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区设计连续调查的条件影响及重抽样核实调整
1
作者 杨宝慧 孙山泽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 条件的影响是有匹配样本的连续调查特有的计量误差来源.本文在变异计量误差模型之下,研究了未调整时条件影响对两期裂区设计连续调查中采用的组合差估计量的统计影响,同时提出了重抽样核实调整方法,得到了调整后的无偏估计量,计算了调整后估计量的方差.讨论了调整后估计量准确度比未调整估计量准确度高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调查 裂区设计 条件影响 组合差估计量 重抽样 变异计量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设计类型之可以考察部分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裂区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效嘉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裂区设计。从农业、工业、医学试验研究的实际出发,呈现了三个多因素试验的实例。进而总结出裂区设计具有的两个突出特点,即"一个完整试验被整批重复"和"试验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裂区设计。从农业、工业、医学试验研究的实际出发,呈现了三个多因素试验的实例。进而总结出裂区设计具有的两个突出特点,即"一个完整试验被整批重复"和"试验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时存在先后顺序之分"。准确辨识一个多因素试验研究定量资料是否来自裂区设计,其意义在于是否需要选择裂区设计定量资料方差模型处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区设计 试验因素 区组因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低阶混杂稳健参数裂区设计
3
作者 姜昊升 赵胜利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5-764,共20页
稳健参数设计是一种为了减少产品或过程变异性的工程学方法.如果将稳健参数设计中的噪声因子和控制因子分别视为整区因子和子区因子,可以使用部分因子裂区设计.本文在稳健参数设计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筛选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新的准则,即... 稳健参数设计是一种为了减少产品或过程变异性的工程学方法.如果将稳健参数设计中的噪声因子和控制因子分别视为整区因子和子区因子,可以使用部分因子裂区设计.本文在稳健参数设计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筛选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新的准则,即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并对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裂区设计的构造理论做出了研究.把具有8,16和32个水平组合的子区型最小低阶混杂裂区设计制成了表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低阶混杂设计 稳健参数设计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因子裂区的响应曲面设计
4
作者 何桢 张凯 梁昭磊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裂区设计是处理工业试验设计中存在随机性约束的一种设计,针对现实的裂区设计中存在关联因子的问题,尝试提出将嵌套效应建模引入裂区试验设计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标准的面中心响应曲面的再构,为存在关联因子的裂区响应曲面设计提供了可行... 裂区设计是处理工业试验设计中存在随机性约束的一种设计,针对现实的裂区设计中存在关联因子的问题,尝试提出将嵌套效应建模引入裂区试验设计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标准的面中心响应曲面的再构,为存在关联因子的裂区响应曲面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经过对标准裂区设计矩阵的改进,构造出存在关联因子裂区试验的二次项拟合模型,而且保证了普通最小二乘和广义最小二乘在模型拟合时的相等性,从而使得实验数据的分析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关联因子 裂区设计 嵌套效应建模 面中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阿丁枫人工中龄林生长对坡向和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军 王慷林 +6 位作者 李莲芳 张合瑶 周冬梅 刘娴 顾梦 王文俊 侯海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林龄21 a时,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高阿丁枫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7.60~20.78 cm、25.73~28.51 m和0.3186~0.4293 m3,林木尚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处理组合间以上生长量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林龄1~9、1~10、8~16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2.19 cm/a、2.74 m/a和4.3966×10^(-2)m^(3)/a。坡向、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高阿丁枫林木的生长。高阿丁枫隶属热区长寿命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立地和密度较为敏感。优质高效的高阿丁枫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立地和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综上所述,造林密度通过影响树高生长从而影响材积生长,南坡采用3 m×2 m×5 m非均匀密度造林的单株总材积最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高阿丁枫优质高效人工林培育的立地选择和密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阿丁枫 裂区设计 坡向 密度 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分析及其SAS实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冯跃华 韩钢钢 +3 位作者 赵田径 董爱玲 邹应斌 敖和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730-11732,12071,共4页
结合两个实例,讨论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用SAS程序进行了统计计算。对于不同地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在其变异来源中增加了一个地点取样误差,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Anova语句,巧妙地在Model语句后加入了Test... 结合两个实例,讨论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用SAS程序进行了统计计算。对于不同地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在其变异来源中增加了一个地点取样误差,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Anova语句,巧妙地在Model语句后加入了Test语句。对于不同时间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可以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转化为裂区设计,单因素为主区因素,时间因素为副区因素,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Mixed语句,并进行了同质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测量 SAS程序 随机区组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轮全国甘蔗新品种新宿2年广东遂溪试点结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勇生 刘福业 +5 位作者 邓海华 杨俊贤 吴文龙 潘方胤 郑泽军 梁启如 《甘蔗糖业》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对广东遂溪试点全国第7轮甘蔗新品种第1年新植和第2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第1年新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相应极显著高于第2年宿根,且品种与年份间互作显著;11个参试品种... 对广东遂溪试点全国第7轮甘蔗新品种第1年新植和第2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第1年新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相应极显著高于第2年宿根,且品种与年份间互作显著;11个参试品种中,以粤甘24号和粤甘26号综合表现较为突出,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名列参试品种前2名,前者宿根性较强、较早熟、糖分较高,后者宿根性中等、特早熟、糖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甘蔗新品种湛江试点2年生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勇生 刘福业 +3 位作者 吴文龙 潘方胤 黄振豪 邓海华 《甘蔗糖业》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对全国第6轮甘蔗新品种第1年新植和第2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第1年新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相应显著高于第2年宿根,且品种与年份间互作显著;11个参试品种中,以粤甘16号... 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对全国第6轮甘蔗新品种第1年新植和第2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第1年新植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相应显著高于第2年宿根,且品种与年份间互作显著;11个参试品种中,以粤甘16号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其宿根产量及含糖量均与新植相当,且2年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都名列参试品种第1,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好,早熟,甘蔗蔗糖分高;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毛祖豪 周冼苡 +4 位作者 吴中 韩雪 胡永轩 胡燕卿 卢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 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每组6例。A因子:用四联围针皮下注射患者疼痛区。B因子:口服加巴喷丁。A1B1:同时应用A、B两种治疗方法;A1B2:用A不用B治疗;A2B1:不用A用B治疗;A2B2:不用A与B治疗,仅服维生素C片。每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裂区设计处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为:A1B1组:7.50±1.05分,A1B2组:6.50±1.38分,A2B1组:5.50±1.87分,A2B2组:2.00±0.89分;裂区方差分析:A与B治疗PHN均有效,A更好,二者有交互作用(A:P=0.003;B:P<0.01;A*B:P=0.011)。应用A、B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四联围针皮下注射及加巴喷丁口服治疗PHN均安全有效,前者较后者效果更好,二者联用有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围针皮下注射 加巴喷丁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
10
作者 周应兵 林国平 +1 位作者 祖朝龙 孙学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12-213,共2页
采用裂区设计 ,对引进的 4个烤烟新品种进行了 4种不同的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 :云烟 85在固镇县的适应性最强 ,其次是K32 6,这 2个品种均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其适宜的施氮量为 82 .5kg/hm2 左右 ,最多不宜超过 97.5kg/hm2 ;K346和RG1 1 ... 采用裂区设计 ,对引进的 4个烤烟新品种进行了 4种不同的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 :云烟 85在固镇县的适应性最强 ,其次是K32 6,这 2个品种均适宜在固镇县种植 ,其适宜的施氮量为 82 .5kg/hm2 左右 ,最多不宜超过 97.5kg/hm2 ;K346和RG1 1 2个品种在固镇县的适应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适应性 固镇县 施肥量试验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对甘蔗黄叶病的影响
11
作者 金玉峰 王勤南 +3 位作者 张垂明 胡后祥 符成 刘少谋 《甘蔗糖业》 2012年第6期21-25,共5页
以我国甘蔗常用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和不同基因型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病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甘蔗黄叶病发病率呈低水>... 以我国甘蔗常用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水平及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和不同基因型品种(系)对甘蔗黄叶病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甘蔗黄叶病发病率呈低水>中水>高水的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蔗黄叶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抗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粤糖93-159、CP72-1210、崖城91-58、CP84-1198、ROC1和内江92-244;品种粤糖93-159在高水处理(4次/月)条件下甘蔗黄叶病发病率达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灌溉 基因型 裂区设计 甘蔗黄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重庆春大豆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曾宪琪 杜成章 +3 位作者 张继君 王萍 陈红 张晓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43-45,共3页
为了探索春大豆在重庆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我们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量与不同春大豆品种对产量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品种对重庆春大豆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2 410.79 kg/hm2,最佳... 为了探索春大豆在重庆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我们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量与不同春大豆品种对产量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品种对重庆春大豆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达2 410.79 kg/hm2,最佳的施肥水平是:施纯N 135.15 kg/hm2,P2O5 30.0 kg/hm2+K2O 6.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裂区设计 产量 施肥水平 长江春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穗条的增产措施试验
13
作者 周应书 罗林 刘崇欣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在毕节市分布的2个板栗地方优良品种和引进的11个板栗优良品种中选出优良单株,培育成嫁接苗后,建立13个分区的采穗圃,开展无性系鉴定和引进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利用双因素裂区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采取施肥及整形修剪处理措施后板栗树穗... 在毕节市分布的2个板栗地方优良品种和引进的11个板栗优良品种中选出优良单株,培育成嫁接苗后,建立13个分区的采穗圃,开展无性系鉴定和引进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利用双因素裂区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采取施肥及整形修剪处理措施后板栗树穗条的增产效果进行试验,获得穗条增产措施的最佳组合及产量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穗条 增产措施 双因素裂区设计 田间试验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秋芝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正茂 张春生 +3 位作者 周琳娜 李刚 陈宏 石明权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9期78-80,共3页
以施肥方法为主处理,不同株行(穴)距配置为副处理设置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种类、数量(施纯N15 kg/亩)相同的条件下,基肥+面肥+蕾花肥比基肥+面肥增产5.1%,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同在1.11万株/亩密度下,宽窄行密株(50 cm×15 cm... 以施肥方法为主处理,不同株行(穴)距配置为副处理设置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种类、数量(施纯N15 kg/亩)相同的条件下,基肥+面肥+蕾花肥比基肥+面肥增产5.1%,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同在1.11万株/亩密度下,宽窄行密株(50 cm×15 cm+30 cm×15 cm)比一穴双株(穴距40 cm×30 cm)增产22.3%,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芝麻 施肥方法 株行距 产量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以及不同施肥密度对黄樱椒的影响 被引量:1
15
《农技服务》 2009年第3期51-51,共1页
1肥效试验 1.1试验处理 试验地点为湖州市八里店镇义山村“中味”公司黄樱椒基地,供试氮肥为国产尿素,钾肥为以色列氯化钾。黄樱椒于3月12日播种育苗,5月6日移裁,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试验处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裂区设计,
关键词 施肥密度 肥料 试验处理 肥效试验 试验地点 播种育苗 种植密度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新品系聊棉6号增产增效关键栽培因子研究
16
作者 李冬云 杨中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抗虫棉新品系聊棉6号增产增效的栽培因子。[方法]田间试验设整枝方式、化控、密度3因子,整枝分为粗整枝、精细整枝2个水平;化控分为不化控和阶段性化控2个水平;密度分为37 500、45 000、52 500株/hm23个水平,共12个处理,复式... [目的]研究抗虫棉新品系聊棉6号增产增效的栽培因子。[方法]田间试验设整枝方式、化控、密度3因子,整枝分为粗整枝、精细整枝2个水平;化控分为不化控和阶段性化控2个水平;密度分为37 500、45 000、52 500株/hm23个水平,共12个处理,复式裂区试验设计,5行区,重复3次。调查记载不同处理的生育进程、产量水平。[结果]各个处理之间生育期没有明显差异;聊棉6号阶段性化控与不化控相比增产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粗整枝和精细整枝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处理随着田间株数的增加产量有升高的趋势,但是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阶段性化控和粗整枝应成为聊棉6号的2项主要简化栽培措施,聊棉6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棉6号 栽培 裂区设计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