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菁 卢文杰 +8 位作者 邱春光 胡大一 郭继鸿 李学斌 张萍 张菲斐 何飞 黄振文 刘瑞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9-392,共4页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为心室起搏(VVI)心尖部起搏、现需更换起搏器的患者2例和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的新患者33例,共35例。评估QRS波宽度、S-QRS间期,...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为心室起搏(VVI)心尖部起搏、现需更换起搏器的患者2例和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的新患者33例,共35例。评估QRS波宽度、S-QRS间期,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测量左室12个节段的QRS波起始点至各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Q-Ts)和左室12个节段的Q-Ts最大差值(Max-ΔTs)。结果:RVOT起搏组的S-QRS间期较RVA起搏组缩短[(31.35±7.27)msvs(54.35±9.03)ms](P<0.05)。RVOT起搏组的QRS时限较RVA起搏组缩短[(72.44±10.36)msvs(91.47±10.56)ms](P<0.05)。与RVOT起搏相比,RVA起搏术后1d的LVEF、FS均降低(P<0.05)。RVA起搏组的左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Q-Ts与RVOT起搏组相比,均延长(P<0.01)。结论: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被动固定电极 组织多普勒 间隔部起搏 非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