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器械去除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充填材料的效果评估
1
作者 程玉琪 刘芮如 +3 位作者 司亚伟 段柯 马瑞 肖燕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2-489,共8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比Protaper Universal Retreatment(PTUR)与Reciproc Blue(RB)、Re Treaty(RT)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在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去除充填材料的效果及中心定位能力,并使用微计... 目的: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比Protaper Universal Retreatment(PTUR)与Reciproc Blue(RB)、Re Treaty(RT)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在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去除充填材料的效果及中心定位能力,并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评估使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lassic syringe-based irrigation,CSI)、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和XP4辅助锉(XP4)对剩余根充材料及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1)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实验:选取45颗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完善根管充填后,随机分为PTUR组与RB组、RT组,3组(n=15)进行处理记录剩余根充材料体积和根管偏移量。(2)辅助冲洗实验:选取45颗单根管离体前磨牙,RB锉再治疗后,随机分为CSI组、PUI组和XP4组,3组(n=15)进行处理记录剩余的根充材料体积及根管内壁玷污层评分。结果:(1)3组再治疗镍钛锉在去除根充物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620);距根尖2 mm处,RB组根管偏移量小于PTUR组(P=0.027);(2)与CSI组和PUI组相比,XP4组去除了更多的根管充填材料(P<0.001);在根中和根尖三分之一处,XP4组对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显著优于CSI组(P<0.05)。结论:PTUR、RB和RT锉适用于椭圆形弯曲根管的再治疗。与PUI和CSI相比,XP4显著提升了镍钛机用器械再治疗后残留根充材料和玷污层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治疗 根充物去除 根管偏移 被动超声冲洗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辅助器械对玷污层清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蕾 干春凤 +1 位作者 杨晓滨 吴丽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与辅助器械对根管内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对60颗离体单根牙进行根管预备,20℃或60℃的NaOCl作为冲洗液,被动超声(PUI)或声波冲洗装置EndoActiator(EA)或侧方开口冲洗针辅助冲洗,随机分组(n=10):20℃-PUI组、20℃-E...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与辅助器械对根管内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对60颗离体单根牙进行根管预备,20℃或60℃的NaOCl作为冲洗液,被动超声(PUI)或声波冲洗装置EndoActiator(EA)或侧方开口冲洗针辅助冲洗,随机分组(n=10):20℃-PUI组、20℃-EA组、20℃对照组、60℃-PUI组、60℃-EA组和60℃对照组。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Hulsmann标准评估玷污层清除效果。结果:60℃组玷污层清除效果优于20℃组(P<0.05);20℃-PUI组、20℃-EA组效果均优于20℃对照组(P<0.05)。结论:NaOCl的温度是影响玷污层清除效果的主要因素,60℃NaOCl比20℃NaOCl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冲洗 温度 被动超声冲洗 玷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ndo Finisher锉对根管内壁玷污层清除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辛悦 杨健 宋矿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估XP-endo Finisher(XPF)锉与被动超声冲洗(PUI)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60颗离体单直根管下颌前磨牙,距根尖16 mm处截冠,采用S3镍钛锉预备到3S,根据终末处理方式不同将样本随机分成6组。A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 目的评估XP-endo Finisher(XPF)锉与被动超声冲洗(PUI)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60颗离体单直根管下颌前磨牙,距根尖16 mm处截冠,采用S3镍钛锉预备到3S,根据终末处理方式不同将样本随机分成6组。A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XPF处理1 min;B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XPF处理1 min,再用4 mL 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冲洗1 min;C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PUI处理1 min;D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联合PUI处理1 min,再用4 mL 17%EDTA溶液冲洗1 min;E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30号侧方冲洗针冲洗1 min;F组:3 mL 3%次氯酸钠溶液30号侧方冲洗针冲洗1 min,再用4 mL 17%EDTA溶液冲洗1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玷污层形态,并比较根尖1/3区、根中1/3区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结果 A、C、E组实验样本整个根管壁都有玷污层覆盖,A组与C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高于E组(P<0.05),而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根中区、B组和D组根尖区有少量玷污层覆盖,牙本质小管开放或半开放;F组根尖区可见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封闭或半封闭;B和D组根中区根管壁玷污层均被有效去除;在根尖1/3区和根中1/3区,B组与D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高于其他4组(P<0.05),而B组和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F锉对根管内壁玷污层的清洁效果与PUI无明显差异,可用于根管预备后提高根管清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endoFinisher锉 玷污层 被动超声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