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义位移”到“时代错置”——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的史述策略
1
作者 夏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学界对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的批评早已汗牛充栋,但大都错过了问题核心:王德威真正想谈的,并非"被压抑的‘五四’",而是"被压抑的‘当下’";并非"小说"的"现代性",而是&qu... 学界对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的批评早已汗牛充栋,但大都错过了问题核心:王德威真正想谈的,并非"被压抑的‘五四’",而是"被压抑的‘当下’";并非"小说"的"现代性",而是"学科"的"现代化"。具体地说,是期待"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早日突破"80前"史述框架,自觉融入"多声复义"的当代语境,并以发现或催生出真正具备本土意义与世界影响的"现(当)代文学"为己任。然出于种种顾虑,王德威刻意将对"学科"现状的批评隐藏在了"晚清"被"五四"压抑的半虚构之下。他借助对"文学""五四""西方"等关键词的"语义位移",成功建构了这一"时代错置"的叙述吊诡,却也令《压抑》一书变得尤为艰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晚清文学 现代性 海外汉学 学科史 王德威 被压抑的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小说新面相——评《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
2
作者 贺昌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69,共2页
近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相关学者在这一领域作出了诸多探讨。其中,陈平原先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王德威先生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可以说代表了两种不同范式。前者... 近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相关学者在这一领域作出了诸多探讨。其中,陈平原先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王德威先生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可以说代表了两种不同范式。前者偏重形式研究,重点关注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后者侧重文化研究,重点探讨近代小说蕴含的多种“现代”可能。这两种研究范式,对于推进近代小说研究的深化,理解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起到了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然而,何为现代,如何转型,依旧是学界可以而且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小说 陈平原 小说新论 被压抑的现代性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 王德威 小说叙事模式 认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为何批评王德威——兼论面对“海外汉学”的复杂心态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红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海外学者王德威在大陆出版的著作产生的影响很大,引发的批评也不少。大陆学界对"海外汉学"的态度经历了新鲜猎奇到越来越挑剔的一个过程。文章在分析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基础上,提倡对王德威的批评应该更少些意气之争,而多关注... 海外学者王德威在大陆出版的著作产生的影响很大,引发的批评也不少。大陆学界对"海外汉学"的态度经历了新鲜猎奇到越来越挑剔的一个过程。文章在分析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基础上,提倡对王德威的批评应该更少些意气之争,而多关注其批评方法和学术视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启发;在质疑"海外汉学"的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同时,也应该警惕自身的"大中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德威 海外汉学 被压抑的现代性 抒情传统 华语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