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泥沙异重流稳定性与衰减过程的床面淤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志超 石林平 +1 位作者 黄哲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32,共9页
泥沙异重流在稳定分层和不断衰减的过程中,伴随着床面淤积特征的变化。通过水槽试验观测异重流“稳定-衰减”过程,结合异重分层流运动理论模型,探究该过程对床面淤积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异重流层密度或厚度,形成稳定分层形态... 泥沙异重流在稳定分层和不断衰减的过程中,伴随着床面淤积特征的变化。通过水槽试验观测异重流“稳定-衰减”过程,结合异重分层流运动理论模型,探究该过程对床面淤积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异重流层密度或厚度,形成稳定分层形态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延长了分层形态的维持时间;计算得到的临界雷诺数与扰动波数虚部相应增加,分层形态稳定性得以增强。异重流的稳定行进对于减小床面淤积具有重要作用,试验中临界雷诺数增加568~820,平均淤积厚度降低了42%~46%。因此,提高异重流稳定性并延缓衰减速率,有助于提高输沙率,可以达到减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异重流 分层流稳定性 扰动增长率 衰减过程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收法研究ZnO光电子衰减过程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国义 傅广生 +4 位作者 韦志仁 杨少鹏 王立明 窦军红 李晓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微波吸收无接触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半导体粉体材料、微晶材料等研究光生载流子衰减过程。本文采用微波吸收法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ZnO纳米材料和微晶材料的光电子衰减过程。发现在紫外激光短脉冲激发下,两种材料的导带光电子寿命有很大的差... 微波吸收无接触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半导体粉体材料、微晶材料等研究光生载流子衰减过程。本文采用微波吸收法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ZnO纳米材料和微晶材料的光电子衰减过程。发现在紫外激光短脉冲激发下,两种材料的导带光电子寿命有很大的差异,ZnO微晶粉体材料的光电子寿命为50ns,而ZnO纳米材料的光电子寿命仅为10ns。分析认为纳米ZnO的光电子寿命缩短是由于纳米ZnO晶体的表面积远远大于体材料的表面积,纳米材料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缺陷能级,加速了光电子的表面复合,缩短了光电子的寿命。纳米材料内部缺陷增多和量子限域效应同样会缩短光电子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法 ZNO 光电子衰减过程 无接触测量 氧化锌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衰减过程的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参数推求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芳 陈喜 +1 位作者 程勤波 张志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57,74,共4页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地区,可通过分析枯期流量衰减过程推求水文地质参数。基于Boussinesq方程构建了Brutsaert和Lopez方法与Mendoza等方法,分析了枯期流量衰减特征与水文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贵州岩溶地区后寨河流域为例,根据实测...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地区,可通过分析枯期流量衰减过程推求水文地质参数。基于Boussinesq方程构建了Brutsaert和Lopez方法与Mendoza等方法,分析了枯期流量衰减特征与水文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贵州岩溶地区后寨河流域为例,根据实测枯期流量过程资料推求渗透系数及含水层厚度。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推求后寨河流域水文地质参数有效可行,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衰减过程 岩溶 枯季径流 BOUSSINESQ方程 渗透系数 含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土环境下水泥土强度衰减过程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闫楠 杨俊杰 +1 位作者 刘强 董猛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92,共8页
在水土耦合的室内原土环境中,通过微型贯入、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离子含量及pH值测试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滨海相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其衰减过程,并阐明水泥土劣化层和未劣化层的发展规律... 在水土耦合的室内原土环境中,通过微型贯入、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离子含量及pH值测试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滨海相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其衰减过程,并阐明水泥土劣化层和未劣化层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土劣化深度随养护时间的增长和水泥掺入比的减小不断增大,至360d时最大劣化深度达到11.9mm,明显大于同龄期海水环境中养护的水泥土的劣化深度;与未劣化层相比,劣化层的孔径增大,孔隙增多,水泥水化产物减少;经原土养护相同时间,水泥土中pH值及主要离子含量分布规律与室内海水环境中的水泥土相似,其中pH值和Ca^2+含量随着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Mg^2+、SO4^2-、Cl^-含量随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水泥土中Ca^2+含量沿试样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在原土条件下,水泥土中Ca的溶出更加显著,导致后期水泥土强度衰减加剧。原土中水泥土强度衰减过程与海水中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相软土 水泥土 强度衰减过程 微型贯入试验 原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吸收法研究(ZnCd)S∶Cu发光材料光生载流子的衰减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强 吴峰 +3 位作者 董国义 韦志仁 杨少鹏 李晓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0-574,共5页
采用微波吸收法,测量了(ZnCd)S∶Cu及ZnS∶Mn,Cu粉末材料受到超短脉冲激光激发后,其自由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衰减过程。发现Cd2+的浓度对导带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寿命影响较小,而Cu+的浓度对导带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寿命有明显的影响,提高... 采用微波吸收法,测量了(ZnCd)S∶Cu及ZnS∶Mn,Cu粉末材料受到超短脉冲激光激发后,其自由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衰减过程。发现Cd2+的浓度对导带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寿命影响较小,而Cu+的浓度对导带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寿命有明显的影响,提高激活剂掺杂浓度会使自由电子的寿命大大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技术 ZnCd)S:Cu 发光材料 光生载流子 衰减过程 硫化锌 半导体 铜掺杂 Z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暗支撑抗震墙层刚度及其衰减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万林 庞国新 +2 位作者 胡国振 周明杰 吴二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45-52,共8页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抗震墙结构。通过试验,对其层刚度及衰减过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暗支撑 抗震墙 层刚度 衰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衰减过程灰色高阶动态建模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卢恩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基于灰色微分动态建模与线性差分建模原理 ,对非线性离散序列经累加、累减生成与变量变换 ,提出灰色高阶 LM(m,1 )模型与 LE(m,1 )模型。利用灰色高阶 GMS(m,1 )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与反馈拟合 ,为非平稳衰减序列、振荡型有限增长过程建模... 基于灰色微分动态建模与线性差分建模原理 ,对非线性离散序列经累加、累减生成与变量变换 ,提出灰色高阶 LM(m,1 )模型与 LE(m,1 )模型。利用灰色高阶 GMS(m,1 )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与反馈拟合 ,为非平稳衰减序列、振荡型有限增长过程建模辨识提供了有效、规范的新方法。模型结构、参数信息包容量丰富 ,适用性广泛。对农药残留量消解动态序列模拟效果极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高阶增量动态模型 变换变量 参数反馈辨识 振荡衰减动态序列 农药残留量 非平衡衰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管道介质泉水流量衰减过程中的有色噪声辨识与消减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 束龙仓 +5 位作者 董贵明 鲁程鹏 张蓉蓉 刘丽红 王恩 季叶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38,共5页
文章在实验室模拟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有色噪声问题,提出利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与自相关相容协方差识别和消减建模过程中有色噪声,确定裂隙-管道介质岩溶泉衰减流量具有三阶自相关特征,并成... 文章在实验室模拟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流量衰减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有色噪声问题,提出利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与自相关相容协方差识别和消减建模过程中有色噪声,确定裂隙-管道介质岩溶泉衰减流量具有三阶自相关特征,并成功建立裂隙-管道介质中岩溶泉流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方程,提高了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管道介质 衰减过程 有色噪声 Basic HYDROLOGY SYSTEM Cochrane-Orcutt迭代法 自相关相容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花园水力传导度的衰减过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党振国 蒋春博 +3 位作者 李怀恩 汤海川 饶茂郅 宋凯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4,共8页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来渗透、净化雨水径流,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雨水花园填料堵塞会造成水力传导度降低,从而导致其运行寿命的衰减。以运行10 a的实例入渗型雨水花园及其周围常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二...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来渗透、净化雨水径流,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雨水花园填料堵塞会造成水力传导度降低,从而导致其运行寿命的衰减。以运行10 a的实例入渗型雨水花园及其周围常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二者消纳的污染总负荷、填料下渗率以及不同埋深填料的颗粒级配,研究雨水花园水力传导度衰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雨水花园主要污染物SS、TN、TP、COD入流总负荷量分别为544.51、21.55、1.65和514.50 g/m^(2),是常规绿地的7~34倍;现阶段,常规绿地的稳定下渗率是雨水花园的近10倍。从时间尺度上对比,雨水花园运行10 a后的稳定下渗率为23.24 mm/h,与建成初期相比衰减达5.2倍;与常规绿地在空间尺度上对比,雨水花园填料埋深0~50 cm以内黏粒和粉粒的含量相对较高,埋深50~100 cm范围内雨水花园和常规绿地颗粒级配基本一致,表明雨水花园堵塞主要发生在填料埋深0~50 cm范围内。最后,结合降水条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雨水花园堵塞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花园 常规绿地 水力传导度 衰减过程 下渗率 颗粒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顺隧道岩溶涌水风险性评价及地下水流量衰减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豪杰 赵骏 +1 位作者 张松松 张茹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6,共8页
永顺隧道除进口1km段为碎屑岩外,其余均为可溶岩段。为明确永顺隧道各路段岩溶涌水的风险级别,通过分析该隧道各路段的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采用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体系对其不同路段岩溶涌水风险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地... 永顺隧道除进口1km段为碎屑岩外,其余均为可溶岩段。为明确永顺隧道各路段岩溶涌水的风险级别,通过分析该隧道各路段的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采用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体系对其不同路段岩溶涌水风险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地下水流量衰减的指数衰减理论分析了隧道段DK64+630~DK67+930发育的兰花洞地下暗河系统岩溶水流量的衰减过程。结果表明:永顺隧道DK64+630~DK67+930段为隧道涌水高风险路段,涌水量大于1×10^5m^3/d,DK56+440~DK57+460段为隧道涌水低风险路段,DK57+460~DK64+630段为隧道涌水中等风险路段,DK67+930~DK68+522.27段为隧道涌水中低风险路段;通过基于GPRS通讯技术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得到的降雨量-流量-水位数据,分析了横洞及涨潮湾地区岩溶地下水流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得出兰花洞地下暗河岩溶系统具有双重含水介质的特性,既有大型的岩溶管道或洞穴,又有一般的岩溶裂隙和层间裂隙。该研究成果可为穿越暗河溶洞地区的公路、铁路隧道岩溶涌水的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顺隧道 岩溶涌水 风险性评价 兰花洞地下暗河 流量衰减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苯系物的衰减及其微生物降解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金浩 杜静 +4 位作者 张玉凤 吴景 王召会 田甲申 宋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3-1250,共8页
以海水中7种苯系物为研究目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海水中苯系物的含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的挥发、降解等衰减过程,探讨海洋微生物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结果表明,7种苯系物性质相似,在不同保存条件... 以海水中7种苯系物为研究目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海水中苯系物的含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的挥发、降解等衰减过程,探讨海洋微生物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结果表明,7种苯系物性质相似,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海水中苯系物的衰减过程受温度影响明显,室温23°C条件下比低温4°C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衰减更快,低温4°C时苯系物衰减完毕时间约125h,而室温23°C时则为24h。天然海水中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相对更容易挥发或降解,而苯乙烯、苯则相对滞后。敞口保存下天然海水中苯系物浓度的降低更多是挥发造成的,微生物降解贡献率相对较小;密封保存下以微生物厌氧降解为主,其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明显高于敞口保存,累计可达83%,室温23°C下微生物降解苯系物时间更短,但低温4°C下微生物降解苯系物更完全。在适宜的温度和密封条件下天然海水中微生物降解对于海水中苯系物的去除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苯系物 衰减过程 微生物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液体在边界阻力作用下的衰减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五一 俞韵祺 白皓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511,共7页
为了分析圆柱形容器内同步旋转液面在边界阻力作用下的衰减机理,采用层流摩阻与湍流摩阻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同步旋转液面在边壁阻力作用下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壁面阻力的特性,采用当量湿周对圆柱形容器中旋转液体... 为了分析圆柱形容器内同步旋转液面在边界阻力作用下的衰减机理,采用层流摩阻与湍流摩阻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同步旋转液面在边壁阻力作用下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壁面阻力的特性,采用当量湿周对圆柱形容器中旋转液体运动的能量损失进行模拟,建立了壁面糙率、旋转半径,静水深度和液体旋转速度之间的本构方程.通过对圆柱容器中的同步旋转液面在边界阻力作用下的层流和湍流形态的衰减过程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验证后的理论方法,获得了圆柱容器中旋转液体的角速度、高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析了摩阻形态、糙率和直径对旋转液面衰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壁糙率和容器半径是决定旋转液面的衰减过程主要因素,边壁糙率越大液体旋转速度衰减越快,圆柱形容器半径越大液体旋转的衰减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液面 边界阻力 能量损失 抛物面 衰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正华 张国华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是一种非线性扩散衰减过程.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比率不高是在成果推广上出现了断层.科技成果从投入到产出有一个周期,正确评估科技成果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产出的滞后性.
关键词 科技成果 产业化 扩散衰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衰减法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孙树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实践证明,很多工程应用布辛涅斯克衰减公式评价地下水资源是成功的。但由于对公式选择、求解参数重视不够,致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者已不罕见;对公式不注意推广引伸,也使应用受到局限。本文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含水体 衰减 水文地质单元 实测点 衰减过程 实践证明 补给量 大泉 储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LIF)用于探测分子微观过程进展
15
作者 开国 《四川激光》 1982年第2期55-55,共1页
《国外激光》1982年第2期发表李学初的“激光诱导荧光(LIF)用于探测分子微观过程进展”文章,文章分一、引言,二、LIF用于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三、研究分子能量传递,四、激光激发光谱和结语等五部分。作者指出,由于激光单色性好... 《国外激光》1982年第2期发表李学初的“激光诱导荧光(LIF)用于探测分子微观过程进展”文章,文章分一、引言,二、LIF用于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三、研究分子能量传递,四、激光激发光谱和结语等五部分。作者指出,由于激光单色性好,脉冲功率高,因而能将分子选择激励到单一转动-振动-电子态。如果跟踪受激分子荧光的衰减过程,则可以了解受激分子所经历的微观过程(反应和传能)。目前国外出售的可调染料激光器工作波段从近红外可一直延伸到紫外。因此,可以将现有的大多数原子和分子激励到较高能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能量传递 激光诱导荧光 微观过程 探测 染料激光器 激发光谱 脉冲功率 衰减过程 工作波段 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暗支撑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万林 常卫华 +2 位作者 宋文勇 崔玉国 田宝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0,共6页
通过6个1∶2缩尺的T形截面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带暗支撑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和普通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耗能、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加设钢筋混凝土暗支撑... 通过6个1∶2缩尺的T形截面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带暗支撑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和普通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耗能、滞回特性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加设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可显著提高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肢剪力墙 T形截面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暗支撑 低周反复荷载 钢筋混凝土 分析比较 衰减过程 破坏特征 滞回特性 承载力 刚度 延性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势项对时域参数识别的影响及消除 被引量:28
17
作者 高品贤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4年第2期20-26,共7页
在冲击激振和环境激振中采集的数据,常含有无用的趋势项,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这种趋势项对短样本时域参数识别的影响,提出了衰减过程中趋势项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时域法 趋势项 衰减过程 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污泥机制的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建立
18
作者 马天海 邢亚囡 敖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82-3586,共5页
根据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水流运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反应机制,基于轴向离散模型及活性污泥Ⅱ号模型中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方程,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因素,建立了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中试人工湿地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 根据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水流运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反应机制,基于轴向离散模型及活性污泥Ⅱ号模型中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方程,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因素,建立了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中试人工湿地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CODMn、NH4+-N去除效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3.7%,模拟CODMn、NH4+-N浓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均小于20%,说明该模型对CODMn、NH4+-N的模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复合流 污染物衰减过程模拟 生态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NiCrBSi-Mo/Ni涂层中黏结层对NiCrBSi-Mo复合工作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际雨 李方义 +2 位作者 鹿海洋 商建通 李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92,共7页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在叶片钢材料FV520B上依次制备镍基黏结层和NiCrBSi-Mo复合工作层,并对NiCrBSi-Mo粉末的沉积率、涂层孔隙率、结合强度及表面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NiCrBSi-Mo/Ni涂层中,厚度为180~220μm的黏结层在提高NiCrB...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在叶片钢材料FV520B上依次制备镍基黏结层和NiCrBSi-Mo复合工作层,并对NiCrBSi-Mo粉末的沉积率、涂层孔隙率、结合强度及表面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NiCrBSi-Mo/Ni涂层中,厚度为180~220μm的黏结层在提高NiCrBSi-Mo粉末沉积率的同时可制备较低孔隙率、较高结合强度和硬度的表层涂层;黏结层厚度的增大导致工作层起始沉积位置的孔隙率增大,且加快了工作层在垂直方向上孔隙率的衰减过程。SEM分析发现,黏结层厚度的增大引起黏结层与工作层结合界面处熔滴沉积堆叠形貌的变化,黏结层中的缺陷对工作层产生"遗传性"的影响;胶结拉伸实验表明,黏结层厚度过大会导致拉伸过程中黏结层与工作层结合面处的断裂;在不同的抛磨面,一定黏结层厚度的试样块在垂直方向上的维氏硬度衰减较为缓慢,NiCrBSi-Mo/Ni涂层不仅保持了涂层表面高的硬度,且增大了涂层的厚度,以修复材料表面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BSi-Mo/Ni涂层 黏结层 孔隙率 结合强度 表面硬度 衰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化 变化 转化——浅析扬琴的余音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翠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2期43-44,共2页
按乐器声学分类法,扬琴属于击奏弦鸣乐器。扬琴的发声,是以弦的振动为发声源,以琴竹击弦作为弦振动的外力源,人体动能通过琴竹作用于按一定规律排列、预先调好频率的一根或一组琴弦后,琴弦离开平衡位置,而弦的张力和弹力随之又将其以很... 按乐器声学分类法,扬琴属于击奏弦鸣乐器。扬琴的发声,是以弦的振动为发声源,以琴竹击弦作为弦振动的外力源,人体动能通过琴竹作用于按一定规律排列、预先调好频率的一根或一组琴弦后,琴弦离开平衡位置,而弦的张力和弹力随之又将其以很快的速度拉回并越过了平衡位置,在惯性的促使下继续振动而发音。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传递,引起面板和共鸣腔体内的空气振动,产生音响共鸣和声波对流,从而使琴声得以扩大。这个发音过程,一般可表示为(击弦)始振——稳定——衰减。由于扬琴独特的击奏方式、发音材料和乐器结构,其发音特点与一般乐器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发声没有稳定过程,始振时间短,衰减过程长; 二、除共鸣箱产生共振外,击一弦会引起其他频率成整倍数的弦的共振; 三、在常规的快速演奏状态下,一个音被激发振动后,无法使用外力改变其衰减时值和振动频率; 四、不同的音高需击奏不同的弦线,无法在一根弦上演奏出绝对的物理意义上的连贯线条。 上述特点,决定了扬琴发音的二重性。一方面,固定音高的弦线排列,使其获得了颗粒性音色的发音优势和明快、热烈的音乐表现力;另一方面,发音的颗粒性,又使其失去了音乐表现中一波三折的线性美。而较长的衰减过程(据项祖华先生测定,高音区的衰减过程为6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过程 扬琴 余音 振动频率 弦振动 二重性 琴弦 固定音高 混响时间 揉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