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告人认罪简易审案二审的定量分析与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本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127,共10页
刑事简易程序在中国刑事诉讼的程序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其程序上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提高整个刑事诉讼的效率和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刑事简易程序的制度设计和改革不能仅仅局限在一审,还必须考虑与二审实现恰当的对接。... 刑事简易程序在中国刑事诉讼的程序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其程序上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提高整个刑事诉讼的效率和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刑事简易程序的制度设计和改革不能仅仅局限在一审,还必须考虑与二审实现恰当的对接。根据被告人认罪案件简易审的二审样本案例的统计分析,刑事简易程序的二审的审理结构和方式等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的空间。被告人认罪简易审案的二审必须充分考虑原审审理方式的特殊性,对被告人的自愿认罪以及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充分保护被告人上诉和辩护的权利,同时尊重和保障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以促进刑事简易程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效率与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认罪 刑事简易程序 上诉审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判阶段的程序分流——以被告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为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明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2,共6页
审判阶段程序分流方式的多样化是各国限制进入正式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保障诉讼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必要手段。我国的审判阶段程序分流方式单一、诉讼效率较低。我国宜根据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程序分流方式的多样化是各国限制进入正式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保障诉讼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必要手段。我国的审判阶段程序分流方式单一、诉讼效率较低。我国宜根据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审判阶段程序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流 被告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告人不认罪案件量刑程序的理想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简乐伟 《政法论丛》 2009年第6期67-71,共5页
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量刑程序如何设计是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试点过程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模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和隔离的量刑程序模式。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目的在于使量刑过程程序化、公开化,从... 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量刑程序如何设计是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试点过程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模式——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和隔离的量刑程序模式。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目的在于使量刑过程程序化、公开化,从而实现量刑公正,达到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针对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建立理想的量刑程序模式,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有效地分隔开来,有利于达到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认罪 量刑规范化 理想的量刑程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简化审的不可比较性及其他
4
作者 徐一凡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1期62-63,共2页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三章第三节(一百七十四条至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2003年3月14日试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三章第三节(一百七十四条至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2003年3月14日试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相比,两者同属于在刑事诉讼中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尤其是后者,在实践中更被直接称为“普通程序简化审”。对此,作者为了使两者不至于混淆,试图从两者的不同本质上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普通程序简化审”在实践中遭遇的尴尬(主要表现在程序的启动、利益的倾向、法律的后果等方面)与读者进行探讨,以求得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并尽量使得每一个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能更有效地获得法律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程序简化审 《刑事诉讼法》 简易程序 被告人认罪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制度 法律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