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水雾抑制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国庆 马亚男 贾海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7-456,共10页
为获得超细水雾作用下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规律,基于自行搭建的超细水雾抑爆系统,开展了不同超细水雾通量抑制三种预混气(甲烷、丙烷、氢气分别与空气预混)爆炸的系列试验,以分析超细水雾通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细... 为获得超细水雾作用下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规律,基于自行搭建的超细水雾抑爆系统,开展了不同超细水雾通量抑制三种预混气(甲烷、丙烷、氢气分别与空气预混)爆炸的系列试验,以分析超细水雾通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细水雾能够有效减弱预混气爆炸超压。随着超细水雾通量增加,在1.25 L爆炸管道中,甲烷、丙烷、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分别减小了17.26%、10.13%、9.50%;在14.4 L爆炸管道中,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减小了11.33%。基于量纲分析法和爆炸相似律,结合试验数据运用regress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推导获得了四个爆炸超压衰减模型。误差分析显示,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3和A5模型相对误差在±15%以内,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吻合度较高。进一步结合另外两组试验数据,验证A3和A5模型的通用性发现,A5模型比A3模型更为准确,表明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5模型更可靠。爆炸超压衰减模型的建立可为抑爆设计提供依据,工程实践时可为爆炸冲击波危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预混气爆炸 超细水雾通量 爆炸超压 衰减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登陆衰减模型改进
2
作者 全涌 金泽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6-1710,1767,共6页
通过优化区域划分并引入热带气旋登陆时移动方向角和海陆交界区域陆地比,对Vickery模型进行改进。以东南沿海区域登陆的热带气旋为例,将改进模型给出的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结果与热带气旋观测值以及既有方法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通过优化区域划分并引入热带气旋登陆时移动方向角和海陆交界区域陆地比,对Vickery模型进行改进。以东南沿海区域登陆的热带气旋为例,将改进模型给出的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结果与热带气旋观测值以及既有方法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利用热带气旋登陆时的移动方向强化了深入陆地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效果,利用陆地比强化了海岸线附近热带气旋中心压差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全路径模型 登陆衰减模型 陆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料特性的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 被引量:22
3
作者 丛林 谭乐 +1 位作者 吴敏 陈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672,共5页
为预测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仪对辉绿岩、玄武岩和石灰岩的3种GAC-13C沥青混合料进行长期抗滑性能衰减试验,进而对集料特性与长期抗滑性能进行灰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集料特性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试验结果表... 为预测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仪对辉绿岩、玄武岩和石灰岩的3种GAC-13C沥青混合料进行长期抗滑性能衰减试验,进而对集料特性与长期抗滑性能进行灰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集料特性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GAC-13C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磨光值是长期抗滑指标的初始值和最终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碎值是衰减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长期抗滑性能 集料特性 灰关联分析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衰减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海霞 徐新春 +2 位作者 胡双启 张少明 焦清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共4页
为了研究冲击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衰减特性,采用爆炸相似率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隔板冲击波压力的衰减模型,得到有机玻璃和45号钢隔板冲击波能量衰减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装药密度和隔板材料确定时,pmx/pm0是x/d的函数,无论x和d如何变... 为了研究冲击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衰减特性,采用爆炸相似率无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隔板冲击波压力的衰减模型,得到有机玻璃和45号钢隔板冲击波能量衰减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装药密度和隔板材料确定时,pmx/pm0是x/d的函数,无论x和d如何变化,只要x/d相等,则pmx/pm0必定相等,利用实验结果对该表达式进行了验证,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 隔板 传爆序列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间衰减模型的数据流闭合模式挖掘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萌 王志海 原继东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73-1483,共11页
数据流是随着时间顺序快速变化的和连续的,对其进行频繁模式挖掘时会出现概念漂移现象.在一些数据流应用中,通常认为最新的数据具有最大的价值.数据流挖掘会产生大量无用的模式,为了减少无用模式且保证无损压缩,需要挖掘闭合模式.因此,... 数据流是随着时间顺序快速变化的和连续的,对其进行频繁模式挖掘时会出现概念漂移现象.在一些数据流应用中,通常认为最新的数据具有最大的价值.数据流挖掘会产生大量无用的模式,为了减少无用模式且保证无损压缩,需要挖掘闭合模式.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衰减模型和闭合算子的数据流闭合模式挖掘方式TDMCS(Time-Decay-Model-based Closed frequent pattern mining on data Stream).该算法采用时间衰减模型来区分滑动窗口内的历史和新近事务权重,使用闭合算子提高闭合模式挖掘的效率,设计使用最小支持度-最大误差率-衰减因子的三层架构避免概念漂移,设计一种均值衰减因子平衡算法的高查全率和高查准率.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适用于挖掘高密度、长模式的数据流;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在不同大小的滑动窗口条件下性能表现是稳态的,同时也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务数据流 数据流挖掘 频繁模式挖掘 闭合模式挖掘 时间衰减模型 概念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线性衰减模型分析低能电弧放电特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庆海 牟龙华 +1 位作者 王崇林 刘建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4-656,共3页
基于放电电流线性衰减模型 ,分析了本质安全电路的低能电弧放电特性 .指出放电时间不会小于电路的时间常数 ;电弧电流变化率与电路电感成反比 ;放电瞬间的电弧电阻为最小建弧电压与稳定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源电压小于最小建弧电压 ,电弧... 基于放电电流线性衰减模型 ,分析了本质安全电路的低能电弧放电特性 .指出放电时间不会小于电路的时间常数 ;电弧电流变化率与电路电感成反比 ;放电瞬间的电弧电阻为最小建弧电压与稳定电流的乘积 ;如果电源电压小于最小建弧电压 ,电弧功率将随时间而减小 ;电感储能与电源供给能量的比值与电源电压成反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电弧 本质安全电路 电弧放电 最小建弧电压 电流线性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与动模量衰减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晓红 杨果林 方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2,共7页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 针对高速交通循环荷载下红粘土路堑基床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基于大量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原状结构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仍可用R.L.Kondner双曲线模型描述;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非线性减小,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围压、固结比、含水比对红粘土动本构特征及动模量衰减规律均有明显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随围压或固结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向应力轴,随含水比的增大,动本构曲线逐渐偏离应力轴。同等条件下,动模量随围压、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比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结构红粘土双曲线模型参数、动模量衰减经验公式及其拟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结构红粘土 动本构关系 动模量 衰减模型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新一代地震动衰减模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齐 胡进军 +1 位作者 谢礼立 姜治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9-1088,共10页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选取汶川地震和部分国外地震记录,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考虑断层破裂机制、场地条件以及上盘效应的地震动衰减模型,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确定模型系数.结果分析表明:模型整体上能较好地预测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距200,k...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选取汶川地震和部分国外地震记录,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考虑断层破裂机制、场地条件以及上盘效应的地震动衰减模型,应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确定模型系数.结果分析表明:模型整体上能较好地预测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距200,km以内的地面运动,但在反应谱长周期段,模型预测值比实际观测值略大;模型在短周期段(T<1,s)预测反应谱与4个美国下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NGA)模型平均值一致,长周期段(T>2,s)模型预测反应谱小于美国下一代衰减关系模型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动衰减模型 残差分析 随机效应回归 下一代衰减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强度衰减模型的S-N曲线测定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曦 郑松林 褚超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2-155,共4页
基于经验的疲劳强度衰减模型,提出了一种测定材料和结构的S-N曲线简易方法,同时可以确定材料和结构的临界载荷。该方法通过单点应力下的疲劳试验和静强度测定,可以获得原来至少需要两级应力试验才能得到的材料和结构的疲劳曲线。用不同... 基于经验的疲劳强度衰减模型,提出了一种测定材料和结构的S-N曲线简易方法,同时可以确定材料和结构的临界载荷。该方法通过单点应力下的疲劳试验和静强度测定,可以获得原来至少需要两级应力试验才能得到的材料和结构的疲劳曲线。用不同材料的疲劳试验进行了S-N曲线测定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而且快捷地测定S-N曲线和临界载荷,减少了疲劳试验费用和试验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曲线 测定方法 疲劳强度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衰减模型的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枫 仲妍 吴泉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84,共11页
频繁模式挖掘是数据流挖掘中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数据流的时效性和流中心的偏移性特点,提出了界标窗口模型与时间衰减模型相结合的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通过动态构建全局模式树,利用时间指数衰减函数对模式树中各模式的支持数... 频繁模式挖掘是数据流挖掘中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数据流的时效性和流中心的偏移性特点,提出了界标窗口模型与时间衰减模型相结合的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通过动态构建全局模式树,利用时间指数衰减函数对模式树中各模式的支持数进行统计,以此刻画界标窗口内模式的频繁程度;进而,为有效降低空间开销,设计了剪枝阈值函数,用于对预期难以成长为频繁的模式及时从全局树中剪除.本文对出现在算法中的重要参数和阈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一系列实验表明,与现有同类算法MSW相比,该算法挖掘精度高(平均超过90%),内存开销小,速度上可以满足高速数据流的处理要求,且可以适应不同事务数量、不同事务平均长度和不同最大潜在频繁模式平均长度的数据流频繁模式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频繁模式挖掘 数据挖掘 时间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新 宋小波 +2 位作者 明宇 杨杰 傅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7,共4页
基于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不同胶凝含量下胶凝堆石料的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仍可用Kondner R L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围压、胶凝含量对动本构关系均有影响,但围压对其影响较大;胶凝堆石料动... 基于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不同胶凝含量下胶凝堆石料的动本构关系及动模量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胶凝堆石料动本构关系仍可用Kondner R L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围压、胶凝含量对动本构关系均有影响,但围压对其影响较大;胶凝堆石料动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且具有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同等条件下动模量随围压和胶凝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动模量衰减曲线,提出了动模量衰减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胶凝堆石料动模量衰减模型参数表达式,为胶凝堆石坝的动力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胶凝堆石料 本构关系 动模量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与无线传输误码率性能综合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玉 杨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81-1586,共6页
根据矿井巷道环境中大尺度衰减与小尺度衰减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提出了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在矿井巷道环境下,通过将无线信号衰减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基于模型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采用距离度量的方... 根据矿井巷道环境中大尺度衰减与小尺度衰减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提出了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在矿井巷道环境下,通过将无线信号衰减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基于模型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采用距离度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无线传输技术在巷道环境中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以MC-CDMA为代表的扩频调制传输技术在近距离通信时的误码率性能较好,而OFDM则在远距离通信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衰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巷道 综合衰减模型 误码率 MC-CDMA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乃文 韩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7,共7页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主要受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时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对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有反馈作用。安全信号强度、频率、员工对安全信息的期待和任务难度以及管理者的监督有效性,均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上述调节因素并提高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安全 安全注意力 衰减模型 多主体建模(ABM)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衰减模型的模糊会话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英杰 邱卫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1,140,共5页
现有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没有考虑数据流中会话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和历史数据的作用,并且忽略了连续属性处理时的尖锐边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衰减模型的模糊会话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针对数据流中会话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基... 现有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没有考虑数据流中会话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和历史数据的作用,并且忽略了连续属性处理时的尖锐边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衰减模型的模糊会话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针对数据流中会话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基于时间片对会话进行划分,完整地保留了时间片内会话之间的相关性信息,采用模糊集对会话的连续属性进行处理,增加了规则的兴趣度和可理解性。在考虑历史数据作用和允许误差情况的基础上,基于时间衰减模型挖掘数据流中的临界频繁项集和模糊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时间效率、降低冗余率和增加规则兴趣度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时间片 关联规则 模糊集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多孔介质中气体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云 文孟刚 +1 位作者 高秀峰 苏军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86,共12页
突破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开发和CO_(2)地质封存的重要指标,但是,突破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协同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为此,基于部分饱和多孔介质突破压力“S”形曲线模型和滑脱效应理论,建立了部分饱和多孔介质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并分别通... 突破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气开发和CO_(2)地质封存的重要指标,但是,突破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协同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为此,基于部分饱和多孔介质突破压力“S”形曲线模型和滑脱效应理论,建立了部分饱和多孔介质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并分别通过较高渗透率玻璃平面孔隙网络可视化空气突破渗流实验,结合前人低渗透率砂岩和页岩岩样CO_(2)、CO_(2)—CH_(4)突破渗流实验成果,验证了衰减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突破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协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可以同时考虑润湿相初始饱和度、出口背压以及滑脱因子协同作用建立气体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②玻璃平面孔隙网络可视化空气突破渗流实验结果以及前人低渗透率岩心突破渗流实验成果验证了气体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的有效性;③衰减模型比指数模型更能准确地揭示突破渗透率随润湿相初始饱和度的指数式衰减和倒“S”形曲线衰减特征;④润湿相初始饱和度、出口背压以及滑脱因子三者协同影响气体突破渗透率,初始润湿相饱和度较低时,出口背压的升高会引起滑脱因子较高气体的突破渗透率显著降低,而润湿相初始饱和度较高时,无论气体的滑脱因子高或低,出口背压对气体突破渗透率的影响均会变小。结论认为,所建立的气体突破渗透率衰减模型对于加大非常规气藏开发力度、指导CO_(2)地质封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页岩气 CO_(2)地质封存 突破渗透率 初始饱和度 出口背压 滑脱因子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干湿侵蚀下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强度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寇佳亮 张卓越 +1 位作者 景国强 周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12,共14页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 为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对高延性混凝土(HDC)的侵蚀性能,以3种高浓度氯盐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5%、10%、20%)为侵蚀介质,分别对3组(每组24块)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进行了240 d干湿循环对比试验,分析了氯离子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对两种试块的外观、质量以及抗压强度、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C在破坏时表面呈细裂缝,未出现混凝土脱落的现象,而普通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碎块脱落情况较为明显,延性很差。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HDC和普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下降程度也随之增大,且两种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最小值均出现在浓度为20%的氯盐溶液中,其中HDC在15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51.70 MPa,普通混凝土试块在120 d循环时达到最小值42.89 MPa,与清水中养护的两组试块相比,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94 MPa、17.35 MPa。HDC在氯离子浓度越大的溶液中平均抗压强度下降越明显,但是都普遍优于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试件,说明HDC比普通混凝土试件的抗氯盐侵蚀能力更强。根据试验结果,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浓度氯盐溶液侵蚀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HDC的抗压强度衰减模型。最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对HDC单轴受压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方程参数满足要求,且曲线吻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氯盐-干湿循环 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衰减模型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中泄漏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进喜 刘扬 +1 位作者 刘中华 李申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6,共4页
漏缆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隧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漏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漏缆结构设计和外部辐射模式进行展开的。在根据漏缆的等效电路图,计算漏缆的阻抗和导纳,建立漏缆的数学模型。在外部模式耦合影响下,定义了弱耦合系数,得出了漏... 漏缆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隧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漏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漏缆结构设计和外部辐射模式进行展开的。在根据漏缆的等效电路图,计算漏缆的阻抗和导纳,建立漏缆的数学模型。在外部模式耦合影响下,定义了弱耦合系数,得出了漏缆的传输衰减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衰减和频率的关系图,衰减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并通过对1/2″漏缆进行实验,得出漏缆衰减的实测值和衰减模型仿真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缆 传输衰减 耦合系数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安峰 南博文 +1 位作者 陈缘 付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6-1323,共8页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 现有的p-y曲线大多是基于小直径桩在有限循环次数下的加载试验得到,难以精确描述大直径桩基在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的位移累积以及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基于此,首先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能考虑砂土长期循环弱化效应的桩土系统刚度衰减模型,并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长期循环荷载下大直径桩的p-y曲线.然后通过引入循环反力比的概念,获取了桩土系统的刚度衰减参数,同时实现了对初始地基反力模量的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砂土刚度衰减模型的修正p-y曲线法.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修正p-y曲线法能够综合考虑荷载特性、循环次数、砂土刚度循环弱化等因素,可为长期水平循环作用下大直径桩基础的初步设计提供一种简明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大直径单桩 刚度衰减模型 尺寸效应 循环荷载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琼东南工区地层吸收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秀丽 何樵登 孙鹏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16-117,122,共3页
由于直接从地震记录求取地层吸收特性的精度较低,因此利用层速度与Q值的经验公式来建立大致符合工区实际的吸收衰减模型。对理论公式中的射线参数进行高阶泰勒展开忽略计算机的计算误差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反射波在每层的传播距离,从而... 由于直接从地震记录求取地层吸收特性的精度较低,因此利用层速度与Q值的经验公式来建立大致符合工区实际的吸收衰减模型。对理论公式中的射线参数进行高阶泰勒展开忽略计算机的计算误差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反射波在每层的传播距离,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不同偏移距在不同频率时的地层吸收量,这在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时有助于设计合适的观测系统和激发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地层 层速度 吸收衰减模型 品质因子Q 地震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衰减模型的混合属性数据流离群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晓珂 兰洋 +1 位作者 秦玉明 程耀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161,共5页
数据流离群检测因内存容量限制和实时检测需求而成为离群检测的一个难点。介绍了一种快速混合属性数据流离群检测算法。在衰减模型下增量聚类数据流,生成代表数据分布的聚类特征集合,半径阈值动态变化;当接收到检测请求时,计算满足条件... 数据流离群检测因内存容量限制和实时检测需求而成为离群检测的一个难点。介绍了一种快速混合属性数据流离群检测算法。在衰减模型下增量聚类数据流,生成代表数据分布的聚类特征集合,半径阈值动态变化;当接收到检测请求时,计算满足条件的每个簇的离群因子,具有高离群因子的簇作为结果输出。同时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区分离群簇与数据进化初始阶段的方法。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同数据流规模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有效检测混合属性数据流中的离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属性 数据流 增量聚类 离群检测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