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粒子
1
作者 朱重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6年第2期-,共26页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发现成了高能物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其实,事情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当时,在BNL 的一个实验组,在研究[P+Be→(μ+μ-)+任何粒子]时,发现(μ+μ-)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4Gev 区域有一个“肩”。但由于实验分辨率差,没有能够看出它是一个共振。以后,到一九七四年春天,丁肇中组开始在BNL 探测反应[P+Be→(e+e-)+任何粒子],由于此反应截面小,所以实验相当难。他们化了很多力量使仪器的能量分辨率比七○年的实验好得多,结果到七四年八月,已经清楚地看到,(e+e-)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1Gev 处有一个峰,宽度与仪器的分辨率一致,而且没有连续分布的背景。以后几个月,他们又进一步做各种试验,到十月底,已完全肯定了八月的结果,他们在十一月宣布了这个结果,并把这个粒子称之为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粒子 光子 SLAC 衰变方式 分支比 无质量粒子 玻色子 介子 DESY 假设粒子 中间玻色子 强相互作用 衰变 不变质量 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