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次透射公式在衰减波场中的实现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少林 廖振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在多次透射公式的基础上 ,引进一衰减系数 ,用来模拟外行的衰减波 ,将透射公式推广到考虑衰减波入射时的情形 ;并对衰减波入射时两种极限情形下 (理想稳态和理想暂态情形 )的反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次透射公式对弱衰减波仍可... 在多次透射公式的基础上 ,引进一衰减系数 ,用来模拟外行的衰减波 ,将透射公式推广到考虑衰减波入射时的情形 ;并对衰减波入射时两种极限情形下 (理想稳态和理想暂态情形 )的反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次透射公式对弱衰减波仍可适用 ,对于强衰减波则需应用加衰减系数的多次透射公式进行透射 .最后 ,通过两相介质两个数值实验 ,验证了该边界条件在模拟衰减波时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透射公式 衰减波 数值实验 人工边界条件 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衰减波特性的透射边界及其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志辉 余志武 +1 位作者 吴方伯 尚守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针对几何衰减外行波,推导了几何衰减平面波多次透射边界、几何衰减球面波多次透射边界以及2种边界的频域反射系数,与无衰波多次透射边界相比,基于几何衰减波特性的多次透射边界在透射几何衰减外行波时,反射系数最小.通过对有限元分析软... 针对几何衰减外行波,推导了几何衰减平面波多次透射边界、几何衰减球面波多次透射边界以及2种边界的频域反射系数,与无衰波多次透射边界相比,基于几何衰减波特性的多次透射边界在透射几何衰减外行波时,反射系数最小.通过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地将几何衰减波多次透射边界、无衰波多次透射边界以及粘弹性人工边界嵌入到有限元软件中,由3种人工边界下散射问题的有限元数值算例结果可知:考虑衰减波特性的二阶透射边界计算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有限元 粘弹性人工边界 多次透射边界 衰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衰减波的频域解释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龙 阮成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2-646,共5页
采用频域传递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圆盘辐射器的辐射特性,给出了轴线处的近远场电场、磁场和能量传播规 律。采用定义了一个能量辐射因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时域电磁波的慢衰减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其本质并没有任何 异于时谐电磁波的地方,只... 采用频域传递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圆盘辐射器的辐射特性,给出了轴线处的近远场电场、磁场和能量传播规 律。采用定义了一个能量辐射因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时域电磁波的慢衰减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其本质并没有任何 异于时谐电磁波的地方,只是因为时域电磁波往往具有较宽的频带特性,其中高频成分的辐射能力要比低频强,从 而表现出了所谓的慢衰减特性。通过分析频域的结果,使得时频域分析都能够获得一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波 传递函数 电磁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下长杆中轴向应力波衰减研究
4
作者 卢勇 张永民 +2 位作者 张少杰 罗成 邱爱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5-172,200,共9页
针对用于非常规页岩油开发的可控冲击波设备负载推送杆,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静压环境的内置吸收杆应力波衰减结构,基于LSDYAN软件与简化Johnson-Cook本构模型,开展了推送杆中应力波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材料... 针对用于非常规页岩油开发的可控冲击波设备负载推送杆,该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静压环境的内置吸收杆应力波衰减结构,基于LSDYAN软件与简化Johnson-Cook本构模型,开展了推送杆中应力波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材料模型参数及数值算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外部环境、不同载荷参数及不同吸收杆参数对应力波衰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是否存在静压对吸收杆的应力波吸收效果无显著影响,但静压会在空腔区造成部分应力集中,在50 MPa外压力下内壁等效集中应力峰值可达100 MPa;吸收杆对应力波能量的吸收效果取决于其脱离壁面前注入其中的能量;在载荷参数适配的条件下,通过串接多个吸收杆结构可以增加对应力波的衰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下高静压环境下的结构抗冲击防护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 应力衰减 有限元分析 抗冲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电站调峰驱动的河道洪水波传播特征分析
5
作者 白治朋 黄建平 +5 位作者 刘新健 刘新波 文勇波 赵新益 栾华龙 杨忠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9,共9页
基于三峡和葛洲坝电站2018年实测水位、流量数据和一维解析模型,重点讨论了梯级电站调峰驱动的洪水波在两坝间河道的传播过程。在三峡和葛洲坝同时进行日调峰的背景下,2个电站的出库流量均呈显著的日波动和半日波动现象,两电站的流量日... 基于三峡和葛洲坝电站2018年实测水位、流量数据和一维解析模型,重点讨论了梯级电站调峰驱动的洪水波在两坝间河道的传播过程。在三峡和葛洲坝同时进行日调峰的背景下,2个电站的出库流量均呈显著的日波动和半日波动现象,两电站的流量日波动幅度平均分别在1500~2000 m^(3)/s和1200~1500 m^(3)/s之间,黄陵庙和南津关两个水位站的水位日波动幅度均在0.5~0.8 m之间。基于一维解析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和再现两坝间河道的水位和流量波动过程。模型模拟结果分析表明,两坝间河道洪水波以周期为1.2 h的高频驻波进行传播,驻波的最大水位和流量振幅分别约为2.1 cm和210 m^(3)/s。该洪水波是由两个电站调峰流量共同驱动和叠加生成的,下游葛洲坝电站调峰时间对河道洪水波有显著影响,若将调峰时间由现行的0.6 h调整到1.2 h,洪水波振幅将显著增强。河道底摩擦因数对洪水波生成时的波高影响较小,但会影响洪水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调峰 洪水 解析模型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残余绕射多次波衰减技术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刘金朋 钟明睿 杜皓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7-1185,共9页
深水崎岖海底或含有复杂构造海域的地震资料存在严重的绕射多次波。传统的多次波衰减技术依赖于多次波模型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当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则绕射多次波的衰减效果不佳。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网络检测绕... 深水崎岖海底或含有复杂构造海域的地震资料存在严重的绕射多次波。传统的多次波衰减技术依赖于多次波模型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当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则绕射多次波的衰减效果不佳。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网络检测绕射多次波区域;然后利用字典特征学习的方法,将多次波衰减问题转化为多次波字典特征学习与再重构问题,从而解决了绕射多次波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正演数据及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残余绕射多次波衰减技术能够有效确定绕射多次波的位置并衰减残余绕射多次波,解决了绕射多次波预测不准、衰减效果不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多次衰减 人工智能 目标检测 字典特征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与频率有关的P波、S波衰减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勤彩 刘杰 +1 位作者 郑斯华 陈章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8-597,共10页
分析了1999年7月—2003年12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由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5 668 次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从中选出保山、永胜、丽江、鹤庆、易门和禄劝6个地震台用扩展的 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P波、S波衰减.这6个台分为3个研究区,保山研究区内Q-... 分析了1999年7月—2003年12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由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5 668 次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从中选出保山、永胜、丽江、鹤庆、易门和禄劝6个地震台用扩展的 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P波、S波衰减.这6个台分为3个研究区,保山研究区内Q-1s= O.008 67f-0.86,Q-1p=O.011 55f-0.93;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内Q-1s=O.018 24f-0.94,Q-1p =O.022 88f-0.92;禄劝、易门研究区内Q-1s=O.016 47f-0.91,Q-1p=O.028 26f-0.97.后两个 研究区衰减结果比较接近,而保山研究区的P波、S波衰减明显偏低.与全球其它地区采用 同样方法得到的P波、S波衰减结果对比表明:永胜、丽江、鹤庆研究区和禄劝、易门研究区 的P波、S波衰减与日本关东地区很接近,而远高于韩国东南部的衰减;保山研究区的P波、 S波衰减略高于韩国东南部.此外,还与前人得到的云南地区的尾波衰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析,发现本文S波衰减值与他们的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的尾归一化方法 P衰减 S衰减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庆民 王冠 +1 位作者 徐国政 钱家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分析了常规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的实质和不足,提出了基于断路器振动信号传播中畸变现象的改进型建模方法。在频域内建立了自学习的优化建模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该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建模方法为高压断路器机械... 分析了常规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的实质和不足,提出了基于断路器振动信号传播中畸变现象的改进型建模方法。在频域内建立了自学习的优化建模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该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建模方法为高压断路器机械状态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机械振动 畸变 建模 指数衰减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波衰减特性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实验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媛媛 王博文 +2 位作者 黄文美 翁玲 孙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4-41,共8页
为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试量程,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检测信号。针对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直接影响检测信号幅值的问题,从声压强度与声波峰值的关系出发建立了含有传播距离的输出电压模型,确定了输... 为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试量程,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检测信号。针对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直接影响检测信号幅值的问题,从声压强度与声波峰值的关系出发建立了含有传播距离的输出电压模型,确定了输出电压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的规律。为了测试输出电压随传播距离变化的关系,提出通过应力波来回多次反射来得到衰减后的电压幅值的方法,去掉波导丝两端阻尼,永磁体和检测线圈的位置不变,可以避免波导丝的不均匀性对输出电压的影响以及较长波导丝所需激励电压过高的问题。搭建了传感器输出信号衰减测试平台,对线径为0.5 mm,应力波衰减系数为0.132 3 Np·m^(-1)的Fe-Ga丝进行测试,基于所提实验方法,测得应力波传播距离为0.312~4.266 m时,偏置磁场分别为7.5和10 k A/m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8~79.6 m V和172~99.5 m V。从实验上验证了输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此模型可以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和量程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应力衰减 输出电压 偏置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波衰减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春梅 梁春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发现有多次波严重影响目的层段反射的现象 ,虽经预测反褶积、波动方程外推以及 f-K等压制多次波 ,但在叠加剖面上收效甚微。文章经分析认为 ,该区目的层段反射系数较小 ,工区构造复杂 ,断层很多 ,加上多次波严重干扰 ,...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发现有多次波严重影响目的层段反射的现象 ,虽经预测反褶积、波动方程外推以及 f-K等压制多次波 ,但在叠加剖面上收效甚微。文章经分析认为 ,该区目的层段反射系数较小 ,工区构造复杂 ,断层很多 ,加上多次波严重干扰 ,当时野外采集参数无法使有效波与多次波很好分离 ,也就无法使有效波获得足够高的讯噪比。拉冬域滤波是利用动校后的CMP道集在拉冬域的多次波剩余时差 ,根据工区多次波的频带范围 ,要求低频段在最小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应超过四分之一周期以上 ,而最大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必须比最小炮检距处超出一个低频视周期以上 ;要求高频段在最大和最小炮检距处的多次波剩余时差差值不能超过 (N - 4 )倍的高频视周期 ,这样就可确保多次波落入叠加方向特性的压制区。文章还结合该区最新采集的地震资料 ,处理中利用拉冬域滤波方法并结合内切除 ,对衰减伊宁地区多次波有明显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衰减技术 层段反射现象 动方程 衰减 动校正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及在衰减多次波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11
作者 熊登 赵伟 张剑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8-1077,共10页
高分辨率Radon变换存在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能兼得的困境.时间域算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分辨率,但计算效率非常低;频率域算法具有良好计算效率,但分辨率不理想.为此发展了混合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即对频率域抛物Radon变换引入时变的稀疏... 高分辨率Radon变换存在计算效率和分辨率不能兼得的困境.时间域算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分辨率,但计算效率非常低;频率域算法具有良好计算效率,但分辨率不理想.为此发展了混合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即对频率域抛物Radon变换引入时变的稀疏权.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实现方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叠前数据衰减多次波.文中给出了Radon变换和衰减多次波的流程.理论和实际数据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既有较高的分辨率又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RADON变换 稀疏反演 循环矩阵 衰减多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波高频衰减参数对云南地区地壳Q值成像 被引量:26
12
作者 周龙泉 刘杰 +2 位作者 苏有锦 马宏生 周俊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0-1507,共8页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即红河断裂北侧地壳Q值整体偏低,而红河断裂南侧地壳Q值整体较高.云南地区1900年以来6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这可能由于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地壳产生大量裂隙,且裂隙中充满流体,从而表现为低Q值;但呈北西向的龙陵澜沧—耿马孟连一带的强震却位于高Q值区,这可能与该地区正发育一条新的构造带有关.此外,云南地区的高大地热流点(>80 mW/m^2)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热流值与衰减值成负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S高频衰减 衰减算子t~* Q值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保丽 M.D.Sacchi +1 位作者 印兴耀 张广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4-1933,共10页
为在去除多次波时有效保护地震一次反射波数据的AVO现象,给后续反演、解释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方法,该方法是对常规抛物拉东变换的修改,把常规的稀疏拉东变换在拉东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 为在去除多次波时有效保护地震一次反射波数据的AVO现象,给后续反演、解释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幅拉东变换的多次波衰减方法,该方法是对常规抛物拉东变换的修改,把常规的稀疏拉东变换在拉东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模拟零偏移距处的反射波能量,增加的另一部分用于模拟反射波振幅的AVO特性.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反射波同相轴的形状,还考虑了反射波同相轴振幅幅度的变化,从而可把反射波信息进行有效转换,进而有利于多次波的消除,更好地恢复有效波的能量.在把地震数据由时间域转换到拉东域时,本文采用了IRLS算法实现保幅拉东算子的反演.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道集的试算分析表明,与常规拉东变换相比,保幅拉东变换在去除多次波的同时可有效保护一次反射波的AVO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衰减 AVO 拉东变换 保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单道地震资料中多次波的衰减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丽青 梁蓓雯 徐华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57-462,共6页
海洋单道地震资料中存在严重多次波,但针对单道地震资料识别和压制多次波的方法不多。通过剖面观察、自相关分析等手段将海洋地质调查单道地震资料中存在的多次波分为两大类。针对各自的特征,利用预测反褶积和模型拟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 海洋单道地震资料中存在严重多次波,但针对单道地震资料识别和压制多次波的方法不多。通过剖面观察、自相关分析等手段将海洋地质调查单道地震资料中存在的多次波分为两大类。针对各自的特征,利用预测反褶积和模型拟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衰减试验。试验表明,预测反褶积用来衰减周期性强的短周期多次波比较有效;对于不规则的崎岖构造产生的短周期多次波,预测反褶积会有二次残留,可以使用自适应预测反褶积进行压制,但会造成数据空白。模型拟合方法适用于压制与一次波有明显区别的长周期多次波,其中参数L_(NC)值对多次波衰减的效果有影响,值太大则难以识别多次波;值太小,会使有效波被衰减。对于多次波与一次反射差别明显(反向斜交)的情况,L_(NC)值可以取小一些使得多次波衰减更干净;对于多次波与一次反射差别不明显(同向斜交)的情况,L_(NC)值要取大一些,以免造成有效反射被误认为多次波而衰减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道地震 多次衰减 预测反褶积 模型拟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衰减特性的面波压制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文杰 魏修成 +1 位作者 宁俊瑞 张建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在地震资料常规处理过程中,通常在整个地震记录上进行高通滤波来消除低频面波,而很少考虑面波的频率衰减特性。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压制面波的同时,地震记录上有效的低频信号也受到压制。为了克服常规压制面波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 在地震资料常规处理过程中,通常在整个地震记录上进行高通滤波来消除低频面波,而很少考虑面波的频率衰减特性。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压制面波的同时,地震记录上有效的低频信号也受到压制。为了克服常规压制面波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衰减面波的处理方法:在地震记录上确定面波带,然后针对不同的炮检距选用不同的低切频在面波带里进行高通滤波。通过这样的处理,既可以保证面波的压制仅在面波带里进行,又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不同炮检距的面波频率范围,从而有效地衰减了面波带里的面波能量,较好地保存了地震记录上的有效低频反射波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 主频 低切频 高通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直达波衰减的Curvelet变换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乾宗 陈文超 +1 位作者 高静怀 汪文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4,共6页
针对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中直达波衰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直达波衰减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信号变换到Curvelet域,通过直达波在Cur-velet域的分布特点,得到其Curvelet系数,并对其进行重构,最后在总信号中减去重构的直达波... 针对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中直达波衰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直达波衰减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信号变换到Curvelet域,通过直达波在Cur-velet域的分布特点,得到其Curvelet系数,并对其进行重构,最后在总信号中减去重构的直达波信号得到有效信号。在处理过程中,利用Curvelet域分尺度阈值处理方法同时可以滤除随机噪声。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证实了该方法与2-D连续小波变换方法相比具有占有存储少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达衰减 CURVELET变换 阈值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连续小波变换和脊波变换的面波衰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包乾宗 李庆春 +1 位作者 陈文超 高静怀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7-372,397,共7页
基于炮集地震记录面波的高振幅、低频率和低速度特性及其与反射波在小波域和脊波域中分布区域不同,提出了一种衰减强干扰面波的联合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和脊波变换方法。首先根据面波的高振幅和低频率特性,利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 基于炮集地震记录面波的高振幅、低频率和低速度特性及其与反射波在小波域和脊波域中分布区域不同,提出了一种衰减强干扰面波的联合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和脊波变换方法。首先根据面波的高振幅和低频率特性,利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性质,对强干扰面波进行衰减;然后利用脊波变换将地震记录变换到时间、尺度和射线参数的三维空间;最后在脊波域对剩余干扰进行衰减。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处理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衰减地震记录中的干扰面波,而且可以保护有效信号的低频成分,为地震资料后续处理和分析提供更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变换 时频局部化 衰减 随机噪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压条件下水饱和砂岩岩样纵波波速和衰减的测量与规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果明 孙新蕾 +3 位作者 肖翔 吴永刚 赵宝忠 曲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徐果明 ,孙新蕾 ,肖翔 ,吴永刚 ,赵宝忠 ,曲斌 .温压条件下水饱和砂岩岩样纵波波速和衰减的测量与规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39~ 43在温度 2 8~ 80℃及 3.33~ 6 0 .0 MPa围压条件下 ,通过对大庆油田 19块水饱和砂岩... 徐果明 ,孙新蕾 ,肖翔 ,吴永刚 ,赵宝忠 ,曲斌 .温压条件下水饱和砂岩岩样纵波波速和衰减的测量与规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39~ 43在温度 2 8~ 80℃及 3.33~ 6 0 .0 MPa围压条件下 ,通过对大庆油田 19块水饱和砂岩岩样进行测量 ,得到了纵波波速参数 (v0 )、波速压力系数 (av)、波速温度系数 (bv) ,品质因子 (Q,包括纵波参数 Q0 )、压力系数 (aq)、温度系数 (bq)、压力系数的温度系数 (cq)等完整可靠数据 ;得到大庆 1号及 2号井岩样纵波波速及 Q与围压及温度之间的拟合公式。测量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 ,水饱和砂岩岩样的纵波波速和 Q均与压力以及温度呈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饱和 衰减 温度 围压 大庆油田 温压条件 砂岩岩样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对3mm、8mm波衰减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关华 潘功配 姜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采用静态测试方法 ,研究了膨胀石墨对 3mm、8mm波衰减性能 ,并与传统的毫米波干扰材料一铝箔条进行了对比 .膨胀石墨对 3mm、8mm波衰减分别为 17.0dB和 16 .6dB ,而铝箔条分别只有 7.4dB和 4 .1dB ,表明膨胀石墨是一种较好的毫米波干扰... 采用静态测试方法 ,研究了膨胀石墨对 3mm、8mm波衰减性能 ,并与传统的毫米波干扰材料一铝箔条进行了对比 .膨胀石墨对 3mm、8mm波衰减分别为 17.0dB和 16 .6dB ,而铝箔条分别只有 7.4dB和 4 .1dB ,表明膨胀石墨是一种较好的毫米波干扰材料 .同时 ,研究了膨胀石墨粒度 (直径及长度 )对衰减性能的影响 .并给出了最大衰减效果的最佳粒度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衰减性能 毫米干扰 发烟剂设计 氧化处理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和不规则波在刚性植物区波能衰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明亮 张洪兴 +3 位作者 徐红印 李晋 赵楷宾 乔会婷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9-372,共4页
为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近岸波浪的耗散作用,通过物理模型方法,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越过岸坡前刚性植被水域的波能衰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浪通过植物区时,有效波高在植物区内逐渐衰减,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波高消减率分别为29.8%和3... 为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近岸波浪的耗散作用,通过物理模型方法,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越过岸坡前刚性植被水域的波能衰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浪通过植物区时,有效波高在植物区内逐渐衰减,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波高消减率分别为29.8%和31.4%;在植物分布密度、波浪周期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刚性植物高度为40 cm,有效波高为8、6、4 cm时,不规则波衰减率分别为41.3%、37.3%和31.3%,规则波有效波高衰减率分别为35%、30.8%和26.1%,无论是规则波还是不规则波,可见入射波浪的波高越大,消波作用越明显;刚性植被高度为40、20 cm植物区的波高(6 cm)衰减率分别为32.3%和21.0%,植物高度越大,波能消减作用效果越好,同样的参数条件,波高h=30 cm的波高衰减率为14.6%,h=40 cm的波高衰减率为9.9%,水深为30 cm时的消波作用优于水深为40 cm时的消波作用,随着水深的增加消波效果降低。本研究结果对于湿地刚性植物与波浪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不规则 浪传播 刚性植物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