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谱选择的太阳电池被动冷却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鹏 王伟 +4 位作者 周文彩 于浩 齐帅 王川申 马立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756,F0004,共11页
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组件温度升高而降低,适当冷却可以改善电池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人们对运行中太阳电池的冷却问题越来越关注。相比主动冷却,太阳电池的被动冷却具有自我维持和无额外能耗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其中基... 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组件温度升高而降低,适当冷却可以改善电池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人们对运行中太阳电池的冷却问题越来越关注。相比主动冷却,太阳电池的被动冷却具有自我维持和无额外能耗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其中基于光谱选择的被动冷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性地屏蔽太阳辐射(0.3~2.5μm)中的亚带隙光,减小吸收热,但保持光电响应波段光的高透射率;二是提高光伏表面中红外波段(4~25μm)的发射率,提升寄生热的辐射散热能力。本文从光谱选择的角度出发,对促进太阳电池降温的太阳光谱选择、辐射制冷及全光谱选择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刻蚀、溅射、辊涂等方法在玻璃表面制备的光谱选择材料可以屏蔽太阳光谱中不激发光电效应的波段,增强中红外辐射制冷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光伏温度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此外,文章还对被动式制冷材料的产业化潜力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辐射制冷 太阳光谱选择 被动冷却材料 光电转换效率 光子晶体 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大惯性热阱被动冷却效果研究
2
作者 吴晓艳 黄奕翔 张旭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6,76,共9页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热阱换热系统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并通过动态热响应实验进行了验证。结合前期研究的优化结果对热阱系统的被动冷却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用钢量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缓解初始温度的升高...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热阱换热系统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并通过动态热响应实验进行了验证。结合前期研究的优化结果对热阱系统的被动冷却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用钢量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缓解初始温度的升高以及初始热扰的增加带来的温度超标问题,并可以提高控制设备全运行时间。当用钢量为200 kg/m^(2)且采用最优设计时,室内初始温度可以提高2℃,室内初始热扰可以增加30%。用钢量增加至150 kg/m^(2)且采用最优设计时,控制设备可以全运行5 h。在工程要求的限值条件(用钢量及肋片参数取值)下,天花板热阱换热量的优化极限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建模 动态热响应 被动冷却 热阱 主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光子化学势增强被动辐射冷却的理论模型
3
作者 张学志 李炜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9-1138,共10页
被动辐射冷却技术因其在能源节约和环境调节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技术的冷却能力受到普朗克定律的固有限制。近期研究表明,正光子化学势具有提升理论辐射功率密度的潜力,但这一过程需要能量输入。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集成热... 被动辐射冷却技术因其在能源节约和环境调节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技术的冷却能力受到普朗克定律的固有限制。近期研究表明,正光子化学势具有提升理论辐射功率密度的潜力,但这一过程需要能量输入。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集成热机和热辐射二极管(TRD)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够被动地实现正光子化学势,从而在理论上增强辐射冷却功率密度。研究结果表明,TRD与热电发电机(TEG)的耦合系统可有效提升冷却功率。计算显示,当卡诺热机热端和冷端温度分别为300 K和280 K时,TRD-卡诺热机耦合系统有达到606.3 W/m^(2)辐射功率密度峰值的潜力。该峰值辐射功率密度有潜力超过300 K下的理想黑体辐射功率密度459 W/m^(2)。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表明,TRD与热机的协同效应为增强辐射冷却性能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化学势 热辐射二极管 电致发光冷却 被动辐射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2 位作者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干热地区集热冷却联用系统试验研究
5
作者 齐典伟 饶博闻 +2 位作者 徐凤 谢丽蓉 张佳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该文结合新疆地区昼夜大温差气候特性,在乌鲁木齐市搭建一套小型太阳能集热——天空辐射冷却两用系统,通过对比PE防风膜层数和测试不同流速工况下的系统运行结果来探究两用装置的集热/冷却潜力。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日间集热模式下的最... 该文结合新疆地区昼夜大温差气候特性,在乌鲁木齐市搭建一套小型太阳能集热——天空辐射冷却两用系统,通过对比PE防风膜层数和测试不同流速工况下的系统运行结果来探究两用装置的集热/冷却潜力。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日间集热模式下的最大进出口温升为6.40℃,最大瞬时集热功率为721.88 W/m^(2);夜间冷却模式下最大进出口温降为0.94℃,出口温度相对环境温降可达1.43℃,最大瞬时冷却功率为50.89 W/m^(2),这为其在实际中的工业集热应用和本地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高温冷冻水制备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冷却 太阳能集热 被动冷却 太阳辐射 大气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气候资源与被动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庆林 李建成 +2 位作者 汪志舞 陶杰 蔡宁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的病态气候现象,潜在的危害极大。从广州的亚热带城市气候资源水平出发,讨论了应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自我调节机制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方法,目的在于减弱广州的城市热岛效应。广州地区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可获得建筑屋...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的病态气候现象,潜在的危害极大。从广州的亚热带城市气候资源水平出发,讨论了应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自我调节机制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方法,目的在于减弱广州的城市热岛效应。广州地区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可获得建筑屋面的最大温差为10℃,平均温差为5℃。分析认为,广州地区因为具有完整的气候要素,具备依靠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实现城市非绿地表面被动降温的自然条件。文中还提出了广州城市气候资源应用研究方面的5项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城市气候 气候资源 被动蒸发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肋片对光伏板发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红兵 陈希琳 +2 位作者 王起 张磊 褚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研究了被动式冷却条件下肋片对光伏板发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伏板倾角、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和风速等因素对光伏板发电效率和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对带冷却肋片和不带冷却肋片的光伏板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安... 研究了被动式冷却条件下肋片对光伏板发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伏板倾角、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和风速等因素对光伏板发电效率和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对带冷却肋片和不带冷却肋片的光伏板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安装冷却肋片可以使光伏板的发电效率提高0.3%~1.8%,发电功率提高1.8%~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板 被动冷却 发电效率 冷却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聚光电池肋型结构冷却特性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陈海飞 王韵杰 +2 位作者 杨慧涵 邵永辉 杨洁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太阳电池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工作温度过高会极大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甚至损坏电池,特别是在高倍聚光条件下,保持电池温度均匀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将直肋式换热器、针肋式换热器、三角肋式换热器与高倍聚光电池... 太阳电池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工作温度过高会极大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甚至损坏电池,特别是在高倍聚光条件下,保持电池温度均匀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将直肋式换热器、针肋式换热器、三角肋式换热器与高倍聚光电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在电池温度均匀性方面,直肋式换热器下的电池能较好地保持温度场的均匀,并且光电转换效率均优于其他两种情况;当风速超过2 m/s,聚光比为1000时仍可以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光电转换效率超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高倍聚光 被动冷却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抗紫外日间被动辐射制冷多孔涂层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侯艺 张佳文 +1 位作者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7,共8页
具有个人热管理功能的纺织品,可减缓夏日高温对人体的伤害。本文以尼龙织物为基材,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含氟改性的无机SiO_(2)、ZnO纳米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得到了具有超疏水和抗紫外功能的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DRC)多孔涂层织... 具有个人热管理功能的纺织品,可减缓夏日高温对人体的伤害。本文以尼龙织物为基材,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含氟改性的无机SiO_(2)、ZnO纳米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得到了具有超疏水和抗紫外功能的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DRC)多孔涂层织物。研究表明:整理后的尼龙织物表面及纤维间被相互黏连的多孔聚合物膜及氟改性SiO_(2)、ZnO纳米粒子覆盖,粒子相对质量和涂覆量的增加可增强织物的光谱性能,改性织物的太阳光反射率和中红外发射率最高可达93.1%和98.8%;太阳光下多孔涂层织物的温度可比环境温度低8~12℃,且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耐候性和机械性能;改性氧化锌(F-ZnO)的引入为整理后的尼龙织物提供了优异的抗紫外性能,使其达到抗紫外织物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日间辐射冷却 多孔涂层 抗紫外 超疏水 户外纺织品 改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扬扬 马文 +3 位作者 李敏 李浙锋 张相龙 白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 高红外辐射材料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展高红外辐射材料研究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红外辐射材料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在节能、热防护和散热应用的理论和高红外辐射性能的实现及研究现状。目前,高红外辐射材料在性能、耐久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在理论基础、制备工艺、稳定性、制备成本、多功能性与辐射性的统筹协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红外辐射率 节能 热防护 散热 日间被动辐射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思彤 李微微 +3 位作者 王学科 王树博 谢晓峰 朱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能量转化率高且环境友好,成为新一代能源动力的选择。通过分析温度对PEMFC运行性能的重要影响说明对电池进行有效热管理的重要性,按照主动冷却和被动冷却的分类方式对目前PEMFC热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综...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能量转化率高且环境友好,成为新一代能源动力的选择。通过分析温度对PEMFC运行性能的重要影响说明对电池进行有效热管理的重要性,按照主动冷却和被动冷却的分类方式对目前PEMFC热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综述,着重介绍运用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材料的选择和强化传热的方法,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热管理 相变 被动冷却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型光伏集热墙体系统的冬季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李媛 谢运生 +2 位作者 罗成龙 邹武 万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5-270,共6页
以可对比热箱为实验平台,构建相变蓄热型光伏集热(PV-PCM-Trombe)墙体实验系统。通过冬季工况测试,实验分析该系统的光电性能和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间气温始终高于对比间气温和环境温度,且日平均环境温度越高,... 以可对比热箱为实验平台,构建相变蓄热型光伏集热(PV-PCM-Trombe)墙体实验系统。通过冬季工况测试,实验分析该系统的光电性能和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间气温始终高于对比间气温和环境温度,且日平均环境温度越高,实验间与对比间和环境温度的温差也越大,表明本系统可在冬季高效利用太阳能很好实现地建筑被动采暖;相变板在白天吸收太阳能蓄热,可使房间在冬季夜间维持更长时间的舒适温度;实验期间系统的平均光电效率约为13.71%,系统工作时其光电效率与开路电压存在强关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被动冷却 被动采暖 太阳能 集热墙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热度扩散的主题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立伟 谢朝阳 唐权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86-2889,2916,共5页
为规避审查,互联网中经常使用同音、形似、谐音等替代真实词汇谈论同一主题,需要有相应的表达、识别和检测机制。一个主题通常包含多个关键词,引入词网,根据相关词汇对主题进行索引。当一个词语被提及时,其所属的主题热度也相应增加,并... 为规避审查,互联网中经常使用同音、形似、谐音等替代真实词汇谈论同一主题,需要有相应的表达、识别和检测机制。一个主题通常包含多个关键词,引入词网,根据相关词汇对主题进行索引。当一个词语被提及时,其所属的主题热度也相应增加,并增加与其相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和主题热度。引入各向异性扩散(anisotropic diffusion)方程作为热度扩散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与人工标注结果匹配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检测 词网 各向异性扩散 被动冷却 比较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道-太阳能通风塔一体化系统中地道长度对通风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丽孺 吴成赫 +2 位作者 刘琳 潘鑫沛 王璋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6-221,共6页
为解决高大空间建筑如剧院、体育馆等空调能耗巨大的问题,该文以海南某剧院为例,针对大空间建筑提出地道风预冷-太阳能通风塔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利用地道风作为天然冷源将室外空气冷却,以太阳能通风塔增强热压而产生强大的浮力作为驱动... 为解决高大空间建筑如剧院、体育馆等空调能耗巨大的问题,该文以海南某剧院为例,针对大空间建筑提出地道风预冷-太阳能通风塔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利用地道风作为天然冷源将室外空气冷却,以太阳能通风塔增强热压而产生强大的浮力作为驱动,使剧院以被动冷却方式消除内部余热。并借助于Fluent软件主要对地道长度对一体化系统通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单地道复合系统,当地道长度从80 m增至140 m时,送风温度降低2℃,提高了工作区的舒适性,同时导致通风量降低约17%。但当地道长度分别为80、100 m时,剧院后排一些座位的温度、通风速度已超过或接近舒适性标准的上限。并将单地道优化为双地道复合系统,发现达到相同送风温度情况下,双地道系统所要求的单条地道长度减小,且整个工作区的温度场、速度场比单地道复合系统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冷却 地道 太阳能通风塔 复合系统 性能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日间被动辐射制冷的柔性复合膜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洁 郭勇德 +5 位作者 徐畅华 史纳蔓 李思琦 尹思雨 张如全 罗磊 《现代纺织技术》 2025年第9期1-10,共10页
辐射制冷是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被动制冷技术,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柔性复合膜因其轻质、良好的柔韧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辐射制冷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对比了其制... 辐射制冷是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被动制冷技术,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柔性复合膜因其轻质、良好的柔韧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辐射制冷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对比了其制备方法对材料制冷性能的影响。其次根据材料组成,将柔性复合膜分为无机复合膜、聚合物复合膜和多层复合膜,并从材料制冷原理出发,概述了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设计思路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总结了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复合膜的性能稳定性、耐久性和色彩多样化等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综述结果可为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复合膜 被动冷却 反射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道-中间隔热型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礼颉 罗成龙 +3 位作者 季杰 熊继海 范敏 席细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7-1232,共6页
以解决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问题为主要方向,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相变蓄热(PCM)墙体技术:双流道-中间隔热型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系统。通过可对比热箱实验平台实验测试分析。研究得到:非采暖期时,实验间空气温度各天的平... 以解决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问题为主要方向,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相变蓄热(PCM)墙体技术:双流道-中间隔热型太阳能相变蓄热墙体系统。通过可对比热箱实验平台实验测试分析。研究得到:非采暖期时,实验间空气温度各天的平均值依次约为25.5、25.3、22.7℃,对比间空气温度各天的平均值依次约为25.4、25.1、22.5℃,相比差别不大,这表明该系统可有效防止建筑出现非采暖期过热的问题。同时,在冬季,该系统可利用太阳能获得较好的采暖效果,实验结果得到环境温度平均为2.7℃时,全天实验间空气温度平均为13.5℃,最高为30.6℃。在非采暖期和冬季工作模式下,相变板内外表面的温度趋于相近,表明本实验系统的相变板内填充的相变材料在厚度方向可做传热上的均匀性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被动冷却 被动采暖 夏季过热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蒸发换热系数he的证明 被引量:9
17
作者 孟庆林 陈启高 +2 位作者 冉茂裕 李建成 蔡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6-219,共4页
从湿空气状态方程出发,依据Lewis关系证明了蒸发换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一般关系,推导了湿表面上水分蒸发换热系数he的一般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 被动蒸发冷却 蒸发换热系数 对流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气候区建筑防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加平 罗戴维 刘大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17,共10页
湿热气候区高温高湿,太阳辐射强烈,夏季漫长.自然通风工况下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指标远离人体热舒适区.建筑防热措施与技术是湿热气候区改善热舒适性与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针对建筑遮阳、自然通风、蒸发冷却和围护结构隔热四种常用防热措施... 湿热气候区高温高湿,太阳辐射强烈,夏季漫长.自然通风工况下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指标远离人体热舒适区.建筑防热措施与技术是湿热气候区改善热舒适性与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针对建筑遮阳、自然通风、蒸发冷却和围护结构隔热四种常用防热措施,深入开展了文献研究,详细分析了这四种防热方式在湿热气候区的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探索了湿热气候区建筑防热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防热 建筑遮阳 自然通风 被动蒸发冷却 围护结构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开发新型储热材料
19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2-312,共1页
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分校和莱比锡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储热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有可能用于光伏组件和住宅电池的被动冷却。这种新材料是一种形状稳定的相变材料(ss-PCM),其储热能力是商用相变... 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分校和莱比锡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储热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有可能用于光伏组件和住宅电池的被动冷却。这种新材料是一种形状稳定的相变材料(ss-PCM),其储热能力是商用相变材料的五倍。据称,ss-PCM通过将其物理状态从固体变为液体来吸收大量的热量,然后在材料硬化时将其释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比锡大学 物理状态 被动冷却 相变材料 储热材料 能源效率 马丁路德 光伏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科学家开发新型储热材料
20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1-291,共1页
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分校(MLU)和莱比锡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储热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有可能用于光伏组件和住宅电池的被动冷却。这种新材料是一种形状稳定的相变材料(ssPCM),其储热能力是商用... 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哈雷-维滕贝格分校(MLU)和莱比锡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储热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有可能用于光伏组件和住宅电池的被动冷却。这种新材料是一种形状稳定的相变材料(ssPCM),其储热能力是商用相变材料的五倍。据称,ss-PCM通过将其物理状态从固体变为液体来吸收大量的热量,然后在材料硬化时将其释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比锡大学 物理状态 被动冷却 相变材料 储热材料 能源效率 德国科学家 光伏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