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阶混合累积量的衰减指数模型估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勋章 黎湘 庄钊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70,共4页
定义了衰减指数模型的四阶混合累积量,给出了单样本有限长数据条件下的样本估计,提出了高斯色噪声条件下估计模型参数的两种有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四阶混合累积量能明显提高KTProny、MP和ESPR IT方法在高斯色噪声条件下的估计性能... 定义了衰减指数模型的四阶混合累积量,给出了单样本有限长数据条件下的样本估计,提出了高斯色噪声条件下估计模型参数的两种有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四阶混合累积量能明显提高KTProny、MP和ESPR IT方法在高斯色噪声条件下的估计性能,且后两种方法的估计性能优于第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混合累积量 衰减指数模型 参数估计 高斯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指数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烟青 袁仕继 马保林 《无线电工程》 2012年第12期26-29,共4页
推导出衰减指数模型的混合四阶累积量,它包含了准确的衰减频率、衰减因子及其他信息。在四阶混合累积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谐波参数估计方法。先采用四阶混合累积量对观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再利用SSM方法实现衰减谐波... 推导出衰减指数模型的混合四阶累积量,它包含了准确的衰减频率、衰减因子及其他信息。在四阶混合累积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谐波参数估计方法。先采用四阶混合累积量对观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再利用SSM方法实现衰减谐波信号各个参数的联合估计,实现了在计算量较低的情况下的衰减频率和衰减因子的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高斯色噪声,避免了在频域上搜索以辨识谱峰,具有优越的参数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混合累积量 衰减指数模型 参数估计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大棚墒情预报的衰减指数平滑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红亮 缴锡云 +1 位作者 陆敏 宋静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利用宿迁市船行灌区实测数据率定衰减指数平滑模型的参数,研究了衰减指数平滑模型在蔬菜大棚墒情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与霍尔特双参数模型相比,衰减指数平滑模型改善了预报效果,用于蔬菜大棚墒情预报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蔬菜大棚 墒情预报 衰减指数平滑模型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动态衰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振方 靳德武 +6 位作者 虎维岳 董阳 曹海东 赵春虎 彭江军 赵宝峰 董兴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7-2594,共8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以及工作面推采过程采空区峰值水量及发生位置,动态平衡水量及发生位置,探讨了主要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指示:以动、静两种形态涌入采空区的水量共同作用,控制采空区涌水变化特征,但动态补给量是主控因素;在顶板含水层特征类似,构造影响可忽略条件下,推采速度决定了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发生位置,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受采厚、顶板岩性特征、含水层特征等条件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趋势合理、精度较高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衰减模型 工作面采空区 涌水规律 峰值水量 动态平衡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Hs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及脱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涛 骆文轩 +3 位作者 徐成华 常伟 岳修鹏 张亚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附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PAHs初始浓度的增加,脱附效率随之升高,且在热脱附20~40 min时提高初始浓度可明显提高PAHs的去除率。土壤含水率对于PAHs不同组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土壤含水率为16%,萘(Nap)、菲(Phe)和蒽(Ant)达到最佳去除率,而荧蒽(Fla)和芘(Pyr)最大去除率对应的土壤含水率为13%。在相同脱附条件下,土壤粒径越小,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越高。研究发现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各组分的脱附过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土壤中PAHs热脱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PAHs受到土壤中水的蒸发作用从土壤颗粒表面快速蒸发;(2)PAHs的蒸发速率受到土壤孔隙内部扩散的限制,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从土壤中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多环芳烃 热脱附 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拖尾K分布杂波下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的稳健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志广 周剑雄 +1 位作者 赵宏钟 付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48-2852,共5页
实际条件下,在对基于衰减指数(DE)和模型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估计和特征提取时,其噪声背景往往是非高斯的,分布密度函数表现出长拖尾性质。利用基于高斯假设条件下的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 实际条件下,在对基于衰减指数(DE)和模型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估计和特征提取时,其噪声背景往往是非高斯的,分布密度函数表现出长拖尾性质。利用基于高斯假设条件下的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利用M估计方法来实现对长拖尾杂波下DE模型参数的稳健估计。首先分析了基于PRONY模型的M估计实现方法存在的不足,其次提出了两种较为有效的DE模型散射中心参数M估计的实现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一类长拖尾K分布杂波条件下,与ESPRIT方法以及扩展PRONY估计方法相比,该文所提的两种方法均能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长拖尾分布 衰减指数模型 M估计 K分布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倒木储量与分解 被引量:16
7
作者 袁杰 蔡靖 +1 位作者 侯琳 张硕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6,共6页
粗头直径≥10cm,长度通常≥1m,倾斜度超过45°的死木质残体称为倒木(Harmon et al.,1996)。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营养关系,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相... 粗头直径≥10cm,长度通常≥1m,倾斜度超过45°的死木质残体称为倒木(Harmon et al.,1996)。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营养关系,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倒木对森林中生产者的更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境,而且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的作用(侯平等,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天然次生油松林 倒木 储量 分解 单项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表面的水蒸气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虎 谷伟 +2 位作者 李增耀 陶文铨 胡子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双指数衰减动力学吸附模型方程,并和准一/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Redlich-Peterson、Fritz-Schlünder吸附等温式和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较大;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参数可给出单层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层数,吸附等温线由单层到多层存在临界点,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对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动态吸附过程可由双指数衰减模型来描述,与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在整个吸附过程中均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式 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女性盆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9
作者 乔敏霞 时惠平 +4 位作者 秦丹 周旭嘉 董世博 杨帆 梁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良、恶性病变Slow ADC值、Fast ADC值、Standard ADC值、Fraction of fast ADC值,并将Standard ADC图与轴位T2脂肪抑制图像融合。结果良性病变Slow ADC值[(1.83±0.86)×10-3 mm2/s]及Standard ADC值[(1.79±0.78)×10-3 mm2/s]均大于恶性病变[Slow ADC值:(1.05±0.31)×10-3 mm2/s;Standard ADC值:(1.13±0.39)×10-3 mm2/s](t=3.90、3.51,P<0.01),且Slow 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最大。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Slow ADC值均显著小于Fast ADC值[良性:Slow ADC值为(1.83±0.86)×10-3 mm2/s,Fast ADC值为(16.95±8.63)×10-3 mm2/s;恶性:SlowADC值为(1.05±0.31)×10-3 mm2/s,Fast ADC值为(15.12±9.90)×10-3 mm2/s](t=-10.40、-6.29,P<0.01)。结论双指数衰减模型能很好地鉴别诊断良、恶性盆腔肿瘤,对临床术前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指数衰减模型 诊断 鉴别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脐橙保藏和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锦胜 王娜 +1 位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129,共4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脐橙储藏过程中水分的状态、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利用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采集样品的核磁共振受激回波信号,采用多重指数衰减模型对收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组织中不同水分自旋-自旋弛...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脐橙储藏过程中水分的状态、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利用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采集样品的核磁共振受激回波信号,采用多重指数衰减模型对收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组织中不同水分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探讨脐橙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核磁共振弛豫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在脐橙的后成熟期、稳定期和腐烂期,对应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变化呈现一个上升-稳定-急速下降的过程,且在脐橙腐烂前出现了一个自旋-自旋驰豫时间急剧下降的过程。该方法可以作为脐橙质量评估的有效手段,对于脐橙的质量评估和保藏方法的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多重指数衰减模型 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脐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3种林分凋落叶客置分解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莉莎 张金池 +1 位作者 庄家尧 司登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88,共8页
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利用野外分解袋法在苏南丘陵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林分内进行凋落叶客置后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 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利用野外分解袋法在苏南丘陵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林分内进行凋落叶客置后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分解系数k麻栎叶最高(k=0.391 4),马尾松叶居中(k=0.238 8),杉木叶(k=0.209 1)较低;分解系数k与初始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碳氮比(C/N)显著负相关(P<0.05),失重率分别与氮释放率(P<0.05)、磷释放率、有机碳释放率显著正相关(P<0.01),与C/N显著负相关(P<0.05);分解过程中,氮和钾总体为净释放,磷为释放或固持状态,有机碳释放率逐步上升,C/N比基本呈下降趋势。客置后分解地特征效应较显著,针叶树种凋落叶客置到阔叶林后分解速率加快,反之则减慢;养分释放速率大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分解16个月后,不同分解地的同种凋落叶养分释放率有趋于一致的趋势;经Olson指数衰减模型模拟,客置后麻栎叶分解系数k变小,杉木叶和马尾松叶分解系数k变大,预测麻栎叶t0.50,t0.95分别延长0.09~0.20 a和0.10~0.29 a,杉木叶分别缩短0.11~0.60 a和2.91~2.97 a,马尾松叶在麻栎林分解地t0.50,t0.95分别缩短0.06 a和0.09 a,在杉木林分解地分别延长0.19 a和0.36 a。有机碳t0.50麻栎叶缩短0.09~0.11 a,杉木叶延长0.01~0.09 a,马尾松叶缩短0.07~0.08 a;有机碳t0.95麻栎叶延长0.10~0.23 a,马尾松叶缩短0.30 a,杉木叶在麻栎林分解地缩短0.01 a,在马尾松林分解地延长0.3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凋落叶 客置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Olson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的全极化散射中心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涛 黄高明 +1 位作者 王雪松 肖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3-1918,共6页
本文以散射中心的指数衰减和模型(Damped Exponentials,DE)为基础将全极化散射中心的参数提取问题转化为全极化信息融合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onstrained Total Least Squares,CTLS)算法问题,据此计算出全部散射中心的距离参数和类型参数... 本文以散射中心的指数衰减和模型(Damped Exponentials,DE)为基础将全极化散射中心的参数提取问题转化为全极化信息融合的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onstrained Total Least Squares,CTLS)算法问题,据此计算出全部散射中心的距离参数和类型参数,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全极化测量方程,得到每个散射中心的复幅度信息,从而获得每个散射中心的散射矩阵,其中散射矩阵与类型参数是密切相关的.然后分析了其中参数估计的精度问题,针对极化通道噪声方差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并与单极化散射中心估计参数作了对比,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雷达极化信息与散射中心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总体最小二乘(CTLS) 全极化散射中心 指数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T内爆准静态压力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明明 张连生 王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199,共5页
通过自主设计的密闭爆炸容器,开展了TNT内爆实验,用指数衰减模型对压力载荷进行分析,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质量/空间体积m/V是决定准静态压力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的m/V范围,准静态压力变化规律呈现差异性;基于实验数据,... 通过自主设计的密闭爆炸容器,开展了TNT内爆实验,用指数衰减模型对压力载荷进行分析,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质量/空间体积m/V是决定准静态压力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的m/V范围,准静态压力变化规律呈现差异性;基于实验数据,得到了爆炸准静态压力的经验计算公式,可为爆炸准静态压力预估和炸药威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准静态压力 指数衰减模型 数值模拟 质量/空间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小麦秸秆-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帅 梁鑫宇 +2 位作者 宋明丹 韩梅 李正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4-762,共9页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毛叶苕子及二者混合物料在耕层土壤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以期为青海高原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将毛叶苕子(G)、麦秆(S)和麦秆+毛叶苕子混合(G+S)3种有机物料自然风干后,切成2 cm长...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毛叶苕子及二者混合物料在耕层土壤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以期为青海高原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将毛叶苕子(G)、麦秆(S)和麦秆+毛叶苕子混合(G+S)3种有机物料自然风干后,切成2 cm长,放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自然腐解,地表撂荒。在埋入土壤后的第7、14、28、42、72、117、162天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随腐解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升高趋势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结束时均表现为G>G+S>S,3种有机物料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64.17%(G+S),碳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5.30%(G)、46.66%(S)、62.77%(G+S),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8.29%(G)、31.83%(S)、66.78%(G+S),磷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1.30%(G)、62.66%(S)、68.24%(G+S),钾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24%(G)、94.62%(S)、97.40%(G+S)。各处理的快速腐解期均为0~42天,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不同,碳是在0~7天,氮是在0~28天,磷是在0~14天,钾是在0~42天。通过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模拟发现,G、S、G+S处理易分解干物质量,分别占总质量的79.25%、53.62%、64.16%,各处理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比例均以G处理最高,钾的易分解比例以S处理最高。G+S处理的实测值(OBS)相较于预测值(EXP)提高了干物质量、碳、氮、磷和钾的易分解部分比例,分别提高了1.47%、6.02%、22.77%、5.41%和0.20%,并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结论】毛叶苕子、麦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1.93%(G)、51.65%(S),二者混合后可达64.17%,毛叶苕子中的碳、氮、磷和钾的累积释放率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中易分解部分的比例为79.25%,且碳、氮、磷和钾在易分解部分中的比例高于麦秆。毛叶苕子与麦秆混合后,调节了易分解部分比例以及其中的碳、氮、磷和钾含量,增加了碳、氮的平均周转天数,降低了磷、钾的平均周转天数,更有利于后茬作物对养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规律 养分释放 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混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化千枚岩填料的蠕变特性研究
15
作者 李颖颖 毛雪松 +1 位作者 张腾达 孟庆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7,共6页
为了研究千枚岩填筑路基在长期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蠕变变形特性,使用杠杆仪进行千枚岩试件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不同含水率下的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可知轴向应变随试件含水率增加而增... 为了研究千枚岩填筑路基在长期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蠕变变形特性,使用杠杆仪进行千枚岩试件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不同含水率下的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可知轴向应变随试件含水率增加而增加,当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时,应变增加幅度变大;对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应变曲线分析,随着应力增加,试件蠕变量和蠕变速率显著增大。结果表明:千枚岩填料的蠕变变形是水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在高应力水平和高含水率条件下,千枚岩填料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根据变形曲线建立蠕变的指数衰减模型,发现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千枚岩填料的蠕变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化千枚岩 蠕变变形 指数衰减模型 水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