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天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刘大龙 韩雨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为研究极端天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效率的影响,选取关键气象参数(直射辐射、干球温度)来构造极端冷气象条件,主要分析太阳低辐射和极端低温对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哈尔滨4个城市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为研究极端天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效率的影响,选取关键气象参数(直射辐射、干球温度)来构造极端冷气象条件,主要分析太阳低辐射和极端低温对拉萨、乌鲁木齐、兰州、哈尔滨4个城市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太阳直射辐射和温度的降低,哈尔滨整个采暖季的采暖潜力下降最大,拉萨、兰州、乌鲁木齐在太阳直射辐射下降超过50%时,采暖潜力下降最大,哈尔滨在辐射下降43%时采暖潜力下降最大。在温度下降不超过10℃的情况下,拉萨和哈尔滨的采暖潜力下降最大,兰州和乌鲁木齐则是在温度分别下降11和15℃时,采暖潜力下降最大。气象参数对采暖潜力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太阳直射辐射对太阳能采暖潜力的影响大于温度。同时,对不同设计因素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建筑保温材料的物理参数对采暖潜力的影响高于其他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太阳能采暖 被动式太阳建筑 温度 太阳辐射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民居夏季热环境与被动式降温设计研究
2
作者 张磊 韩庆卿 田孟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对新疆吐鲁番传统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分析,剖析吐鲁番民居夏季室内过热问题,探究适宜的被动式降温设计策略以及相匹配的设计参数,揭示降温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外窗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 对新疆吐鲁番传统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分析,剖析吐鲁番民居夏季室内过热问题,探究适宜的被动式降温设计策略以及相匹配的设计参数,揭示降温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外窗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得热是造成吐鲁番民居地上空间夏季过热的主要原因,水平遮阳构件遮阳投影系数和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是吐鲁番民居降温设计关键参数。当水平遮阳构件的遮阳投影系数从0.2增大至0.4时,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分别降低0.53℃和1.01℃。屋顶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较墙体更加显著,且不同朝向墙体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存在差异,东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主要影响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西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则对室内空气温度最高值有较大影响。此外,吐鲁番民居特有的屋顶晾房具有遮阳降温效果,将晾房空间设计为2层,可显著提升晾房隔热性能,其下部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分别降低0.68℃和0.94℃,晾房墙体镂空率宜选择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极端干热气候 夏季热环境 被动式降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供暖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雅 杨旭东 钟辉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4,85,共5页
对拉萨2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室温能够满足要求。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外墙保温性能、外窗热工性能及建筑窗墙面积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影响,分析了最... 对拉萨2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室温能够满足要求。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外墙保温性能、外窗热工性能及建筑窗墙面积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影响,分析了最冷月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出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的可行性、潜力和热工设计要素。指出拉萨地区能实现全被动供暖,可大大降低冬季供暖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被动式太阳建筑 供暖 室内热环境 窗墙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节能经济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宋金昭 杨建平 杭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5-1429,共5页
基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SLR(太阳能负荷比)节能设计原理,探讨房屋造价、节能率、辅助热量之间的联动关系。根据设计元素组合的多样性,借助0-1目标规划思想,建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节能经济优化模型和主被动结合的节能优化模型。最后,以拉... 基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SLR(太阳能负荷比)节能设计原理,探讨房屋造价、节能率、辅助热量之间的联动关系。根据设计元素组合的多样性,借助0-1目标规划思想,建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节能经济优化模型和主被动结合的节能优化模型。最后,以拉萨市典型住宅为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当地太阳能建筑节能的最优经济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节能率 0-1目标规划 造价增加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的阶跃传热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利军 戎向阳 +1 位作者 司鹏飞 李鹏宇 《暖通空调》 2019年第2期107-110,5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阶跃传热特性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透明围护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结合实测进行了验证。透明围护结构的阶跃传热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白天实现了直接受益窗太阳得热系数的阶跃升高,使得太阳能容易进入室内;夜间实现了直接受益... 介绍了一种具有阶跃传热特性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透明围护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结合实测进行了验证。透明围护结构的阶跃传热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白天实现了直接受益窗太阳得热系数的阶跃升高,使得太阳能容易进入室内;夜间实现了直接受益窗综合换热热阻的阶跃上升,使得热量可以保存住。实测表明:在该控制策略下,即使在室外最低温度为-12.5℃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宿舍楼室内温度也可维持在13~14℃,比非阶跃控制提高了4.5~10℃;传统墙体蓄放热速率难以满足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要求,这是造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蓄热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透明围护结构 阶跃传热 太阳得热系数 综合换热热阻 蓄热 放热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蔡余萍 杨祖贵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9-191,共3页
根据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原理,提出其设计内容和方向,包括总体设计、构造优化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节能 采暖 构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文娟 李瑾 《中国建设信息》 2009年第4期48-49,共2页
本文主要从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遮阳、通风,以及能量储存等方面介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并辅以实例介绍此种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旨在使各种设计方法和理念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外围环境 遮阳 微环境 能量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原理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洪 《室内设计》 2000年第4期40-44,共5页
当今的建筑设计已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的生存问题。设计的内涵从注重设计实体转到关心人的生存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设计日趋自然化。即设计使人的生活环境“复归”自然,使人能够感受自然的气息,享受轻松惬意的生... 当今的建筑设计已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的生存问题。设计的内涵从注重设计实体转到关心人的生存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设计日趋自然化。即设计使人的生活环境“复归”自然,使人能够感受自然的气息,享受轻松惬意的生活。第二,设计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即强调利用自然界可以再生的能量资源,如风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被动式太阳建筑 居民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永刚 《铁道勘察》 2006年第4期77-80,共4页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青藏线的房屋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基本类型:直接受益式、集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阐述了在青藏线开展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一个青藏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青藏线的房屋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基本类型:直接受益式、集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阐述了在青藏线开展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一个青藏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试验工程的实例,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应进一步提高集热玻璃幕墙的密封性和集热效率,增加房间围护结构材料的蓄热性能,改进门、窗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线 被动式太阳建筑 直接受益式 集热墙式 附加阳光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山地民居夏季热环境分析及被动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磊 田孟雨 +3 位作者 桑国臣 崔晓玲 朱轶韵 韩玮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250,共8页
对关中山地典型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测试,探究传统民居对山地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热工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获得关中山地民居的优化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传统民居的生土墙具有良好的热惰性,能够抵御室外... 对关中山地典型民居开展夏季热环境测试,探究传统民居对山地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热工设计参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获得关中山地民居的优化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传统民居的生土墙具有良好的热惰性,能够抵御室外温度波动;阁楼开敞的格栅窗能够在夜间时段引入室外低温空气,起到隔热降温效果。此外,提高墙体热惰性、采用通风屋面、南向外窗设置遮阳构件、采用夜间通风技术对夏季室内热环境提升显著,当外墙热惰性指标为27.18、南向外窗遮阳投影系数为0.5、夜间通风时段为18:00—次日09:00并采用通风屋面时,关中山地民居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和最高值分别降低2.9℃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热舒适 降温 设计优化 关中山地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下被动式太阳房辅助热源量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文秀 陈滨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12-15,67,共5页
减少对辅助热源的依赖是太阳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建筑自身的集热蓄热能力,可以减少辅助热源量。研究了根据一维热网络模型、温控下辅助热源量的计算公式及热平衡方程,计算不同辅助热源的控制常数以及设定温度下室内温度和辅... 减少对辅助热源的依赖是太阳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建筑自身的集热蓄热能力,可以减少辅助热源量。研究了根据一维热网络模型、温控下辅助热源量的计算公式及热平衡方程,计算不同辅助热源的控制常数以及设定温度下室内温度和辅助热源量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的热源控制常数取值和设定温度对室内温度和辅助热源量的影响;讨论了设定温度对墙体蓄热利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辅助热源 辅助热源控制常数 墙体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12
《北方建筑》 2020年第4期28-28,共1页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通过建筑设计,使建筑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取暖,尽量减少通过维护结构及通风渗透而造成热损失;在夏季尽量减少因太阳辐射及室内人员设备散热造成的热量,以不使用机械设备为前提,完全依靠加强建筑物的遮挡功能,通...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通过建筑设计,使建筑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取暖,尽量减少通过维护结构及通风渗透而造成热损失;在夏季尽量减少因太阳辐射及室内人员设备散热造成的热量,以不使用机械设备为前提,完全依靠加强建筑物的遮挡功能,通过建筑上的方法,达到室内环境舒适目的的环保型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人员 建筑设计 室内环境 太阳辐射热 被动式太阳建筑 机械设备 环保型建筑 设备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研究--以托马斯·赫尔佐格青年教育学院宾馆设计为例
13
作者 郭家怡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第2期78-80,共3页
被动式太阳能能更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托马斯•赫尔佐格青年教育学院宾馆设计为例进行... 被动式太阳能能更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托马斯•赫尔佐格青年教育学院宾馆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是减少建筑常规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且对太阳能利用率较高、构造简单、成本较低、施工方便。发展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托马斯·赫尔佐格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能建筑的硏究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丹 王立久 《太阳能》 2016年第2期65-68,31,共5页
首先介绍了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能建筑的工作原理,并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阐述其理论研究进展;其次总结了百叶式、多孔式等类型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太阳能建筑的技术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在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集热蓄热墙式 被动式太阳建筑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进展综述
15
作者 孙畅 张磊 鞠晓磊 《太阳能》 2024年第7期70-78,共9页
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和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主动式太阳能建筑中可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可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分析为主... 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和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主动式太阳能建筑中可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可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性、定量和综合分析,并以节能低碳、室内热舒适度、设计优化及相变材料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2)系统的性能系数和太阳能保证率是建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研究重点,设备选型、系统设计、运行策略是主要研究内容;阴、雨、雪天等太阳能无法利用的工况多采用太阳能辅助热泵供暖系统。3)增强光伏组件通风性可使光伏组件降温,提升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筑的光伏发电量;回收利用光伏发电伴生热量有助于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动式太阳建筑 光伏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供暖 太阳能空调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建筑外墙传热系数朝向差异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桑国臣 方倩 +3 位作者 王文康 朱轶韵 赵钦 崔晓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0-3450,共11页
结合太阳能建筑室外热作用朝向差异显著的特点,对不同朝向外墙单位面积日平均失热量进行分析,提出“传热系数朝向差异”的太阳能建筑墙体热工设计方法。借助建筑分析模型,确立墙体节材量随基础传热系数和室内计算温度的变化关系;对比分... 结合太阳能建筑室外热作用朝向差异显著的特点,对不同朝向外墙单位面积日平均失热量进行分析,提出“传热系数朝向差异”的太阳能建筑墙体热工设计方法。借助建筑分析模型,确立墙体节材量随基础传热系数和室内计算温度的变化关系;对比分析拉萨、银川及西安3个地区太阳能建筑的墙体节材性特点及传热系数朝向差异设计下的墙体内壁面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墙体传热系数朝向差异化设计可减少墙材用量,且太阳辐射强度越高的地区节材性越明显,该方法不会对室内热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太阳建筑 太阳 节能 传热系数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应用与建筑一体化
17
作者 崔学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0期87-89,共3页
文章对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着重介绍了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国内外情况和若干问题,并展望了在民用和工业(以煤炭行业为例)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太阳 建筑一体化 被动式太阳建筑 动式太阳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宁 钱利姣 张永娟 《建筑节能》 CAS 2013年第3期20-23,27,共5页
介绍了太阳能资源的来源、优缺点,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论述了太阳能应用于建筑的必要性。说明了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电池式建筑的含义、类别、原理及构造。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被动式太阳建筑 动式太阳建筑 太阳能电池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室内人体太阳辐射得热特性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宸章 李念平 +3 位作者 何颖东 阿勇嘎 陆美瑶 黄晨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6-302,共7页
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通过实测验证了daylight coefficient(DC)算法模拟太阳辐射强度的准确性。随后基于假人仿真模型采用DC算法计算室内人体平均辐射温度增量(ΔMRT),与SolarCal(SC)算法结果作对比,并... 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能耗有着显著影响。通过实测验证了daylight coefficient(DC)算法模拟太阳辐射强度的准确性。随后基于假人仿真模型采用DC算法计算室内人体平均辐射温度增量(ΔMRT),与SolarCal(SC)算法结果作对比,并对SC算法进行改进。相比原SC算法,改进SC算法与DC算法计算散射辐射ΔMRT最大差值从4.66℃优化到0.92℃。然后通过改进SC算法数值模拟案例分析了建筑室内人体全年太阳辐射得热特性,为评估被动太阳能建筑性能及改进暖通空调系统参数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数值模拟 被动式太阳建筑 ΔMRT Daylight Coefficient算法 SolarCa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正十八烷相变纳米胶囊制备表征及在太阳能建筑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馨文 翟鑫钰 +2 位作者 董辈辈 王荆航 彭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0-298,共9页
将相变纳米胶囊与传统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进行结合,通过非机械化储能方式提高传统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集热和控温性能,从而实现室内节能。通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分别含有3种成核剂(纳米Al_(2)O_(3)/C_(28)/C_(14)H_(30)O)改性的C_(18)/SiO_... 将相变纳米胶囊与传统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进行结合,通过非机械化储能方式提高传统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集热和控温性能,从而实现室内节能。通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分别含有3种成核剂(纳米Al_(2)O_(3)/C_(28)/C_(14)H_(30)O)改性的C_(18)/SiO_(2)相变纳米胶囊,并采用浇铸法制备含有最佳相变纳米胶囊的石膏板。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相变纳米胶囊的化学结构和外貌,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量分析及激光导热仪探究其储热性能,并对相变纳米胶囊石膏板进行一系列综合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变纳米胶囊呈球状,粒径范围为100~300 nm。与不含成核剂的相变纳米胶囊相比,含15%C_(14)H_(30)O成核剂的过冷度降低49.00%,导热系数提高13.76%,并具有优异的热耐久性和可靠性。因此,将15%C_(14)H_(30)O改性的相变纳米胶囊应用于石膏板,通过引入温差评价发现,添加10%相变纳米胶囊的石膏板更有利于充分吸收外界热量,减小温度波动,从而实现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室内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胶囊 过冷 导热系数 成核剂 相变纳米胶囊石膏板 被动式太阳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