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纹柔度法测喷丸残余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玉梅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20期53-55,共3页
本文利用裂纹柔度法检测喷丸45钢板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并将其检测结果与X射线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二者具有相近的分布趋势,硬化层深分别为900μm和820μm,最大残余压应力分别在近表层300μm处约471.4MPa和在近表层120μ... 本文利用裂纹柔度法检测喷丸45钢板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并将其检测结果与X射线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试验发现,二者具有相近的分布趋势,硬化层深分别为900μm和820μm,最大残余压应力分别在近表层300μm处约471.4MPa和在近表层120μm处约446.4MPa,即裂纹柔度法可用于喷丸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测定,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裂纹柔度法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法的铝合金厚板深度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凯 吴运新 龚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9-183,共5页
运用第一类线性积分形式建立剥除层残余应力与试样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反求应力,还原厚板内部连续的应力变化,推导应力求解积分形式;进行层削法和裂纹柔度法测试实验,比较这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积分法求解... 运用第一类线性积分形式建立剥除层残余应力与试样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形反求应力,还原厚板内部连续的应力变化,推导应力求解积分形式;进行层削法和裂纹柔度法测试实验,比较这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积分法求解得到的残余应力场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分布特点;积分中核函数决定力学方法解的特征,采用层削法所得结果反映了厚板剥除层内平均应力,采用裂纹柔度法所得结果则反映裂纹处应力的平均值,这2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厚板内部应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 层削 裂纹柔度法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龚海 吴运新 廖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分析试件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对裂纹柔度法和层削法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层应力测试方法能有效描述应力分布均匀的试件内应力的真实分布;对于应力分布均匀性差的试件,测试结果反映的是综合应力,不能有效描述内应... 通过分析试件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对裂纹柔度法和层削法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层应力测试方法能有效描述应力分布均匀的试件内应力的真实分布;对于应力分布均匀性差的试件,测试结果反映的是综合应力,不能有效描述内应力的真实分布,内应力分布的准确描述需要结合有限元仿真、表面测试和深层应力测试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铝合金 裂纹柔度法 层削 X射线衍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秋成 柯映林 邢鸿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4,共4页
为了克服现有残余应力测试技术难以测定工程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被称为裂纹柔度法的残余应力测试新方法.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在被测物体表面引入一条深度逐渐增加的裂纹,通过测定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变释放量来计算7055... 为了克服现有残余应力测试技术难以测定工程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被称为裂纹柔度法的残余应力测试新方法.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在被测物体表面引入一条深度逐渐增加的裂纹,通过测定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变释放量来计算7055铝合金板材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柔度法与逐层钻孔法及X射线衍射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可用于测定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内应力 测量 裂纹柔度法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淬火工艺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龚海 吴运新 廖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4-1359,共6页
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固溶处理后,分别采用浸没淬火和喷淋淬火再进行预拉伸处理。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2种淬火板和相应的预拉伸板内部的残余应力,研究不同淬火工艺对铝厚板残余应力产生和预拉伸后重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速率... 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固溶处理后,分别采用浸没淬火和喷淋淬火再进行预拉伸处理。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2种淬火板和相应的预拉伸板内部的残余应力,研究不同淬火工艺对铝厚板残余应力产生和预拉伸后重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速率越大,铝厚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越大,浸没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分别比喷淋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大60%和73.6%;经过预拉伸处理后,淬火应力得到极大消减,残余应力被控制在±20 MPa以内,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当拉伸量为1.8%,2.2%和2.5%时,残余应力的消减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裂纹柔度法 铝合金 预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铝合金板7075T7351内部残余应力分布测试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树宏 马康民 马俊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3期19-21,共3页
因残余应力而引起加工变形是飞机整体结构件制造的难题之一。运用裂纹柔度法测量了铝合金预拉伸板 70 75T735 1的内部残余应力 ,分析了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并测出厚度为 4 0mm的板长度方向最大残余拉应力为 18 3Mpa ,最大残余压应... 因残余应力而引起加工变形是飞机整体结构件制造的难题之一。运用裂纹柔度法测量了铝合金预拉伸板 70 75T735 1的内部残余应力 ,分析了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并测出厚度为 4 0mm的板长度方向最大残余拉应力为 18 3Mpa ,最大残余压应力为 17 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结构件 残余应力 裂纹柔度法 铝合金预拉伸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预拉伸板残余应力场的评估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吴运新 龚海 廖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针对铝合金厚板内部残余应力检测难、预测难、控制更难的问题,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了7075铝合金预拉伸板的内部残余应力,总结了其分布规律,根据厚板内部的应力分布特点,构造了应力分布线型函数;运用非线性回归... 针对铝合金厚板内部残余应力检测难、预测难、控制更难的问题,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了7075铝合金预拉伸板的内部残余应力,总结了其分布规律,根据厚板内部的应力分布特点,构造了应力分布线型函数;运用非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关键点应力值与淬火板表面应力的关系,构建了预拉伸板残余应力场评估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淬火板表面应力和回归得到的关键点应力值,重构预拉伸板残余应力场.对某厂生产的预拉伸板进行的残余应力评估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预拉伸 残余应力 裂纹柔度法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整加工对高强钢残余应力分布及翘曲变形的影响
8
作者 方玉 丁文红 +3 位作者 孙力 张志强 刘天武 陈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裂纹柔度法研究了平整加工对高强钢620JJ残余应力分布及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柔度法能很好地表征带钢表面及芯部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带钢经过平整加工后,沿宽度方向,弹性应变能的波动幅度ΔE_(RS)和应力变化... 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裂纹柔度法研究了平整加工对高强钢620JJ残余应力分布及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柔度法能很好地表征带钢表面及芯部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带钢经过平整加工后,沿宽度方向,弹性应变能的波动幅度ΔE_(RS)和应力变化率R_(w)相对于原始板分别降低了27.05%和19.98%,在下游剪切过程中产生侧弯变形的概率较低;厚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应力不平衡度P_(T)相对于原始板反而增加了14.18%,有增加钢板上下表面翘曲变形的风险,这与下支撑辊传动引起的钢板上下表面延伸不均相关;ΔE_(RS)、R_(w)和P_(T)可以衡量钢板的抗翘曲变形能力,有利于及时调整工艺控制高强钢内部的残余应力水平,减少翘曲变形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残余应力 裂纹柔度法 平整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