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79
1
作者 章光日 顾朝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共7页
提出了被动城市化的概念,回顾了被动城市化的发展历史,重点对我国当前被动城市化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并对我国被动城市化的总体规模作了估算和预测,最后总结了被动城市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控被动城市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被动城市化 失地农民 城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孟祥斐 华学成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0,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规模日渐庞大,他们在失去土地进城后首要面临的是转型适应过程。本文重在探讨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机制,认为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有同化、融合、分化和边缘化四种表现形式。而社会记忆、社会认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规模日渐庞大,他们在失去土地进城后首要面临的是转型适应过程。本文重在探讨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机制,认为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有同化、融合、分化和边缘化四种表现形式。而社会记忆、社会认同与被动城市化机制是影响失地农民转型适应的重要因素。其中,被动城市化机制与社会记忆制约着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而转型适应的成功反过来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记忆。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由于上述要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内卷化趋势,转型适应发生障碍,这将不利于失地农民的城市化与城乡社会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转型适应 社会认同 社会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的村庄权力格局与村干部角色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善华 王纪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一种可称为“被动城市化”,即城市的扩张消解了原来的农村社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村委会掌握着土地资源的处置权而形成了强势村委会和弱势村民这样一种权力格局,并且村干部逐渐形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和村民产生分化... 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一种可称为“被动城市化”,即城市的扩张消解了原来的农村社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村委会掌握着土地资源的处置权而形成了强势村委会和弱势村民这样一种权力格局,并且村干部逐渐形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和村民产生分化,、权威或权力地位的合法性是村干部利益的保障,村干部通过对村庄选举的操控来实现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社区消解 权力格局 选举操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城市化背景下转型社区研究——以郑州市庙张社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晓娟 王峰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6,共6页
与自主选择进入城市的农民相比,被动城市化地区农民进入城市并且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过程相对较漫长。本文研究了郑州在城市拓展过程中的被动城市化转型社区庙张小区的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分析了转型社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 与自主选择进入城市的农民相比,被动城市化地区农民进入城市并且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过程相对较漫长。本文研究了郑州在城市拓展过程中的被动城市化转型社区庙张小区的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分析了转型社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深层次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实现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展过程,即转型社区城市化质的提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转型社区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社区精英参与社区治理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新伟 赵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7-70,88,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开始扩容,大量农村走向了被动城市化的道路。社区精英作为城市化社区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缘于社区精英自身角色的变化、政府的支持、社区居民的选择、精英自身的利益等综合性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开始扩容,大量农村走向了被动城市化的道路。社区精英作为城市化社区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缘于社区精英自身角色的变化、政府的支持、社区居民的选择、精英自身的利益等综合性作用的结果;同时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适当对社区精英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规范和限制,逐步走制度化的社区治理之路,培育社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社区精英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空间的重构与失地农民的被动城市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美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6,共5页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的城市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出现与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显著成果,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的根本转变,然而这种表现在物质形...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的城市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出现与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显著成果,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的根本转变,然而这种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的生活空间的重构使失地农民作出的城市化选择,并非是个人的自愿选择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所致,因此是一种被动的城市化。这一社会事实提醒我们在应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空间生产 生活空间 被动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落社区被动城市化的庇护关系逻辑 被引量:3
7
作者 卢俊秀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4,共4页
改革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强制推行的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城乡结合部的村落社区逐渐被"嵌入"城市空间而变成城市社区,于是,"撤村改居"成为城市政府对"嵌入"城市空间的新型社区(原村落社... 改革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强制推行的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城乡结合部的村落社区逐渐被"嵌入"城市空间而变成城市社区,于是,"撤村改居"成为城市政府对"嵌入"城市空间的新型社区(原村落社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村委会要变成居委会,隶属于街道办事处;另一方面,村经济联社要变成经济股份公司这样的现代企业。但是,从村经济联社到村经济股份公司的变迁结果来看,村经济股份公司并没有变成新型的现代企业,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不断需要从集体经济中获得不菲的"分红",于是,村经济股份公司与村民之间就自然形成了庇护关系。同时,本来进入城市的村落社区所需公共物品应由城市政府来承担,但由于城市政府为减少支出成本,并没有向进入城市空间的新型"村落社区"供给基本的公共物品,导致村经济股份公司继续承担了更多的社区公共事务,延续了原来村集体组织办社区的固有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庇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村集体经济组织 被动城市化 撤村改居 庇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被动型城市化中失地农民就业转移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爱婷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8-8,69,共2页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许多城郊农村被动地加入到城市化行列,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村非农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被动型城市化即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对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也应由政...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许多城郊农村被动地加入到城市化行列,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村非农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被动型城市化即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对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也应由政府主导。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转移可遵循"123"转移机制,即一个"领导小组"、两个"中心"、三种"就业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将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培训纳入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失地农民 就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中村”改造
9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5期54-54,共1页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变迁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其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作为“都市里的乡村”,“城中村”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已是当务之急。...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变迁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其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作为“都市里的乡村”,“城中村”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已是当务之急。作为“过渡型社区”“发展型社区”,“城中村”社区治理相较于一般城市社区治理或农村社区治理,其牵扯的利益更加多元,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社区治理 被动城市化 聚焦 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整体功能 城镇化 过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