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人应于事先通知检察院
- 1
-
-
作者
高志勇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84-84,共1页
-
文摘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被告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显然,公安机关释放已被逮捕的人,是应当通知原批捕的人民检察院的,但是,应当在何时(释放前还是释放后)通知检察院,法律未做明确规定。目前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对被捕的人是否构成犯罪认识有分歧,而公安机关将被告释放后又没有及时通知检察院,结果往往由于被告已被释放而带来许多麻烦并使工作陷入被动。如许×谎称自己是“中国汽车引进公司(无此单位)业务员”,以能帮助购买进口汽车为名。
-
关键词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释放
被逮捕
被告人
通知
批准逮捕
刑事诉讼法
检察机关
侦查过程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万氏叔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被逮捕
- 2
-
-
作者
郭超
蔡俊
-
机构
河南省南召县人民法院通讯组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5年第6期42-42,共1页
-
文摘
私自将一家乡镇企业的价值35万元的丝织地毯,变卖肥已的淅川县上集乡陈庄村农民万自杰、万家平叔侄二人,于日前经河南省南召县法院审定,被依法逮捕。万自杰叔侄均刚届而立之年。1994年1至3月份。
-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地毯
南召县
河南省
丝织
执行人员
县法院
被逮捕
法院判决
变卖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阿批等三人捕杀滇金丝猴被逮捕
- 3
-
-
作者
扎史其
-
出处
《云南林业》
1989年第2期9-9,共1页
-
文摘
德钦县羊拉、木顶乡阿批等3人,因捕杀滇金丝猴,于去年底被逮捕。 1985年,阿批等3人曾在保护区内下扣子扣死滇金丝猴1只,岩羊2只、獐子11只。当时由于保护工作刚开始,加之他们是保护区外的群众,有关部门给予他们每人罚款600元,并没收猎具猎物的处分。1988年9月,阿批等3人再次来保护区内捕杀动物。
-
关键词
滇金丝猴
保护区
被逮捕
野生动物保护法
德钦县
保护工作
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岩羊
猎具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论收审的出路与逮捕的改革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旭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4,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除了法定的强制措施外,收容审查也能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对于公安机关使用的这种法外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手段,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争议颇多,观点各异。最近笔者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收审存废讨论情况,有一个初步的看法:我们似乎应将研究收容审查这一课题的目光向外拓展,把它与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改革、完善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也许能够摆脱困扰,寻求一条理论与实践都能接受的出路。
-
关键词
公安机关
限制人身自由
收容审查
逮捕条件
刑事强制措施
涉嫌犯罪
被逮捕
收审
侦查机关
逮捕制度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徐静村
潘金贵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
文摘
在英美法国家刑事诉讼中,保释是被逮捕人或者被羁押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其中,英国的保释制度历史最为悠久,立法最为完善。本文对英国保释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基本内容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借鉴英国保释制度,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若干建议。
-
关键词
英国
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
诉讼权利
被逮捕人
被羁押人
保释义务
-
分类号
D956.15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权术与康生的政治生涯
- 6
-
-
作者
苗长青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8-72,共5页
-
文摘
毋庸讳言,在我们共产党内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败类。这些人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危害了党的事业。因此,经常地对党的队伍作一些整顿、清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无疑,我们的党史和党建理论工作者在有关该问题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作些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康生就是我们党内的一个败类。本文准备仅就康生一贯玩弄权术及其政治生涯的关系的问题作些简单的介绍和初步的研究。综观康生的一生,权术与其政治生涯密切关联。
-
关键词
李立三
权术
政治生涯
毛泽东同志
领导人
共产党
海瑞
王明
被逮捕
国民党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战二魔
- 7
-
-
作者
秦牧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0期40-42,共3页
-
文摘
有些记者来采访我,探询我的生活信念和文学追求。我和他们谈到我生平有“二戒”:一是物质上戒贪婪;二是精神上戒自大。这是由于吸取许多人的失败教训而总结出来的。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来,一批批人为人民作出了贡献,赢得表扬,受到嘉许,他们的特点就是关心旁人、关心集体、致力奉献、见义争先。另外,又有一批批人堕落了、犯罪了、被检举、被逮捕了、锒铛入狱了、押上刑场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物质上的贪婪导致犯罪,以至一步步走向灭亡。还有一批批人虽不至于严重犯罪,但也受到抨击和指责。这一批人中,又有许多是从自高自大开始,逐步发展到目中无人、肆意横行,因而犯了错误,以至自蹈法网的。
-
关键词
物质上
犯罪
被逮捕
法网
生活
沥青池
教训
精神
犯错误
刑场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电视与犯罪
- 8
-
-
作者
AL.皮蒂
储兆瑞
-
出处
《社会》
1984年第2期60-60,共1页
-
文摘
在日本,1980年大约有54,000名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由于种种罪行而被逮捕。1981年被捕的少年罪犯的数目增加到69,000人,究其原因,大多数少年儿童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是从电视上学会犯罪的。”在法国,1981年包括暴力行为在内的所有罪行的17.8%是由16岁以下的少年犯下的。他们在被起诉期间所作的陈述表明:“我们是从电影、从电视上学会犯罪的……”。
-
关键词
电视
少年儿童
青少年犯罪
暴力行为
少年罪犯
不良影响
被逮捕
罪行
青年人
陈述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在一张可疑的发票背后
- 9
-
-
作者
方晓春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5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九日清晨,煤城萍乡被白雷盖了个严严实实。城外的路,大路小路,若隐若现,模模糊糊。在通往东郊的一条小路上,一位中年男子十分稳健地迈着大步,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中长呢子大衣,扎一条米黄色的围巾,提一只黑色多用皮箱,看那风度翩翩、踌躇满志的神气,俨然是一个跨国公司的经理前去参加国际博览会。“到家了!”他兴奋地吁了一口气。然后掏出钥匙轻轻地拨开大门。“你叫梁荣璋吗?”“是…是……”他往两旁一看,不禁打了个冷颤,原来是两位全副武装的民警。“你被逮捕了!”“咔嚓!”
-
关键词
办案人员
发票
跨国公司
国际博览会
藏青色
米黄色
被逮捕
中长
萍乡
电缆线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日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
- 10
-
-
作者
康树华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2期60-61,共2页
-
文摘
战后日本少年犯罪,经历了一九五一年和一九六四年两次高峰,一九七七年以来又继续与年俱增,一九八二年因违反刑法而犯罪被逮捕的少年人数创战后最高纪录,达到三十一万零八百二十八人,占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全部违反刑法而被逮捕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点八。这种增加的趋势仍在继续。一九八三年上半年少年因违反刑法而被逮捕的人数为十五万一千零六人,比一九八二年上半年增加了百分之三点七。鉴于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情况,日本当局已经意识到不仅要依靠司法机关或法律条文,而且还要求助于社会力量,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扼要介绍日本所采取的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
-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
犯罪青少年
预防青少年犯罪
战后日本
违法犯罪活动
被逮捕
措施
辅导
对策
刑法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奉献给爱作“发财”梦的人
- 11
-
-
作者
傅培权
-
出处
《南方金融》
1986年第11期44-44,共1页
-
文摘
前不久,原中国农业银行高州县支行沙田营业所出纳员张某,因盗用库款,被逮捕法办。此案并不骇人听闻,也无迷离情节,但事实告诫人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来谋取私利,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张某被逮捕前是出纳员,掌管着国家的巨款,按说他应象银行的许许多多干部职工一样,廉洁奉公,管钱不思邪。然而,张某缺少这样的职业道德,他凭借着身上那条保险柜钥匙,总想寻找发不义之财的机会。作案前,他打听到沙田供销社经营废胶纸,愿出一吨一千元的价格进货,又打听到吴州县土产公司有此货推销,
-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出纳员
被逮捕
中国农业银行
职业道德
高州县
利用职权
营业所
供销社
不义之财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刑不上大夫”何时休?
- 12
-
-
作者
锦云
-
出处
《云南林业》
1989年第5期24-24,共1页
-
文摘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1989年第三期上的二短文:《退休干部熊海亮盗伐林木被逮捕》和《林业局长刘钊权怂恿毁林被撤职》后,感到不是“味”。熊海亮、刘钊权这些在林业部门从事多年工作的人,甚至还是林业部门的领导干部,难道不知道我国有个《森林法》?他们敢于以身试法,说明这些人只把《森林法》用来管别人,不管自己。还有一点想不通:熊海亮乱伐林木计128.3立方米,受到了“锒铛入狱”的下场;可是,另一个局长毁林达4530立方米(虽经批准采伐2000立方米),却只是给予“行政处分”被“撤职”。这我就不懂了,乱砍林木,其性质都是一样,后果也是一样,砍得少的“锒铛入狱”,而砍得多的只受到“行政处分”被撤职。不知《森林法》上的规定是罚重者还是罚轻者? 堂堂一个局长如此乱施手中权力,只受到较轻的处分,而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同样的性质入狱,这是怎样的“刑不上大夫”?何以服众。
-
关键词
森林法
林业部门
行政处分
领导干部
盗伐林木
以身试法
撤职
大夫
被逮捕
退休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什么部门有权扣押被告人的邮件?
- 13
-
-
作者
高峡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0年第4期66-67,共2页
-
文摘
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 “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被告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而逮捕拘留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被逮捕、拘留人犯的邮件、电报,认为有扣押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邮电机关加以扣押。”前一规定只提到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批准,未提到人民法院,扣押邮件的对象可以是所有的被告人(认为必要时);后一规定除授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外还授权人民法院扣押邮件,但扣押邮件的对象不是所有被告人,仅是“被逮捕、拘留人犯”。这两条规定为什么不一致?(上海季遵迪)
-
关键词
公安机关
被告人
人民检察院
邮件
法院扣押
人民法院
侦查人员
被逮捕
刑事诉讼法
拘留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七、联合赤军
- 14
-
-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1975年第4期24-37,共14页
-
文摘
本期是新左翼学生运动的专辑。新左翼的概念是资产阶级报刊的提法,其组织众多,派系复杂,本期只介绍几个比较有影响的组织,余者以后再陆续刊载。为了全面地了解新左翼一些组织的基本性质、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我们编译了具有不同政治背景和观点的文章,以便比较对照,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介绍的资料,仅供参考研究之用。
-
关键词
赤军
安保
警察
神奈川
共产主义者同盟
事件
联合
日本共产党
左翼
被逮捕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