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实用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明云 瞿伟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33,共4页
以两个被控结构风振反应的控制效果相等为原则 ,本文建立了非线性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耸结构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的等效TMD方法。文中利用求出的等效TMD动力参数和TMD对结构风振反应控制效果等效结构阻尼比的概念 ,提出了基于中国荷载规范... 以两个被控结构风振反应的控制效果相等为原则 ,本文建立了非线性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耸结构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的等效TMD方法。文中利用求出的等效TMD动力参数和TMD对结构风振反应控制效果等效结构阻尼比的概念 ,提出了基于中国荷载规范的非线性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被动动力减振器 风振控制 高耸结构 等效TMD法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5种被动动力减振器时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优化设计的统一公式 被引量:1
2
作者 瞿伟廉 Chang C C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是建立5种被动的动力减振器对长宽比较大的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优化设计的统一方法。文中,在建立了5种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统一的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侧移-... 目的是建立5种被动的动力减振器对长宽比较大的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优化设计的统一方法。文中,在建立了5种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统一的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控制效果最优等效阻尼比和被动动力减振器最优设计参数的基本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本文比较了5种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侧移-扭转脉动风振反应的控制效果,讨论了动力减振器在楼层上设置位置对动力减振器最优设计参数和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到了2个有工程价值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动力减振器 高层建筑 侧移-扭转反应 风振控制效果 优化统一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制冷机振动控制研究
3
作者 龚小丽 张安阔 +2 位作者 余文辉 熊超 陈海涛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36,共10页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活塞往复运动带动气压高频变换,进而产生大的振动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了抑制振动,提出了基于被动减振器的解决方法。通过改变减振器运动质量,使其固有频率与制冷机工作频率相匹配,实现整机振动优化。重点考察...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活塞往复运动带动气压高频变换,进而产生大的振动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了抑制振动,提出了基于被动减振器的解决方法。通过改变减振器运动质量,使其固有频率与制冷机工作频率相匹配,实现整机振动优化。重点考察了不同质量配重块对减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发现减振器固有频率随着运动质量的增加而变小,当减振器固有频率与制冷机运行频率保持一致时,能够有效抑制机器振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减振器,3台制冷机振动都得到了有效抑制,相较优化前平均降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机 被动减振器 振动抑制方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67
4
作者 李世民 吕振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16,共7页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指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指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振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基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悬架 被动式液阻减振器 可调阻尼减振器 筒式液阻减振器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道床系统道床板上阻尼减振器的理论研究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力文 李元康 王安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234-239,共6页
基于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原理设计组合式道床系统道床板上的阻尼减振器,并重点解决了道床板阻尼减 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及安装数量等相关问题,根据模态分析可以看出组合道床系统的一阶垂向 振动在26.336Hz,绕中心线... 基于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原理设计组合式道床系统道床板上的阻尼减振器,并重点解决了道床板阻尼减 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及安装数量等相关问题,根据模态分析可以看出组合道床系统的一阶垂向 振动在26.336Hz,绕中心线扭转一阶模态在31.236Hz,阻尼减振器的设计频率与此保持一致,通过共振吸收道床系统 的振动能量;基于质量感应法得到组合式道床系统1阶垂向模态和1阶侧向扭转等效质量M1和M2分别为5519.4kg和 5 465.7 kg;根据阻尼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准则(定点理论)计算质量比μ1=0.20时的等效质量为1 103.9 kg,最优刚度为 24.96kN/mm,最优阻尼为10.82kN s/m,质量比μ2=0.10时的等效质量为546.6kg,最优刚度为17.98kN/mm,最优阻尼 为5.81kN s/m。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阻尼减振器后,组合式道床系统的道床板振动降低4.5dB(z);组合式道床系统具 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相对普通道床基础减振19.1dB(z),加入被动式阻尼减振器后,基础减振量达21.5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组合道床 被动式阻尼减振器 有限元 质量感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精度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立新 《制造技术与机床》 1981年第9期-,共4页
关键词 导轨 加工精度 机床结构 车床 加工面 几何误差 热变形 塑性变形 被动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