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被动变刚度柔性单腿建模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史延雷 张小俊 +1 位作者 孙凌宇 张明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19-2727,共9页
为了改善传统刚性足式机器人运动高能耗问题,通过仿生学研究总结人类跑跳运动刚度与能效相关性,建立具有主—被动复合变刚度的串联柔性单腿数学模型,对减速器、柔性关节阻尼、功率流进行了详细描述;选定单腿模型主要参数并结合仿生学设... 为了改善传统刚性足式机器人运动高能耗问题,通过仿生学研究总结人类跑跳运动刚度与能效相关性,建立具有主—被动复合变刚度的串联柔性单腿数学模型,对减速器、柔性关节阻尼、功率流进行了详细描述;选定单腿模型主要参数并结合仿生学设计关节"三段式"被动变刚度特性,采用Hertz模型进行触地碰撞仿真,验证了具有被动变刚度特性的柔性单腿比定刚度柔性单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对原地跳跃运动、支撑相水平运动两个过程的仿真计算,得出不同运动情况下腿部刚度与能耗的变化规律。研制了具有主—被动复合式变刚度柔性关节及基于该关节的单腿样机,联合NI-cRIO系统实验,验证了不同运动情况下合理调整刚度系数能够改善足式机器人能耗的结论,与仿生学研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主动刚度 被动变刚度 柔性单腿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主-被动变刚度柔性关节的足式机器人单腿被动弹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会英 万媛 +1 位作者 闫昆 张小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通过对生物运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分析,基于仿生学设计了一款具有主-被动变刚度柔性回转关节的单腿机器人,以追求更好的稳定性、更快的运动速度及更高的能量利用率为目标,基于综合应用动力学、碰撞理论和机械振动建立了机器人腾空相和着地... 通过对生物运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分析,基于仿生学设计了一款具有主-被动变刚度柔性回转关节的单腿机器人,以追求更好的稳定性、更快的运动速度及更高的能量利用率为目标,基于综合应用动力学、碰撞理论和机械振动建立了机器人腾空相和着地相,以及落地碰撞和起跳冲击的动态模型,针对柔性回转关节的主-被动变刚度对纵向弹跳频率、落地碰撞和起跳冲击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验证。验证了被动变刚度有效地降低着地相支撑腿的振动频率,增加刚度,降低支撑期下肢受力时的机械震颤。柔性回转关节通过主动变刚度增大刚度能够缩短触地时间,提高弹跳的频率,且可以适应不同的地面。主-被动变刚度柔性回转关节对单腿的弹跳运动,提高了跳跃的稳定性、适应性,为足式机器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腿结构 主动刚度 被动变刚度 跳跃频率 机械震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组合隔震新体系性能化设计方法
3
作者 李铮 付伟庆 王浩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是一种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的装置,具有变阻尼耗能和变刚度限位功能。当与隔震支座组合使用时,这种装置构成了一种新的隔震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不同类型和烈度大小的地震波。根据性能化设计理论,提出了针对组... 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是一种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的装置,具有变阻尼耗能和变刚度限位功能。当与隔震支座组合使用时,这种装置构成了一种新的隔震体系,能够有效控制不同类型和烈度大小的地震波。根据性能化设计理论,提出了针对组合隔震体系的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完成隔震层中被动变阻尼变刚度装置和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工作。研究还提供了完整的设计流程和详细的设计过程说明,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性能设计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组合隔震新体系的工程设计领域,为相关工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支持。通过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可使结构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灾害,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阻尼刚度装置 组合隔震体系 性能设计方法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被动智能控制研究
4
作者 刘振鹏 王伟 李前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6-211,共6页
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应用于结构被动智能控制。分析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恢复力特性及影响参数 ,建立了被动连续变刚度体系的理论模型 ,推导了受控结构系统的一般方程 ,进行了模型结构的被动智能控制仿真分析。
关键词 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 结构被动智能控制 耗能装置 被动连续刚度体系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