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应力敏感模拟试验研究 |
向阳
向丹
黄大志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18
|
|
2
|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油藏流体窜流规律 |
班凡生
高树生
熊伟
薛惠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3
|
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气藏开发影响分析 |
商克俭
冯东梅
叶礼友
刘华勋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4
|
双重孔隙介质中垂直裂缝井的试井分析方法 |
刘慈群
杨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3
|
|
5
|
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
罗瑜
王寅
王容
袁雯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6
|
孔隙—裂缝型岩溶热储热——流—化多场耦合作用机理 |
姬佳炎
宋先知
李根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孔隙-裂隙双重变形介质中的油水两相流动理论研究 |
马利成
唐汝众
仝兴华
薛世峰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可动储量综合界限 |
方建龙
彭先
刘林清
叶礼友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沈625块裂缝型低潜山油藏注水开发主要做法及效果评价 |
龚姚进
梁光迅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7 |
8
|
|
10
|
双重介质定量描述技术在复杂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流花4-1油田为例 |
刘伟新
宁玉萍
王华
程佳
陆嫣
汪莹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1
|
变质岩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储层建模及质控方法——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牛涛
樊鹏军
马淑芳
罗江华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2
|
裂缝性油藏流固耦合渗流 |
黎水泉
徐秉业
段永刚
|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13
|
宽方位AVA裂缝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
甘其刚
高志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9
|
|
14
|
CO_2用作低渗透裂缝性气藏储气库垫层气的扩容分析 |
谭羽非
牛传凯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5
|
车排子油田A井区火山岩油藏产能控制因素 |
孔垂显
巴忠臣
晏晓龙
华美瑞
周阳
史燕玲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6
|
东西伯利亚尤罗勃钦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试资料的解释研究 |
于潮
林纯增
林荆榕
孟宪路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7 |
0 |
|
17
|
多波勘探中一些物理负效应的野外补偿方法 |
曹明
徐传平
郑雄
邓雁
巫芙蓉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
2005 |
0 |
|
18
|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潜山油藏油水层识别 |
廉丽英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