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果薯皂苷的特征图谱及总皂苷中有效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舜仁 邱汉琛 +4 位作者 陈燕燕 黄修影 廖智红 刘布鸣 梁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298,245,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建立裂果薯总皂苷(SFSP60%)的特征图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流速1 m L/min,进样量10μL。以ELSD色谱图中SFSP60%色谱峰为参照,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裂果薯皂苷Ⅰ(S...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建立裂果薯总皂苷(SFSP60%)的特征图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流速1 m L/min,进样量10μL。以ELSD色谱图中SFSP60%色谱峰为参照,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裂果薯皂苷Ⅰ(SPHSⅠ)相对百分比为84.28%,裂果薯皂苷Ⅱ(SPHSⅡ)为3.02%,化合物1为2.21%,化合物2为6.31%,化合物3为2.73%,化合物1~3可能是母核类似的皂苷类化合物。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给药组分别加入0、0.25、0.5、2、4μg/m L的SFSP60%、SPHSⅠ、SPHSⅡ和SPHSⅠ+Ⅱ(SPHSⅠ和SPHSⅡ各占比96.54%、3.46%)培养24 h、48 h、72 h,采用MTT法观察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和IC50。结果显示给药组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均<0.05),且活性大小:SFSP60%<SPHSⅠ、SPHSⅡ<SPHSⅠ+Ⅱ。证明在总皂苷中是SPHSⅠ和SPHSⅡ发挥主要抗肿瘤作用,且抗肿瘤作用是各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裂果薯中有效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以及有效组分的合理配比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裂果薯总皂 裂果薯皂苷特征图谱 裂果薯皂 裂果薯皂 肿瘤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