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RFID标签并行识别算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力畑
王子中
段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500,共6页
为了提高大规模RFID系统中的被动标签识别率,在分析已有基于帧时隙ALOHA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分组算法和多级随机数算法的思想,将多级随机数分别部署在不同组的标签中,使用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框架,提出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并行...
为了提高大规模RFID系统中的被动标签识别率,在分析已有基于帧时隙ALOHA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分组算法和多级随机数算法的思想,将多级随机数分别部署在不同组的标签中,使用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框架,提出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并行识别算法框架,推导出多级随机数适时选择机制的计算公式。针对并行识别过程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3种负载均衡策略及其形式化描述,设计了与之相应的3种算法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将部分非成功时隙转化为成功时隙,提高了标签识别率、标签识别速度和时隙利用率:平均识别率均在70%以上,最高可达76.77%;标签识别速度较单随机数的算法提高了66%;时隙利用率达51.02%,约为单随机数算法的2倍。所提算法具有并行、高效、轻量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被动式RFID系统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RFID系统
动态帧时隙ALOHA
被动式标签
多级随机数
并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EPC Gen2标准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新爱
段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6-879,883,共5页
在分析EPCglobal UHF class1 generation2和基于DFSA协议的高速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位隙FSA协议标签响应标志位隙的设置方法,通过在标签上设置一个组位隙响应标志字,提出了一种EPC Gen2标准下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GMB...
在分析EPCglobal UHF class1 generation2和基于DFSA协议的高速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位隙FSA协议标签响应标志位隙的设置方法,通过在标签上设置一个组位隙响应标志字,提出了一种EPC Gen2标准下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GMBPIP,设计了一条新的分组查询命令和基于DFSA的多组标签并行识别协议流程,从理论上了分析GMBPIP协议的性能,并使用EPC Gen2标准协议时间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GMBPIP协议在不增加标签太多计算负担的情况下,能够在EPC Gen2标准下有效降低时隙空闲率和冲突率,提高了标签的识别率、时隙利用率;平均识别率不仅突破了帧时隙ALOHA协议最高36.8%的瓶颈,而且高于目前文献所述同类算法的性能指标,达到了70.95%~81.61%。GMBPIP可以作为低成本RFID系统高速识别大量被动标签的支撑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
Gen2标准
位隙帧时隙ALOHA
被动式标签
并行识别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RFID标签并行识别算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力畑
王子中
段富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弗吉尼亚卫斯理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型采煤设备异常追踪检测与诊断的免疫智能方法研究(6147227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层次粒化的不确定多态网络重叠社区发现办法研究(61503273)
文摘
为了提高大规模RFID系统中的被动标签识别率,在分析已有基于帧时隙ALOHA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分组算法和多级随机数算法的思想,将多级随机数分别部署在不同组的标签中,使用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框架,提出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并行识别算法框架,推导出多级随机数适时选择机制的计算公式。针对并行识别过程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3种负载均衡策略及其形式化描述,设计了与之相应的3种算法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将部分非成功时隙转化为成功时隙,提高了标签识别率、标签识别速度和时隙利用率:平均识别率均在70%以上,最高可达76.77%;标签识别速度较单随机数的算法提高了66%;时隙利用率达51.02%,约为单随机数算法的2倍。所提算法具有并行、高效、轻量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被动式RFID系统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
大规模RFID系统
动态帧时隙ALOHA
被动式标签
多级随机数
并行识别
Keywords
large-scale RFID System
dynamic frame slotted ALOHA
passiwc tags
multiple random numbers
paralle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EPC Gen2标准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新爱
段富
机构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6-879,8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72271,61503273)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41016-1)。
文摘
在分析EPCglobal UHF class1 generation2和基于DFSA协议的高速标签识别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位隙FSA协议标签响应标志位隙的设置方法,通过在标签上设置一个组位隙响应标志字,提出了一种EPC Gen2标准下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GMBPIP,设计了一条新的分组查询命令和基于DFSA的多组标签并行识别协议流程,从理论上了分析GMBPIP协议的性能,并使用EPC Gen2标准协议时间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GMBPIP协议在不增加标签太多计算负担的情况下,能够在EPC Gen2标准下有效降低时隙空闲率和冲突率,提高了标签的识别率、时隙利用率;平均识别率不仅突破了帧时隙ALOHA协议最高36.8%的瓶颈,而且高于目前文献所述同类算法的性能指标,达到了70.95%~81.61%。GMBPIP可以作为低成本RFID系统高速识别大量被动标签的支撑协议。
关键词
EPC
Gen2标准
位隙帧时隙ALOHA
被动式标签
并行识别协议
Keywords
EPC Gen2 standard
bit-slot FSA
passive tags
parallel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分组的多级随机数RFID标签并行识别算法
段力畑
王子中
段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面向EPC Gen2标准的RFID标签分组多位隙并行识别协议
杨新爱
段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