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刑事案例的裁判摘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林学飞
-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1年第5期99-103,共5页
-
文摘
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指导性案例可以通过详细的说理来具体适用法律,而裁判摘要无疑是指导性案例制度的重要一环和画龙点睛之作。但是,目前的裁判摘要的编写却具有种种的缺陷:裁判摘要不应该重复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应该不结合案件的争议点;不应该重复罪名的概念;不应该忽视刑法理论。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裁判摘要的研究,提高编写水平,从而更好地构建指导性案例制度。
-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裁判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刑事案例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结合大语言模型与动态提示的裁判文书摘要方法
- 2
-
-
作者
张滨滨
秦永彬
黄瑞章
陈艳平
-
机构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大学)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83-2789,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304500)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24]003)。
-
文摘
针对裁判文书案件结构复杂、涉案事实冗余且案情分布广泛的问题,现有的大语言模型(LLM)难以有效关注结构信息并可能会产生事实错误关联,从而导致结构信息缺失和事实不一致。因此,提出一种结合LLM与动态提示的裁判文书摘要方法DPCM(Dynamic Prompt Correction Method)。首先,利用LLM进行单样本学习,以生成裁判文书摘要。其次,计算原文与摘要之间的高维相似性,以检测摘要中可能存在的结构缺失或事实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将错误摘要与原文拼接,并加入提示词,随后再次进行单样本学习,以修正并生成新的摘要,且再次进行相似性检测,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重复此生成与检测过程。最后,通过这种反复迭代的方式动态调整提示词,以逐步优化生成的摘要。在CAIL2020公共司法摘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Least-To-Most-Prompting、Zero-Shot-Reasoners和Self_Consistency_Cot等方法,所提方法在Rouge-1、Rouge-2、Rouge-L、BERTscore、FactCC(Factual Consistency)指标上均有所提高。
-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动态提示
裁判文书摘要
结构缺失
事实不一致
-
Keywords
Large Language Model(LLM)
dynamic prompt
judgment document summary
missing structure
factual inconsistency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法律引证的制度意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侯猛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
文摘
在中国的法院判决书中,引证法律条文的次数能够反映出该法律条文的实际效力。为提高法律条文的实际效力,在立法过程中强调法律的可适用性十分必要。除了引证法律条文以外,在法院判决书中引证先前判决也仍有可能,引证先前判决既没有打破司法和立法的平衡,又能够增强判决书的说服力,帮助形成中国的司法知识传统。因此,在中国,法律引证活动的展开,对于立法和司法制度的改革都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法律引证
引证法律
引证判决
裁判摘要
司法知识传统
-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