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被动空化检测的兔腹主动脉空蚀损伤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迪 黄继秀 +1 位作者 宗瑜瑾 万明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3,共7页
超声空蚀内皮损伤诱导的局部可控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可克服现有斑块动物模型建模方法存在的斑块大小、位置不可控等问题,同时需要对建模过程中兔腹主动脉的空化损伤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价。本文使用相变纳米液滴作为人工空化核对... 超声空蚀内皮损伤诱导的局部可控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可克服现有斑块动物模型建模方法存在的斑块大小、位置不可控等问题,同时需要对建模过程中兔腹主动脉的空化损伤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价。本文使用相变纳米液滴作为人工空化核对兔腹主动脉进行聚焦超声空化损伤,并利用被动声学检测的方法分析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中的被动空化信号,计算惯性空化剂量,同时与实际血管壁损伤程度的病理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惯性空化剂量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相关,可用作建模过程中间接评价内皮损伤情况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空化检测 聚焦超声 空蚀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作用下空化活动演变及其监测方法
2
作者 于亚萍 王月兵 +5 位作者 沈超 陈禄丰 赵鹏 郭晓安 佟世琪 陶洁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798,共8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实现肿瘤热消融的有效治疗方式。对超声治疗过程中的空化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对于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搭建了聚焦超声作用下仿生物组织体模和离体牛肝组织的被动空化检测和驱动功率监测系统,并...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实现肿瘤热消融的有效治疗方式。对超声治疗过程中的空化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对于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搭建了聚焦超声作用下仿生物组织体模和离体牛肝组织的被动空化检测和驱动功率监测系统,并使用显微镜记录了体模在超声作用过程中气泡和损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气泡发展过程与空化信号变化的相关性。实验表明:体模在电功率150 W的超声辐照过程中,沸腾气泡产生前未见宽带噪声幅值增加;6 s时体模内产生沸腾气泡,气泡破裂后产生大量空化核并形成空化泡群,宽带噪声幅值开始增长,此后泡群逐渐向换能器方向发展;在泡群停止向换能器端发展后,靠近换能器端的微小气泡逐渐融合产生沸腾气泡,惯性空化强度在沸腾气泡屏蔽下逐渐下降;沸腾泡产生和破灭时,驱动功率和回波信号中的谐波幅值同步出现大幅波动;在离体牛肝组织中,随声强的增加沸腾空化发生时刻逐渐提前。实验结果证明了沸腾气泡的产生及破裂,会促进惯性空化的发生。因此在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辐照下,可以通过调节辐照时间避免剧烈空化活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空化效应 被动空化检测 驱动功率 沸腾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son和SonoVue超声造影剂的瞬态空化阈值测量(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萧峰 章东 屠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9-564,共6页
超声造影剂(UCAs)是微米量级的由脂类体或者蛋白膜包裹可溶性气体形成的微气泡.其最初在临床上的应用是为了增强超声显影图像的对比度,以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随着其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超声造影剂微泡在恶性肿... 超声造影剂(UCAs)是微米量级的由脂类体或者蛋白膜包裹可溶性气体形成的微气泡.其最初在临床上的应用是为了增强超声显影图像的对比度,以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随着其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超声造影剂微泡在恶性肿瘤治疗、基因/药物输运或转染、超声止血、骨骼及肌肉系统疾病治疗等方面的临床治疗作用也日益得到广泛关注.造影剂微泡在超声作用下会发生膨胀、塌缩乃至剧烈破裂等动力学行为,这一过程被称为超声瞬态空化(IC).空化微泡在剧烈破裂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发光发热等物理现象,而与之相关的声学响应和散射效应在一些诊断和治疗应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控制和优化超声造影剂微泡瞬态空化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必须对其声学响应有更深的了解,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瞬态空化阈值.一般情况下IC阈值取决于其内部的气体成分和包膜的性质.在目前的工作中,瞬态空化导致的瞬态散射声信号在破裂过程中通过宽带噪声来表征,它被用来作为决定超声造影剂的瞬态空化阈值的表征量.在不通过的超声造影剂浓度和超声脉冲宽度条件下,通过实验测量了两种超声造影剂(Optison和SonoVue)的瞬态空化阈值.结果表明蛋白包膜的超声造影剂(Optison)比脂质包膜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有更高的瞬态空化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空化阈值 超声造影剂 被动空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B超声像图出现强回声的原因 被引量:3
4
作者 易华容 陈杰 +3 位作者 李发琪 钟明松 艾慧坚 王智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研究B超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方法 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深度为15 mm,辐照功率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和300 W,通过MR测温仪得到不同功率下组织最高温度达到55℃时所需辐照时间... 目的研究B超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方法 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深度为15 mm,辐照功率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和300 W,通过MR测温仪得到不同功率下组织最高温度达到55℃时所需辐照时间。将结果用于B超监控HIFU中,并通过被动空化检测(PCD)实时观察辐照过程中声信号的频域特性。结果辐照功率50 W时虽有组织凝固性坏死,但B超声像图中无强回声出现,且通过PCD在频域信号中未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功率≥100 W时出现凝固性坏死,且声像图中有强回声出现,频域信号中可明显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结论无沸腾气泡产生时,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致使B超声像图中出现强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强回声 被动空化检测 二分之一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在脱气水声场中的多泡分布与声致发光研究
5
作者 张玉荣 李非 +2 位作者 陈宗桂 龚晓波 李发琪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8-636,共9页
为明确多泡空化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中焦前区、焦后区的副作用,进一步优化HIFU治疗,本文在不同声强下利用高速摄像系统与数字相机拍摄聚焦超声在脱气水声场中的多泡及多泡声致发光(Multi-bubb... 为明确多泡空化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中焦前区、焦后区的副作用,进一步优化HIFU治疗,本文在不同声强下利用高速摄像系统与数字相机拍摄聚焦超声在脱气水声场中的多泡及多泡声致发光(Multi-bubble sonoluminescence,MBSL)的空间分布,通过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技术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系统检测多泡空化特征及声场整体发光强度。研究表明:当声强较低时(如3 047 W/cm^2),气泡以驻波场模式分布;随着声强的提高,焦点处出现向焦后方生长的气泡群,3~6 MHz宽带噪声增幅明显,同时MBSL最先出现在焦前区,并向换能器表面扩大,声场整体发光强度与声强成正比;当声强足够高时(如21 328 W/cm^2),焦点处空化泡群剧烈坍缩的同时可见椭球形光斑,嘶嘶声不断,气泡的聚集大大降低了声场的相对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多泡分布 多泡声致发光 被动空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