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蕙 刘伟 +1 位作者 陈巧玲 陈建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7-443,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衰老叶片中叶绿素降解的研究情况 ,包括叶绿素代谢的中间产物、终产物、主要代谢途径。
关键词 叶绿素 降解 衰老叶片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和种植模式对棉花氮素代谢和叶片衰老以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徐新龙 张巨松 +5 位作者 代健敏 席亚雯 李雪瑞 王莲 李蔚和 孙华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22,共14页
为确定新疆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策略,研究了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模式棉花氮素利用效率、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新陆中84号’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 为确定新疆棉区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策略,研究了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种植模式棉花氮素利用效率、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新陆中84号’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22—2023年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2种种植模式为主区:一膜六行(66 cm+10 cm宽窄行距、株距12 cm,M6)、一膜三行(76 cm等行距、株距6 cm,M3);以4种氮肥基追比例为副区:0:0(CK,不施氮)、0:10 (N0)、2:8(N2)、4:6(N4);共8个处理。施氮处理总施氮量均为320 kg·hm^(2)。本文测定了棉花不同生育期氮代谢酶及叶片衰老相关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M3N4处理的棉花可获得较高籽棉产量,分别为7342.59和8085.19 kg·hm^(-2),较M6N2处理(M6最优产处理)提高12.05%和6.18%;M3N4处理表现出更好的结铃性,单株铃数较M6N2处理增加10.17%,但单铃重平均减少1.48%。M3N4处理在盛花—盛铃期棉花功能叶可保持较高的酶活性,促进棉花氮代谢,延长叶片功能期;M3模式整体较M6模式的氮素最大积累速率(Vm)有所降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T)略有推迟,快速累积持续持续天数(Δt)增加3.85~11.64 d,氮素快速增长期生长特征值(TG)提高4.23%~27.60%。M3模式下各氮肥处理棉株氮素总积累量均高于M6模式对应氮肥处理,M3N4处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3N4处理棉花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于M6N2处理分别增加7.77%、10.56%和8.90%,但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3.03%。合理的氮肥基追比和种植模式可调控棉株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加快棉花氮代谢水平,增加棉株各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进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通过提高生理代谢酶活性延缓棉花叶片衰老,维持较高棉株单株铃数,从而充分发挥棉花生产潜力。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氮肥基追比控制在4:6为增产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模式 氮肥基追比 氮素代谢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干扰甜橙叶片衰老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李瑞民 陈烨 +1 位作者 周岩 单思杰 《植物医学》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柑橘黄龙病诱导甜橙叶片衰老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索甜橙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在柑橘黄龙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利用同源比对方法鉴定甜橙基因组中与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位点,通过分析前期测定的转录组数据,明确叶... 柑橘黄龙病诱导甜橙叶片衰老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索甜橙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在柑橘黄龙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利用同源比对方法鉴定甜橙基因组中与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位点,通过分析前期测定的转录组数据,明确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构建叶片衰老相关蛋白的互作网络,解析叶片衰老相关蛋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甜橙基因组中存在108个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位点,不均匀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21个甜橙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在柑橘黄龙病菌侵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其中9个下调表达,12个上调表达,基因集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刺激应答,蛋白质互作网络显示甜橙叶片衰老相关蛋白参与细胞自噬、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柑橘和黄龙病菌互作过程中的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黄龙病 叶片衰老 生物学过程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MsSAUR33通过ABA信号转导途径负调控叶片衰老
4
作者 刘春丽 郑川 +1 位作者 李孟湛 尹红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目的】研究MsSAUR33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构建紫花苜蓿MsSUR33超表达植物载体,将其超表达于野生型拟南芥与紫花苜蓿中,并测定叶片衰老相关指标。【结果】随着叶片衰老,MsSAUR33下调表达。MsSAUR33超表达拟南芥和紫花... 【目的】研究MsSAUR33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构建紫花苜蓿MsSUR33超表达植物载体,将其超表达于野生型拟南芥与紫花苜蓿中,并测定叶片衰老相关指标。【结果】随着叶片衰老,MsSAUR33下调表达。MsSAUR33超表达拟南芥和紫花苜蓿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酸(ABA)处理导致MsSAUR33下调表达,且MsSAUR33能与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蛋白激酶MsSnRK2.3相互作用。【结论】MsSAUR33通过介导ABA信号转导途径在叶片衰老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MsSAUR33 叶片衰老 脱落酸(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方法对银杏叶片衰老和观赏期的影响
5
作者 刘静 郭晨初 +4 位作者 国春杰 王健 于哲 高燕英 于顺祥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养护方法延缓银杏叶片衰老和延长黄叶观赏期效果。【方法】2023年,在林间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养护处理(对照、浇水、施肥、修剪),分析各处理对银杏不同时间的SPAD值、黄叶率、落叶率及其变化速度和最佳观赏期天数等的影... 【目的】探明不同养护方法延缓银杏叶片衰老和延长黄叶观赏期效果。【方法】2023年,在林间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养护处理(对照、浇水、施肥、修剪),分析各处理对银杏不同时间的SPAD值、黄叶率、落叶率及其变化速度和最佳观赏期天数等的影响。【结果】相比对照组,浇水组对银杏SPAD值无影响,但叶片衰老起始期SPAD值的下降速率和黄叶率日增量显著高于对照;施肥组和修剪组提高了银杏SPAD值,银杏叶片SPAD值下降速率最大值和黄叶率日增量最大值出现时间均晚于对照,且修剪组落叶率日增量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也晚于对照。浇水、施肥和修剪分别使银杏最佳观赏期延长了5、1和3 d。土壤在低氮水平时,浇水的银杏黄叶观赏期延长效果最好,但叶片衰老提前,对银杏生长不利;修剪延长银杏黄叶最佳观赏期效果较好,且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延迟了叶片衰老和落叶,对银杏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在土壤可利用氮不足、生长空间受限时,可首先考虑修剪的方法促进银杏生长和延长秋叶观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片衰老 落叶 黄叶观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锰肥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福 吕彩霞 +4 位作者 李娜 信会男 赖宁 耿庆龙 陈署晃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干旱是制约小麦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锰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采取室外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3种土壤水分处理[正常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CK),中度缺水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MS),重度缺水为田间持水量的... 干旱是制约小麦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锰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采取室外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3种土壤水分处理[正常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CK),中度缺水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MS),重度缺水为田间持水量的40%~45%(SS)]在孕穗-扬花期期间分别对小麦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0.2%、0.5%、1.0%、2.0%的MnSO4溶液,检测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拟合结果表明:两次喷施后小麦叶片MDA含量最低值在CK处理下对应的锰浓度分别为3.19和4.04 g/L,在MS和SS处理下仍为较低浓度值且小麦叶片MDA含量明显降低;POD活性最大时在MS处理下对应的锰浓度分别为5.13和4.30 g/L,在CK和SS处理下对应的锰浓度差异较大;两次喷施后SOD活性最大时在各处理下对应的锰浓度均在10 g/L以上且SOD活性均有所提升。喷施锰肥降低了小麦叶片MDA含量并提高了SOD和POD活性,能够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叶片衰老起到一定延缓作用,但最适浓度却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小麦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及其相应miRNAs在叶片衰老中的表达
7
作者 蒋鑫 陈重先 +4 位作者 刘梦兰 黄丹丹 李伟 缪颖 张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目的】探究水稻AP2/ERF转录因子在叶片衰老中的功能及其受miRNA和组蛋白修饰调控的转录机制。【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Oryza sativa)AP2/ERF家族成员及其上游靶向的miRNAs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miRNA及其靶基因在水稻叶... 【目的】探究水稻AP2/ERF转录因子在叶片衰老中的功能及其受miRNA和组蛋白修饰调控的转录机制。【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Oryza sativa)AP2/ERF家族成员及其上游靶向的miRNAs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miRNA及其靶基因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谱进行分析。通过RT⁃qPCR检测该家族成员及miRNAs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互作关系。【结果】在水稻中共有155个AP2/ERF基因,所有成员启动子都含有光响应元件,大多数基因都具有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厌氧诱导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到45个miRNAs靶向调控水稻AP2/ERF家族的58个成员。鉴定出一系列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呈显著负相关的miRNA-靶基因对,暗示这些miRNAs可能通过抑制AP2/ERF基因的表达,参与水稻叶片衰老过程的调控。同时,发现4个AP2/ERF基因的表达量及其组蛋白H3K9ac富集水平随水稻叶片的衰老持续上升,说明这些基因表达同时受到H3K9ac修饰调控。【结论】在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中AP2/ERF基因的转录受其相应靶向的miRNAs和组蛋白H3K9ac修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P2/ERF转录因子 叶片衰老 表观遗传修饰 miRNA调控 H3K9ac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割手密种转录因子NAP亚家族的鉴定及SsNAP2a参与叶片衰老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恒波 冯春燕 +4 位作者 张以星 谢婉婕 杜翠翠 吴明星 张积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5,共16页
NAP(NAC-like,activated by apetala3/pistillata)是转录因子NAC基因家族中一类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及响应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的亚家族。本研究利用甘蔗割手密种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对NAP亚... NAP(NAC-like,activated by apetala3/pistillata)是转录因子NAC基因家族中一类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及响应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的亚家族。本研究利用甘蔗割手密种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对NAP亚家族成员进行鉴定、系统进化分析、保守结构域及顺式调控元件预测;其次,克隆获得割手密种SsNAP2的等位基因SsNAP2a,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及其在激素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最后,利用瞬时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分析SsNAP2a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在割手密种基因组中共鉴定5个NAP亚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所有成员编码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上,这些基因的Ka/Ks比值均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演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系统聚类分析表明,5个代表性的被子植物(拟南芥、菠萝、水稻、玉米和高粱)与已报道的12个物种及甘蔗的NAP亚家族成员,共计46个,分为4个Clade,其演化的顺序Clade I>Clade II>Clade III>Clade IV。此外,在SsNAP亚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预测到较多响应脱落酸和茉莉酸、低温等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其参与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应答通路。进一步,从割手密种SES208中克隆到SsNAP2a基因,该cDNA全长序列1173 bp(GenBank登录号为OQ335094),编码390个氨基酸残基,其与等位基因SsNAP2编码蛋白的序列相似性为97.70%,有10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表明同源8倍体的割手密种等位基因序列差异较大。qRT-PCR分析表明,SsNAP2a基因在割手密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组成型表达,尤其在衰老的蔗皮和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乙烯利(ethylene,ET)、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4℃低温和40℃高温处理下,其表达量呈现显著诱导表达;而在8%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胁迫下显著下调表达。亚细胞定位表明,SsNAP2a融合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瞬时过表达SsNAP2a基因7 d后,本氏烟(Nicotianabenthamiana)叶片有明显的卷曲、皱缩等衰老现象,ET合成相关基因(NtEFE26,NtAccdeaminase)显著上调表达,而水杨酸、茉莉酸和ABA合成相关基因(NtPR-1a/c、NtPR3和NtAREB1)显著下调表达,表明SsNAP2a基因参与多种激素信号传导途径诱发叶片衰老。以上研究结果为挖掘甘蔗NAP亚家族基因成员参与叶片衰老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研究基础,也为培育甘蔗抗衰老分子育种提供候选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种 NAP基因 叶片衰老 激素胁迫 基因功能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小麦叶片膜脂的变化及6-BA的作用
9
作者 殷奎德 张兴梅 +2 位作者 于泉林 胡文玉 刘宇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15-22,共8页
以小麦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衰老过程中膜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衰老膜磷脂含量下降.种类发生变化.脂氧合酶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累积.膜透性增加。6-BA减缓磷脂分解,降低脂氧合酶活性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维持膜完... 以小麦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衰老过程中膜脂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衰老膜磷脂含量下降.种类发生变化.脂氧合酶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累积.膜透性增加。6-BA减缓磷脂分解,降低脂氧合酶活性从而降低膜脂过氧化,维持膜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叶片 膜脂 膜质过氧化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水平对棉花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69
10
作者 刘连涛 李存东 +2 位作者 孙红春 路文静 冯丽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0-914,共5页
通过3个氮素(N)水平(低氮0 kg/hm2、中氮189.50 kg/hm2、高氮395.0 kg/hm2)处理,研究棉花主茎功能叶和不同部位果枝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以转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棉花生育期内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叶... 通过3个氮素(N)水平(低氮0 kg/hm2、中氮189.50 kg/hm2、高氮395.0 kg/hm2)处理,研究棉花主茎功能叶和不同部位果枝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以转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棉花生育期内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主茎功能叶和果枝叶)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分析氮素影响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的效应。结果表明:1)在本试验条件下,盛铃末期为各指标变化的转折点,表明这个时期是叶片生理功能衰老的起始期;2)氮素营养缺乏会引起整体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进程;3)当氮素过多时,会加速下部叶片的衰老,上部果枝叶对氮素的缺乏最敏感,因此,施入适量的氮肥,可获得延缓整株叶片衰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素 叶片衰老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保护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盼盼 冯佰利 +4 位作者 王鹏科 高小丽 拓菊梅 柴岩 宋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3,108,共6页
在干旱棚栽培条件下以宁糜13号、内糜5号和晋糜4号糜子品种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品种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SOD、CAT、POD)以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 在干旱棚栽培条件下以宁糜13号、内糜5号和晋糜4号糜子品种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品种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SOD、CAT、POD)以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下降,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参试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差异。与内糜5号和晋糜4号相比,宁糜13号叶绿素下降幅度小,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POD活性下降较快,MDA含量增加幅度小,叶片功能期长,衰老缓慢,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干旱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叶片衰老 干旱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豆品种(系)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 被引量:27
12
作者 宋慧 冯佰利 +4 位作者 高小丽 高金锋 王鹏科 柴岩 张盼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7-353,共7页
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 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豆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进,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OD活性、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T活性,籽粒产量高。相关分析表明,小豆产量与生育后期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和MDA含量与产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小豆生育后期,有效控制和延迟叶片衰老,对籽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叶片衰老 叶绿素含量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激素对小麦叶片衰老调控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朱中华 段留生 +2 位作者 冯雪梅 韩碧文 何钟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以小麦京冬6号幼苗第一真叶为材料,根据系统论原理,对叶片衰老的内源激素调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激素与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且激素间有一定相关,激素是以系统的方式调控叶片衰老的。(2)玉米素(Z)、赤霉酸(GA_3)、脱落酸(A... 以小麦京冬6号幼苗第一真叶为材料,根据系统论原理,对叶片衰老的内源激素调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激素与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且激素间有一定相关,激素是以系统的方式调控叶片衰老的。(2)玉米素(Z)、赤霉酸(GA_3)、脱落酸(ABA)对叶片衰老有直接作用,乙烯(ETH)、生长素(IAA)、异戊烯基腺嘌呤及其核苷(iP+iPA)、二氢玉米素及其核苷(DHZ+DHZR)是通过影响ABA、GA_3和Z间接起作用的。(3)对内源激素系统和叶片衰老的多元通径分析表明,Z可以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提高GA_3和降低ABA水平延缓衰老;GA_3延缓衰老的同时还可以提高Z水平;ABA一方面直接促进衰老,又可以拮抗Z对衰老的延缓作用;乙烯等其它激素对衰老的影响有促进和延缓多条并存途径,对叶片衰老的效应取决于各途径的实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衰老 激素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施用方式对春小麦花后叶片衰老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郭改玲 刘克礼 +3 位作者 高聚林 张永平 郝德春 史建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运筹对春小麦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将151.5 kg/ha的追氮量分别采取三叶期与孕穗期的不同追氮比例(分别为7∶3、5∶5、3∶7),研究春小麦开花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开...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运筹对春小麦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将151.5 kg/ha的追氮量分别采取三叶期与孕穗期的不同追氮比例(分别为7∶3、5∶5、3∶7),研究春小麦开花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开花后旗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净光合速率、旗叶气孔导度、POD活性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单株成穗数表现为7∶3处理的最高,但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不利于最终产量的形成;5∶5和3∶7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大,但3∶7处理的产量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中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春小麦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增加籽粒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氮肥 叶片衰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5,共7页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15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扩展期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较高,以后又下降,而POD活性较平稳;中期叶片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不断提高,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强;后期叶片的POD活性...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15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扩展期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较高,以后又下降,而POD活性较平稳;中期叶片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不断提高,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强;后期叶片的POD活性和MDA含量继续提高,SOD活性出现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继续升高或保持平稳,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衰减慢;一种是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快。品种间生理指标相关分析表明,后期叶片S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408*,0.7189**),与MDA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96**);而后期叶片MDA与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5533*,-0.8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SOD POD MDA 叶绿素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鱼欢 冯佰利 +4 位作者 张英 刘鹏涛 何永艳 代惠萍 李生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9-1732,共4页
以冬小麦小偃22为试验材料,在120kghm-2施氮水平和基本苗为130~150万hm-2下,研究常规栽培(CK)、覆草栽培、地膜覆盖3种栽培模式下灌浆期冬小麦顶三叶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覆草栽培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 以冬小麦小偃22为试验材料,在120kghm-2施氮水平和基本苗为130~150万hm-2下,研究常规栽培(CK)、覆草栽培、地膜覆盖3种栽培模式下灌浆期冬小麦顶三叶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覆草栽培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衰老速度缓慢,代谢强度降低缓慢,饱满指数及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灌浆前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常规栽培,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膜脂过氧化程度低;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叶片衰老速度加快,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POD、CAT参与了小麦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并通过协同作用来保护叶片,减轻活性氧伤害,延长功能期,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冬小麦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1
17
作者 魏晓东 陈国祥 +2 位作者 徐艳丽 雷华 施大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7,共5页
选取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雌雄银杏植株为实验材料,测定了银杏叶片在衰老过程中部分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 选取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雌雄银杏植株为实验材料,测定了银杏叶片在衰老过程中部分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片层逐渐松散,直至膜结构逐渐解体,叶绿体内油脂颗粒增大增多,最终解体。雌雄银杏植株在各项生理指标上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片衰老 光合特性 叶绿体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豆品种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小丽 高金锋 +2 位作者 冯佰利 柴岩 贾志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7-953,共7页
以夏播绿豆品种‘冀绿2号’和‘泰来’为材料,研究其开花至成熟期间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以夏播绿豆品种‘冀绿2号’和‘泰来’为材料,研究其开花至成熟期间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SOD、CAT活性均在其开花15 d后逐渐下降,但POD活性和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虽然两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着显著差异。与‘泰来’绿豆相比,‘冀绿2号’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显著高于‘泰来’绿豆。综合分析表明,在绿豆开花结荚期间,有效控制或延缓开花节叶片的衰老进程,维持叶片生理功能,对籽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叶片衰老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帅 王海波 +4 位作者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刘凤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目的】明确氨基酸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延缓叶片衰老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和6-B... 【目的】明确氨基酸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延缓叶片衰老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和6-BA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硒及6-BA对叶片衰老期间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氨基酸硒和6-BA处理显著延缓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慢了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2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氨基酸硒和6-BA处理可有效提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片衰老 6-BA 氨基酸硒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宁 姜远茂 +3 位作者 彭福田 魏绍冲 陈汝 陈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8-764,共7页
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二次... 以15年生红富士苹果/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二次追肥处理次之,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花芽分化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采收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三个追肥处理的叶片全氮含量在盛花期和花芽分化期差异不显著,而在果实采收期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二次追肥处理次之,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不同追肥次数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著,三次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和二次追肥处理;在盛花期叶片中的Ndff值一次追肥处理最大,在花芽分化期二次追肥处理最大,在果实成熟期三次追肥处理最大。果实成熟期三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分次追肥 叶片衰老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