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文培 张子扬 +4 位作者 周成浩 刘涵 胥彤 郭宇琳 林宝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53,共7页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 目的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优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实验条件。方法 1-2月龄SD大鼠ip给予OVA(每只0.2,1.0和5.0 mg)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液,隔日1次,共3次,进行致敏。分别于末次致敏后1,3,5,7,10,12,14,16和18 d用ELISA检测血清总Ig E(T-Ig E)水平和OVA特异性Ig E(OVA-s Ig E)水平。大鼠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大鼠皮内注射致敏血清被动皮肤致敏后,于0.5,1.5,3,6,12,24,36,48和60 h后iv给予同等剂量OVA和伊文思蓝激发,于激发后10,30和60 min测量大鼠皮肤蓝斑直径。结果 OVA致敏大鼠血清T-Ig E和OVA-s Ig E水平分别于末次致敏后3-7 d和12-16 d达高峰;在OVA 0.2-5.0 mg剂量范围内,OVA-s Ig E与T-Ig E水平无明显关联性;OVA 1.0和5.0 mg致敏大鼠血清能诱发大鼠PCA;皮内注射致敏血清0.5-3 h后激发的皮肤蓝斑形态规则,范围最大;激发后30-60 min检测的皮肤蓝斑范围大,界线清晰,形状规则,且着色较深。结论 PCA优化条件为1-2月龄大鼠隔日每只ip给予OVA 1.0-5.0 mg,共致敏3次,致敏后12-16 d制备致敏血清。在被动皮肤致敏0.5-3 h后,进行激发,30-60 min后检测皮肤内层蓝斑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Ⅰ型过敏反应 IGE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登革病毒NS1抗体介导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勇晖 朱伟 +3 位作者 王艳芳 丁细霞 陈政良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本课题组现有的多株抗NS1单克隆抗体中,筛选能够与纯化NS1结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诱导小鼠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的单抗或单抗组合;并观察体内氯化钆(Gd Cl_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拮抗剂CV-3988处理对PSA的影响。结果:用亲和层析纯化的DENV1 NS1,从本室制备的20株Ig G型抗DENV1 NS1单抗中仅筛选出2组单抗组合制备免疫复合物(NS1-Ig G ICs)能成功诱导小鼠的PCA和PSA反应,而其他抗体或抗体组合并无此反应;用Gd Cl_3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或CV-3988阻断PAFR处理可抑制或减轻小鼠PSA反应。结论:DENV1 NS1结合两个Ig G型单抗组合的免疫复合物可诱发PSA与PCA,但并非所有的抗NS1单抗或抗体组合与NS1结合都能诱发PSA,推测与识别表位不同有关;初步证明DENV1 NS1-Ig G ICs诱发PSA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巨噬细胞,主要效应分子是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G NS1 免疫复合物 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 登革休克综合征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敏胶囊对I型超敏反应模型鼠IgE、IL-4及INF-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建民 张凤蕴 +3 位作者 高淑英 王丽群 贾宽 李殿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617,共2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精制特异性变应原的制备、抗组胺药、皮质激素药和B2兴奋剂的合成及应用,使Ⅰ型超敏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并没有得到扼制。祖国传统医药在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中药息敏饮是...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精制特异性变应原的制备、抗组胺药、皮质激素药和B2兴奋剂的合成及应用,使Ⅰ型超敏反应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并没有得到扼制。祖国传统医药在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中药息敏饮是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而配制的验方,由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土茯苓、苦参、丹皮、生地、蝉蜕、芥穗、甘草、黄芪、赤芍及山楂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敏胶囊 Ⅰ型超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IGE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温炬 陈宝田 +4 位作者 李慧 林中方 阮一民 马静 冯洁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6-2308,共3页
目的探讨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观察消风散对I型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结果消风散可明显抑制由卵白蛋白致敏的大鼠同种PCA反应,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4... 目的探讨消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观察消风散对I型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结果消风散可明显抑制由卵白蛋白致敏的大鼠同种PCA反应,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4、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P<0.05)。结论消风散具有显著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散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岑冲剂抗过敏药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祥兰 谢琴 王菊美 《中成药》 CAS 1985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宰芩冲剂对被动过敏反应和主动过敏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的几个具体环节,如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介质直接对效应器官的作用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从药理学的角度证实了辛芩冲剂对于治疗过敏性鼻... 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宰芩冲剂对被动过敏反应和主动过敏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的几个具体环节,如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介质直接对效应器官的作用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从药理学的角度证实了辛芩冲剂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确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剂 大鼠 剂型 过敏 被动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脱颗粒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豚鼠离体回肠 组胺 咪唑乙胺 咪唑 收缩幅度 给药 过敏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对小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峻川 李建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VOMbP)抗Ι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主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及致敏模型下血清IgE的检测发现辛夷挥发油抗过敏作用可能的靶点。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VOMbP)抗Ι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主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组胺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及致敏模型下血清IgE的检测发现辛夷挥发油抗过敏作用可能的靶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辛夷挥发油能显著地抑制小鼠耳主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清IgE水平。结论:辛夷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小鼠Ι型超敏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组胺以及抑制血清IgE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挥发油 主动皮肤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组胺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离子转运调控的甘草酸抗过敏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姜天依 孙璐 +2 位作者 普秋榕 张亚妮 车会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探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抗过敏机制、深入开发甘草保健功能,本研究利用雌性BALB/c小鼠致敏模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过敏性皮炎模型和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系统分析GA的抗过敏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结果显示:GA... 为探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抗过敏机制、深入开发甘草保健功能,本研究利用雌性BALB/c小鼠致敏模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过敏性皮炎模型和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系统分析GA的抗过敏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结果显示:GA能有效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小鼠的血管通透性和血清组胺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发现,10 mg/kg mb或更高剂量的GA灌胃处理极显著降低了过敏性皮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P<0.01)。采用RBL-2H3细胞进行研究发现,GA能显著降低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P<0.05),表明GA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抑制作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 AM的分析结果显示,GA能抑制抗原诱导的胞内Ca2+水平上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GA显著降低了钙离子通道调控蛋白STIM1和TRPC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综上,GA可能通过调控钙离子释放和转运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抗原激发后的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发挥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过敏活性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黄丰 童晓云 +1 位作者 张荣华 蔡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测定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在体内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体外实验先制备麻杏石甘汤的含药血清,然后将其加入致敏的RBL...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测定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在体内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体外实验先制备麻杏石甘汤的含药血清,然后将其加入致敏的RBL-2H3细胞中,观察麻杏石甘汤对RBL-2H3细胞脱颗粒及其他炎性物质的影响。结果:麻杏石甘汤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并能抑制RBL-2H3细胞释放组胺、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因子4。结论:麻杏石甘汤的抗过敏作用与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及炎性物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糖对抗原诱导的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丰 童晓云 +1 位作者 张荣华 蔡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观察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ABPS)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测定法检测ABPS在体内对肥大细胞(MC)影响;体外实验将ABPS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然后分... 目的观察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ABPS)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方法运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用比色测定法检测ABPS在体内对肥大细胞(MC)影响;体外实验将ABPS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然后分别将其加入抗原致敏的RBL-2H3细胞中(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国际公认的MC研究模型细胞),观察ABPS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ABPS能明显抑制大鼠PCA、RBL-2H3细胞脱颗粒,并能抑制RBL-2H3细胞释放组胺、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4;抑制RBL-2H3细胞中Akt和p38的磷酸化。结论ABPS的抗过敏作用与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及炎性物质释放有关;ABPS抑制肥大细胞的活化与抑制Akt和p38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喜龙 任晓亮 +2 位作者 张慧杰 萧伟 戚爱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栀子及青蒿)及其降解产物的过敏性和溶血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大鼠和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后观察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新西兰兔溶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实验...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栀子及青蒿)及其降解产物的过敏性和溶血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大鼠和新西兰兔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后观察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新西兰兔溶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实验剂量下,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对豚鼠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的皮肤过敏反应及溶血试验均为阴性。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及其降解产物的动物实验表明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降解产物 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溶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崇刚 莫宗成 +2 位作者 吴思澜 罗超利 王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法对致敏动物血清进行血清IgE水平检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SHL)、清开灵注射液(QKL)、鱼腥草注射液(YXC)、血塞通注射液(XST)、葛根素注射液(GGS)、穿琥宁注射液(CHN)的PCA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刺五加注射液(CWJ)的PCA实验结果为阳性。SHL、QKL、YXC、XST、GGS、CHN、CWJ注射液组血清总IgE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SHL、QKL、YXC、XST、GGS、CHN、CWJ注射液均引起了豚鼠的类过敏症状。结论 :SHL、QKL、YXC、XST、GGS、CHN、CWJ均能引起豚鼠的类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血清IgE抗体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血清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长春西汀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小妹 张鸿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长春西汀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试验、静脉血管刺激试验、全身过敏试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浓度为0.3mg/mL注射用长春西汀无溶血现象和过敏反应现象,对静脉血管无刺激反应。结论:注射用长春西汀在该实验条件下是... 目的:评价注射用长春西汀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试验、静脉血管刺激试验、全身过敏试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浓度为0.3mg/mL注射用长春西汀无溶血现象和过敏反应现象,对静脉血管无刺激反应。结论:注射用长春西汀在该实验条件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类 溶血 静脉 刺激 化学性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IgE抗体生成的免疫调节 Ⅳ.抗卵清蛋白IgE抗体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珊珊 刘火媛 +3 位作者 周藉良 王旭东 吴佳怡 吴安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5期329-333,共5页
比较了5个纯种品系小鼠、2个远交系封闭群小鼠以及C_57BL/6N与DBA/2杂交第一代小鼠对OA的IgE抗体应答.除NIH小鼠外所有试验品系小鼠对1μgOA和1mgAl(OH)s免疫均未测出初次和二次IgE抗体;当佐剂剂量增至2mg时,LACA小鼠可产生抗OAIgE抗体... 比较了5个纯种品系小鼠、2个远交系封闭群小鼠以及C_57BL/6N与DBA/2杂交第一代小鼠对OA的IgE抗体应答.除NIH小鼠外所有试验品系小鼠对1μgOA和1mgAl(OH)s免疫均未测出初次和二次IgE抗体;当佐剂剂量增至2mg时,LACA小鼠可产生抗OAIgE抗体,特别是5~10μgOA免疫组可诱导出中等水平的IgE抗体应答,二次应答尤较其它品系小鼠明显;NIH小鼠最初实验表现出良好的IgE抗体应答,但个体差异大,重复性欠佳。文中对多数品系小鼠对OA的IgE抗体应答能力较差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清蛋白 远交系和近交系小鼠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致荨麻疹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继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 药物过敏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