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介质中瑞雷面波传播的渐变非均匀交错网格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熊章强 张大洲 +1 位作者 肖柏勋 秦臻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8,共5页
提出了渐变非均匀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方法,模拟裂缝介质中瑞雷面波的传播过程,并引入具有二阶时间精度和六阶空间精度的附加差分公式解决非均匀交错网格的不对称问题.这种差分方法可描述为:在裂缝处采用细网格,在其他地方采用粗网格,细网... 提出了渐变非均匀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方法,模拟裂缝介质中瑞雷面波的传播过程,并引入具有二阶时间精度和六阶空间精度的附加差分公式解决非均匀交错网格的不对称问题.这种差分方法可描述为:在裂缝处采用细网格,在其他地方采用粗网格,细网格到粗网格之间在空间上采用渐变步长,达到既细致地描述了局部细微结构、又保持了计算量适当的目的.在变步长的选取中提出了采用汉宁窗函数,这样既可以较快地从粗网格向细网格过渡,又避免了粗细网格过渡时发生频散.算例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模拟裂缝介质中瑞雷面波的传播,计算精度较高,且能节约时间和内存.数值模拟结果非常直观地揭示了瑞雷面波在裂缝介质中的波场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面波 裂缝介质 非对称交错网格 汉宁窗 波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的纵波方位AVO反演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朱兆林 赵爱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基于Zoeppritz方程的地震波反射系数解析式是非线性的,而利用地震波反射系数公式来反演介质的弹性参数,或是直接利用非线性反演方法,或是对复杂的反射系数公式进行线性化近似。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方程,... 基于Zoeppritz方程的地震波反射系数解析式是非线性的,而利用地震波反射系数公式来反演介质的弹性参数,或是直接利用非线性反演方法,或是对复杂的反射系数公式进行线性化近似。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反射和透射系数方程,给出了裂缝介质的线性近似反射系数公式;然后,利用ISO/HTI模型对Vavrycuk和Ruger的近似反射系数与真实反射系数进行了对比,得出在大角度情况下Vavrycuk近似比Ruger近似更逼近真实值的结论。因此,选择Vavrycuk纵波近似反射系数公式对纵波方位AvI线性反演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用模型对反演公式进行了验证,反演结果能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AVO 反演 裂缝介质 近似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组任意夹角倾斜裂缝介质地震波场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月英 孙赞东 白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4,共8页
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性,本文针对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介质模型,采用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法进行地震波场二维三分量数值模拟。根据Hudson理论和Bond矩阵变换得到裂缝型储层在观测坐标下的弹性系数,对比了在本构坐... 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性,本文针对两组任意夹角的倾斜裂缝介质模型,采用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法进行地震波场二维三分量数值模拟。根据Hudson理论和Bond矩阵变换得到裂缝型储层在观测坐标下的弹性系数,对比了在本构坐标和观测坐标下地震波场之间的差异,分析了不同方位角下炮记录波场特征、不同炮检距方位角道集上的波场特征,以及改变裂缝夹角后在方位角道集记录上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裂缝型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是裂缝的综合反映,各向异性的强弱不仅与裂缝的发育强度有关,还与裂缝发育的复杂程度有关。通过对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数值模拟和波场特征的分析,可为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裂缝反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场模拟 裂缝介质 夹角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 裂缝型储层 波场特征 观测坐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气检测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军迎 雍学善 +1 位作者 张静 罗瑞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07-3816,共10页
高角度裂缝介质的反射振幅梯度是随方位变化的,常规AVO分析只能适应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地下地层含油气性检测,很难适应HTI裂缝各向异性介质地层的油气检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 高角度裂缝介质的反射振幅梯度是随方位变化的,常规AVO分析只能适应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地下地层含油气性检测,很难适应HTI裂缝各向异性介质地层的油气检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气检测方法,推导出以方位角为变量的方位振幅梯度变化函数,并以之为参变量进一步推导出以入射角为变量的,随方位变化而变化的双向振幅响应强度变化函数,同时推导出方位油气指示因子.通过变量拆分法先固定方位方向,通过该方位角道集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求解该方位振幅梯度,继而求出该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依次类推,可求出其余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如此可求出所有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进而可分析含油气指示敏感性随方位的变化,优选油气指示最敏感的方位作为最终的油气预测结果即可.实际工区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测结果可靠精度高,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裂缝介质 全方位角道集 方位振幅梯度 方位油气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中不同震源横波分裂现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全红娟 朱光明 +1 位作者 赵淑红 董蕊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
采用TTI介质中二维三分量一阶交错网格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模拟胀缩源、垂直集中力源、剪切源在垂直裂缝介质中的井间地震波场,分析了不同方位角情况下波场的传播特征,并讨论了横波分裂时的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震波从各向同性介... 采用TTI介质中二维三分量一阶交错网格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模拟胀缩源、垂直集中力源、剪切源在垂直裂缝介质中的井间地震波场,分析了不同方位角情况下波场的传播特征,并讨论了横波分裂时的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震波从各向同性介质进入各向异性介质时会观测到快慢横波;在一定方位角的情况下,垂直裂缝介质中会得到快慢横波,这为进一步分析横波分裂特征和地震实际数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横波分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在裂缝介质中渗流特性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芳 吴涛 +1 位作者 邓永菊 郑秋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2-875,889,共5页
非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裂缝介质中的输运特性已成为许多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门问题.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和广义达西定律研究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岩石中流动特性,得到了幂律流体在裂缝介质中总流量和有效渗透率的分形解析表达式.研... 非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裂缝介质中的输运特性已成为许多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门问题.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和广义达西定律研究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岩石中流动特性,得到了幂律流体在裂缝介质中总流量和有效渗透率的分形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有效渗透率是裂缝网络结构参数和幂指数的函数.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的模拟实验数据相比较吻合较好,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分形理论 幂律流体 有效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弹性波场数值模拟及波场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昂 张丽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裂缝介质的数值模拟是研究裂缝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及规律的主要手段。以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波动方程为基础,推导出空间交错网格方法一阶导数的任意偶数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利用此差分格式对裂缝介质进行了2.5D三分量正演模拟。模拟结果... 裂缝介质的数值模拟是研究裂缝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及规律的主要手段。以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波动方程为基础,推导出空间交错网格方法一阶导数的任意偶数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利用此差分格式对裂缝介质进行了2.5D三分量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受裂缝影响弹性波在裂缝介质中传播的波场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存在反射P波、反射P-SV波,还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和沿裂缝介质传播的导波等;数值模拟的三分量的方位道集呈现出波场传播的时间和振幅与裂缝的方位存在很大的关联,其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与实际资料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一致,可以指导今后的方位各向异性处理和裂缝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弹性波 交错网格 正演模拟 方位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边界元数值模拟验证Hudson裂缝介质理论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开锋 曾新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40,共7页
裂缝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及地下工程建设均有重要意义。边界元法具有输入数据少、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依据Hudson裂缝介质模型,建立了纵波在裂缝介质中传播的边界元法数值模型,模拟了裂缝密度、裂缝纵横比以及裂缝填充... 裂缝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及地下工程建设均有重要意义。边界元法具有输入数据少、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依据Hudson裂缝介质模型,建立了纵波在裂缝介质中传播的边界元法数值模型,模拟了裂缝密度、裂缝纵横比以及裂缝填充物对纵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因子的影响,探讨了波长与裂缝特征尺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边界元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含裂缝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问题。波长和裂缝特征尺度的比值是等效介质理论能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裂缝饱和水后各向异性程度下降,裂缝密度对纵波传播速度及衰减因子有一定的影响。在地震长波长情况下,相同特征尺度的圆形干裂纹比薄的干裂纹对弹性波衰减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边界元法 各向异性 弹性波 裂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旋转交错网格正演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国忱 秦海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5-1088,共14页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裂缝是油气的储存空间或运移通道,裂缝介质地震波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物理属性比较复杂,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由于上覆地层的压力使得水平或低陡倾角裂缝存在较少,大多数为高...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裂缝是油气的储存空间或运移通道,裂缝介质地震波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物理属性比较复杂,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由于上覆地层的压力使得水平或低陡倾角裂缝存在较少,大多数为高陡倾角裂缝,利用线性滑动裂缝介质的等效理论将高陡倾角裂缝介质等效为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便于实际应用.本文采用各向异性弹性波旋转交错网格模拟方法对含裂缝介质单炮记录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相当于人为增加反射界面;裂缝密度越大,裂缝纵横比越小,裂缝充填物与背景介质弹性性质差别越大,引起的反射波能量变化越大.本文模拟结果为利用地震数据进行裂缝介质参数反演与储层识别及油气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旋转交错网格 裂缝密度 各向异性 线性滑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对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郝守玲 赵群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利用物理模型模拟验证了反射P波在垂直裂缝介质中的椭圆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别模拟了裂缝张开度对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以及当裂缝处于倾斜状态时对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裂缝张开度的大小... 利用物理模型模拟验证了反射P波在垂直裂缝介质中的椭圆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分别模拟了裂缝张开度对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以及当裂缝处于倾斜状态时对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裂缝张开度的大小影响着裂缝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程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高角度裂缝(倾角>70°)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时差要比完全垂直裂缝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时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P波 各向异性 裂缝倾角 裂缝张开度 裂缝描述 地震波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裂缝介质单相渗流数值模拟
11
作者 刘金玉 王殿生 +2 位作者 卢占国 闫国亮 邢兆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8,共4页
建立了电场作用下裂缝介质单相流体渗流的数学模型,设计了3个不同张开度的裂缝介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电场强度、压力梯度及裂缝张开度对渗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条件下电场能有效地提高裂缝介质的渗流... 建立了电场作用下裂缝介质单相流体渗流的数学模型,设计了3个不同张开度的裂缝介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电场强度、压力梯度及裂缝张开度对渗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条件下电场能有效地提高裂缝介质的渗流速度,电场强度越大,裂缝介质中渗流速度越大,在张开度为5×10-5m的裂缝介质中,电场强度为450V/m时,渗流速度可提高8.2倍;(2)有、无电场作用时渗流速度之比随压力梯度增大呈指数衰减规律变化,压力梯度越小,电场对裂缝介质的渗流速度影响越大;(3)在张开度小、渗透率低的裂缝介质中,电场对渗流速度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电场 渗流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孔隙裂缝介质的弹性阻抗及广义流体因子分析
12
作者 窦喜英 王恩利 +3 位作者 闫国亮 陈启艳 董雪华 潘宇航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考虑到裂缝介质的双重孔隙特征,将Thomsen等效孔隙裂缝模型与线性滑动模型进行等价对比,得出Thomsen裂缝模型的广义各向异性参数并将其引入到HTI介质的纵波、转换横波弹性阻抗公式中,最终得到对应Thomsen裂缝介质的弹性阻抗公式,建立裂... 考虑到裂缝介质的双重孔隙特征,将Thomsen等效孔隙裂缝模型与线性滑动模型进行等价对比,得出Thomsen裂缝模型的广义各向异性参数并将其引入到HTI介质的纵波、转换横波弹性阻抗公式中,最终得到对应Thomsen裂缝介质的弹性阻抗公式,建立裂缝参数、岩性参数以及物性参数与弹性阻抗的直接函数关系,对弹性阻抗归一化后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型油气藏弹性阻抗对裂缝填充物性质极其敏感,且在不同流体饱和条件下对基岩的横纵波速度平方比、基质孔隙度的响应程度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将各向同性介质流体因子定义延伸,建立适用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广义流体因子。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优选的因子能够更好地识别等效孔隙裂缝介质中的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弹性阻抗 流体识别因子 各向异性参数 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各向异性梯度的裂缝介质AVAZ反演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炳毅 杨午阳 +2 位作者 王恩利 张广智 高建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5,共8页
为了全面地描述裂缝介质的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各向异性特征,提出了由宽方位叠前道集数据直接获取裂缝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梯度参数的振幅随方位角变化(Amplitude Versus Azimuth,AVAZ)反演方法。首先推导了基于杨氏模量、泊松比和... 为了全面地描述裂缝介质的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各向异性特征,提出了由宽方位叠前道集数据直接获取裂缝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梯度参数的振幅随方位角变化(Amplitude Versus Azimuth,AVAZ)反演方法。首先推导了基于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各向异性梯度的各向异性AVO方程,通过与Ruger近似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方程的近似精度。然后利用实际测井资料和二维逆掩断层模型建立了不同方位角的合成叠前角度道集,对未加噪声和信噪比为3的宽方位叠前角度道集进行了AVAZ反演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未加噪声和信噪比为3的合成宽方位叠前道集均能反演得到符合地震反演精度的杨氏模量(E),泊松比(σ)和各向异性梯度(Γ),噪声对杨氏模量的反演影响较小,不含噪声时泊松比和各向异性梯度的反演精度更高,与真实值吻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各向异性梯度 裂缝介质 AVAZ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正演模拟的三种交错网格适应性比较及Lebedev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云贵 廖建平 +4 位作者 周林 刘和秀 张青 谢敬涛 王立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4-1179,共16页
研究了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的正演模拟的三种不同有限差分法,即标准交错网格(SSG)、旋转交错网格(RSG)和Lebedev方法(LS),详细对比分析这三种交错网格方法在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简化了LS有限差分... 研究了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的正演模拟的三种不同有限差分法,即标准交错网格(SSG)、旋转交错网格(RSG)和Lebedev方法(LS),详细对比分析这三种交错网格方法在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简化了LS有限差分法在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正演模拟.为了模拟三维大规模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响应,提出一个优化的正演模拟计算流程:将模型参数分为模型介质参数和模型构造参数.该计算流程适用于三种有限差分法中的任何一种.使用LS方法实现任意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地震响应的三维全波场模拟,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有限差分模拟方法进行二维和三维模型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交错网格 旋转交错网格 Lebedev方法 优化的正演模拟计算流程 地震正演模拟 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介质的有效弹性常数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恩儒 曾新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前研究平行裂缝或定向裂纹对地震波传播影响的常用模型有三种 :1具有平面分布的细小、孤立的滑移面或裂纹的裂缝模型 ;2具有平面分布的、非连续接触的裂纹的裂缝模型 ;3把平面界面当作由黏性液体或软材料组成的连续薄层的裂缝模型。... 目前研究平行裂缝或定向裂纹对地震波传播影响的常用模型有三种 :1具有平面分布的细小、孤立的滑移面或裂纹的裂缝模型 ;2具有平面分布的、非连续接触的裂纹的裂缝模型 ;3把平面界面当作由黏性液体或软材料组成的连续薄层的裂缝模型。本文从较普遍的理论出发 ,导出了裂缝介质中柔度系数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这些解析式计算了上述三种模型的有效裂缝柔度系数和刚度系数 ,并证明上述三种模型均可归结到统一的表达形式。研究还表明 ,当已知裂缝表面一些信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模型 裂缝介质 薄层 裂纹 定向 接触 平面分布 地震波传播 观测 滑移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裂缝多孔介质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亚军 姚军 +1 位作者 黄朝琴 孙致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4-97,140,共4页
单裂缝多孔介质渗透特性的研究是裂缝性介质渗流分析的基础。针对含单裂缝的多孔介质,分别利用Darcy方程和Stokes方程描述基岩和裂缝中的流动,采用连续边界条件、Bea-vers-Joseph边界条件和Beavers-Joseph-Saffm an边界条件,得到考虑基... 单裂缝多孔介质渗透特性的研究是裂缝性介质渗流分析的基础。针对含单裂缝的多孔介质,分别利用Darcy方程和Stokes方程描述基岩和裂缝中的流动,采用连续边界条件、Bea-vers-Joseph边界条件和Beavers-Joseph-Saffm an边界条件,得到考虑基岩渗透率的广义立方定律和分别满足3种边界条件的单裂缝介质的等效渗透率理论计算公式。参数分析表明,由3种边界条件所得到的单裂缝介质的等效渗透率较为一致(尤其当α>1时),因此应用经典的连续边界条件可简化问题,提高计算效率。研究结果为含裂缝多孔介质流动分析的参数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等效渗透率 立方定律 连续边界条件 BEAVERS Joseph边界条件 BEAVERS Joseph-Saffman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介质模型的裂缝参数AVOA反演 被引量:12
17
作者 薛姣 顾汉明 +2 位作者 蔡成国 李宗杰 朱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1179,1051-1052,共9页
对于裂缝储层内部的垂直剖面,裂隙弱度差可能为负值,而裂隙弱度为非负值,裂隙弱度递推反演方法和假设反射界面之上为各向同性介质的反演方法所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真实裂隙弱度有较大差异。为此,根据裂隙弱度差等于一阶差分矩阵与裂隙弱度... 对于裂缝储层内部的垂直剖面,裂隙弱度差可能为负值,而裂隙弱度为非负值,裂隙弱度递推反演方法和假设反射界面之上为各向同性介质的反演方法所得到的反演结果与真实裂隙弱度有较大差异。为此,根据裂隙弱度差等于一阶差分矩阵与裂隙弱度的乘积推导出了反射振幅与裂隙弱度的直接关系式,并将裂隙弱度非负值约束条件加入裂隙弱度反演方程中,构建了裂隙弱度纵波AVOA反演方法。模型试算结果证明了改进的裂隙弱度直接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塔里木盆地麦盖提地区实际纵波AVOA数据实现了法向和切向裂隙弱度以及裂缝密度反演,裂缝参数反演结果表明该区裂缝基本呈条带状发育,裂缝发育强度与断裂带密切相关,裂缝储层预测结果与测井和钻井资料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等效介质理论 裂隙弱度 裂缝密度 纵波AV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裂缝性介质等效渗透率求解新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世明 严侠 +2 位作者 孙红霞 黄朝琴 姚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6-40,54,共6页
等效渗透率是裂缝性介质流动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基于离散裂缝模型,考虑每条裂缝的空间分布和属性参数对流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计算裂缝性介质等效渗透率的新方法。首先,对裂缝性介质进行粗网格划分,获取每一粗网格中的裂缝信息,采用... 等效渗透率是裂缝性介质流动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基于离散裂缝模型,考虑每条裂缝的空间分布和属性参数对流动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计算裂缝性介质等效渗透率的新方法。首先,对裂缝性介质进行粗网格划分,获取每一粗网格中的裂缝信息,采用封闭定压边界建立相应的离散裂缝流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基于达西定律和体积平均法求取粗网格的等效渗透率;最后,通过算例研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介质 等效渗透率 离散裂缝模型 有限元 体积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波速度的变化及其对共中心点道集叠加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国章 牟永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引入裂缝张量因子 ,可以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式的地质模型。利用波动方程计算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沿不同方向传播的纵波速度 ,进而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型的地震响应 ,并探讨裂缝引起的共中心点道集动校正剩余时差以及带来...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引入裂缝张量因子 ,可以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式的地质模型。利用波动方程计算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沿不同方向传播的纵波速度 ,进而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型的地震响应 ,并探讨裂缝引起的共中心点道集动校正剩余时差以及带来的沿偏移距叠加和沿方位叠加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的裂缝分布模式对地震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各向性介质 纵波速度 共中心点 道集叠加 影响 裂缝性油气藏 叠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应力敏感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向阳 向丹 黄大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8-500,504,共4页
在上覆压力75MPa、地层温度120℃、地层压力30MPa和水饱和度下的全直径全模拟降压开采试验揭示了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由于生产压差的增大所导致有效上覆压力的增加而使裂缝高度减小所造成的地层气相渗透率的损害规律:渗透率越高,渗透... 在上覆压力75MPa、地层温度120℃、地层压力30MPa和水饱和度下的全直径全模拟降压开采试验揭示了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由于生产压差的增大所导致有效上覆压力的增加而使裂缝高度减小所造成的地层气相渗透率的损害规律:渗透率越高,渗透率的损害越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不同类型储层的临界生产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损害 临界生产压差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 全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