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素枝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4-256,共3页
-
文摘
自非宾格假说理论提出以后,对非宾格动词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界二语习得领域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提出多种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母语时体系统迁移假说、及物化假说、名词短语移位标记假说、非宾格陷阱假说以及施事概念化假说等。每种假说都有其合理的地方,能解释一部分现象,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迄今为止,二语研究者对被动泛化错误所作出的任何一种理论解释尚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理论阐释
-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格动词被动泛化:动词语类意识假设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晓鹏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9-17,共9页
-
文摘
由于以往的研究对学习者英语作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的解释缺乏理论的充分性,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动词语类意识假设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假设认为:作格动词分为偶性和奇性作格动词两类,两者在学习者语言产出时被动泛化的动因有异。偶性作格动词被动泛化现象主要归因于明示语法规则、偶性作格动词词目中冗余信息以及"使役性"动词用法迁移;而奇性作格动词被动泛化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语言产出时,由于交际压力、时间等因素,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指向语言内容,在此过程中明示语法规则失去监察作用,奇性作格动词词目中"及物性"、"使役性"等句法信息共同导致了其被动泛化。
-
关键词
偶性作格动词
奇性作格动词
动词语类意识
被动泛化
-
Keywords
paired ergatives
unpaired ergatives
verbal consciousness
overpassivation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基于事件过程的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谭立重
-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201901104004)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19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不是由句法与语境中的致使干扰因素所导致,按事件过程区分的三种非宾格动词表现出不同被动化倾向,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把时间先后关系的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而低水平学习者难以准确使用同时性非宾格动词;大部分学习者都不倾向于被动泛化结果类非宾格动词。这证明了词汇体中事件过程的表征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倾向性有关。
-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词汇体
事件过程
-
Keywords
unaccusative
overpassivization
lexical aspect
eventual process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