于任意形状倾斜裂缝面的三维EDFM,并在本文中给出了具体的数值案例,说明了所提前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嵌入式离散
裂缝
模型
前处理算法
任意
形状
倾斜
裂缝
面
三维油藏数值模拟
Keywords
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preprocessing algorithm
arbitrary-shape inclined fra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reservoir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7
2
作者
牟建业
张士诚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79,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8ZX05017-003)
文摘
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田大型增产改造的重要措施,酸压裂缝导流能力与酸蚀后裂缝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不规则裂缝表面使酸压导流能力预测变得较为困难。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由裂缝表面形状、闭合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决定,因而从裂缝粗糙表面形成机理角度研究了裂缝表面渗透率分布、岩性分布、温度和氢离子扩散系数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中尺度酸压模型,模拟酸液在碳酸盐岩裂缝中的流动,分析酸液在裂缝表面与岩石的反应和裂缝表面形状随岩石溶解的变化,得到酸蚀裂缝的表面形状,然后计算裂缝导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酸蚀裂缝表面形状主要由油藏属性(渗透率和岩性在裂缝表面的空间分布)决定;闭合应力和岩石强度对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与裂缝形状相关;酸蚀沟槽较宽时,较小的闭合应力能使沟槽闭合;局部非均质性使酸蚀沟槽在较高应力下保持张开,宏观非均质性使沟槽相互连接形成贯穿裂缝的沟槽。
关键词
酸压
裂缝
导流能力
裂缝
表面
形状
岩石力学性质
闭合应力
Keywords
acid fracturing
fracture diversion capacity
fracture surface shape
rock mechanical property
closure stress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仕强
焦棣
罗平亚
孟英峰
机构
西南石油地质局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摘
天然岩石裂缝的性质与其表面形态紧密相关,描述裂缝的表面形态是深入分析裂缝力学性质和导流能力的基础。首次利用光电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五1块沉积岩裂缝的表面形态,通过频谱分析得出了描述岩石断面形态的两个参数:分形维数和比例系数C。在对裂缝合成表面的频谱分析时,得出了描述裂缝两表面相关性的参数:裂缝的特征尺度。这些参数在分析裂缝井下闭合规律中是不可缺少的参数。
关键词
岩石
裂缝形状
表面性质
表现形态
钻井工程
Keywords
Rock
Fracture geometry
Surface proprerty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 rule
分类号
TE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痕量化学示踪剂定量评价砾岩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效果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爱萍
宋栋
覃遥
李宁
加玉锋
张万栋
机构
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
克拉玛依市晨光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3,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砾岩油藏规模增储上产与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2023ZZ24)
新疆油田分公司项目“火山岩油藏有效动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2024HSYC)。
文摘
水平井和大规模水力压裂组合技术是开发致密砾岩油藏的关键。良好的压裂改造效果对砾岩油藏的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砾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使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痕量化学示踪剂定量评价了砾岩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效果,介绍了痕量化学示踪剂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案,归纳了示踪剂的产出曲线特征,围绕产出贡献、裂缝形态、井间干扰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了缝网形态诊断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痕量示踪剂产剖技术能够有效识别水平井各压裂段的静态与动态产出情况,监测的3个压裂段贡献了全部产油量的51%;测试井共有“宽多峰”“宽峰偏态”“尖峰偏态”“尖单峰”4种特征,8个监测段均表现为“宽多峰”,反映压裂段有多条裂缝,属于复杂的裂缝特征;示踪剂返排越早,裂缝的产出能力越强、渗透率越高;反之则代表裂缝导流能力较差、渗透率较低;利用示踪剂在不同井的产出量计算了产出率,从而量化了井间连通性的强弱。研究结果可为致密砾岩油藏压裂改造效果评价及高效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场指导。
关键词
砾岩储层
示踪剂
水力压裂
井间干扰
裂缝形状
产出贡献
改造效果
Keywords
conglomerate reservoir
tracer
hydraulic fracturing
interwell interference
fracture shape
production contribution
stimulation effect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质岩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被引量:
4
5
作者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牛涛
樊鹏军
马淑芳
罗江华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9,共8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课题“海上中深层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编号:YXKY-2019-ZY-05)”及相应生产项目研究成果。
文摘
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方法是表征潜山裂缝型储层的主要方法,影响建模质量的因素较多,需深入研究。以渤海湾变质岩潜山A油田为例,阐述了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综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储集空间、介质物性及渗流差异,判断储层内是否存在多重介质,这是双重介质建模方法应用的前提;分析风化作用、断裂活动对基质的改造作用,提出将基质系统细分为共同改造型、断裂改造型、未改造型,分类相模拟建立基质模型,有利于改善基质系统建模质量;考虑研究资料及其描述尺度开展裂缝分组,对不同尺度裂缝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建模方法,共同构建裂缝网络模型;统计裂缝密度属性与裂缝形状因子σ的关系,对模型进行质控,若存在一致性说明模型质量较好。本文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型潜山油藏,有利于改善双重介质油藏储层的建模质量。
关键词
双重介质
潜山
裂缝
型储层
储层建模
基质系统
裂缝
网络
裂缝形状
因子
Keywords
dual medium
buried hill fractured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ing
matrix system
fracture network
fracture shape facto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适用于任意形状倾斜裂缝面的三维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前处理算法
饶翔
程林松
曹仁义
安小平
雷征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牟建业
张士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然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
张仕强
焦棣
罗平亚
孟英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痕量化学示踪剂定量评价砾岩储层体积压裂改造效果
郑爱萍
宋栋
覃遥
李宁
加玉锋
张万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质岩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牛涛
樊鹏军
马淑芳
罗江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