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过渡状态识别
1
作者 曹跃 余冲 +2 位作者 纪晔 杨明磊 李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加氢裂化生产装置处于多工况运行状态,而不同工况间切换存在过渡状态,操作员会根据装置所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然而,装置所处的过渡状态难以识别,需要长期操作学习并积累经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 加氢裂化生产装置处于多工况运行状态,而不同工况间切换存在过渡状态,操作员会根据装置所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整。然而,装置所处的过渡状态难以识别,需要长期操作学习并积累经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决策树的加氢裂化装置过渡状态识别方法。加氢裂化装置工业数据经去噪、降维等预处理后,使用滑动窗口保留窗口内的数据局部动态时序特征,并建立特征矩阵,再利用精细决策树发掘复杂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地描述了决策树结构,体现其可解释的优势,最终实现加氢裂化装置过渡态的快速、准确识别。基于F1分数,对比了高斯朴素贝叶斯、精细高斯支持向量机、粗略树、中等树、精细树、可优化决策树对加氢裂化装置过渡态的综合识别性能,10次五折交叉验证后,基于精细树的F1分数均值可达0.9896,训练时间均值为3.02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过渡状态 滑动窗口 特征矩阵 决策树分类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增产丁烯HBC系列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于善青 严加松 +2 位作者 蔡凯 刘雨晴 郭硕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HBC系列增产丁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助剂,通过新型催化材料和制备技术优化等措施,强化催化裂化过程正碳离子的异构化反应和抑制氢转移反应,促进烃类分子向丁烯的定向转化。在工业应用过程中,HBC-...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HBC系列增产丁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助剂,通过新型催化材料和制备技术优化等措施,强化催化裂化过程正碳离子的异构化反应和抑制氢转移反应,促进烃类分子向丁烯的定向转化。在工业应用过程中,HBC-A催化剂表现出兼具增产丁烯和增强重油裂化能力的特点,在液化气收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丁烯(对原料)收率增加0.5百分点以上,柴油和油浆产率降低;HBC-B助剂可灵活与主催化剂按照适当比例掺混使用,表现出优异的丁烯选择性和适当的柴油转化能力,当HBC-B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w)的5.0%时,丁烯(对原料)收率增加0.5~1.0百分点,柴油产率降低,汽油收率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丁烯 催化剂 助剂 汽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产优质润滑油料和清洁燃料的加氢裂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3
作者 赵阳 董松涛 +3 位作者 赵广乐 莫昌艺 周海铖 胡志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了兼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和清洁燃料的加氢裂化技术。与该技术配套开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RHC-131具有高开环裂化选择性和高中间馏分油选择性的特点,可兼顾生产富含链烷烃的用于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优质尾油及清洁... 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了兼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和清洁燃料的加氢裂化技术。与该技术配套开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RHC-131具有高开环裂化选择性和高中间馏分油选择性的特点,可兼顾生产富含链烷烃的用于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优质尾油及清洁燃料。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以中间基蜡油为原料兼产优质尾油和清洁燃料的目的,尾油馏分芳烃指数低、链烷烃含量高、黏度指数高,可用于生产高黏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的收率高、质量优。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工高氮、中间基减压蜡油(VGO),在尾油收率约为31%的情况下,柴油收率达50.06%,主要性质达到国Ⅵ标准,尾油黏度指数达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润滑油基础油 清洁燃料 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堵塞物识别
4
作者 王泽爱 黄小珠 +1 位作者 王景堂 黄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钙、钾、铝等无机离子,以及酰胺基团的复合物;A原油中掺入的乳化油中含有螯合硫化亚铁的含磷杀菌剂是絮状物的主要成因。通过采取在A原油乳化油破乳时慎用含磷杀菌剂、适当延长掺混有乳化油的A原油在储罐中的存贮时间、尽量排出沉降分离的水、增加过滤器滤芯从而扩大有效过滤面积、对堵塞滤芯进行高压水冲洗和器外超声清洗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可将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降至24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状物 煤柴油馏分 加氢裂化 过滤器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加氢裂化过程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研究
5
作者 王晨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工业软测量,其安全性日益引起重视。以用于加氢裂化过程异常监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梯度的TRI-FGSM白盒对抗样本攻击算法,并首次系统考察了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的对...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工业软测量,其安全性日益引起重视。以用于加氢裂化过程异常监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梯度的TRI-FGSM白盒对抗样本攻击算法,并首次系统考察了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抗攻击效果随着攻击迭代轮次而收敛至0.98,说明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在面对对抗样本时易被误导、普遍存在安全性问题;对抗攻击算法中范数、扰动阈值的选择可提高攻击效率,但不能提高攻击质量,而加氢裂化回归任务中变量的输入维度和预测标签可显著影响生成的对抗样本的扰动程度,其中重石脑油收率预测案例中攻击收敛时对抗样本扰动度不足0.02,扰动最小,而2个换热器结垢预测案例相应扰动度则分别为0.04和0.12,扰动较大;在变量维度越高、异常监测初期实际标签值偏离模型理论预测值越小时,所生成的对抗样本扰动越小,隐蔽性越好且越不易被检测,攻击质量越高。通过揭露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在炼油化工过程初期异常监测中的潜在脆弱性,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构建炼油化工高鲁棒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有效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对抗样本攻击 安全 异常监测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6
作者 惠大陆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
高水平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能够使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制造出纯度更高、杂质更少的优质汽油与天然气。这些优质产品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能够满足我国能源产业的环保要求。基于此,文章概述了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中原料油... 高水平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能够使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制造出纯度更高、杂质更少的优质汽油与天然气。这些优质产品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能够满足我国能源产业的环保要求。基于此,文章概述了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中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和产物分离三个工序环节的技术要点,并从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应用现存问题出发,探讨了工艺技术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油催化裂化 催化剂再生 产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裂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石斌 文萍 +1 位作者 王宗贤 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对分散型催化剂和供氢剂对辽河减压渣油热裂化反应、临氢热裂化反应以及加氢裂化反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分散型催化剂、供氢剂在单独或共用时对渣油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辽河减压渣油改质中生焦量和渣油转化率的关系与... 对分散型催化剂和供氢剂对辽河减压渣油热裂化反应、临氢热裂化反应以及加氢裂化反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分散型催化剂、供氢剂在单独或共用时对渣油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辽河减压渣油改质中生焦量和渣油转化率的关系与具体的加工过程有关。在同样的生焦量下 ,渣油转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 :高氢压催化供氢过程、低氢压催化供氢过程、高氢压催化过程、低氢压催化过程、临氢供氢过程、临氢过程、临氮供氢过程、临氮过程。渣油临氮裂化中 ,供氢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渣油生焦和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既可促进渣油裂化 ,又可作为结焦的晶种使渣油体系提前分相 ,生焦量急剧增加 ,同时对渣油中的供氢剂脱氢有促进作用。在临氢热裂化反应中 ,氢气的参与使渣油的裂化反应和生焦反应受到抑制 ,但氢气对生焦反应的抑制能力远大于对裂化反应的抑制能力。在催化加氢裂化过程中 ,分散型催化剂极大地抑制了生焦反应。分散型催化剂和供氢剂共用可使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添加供氢剂后 ,裂化产物中VGO的收率增加 ,生焦量减少 ,而渣油转化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氢剂 分散型催化剂 渣油 裂化反应 应用 裂化 临氢裂化 加氢裂化 生焦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氢剂及其前身物在渣油加氢裂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石斌 文萍 +1 位作者 王宗贤 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中 ,二氢蒽是很好的供氢剂。供氢剂前身物与分散型催化剂协同使用也可以起到相同或类似的作用 ,3种供氢剂前身物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蒽 ,菲 ,1 甲基萘。在渣油临氢催化条件下 ,供氢剂前身物能起到与二氢蒽和四氢萘类似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实现供氢剂与多环芳烃的可逆反应。在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外加多环芳烃的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说明 ,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裂化体系中主要起着氢化多环芳烃和稳定自由基两种作用。外加的多环芳烃与外加供氢剂 (尤其是三环以上的芳烃 )起着将气相氢向液相传递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裂化 临氢裂化 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供氢剂前身物 生焦 裂化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中芳烃在酸性催化剂上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宪龙 陈昀 +1 位作者 许友好 张久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共3页
在提升管中型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LC500催化剂,分别以全馏分和重馏分汽油为原料研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汽油中的芳烃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以全馏分汽油为原料,反应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 在提升管中型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LC500催化剂,分别以全馏分和重馏分汽油为原料研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汽油中的芳烃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以全馏分汽油为原料,反应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和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都比较明显。以重馏分汽油为原料,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主要发生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裂化向含有较少碳数的芳烃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料 芳烃 催化裂化汽油 酸性催化剂 反应规律 芳烃 MLC-500催化剂 烷基化反应 催化裂化装置 反应温度 裂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两段提升管技术的改造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相养冬 李占宁 +2 位作者 阎铁伦 郭宇光 杨元彬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和提高轻质油收率,对0.8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采用两段提升管反应器催化裂化技术的改造。改造中除反应沉降器和提升管反应器改动较大外,其余设备改动很小。改造后装置采用了汽油回炼方式。改造后装置... 为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和提高轻质油收率,对0.8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采用两段提升管反应器催化裂化技术的改造。改造中除反应沉降器和提升管反应器改动较大外,其余设备改动很小。改造后装置采用了汽油回炼方式。改造后装置的标定结果表明,两段提升管反应器与LBO-16L降烯烃催化剂配合,在保证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小于35%的前提下,产品分布较好,轻质油收率和柴汽比较高。但是在汽油回炼量较大(20 t/h)的情况下,汽油烯烃含量才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技术改造 两段提升管反应器 催化裂化汽油 烯烃含量 产品分布 汽油回炼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裂化技术 两段提升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生产5号工业白油的工艺改进
11
作者 任研研 武林希彦 +2 位作者 翟志清 杨新梅 陈正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150万t/a蜡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中,分别采用减压轻蜡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蜡油进料模式)和直馏柴油、催化柴油、渣油加氢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柴油进料模式)进行了5号工业白油的生产,通过工艺改进,... 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150万t/a蜡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中,分别采用减压轻蜡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蜡油进料模式)和直馏柴油、催化柴油、渣油加氢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柴油进料模式)进行了5号工业白油的生产,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产品运动黏度不达标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柴油进料模式下,将循环氢流量由195717 m^(3)/h提高至214780 m^(3)/h,反应系统压力由8.7 MPa提高至10.2 MPa,精制(裂化)反应器入口温度由300(321)℃升高至318(352)℃,加氢裂化尾油产品的运动黏度降低至5.008 mm^(2)/s;将分馏塔汽提介质由蒸汽改为氮气,可解决尾油带水的问题;将尾油部分外甩至催化装置或罐区,以解决易着色物质在尾油中富集的问题;在蜡油原料模式下,将航空煤油抽出量由30 t/h提高至45 t/h,柴油抽出量由63 t/h降低至55 t/h,柴油侧线产品的闪点和运动黏度分别增加至132℃,4.361 mm^(2)/s,达到白油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加氢裂化 5号工业白油 柴油 蜡油 加氢裂化尾油 运动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汽油回炼方式的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相养冬 曾海 +1 位作者 柴成忠 王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6,共3页
辽河石化分公司应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并增设了两种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汽油和全馏分汽油)回炼改质措施。工业应用表明,在汽油烯烃含量接近目标值(目标值为体积分数39%)时,汽油回炼量小,此时回炼轻馏分... 辽河石化分公司应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并增设了两种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汽油和全馏分汽油)回炼改质措施。工业应用表明,在汽油烯烃含量接近目标值(目标值为体积分数39%)时,汽油回炼量小,此时回炼轻馏分汽油有利于目的产品收率的提高;当汽油烯烃含量与目标值相差较大时, 汽油回炼量大,此时回炼全馏分汽油有利于汽油辛烷值不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 两段提升管反应器 催化裂化汽油 回炼 烯烃含量 两段提升管 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裂化技术 工业应用 汽油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离子在裂化反应过程中生成及转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5 位作者 刘凌涛 白旭辉 王鹏 欧阳颖 朱金泉 韩月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基离子易发生双聚或与烯烃叠合反应,氢离子也易发生迁移反应;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几乎为零的热裂化反应系统中,甲基自由基则主要与氢自由基结合或者发生夺氢反应生成甲烷。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甲烷的生成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均源于前身物甲基离子与氢离子的结合。研究结果为调控甲基离子的反应路径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抑制甲烷生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离子 甲烷 裂化 催化裂化 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14
作者 宋月芹 李畅 +1 位作者 赵基钢 周晓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0,共6页
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是影响FCC装置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剖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对减缓或抑制催化剂失活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及X射线荧光等表征手段对某企业FCC催... 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是影响FCC装置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剖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对减缓或抑制催化剂失活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及X射线荧光等表征手段对某企业FCC催化剂的结构、酸性以及组成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中的分子筛结构发生了严重坍塌,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同时酸中心数目急剧下降。催化剂的不断再生使其不断经历高温水热过程;其次,反应失活后的催化剂上沉积了V、Ni与Ca等金属,是催化剂结构被破坏和酸性损失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合成多环芳烃树脂的工艺研究
15
作者 唐晓东 刘梦方 +2 位作者 卿大咏 李晶晶 缪钱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烃(COPNA)树脂。在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剂交联剂质量比为1∶0.1∶0.35、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4 h的最佳交联条件和固化温度为350℃、固化时间为150 min的固化条件下,中等缩合度缩合多环...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烃(COPNA)树脂。在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剂交联剂质量比为1∶0.1∶0.35、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4 h的最佳交联条件和固化温度为350℃、固化时间为150 min的固化条件下,中等缩合度缩合多环芳烃(B-COPNA)树脂和热固性缩合多环芳烃(C-COPNA)树脂收率分别为73.22%和56.1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催化裂化柴油存在不含长烷基侧链的多环芳烃,空间位阻小,适合作为合成COPNA树脂的原料。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树脂的热行为,发现合成的B-COPNA树脂和C-COPNA树脂的残炭分别为44.26%和45.17%。反应后柴油收率为41.38%,其饱和烃质量分数从34.15%提高至83.11%,柴油十六烷指数从33.13提高到4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多环芳烃 缩合多环多核芳烃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轻质化对反应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光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18-21,共4页
在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轻质化的背景下,考察了蜡油中掺炼不同比例直馏柴油对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的影响。当直馏柴油掺炼比例为45%(质量分数,下同)时,喷气燃料收率最高,达到26%。随着直馏柴油掺炼比例的增加,重石脑油的环烷烃、芳... 在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轻质化的背景下,考察了蜡油中掺炼不同比例直馏柴油对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的影响。当直馏柴油掺炼比例为45%(质量分数,下同)时,喷气燃料收率最高,达到26%。随着直馏柴油掺炼比例的增加,重石脑油的环烷烃、芳烃含量降低;喷气燃料烟点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尾油(大于260℃)的链烷烃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环烷烃、芳烃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BMCI值(芳烃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直馏柴油掺炼比例为75%时,喷气燃料烟点最高,为28.8 mm。以掺炼15%直馏柴油的蜡油为原料时,随着转化率的升高,尾油的BMCI值逐渐降低;当尾油收率为20%时,尾油的BMCI值低至7.2,链烷烃质量分数升至62.0%,环烷烃质量分数降至35.2%,芳烃质量分数仅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原料轻质化 反应过程 直馏柴油 产品分布 产品性质 转化率 加氢裂化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性质对催化裂化油浆静电分离效率影响冷模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亮亮 孟鹤 +1 位作者 李义鹏 兰琦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分析静电分离法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固含量影响因素,采用自制静电分离器试验装置,研究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催化油浆中催化剂固体颗粒脱除效率影响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其接触点处电场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浆中... 为分析静电分离法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固含量影响因素,采用自制静电分离器试验装置,研究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催化油浆中催化剂固体颗粒脱除效率影响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其接触点处电场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浆中固体颗粒分离效率随填料直径增大而降低,氧化锆填料的分离效率最高,玻璃填料的分离效果最差。随填料直径和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增大,填料接触点处的电场强度增大。在不同材质填料物化参数中,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对油浆中固体颗粒静电分离影响过程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催化剂固体颗粒 静电分离 填料 电场强度 分离效率 冷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T-01/PHC-05组合催化剂在加氢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
18
作者 李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25-128,138,共5页
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110万t/a加氢裂化装置中,以俄罗斯原油的二次油(减压蜡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二者质量比10∶1)为原料,采用中国石油自主开发的PHT-01加氢精制催化剂、PHC-05加氢裂化催化剂及PHT系列加氢保护剂,为最大限度生产重... 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110万t/a加氢裂化装置中,以俄罗斯原油的二次油(减压蜡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二者质量比10∶1)为原料,采用中国石油自主开发的PHT-01加氢精制催化剂、PHC-05加氢裂化催化剂及PHT系列加氢保护剂,为最大限度生产重石脑油进行了工业应用,考察了催化剂应用情况、产品性质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催化剂运行中,可同时进行湿法硫化与钝化操作,精制反应器、裂化反应器的平均反应温度分别为367,363℃,比设计值分别低5,15℃,温升比设计值分别低3,4℃;目标产品重石脑油的含硫(氮)量均小于0.5μg/g、溴指数0.755 mg/g、芳潜质量分数47.3%、初馏点73℃、收率51.56%,精制油含氮量为7~9μg/g,主要产品收率为94.04%,满足下游重整装置进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减压蜡油 重石脑油 高芳烃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叠合产物结构表征及对催化裂化生成丙烯的影响
19
作者 李福超 魏晓丽 +1 位作者 温朗友 袁起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考察了C4烯烃的反应性能,基于丁烯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叠合产物与1-辛烯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丁烯的反应性能低于1-丁烯,丁烯在Y型分子筛与择...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考察了C4烯烃的反应性能,基于丁烯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叠合产物与1-辛烯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丁烯的反应性能低于1-丁烯,丁烯在Y型分子筛与择形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不高于70%;2种叠合产物(OP-1、OP-2)主要由C_(8)烯烃组成,OP-1中约90%的C_(8)烯烃为三甲基戊烯,且其中2,4,4-三甲基戊烯所占比例高于82%;OP-2中二甲基己烯含量与三甲基戊烯含量相近,且其中以二甲基-2-己烯为主;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影响β-裂化类型,三甲基戊烯主要通过A型裂化(3°→3°)生成异丁烯,而取代基少的C_(8)烯烃更倾向于经B1(2°→3°)、B2(3°→2°)、C(2°→2°)及D2(2°→1°)型裂化生成丙烯及丁烯;高温有利于丙烯、丁烯经环化脱氢反应生成芳烃,叠合产物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620~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叠合产物 催化裂化 丙烯 β-裂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研究及概念设计
20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韩月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催化裂化工艺由汽油生产方案拓展到低碳烯烃生产方案,反应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热裂化反应更加严重,甲烷和乙烷产率显著增加。为此,将反应器出口温度高于530℃定义为超高温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并对如何抑制该系统中的热裂化反应进行研究,... 催化裂化工艺由汽油生产方案拓展到低碳烯烃生产方案,反应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热裂化反应更加严重,甲烷和乙烷产率显著增加。为此,将反应器出口温度高于530℃定义为超高温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并对如何抑制该系统中的热裂化反应进行研究,提出抑制热裂化反应技术思路,由此对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进行概念设计,为降低甲烷和乙烷产率的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开发提供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反应温度 催化裂化 裂化反应 干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