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晓乐 谢丽响 +4 位作者 王思怡 陈文苏 李承宗 王子硕 胡春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673,共8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和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RFCA的348例房颤患者,定量测量冠脉周围FAI,...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和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RFCA的348例房颤患者,定量测量冠脉周围FAI,计算TyG指数。根据TyG指数三分位数将患者分3组:T_(1)组(TyG指数<8.45,n=114);T_(2)组(8.45≤TyG指数≤8.93,n=114);T_(3)组(TyG指数>8.93,n=120)。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TyG指数与冠脉三大分支近端FA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脉周围FAI及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并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图,通过相加交互作用及中介分析探究冠脉周围FAI在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亚组分析探索TyG指数对不同类型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TyG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左回旋支(LCX)-FAI增加5.389 HU(95%CI:3.874~6.904,P<0.001)。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最终确诊房颤复发患者90例,复发率为25.86%。RCS分析显示,LCX-FAI及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之间均不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P_(non-linear)=0.378,P_(non-linear)=0.469)。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约为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患者的57.737倍(OR=57.737,95%CI:23.755~155.656,P<0.001)。TyG指数和LCX-FAI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为50.901(95%CI:0.215~101.587),归因比(AP)为0.882(95%CI:0.769~0.994),交互作用指数(S)为9.713(95%CI:3.380~27.910)。中介分析表明,LCX-FAI介导了TyG指数与房颤复发相关性的22%。亚组分析发现,房颤类型与TyG指数在复发风险上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_(interaction)=0.562)。结论:房颤患者TyG指数与LCX-FAI呈正相关,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的患者RFCA术后房颤复发风险更大。LCX-FAI部分介导了TyG指数与术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此外,TyG指数可有效预测持续性及阵发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衰减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配称跳过程指数衰减的判别条件
2
作者 张龙腾 陈庆华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本文给出了可配称跳过程指数衰减的两个判别条件,它们类似于马氏过程指数遍历的Meyn-Tweedie漂移条件.这两个判别条件的构造分别基于Dirichlet特征值的漂移条件和h变换算子理论.
关键词 马氏过程 漂移条件 指数衰减 可配称跳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3
作者 孙欣杰 赵坤 +3 位作者 张宁贵 袁康正 叶靖 陈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组学机器学习(ML)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94例CCTA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并接受至少1次CCTA复查患者,基于首次、末次CCTA计算斑块负荷(TPB...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组学机器学习(ML)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94例CCTA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并接受至少1次CCTA复查患者,基于首次、末次CCTA计算斑块负荷(TPB)年变化值(△TPB/y)分为进展组(△TPB/y≥中位△TPB/y)与无进展组(△TPB/y<中位△TPB/y),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155)与验证集(n=39)。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斑块进展的临床及首次CCTA相关影响因素,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首次CCTA提取及筛选斑块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高斯过程(GP)、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二次判别分析(QDA)及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建ML模型,于验证集验证模型效能并选择最优ML模型,以之联合CCTA模型构建联合模型;评估各模型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效能。结果194例中,进展组97例、无进展组97例。训练集155例中,77例斑块进展、78例斑块无进展;验证集39例中,20例斑块进展、19例斑块无进展。FAI是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8,P<0.001),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的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RF、GP、PLS-DA、QDA、SVM模型,RF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为最优ML模型。CCTA模型、RF模型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684、0.847及0.861,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629、0.768及0.821。结论CCTA影像组学ML模型联合FAI能有效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陈璐琳 孙猛 +7 位作者 杨廷杰 李清曼 郭一鸣 杨宇青 曹煜栋 李文哲 袁江淑 杨宏辉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 G-BMI)和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RCA-FA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513例,收集和计算各参数数值。按TyG-BMI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T_(1)组(Ty G-BMI≤207.02,n=171)、T_(2)组(207.023组 Ty G-BMI≥243.64,n=171)。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需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与RCA-FA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y G-BMI和RCA-FAI与MACE的相关性。通过中介分析评估RCA-FAI是否介导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513例冠心病患者的平均Ty G-BMI为227.36±41.80,平均RCA-FAI为(-83.27±10.07)HU。RCA-FAI与Ty GBMI呈正相关(r=0.184,P<0.001)。平均(2.45±0.87)年随访期间,有47例(9.2%)患者发生MACE。Ty G-BMI与MACE之间近似呈U形相关,而RCA-FAI与MACE呈线性相关,Ty G-BMI和RCA-FAI的截断值分别为217.19和-74.91 HU。在两段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调整混杂因素后,当Ty G-BMI≥217.19时,Ty G-BMI每增加10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20%(HR=1.20,95%CI:1.07~1.33,P=0.001);当RCA-FAI≥-74.91 HU时,RCA-FAI每增加1个单位,MACE风险增加7%(HR=1.07,95%CI:1.04~1.10,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CA-FAI≥-74.91 HU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RCA-FAI<-74.91 HU的患者(log-rank P<0.001)。按截断值划分高、低Ty G-BMI和RCA-FAI患者,高Ty G-BMI和高RCA-FAI组合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是低Ty G-BMI和低RCA-FAI组合患者的2.69倍(校正HR=2.692,95%CI:1.259~5.759,P=0.011)。中介分析表明,RCA-FAI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46.5%的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中Ty G-BMI与RCA-FAI呈正相关。高Ty G-BMI和高RCA-FAI的组合增加了MACE的发生风险,且RCA-FAI部分介导了Ty G-BMI与MACE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周脂肪衰减指数及斑块定量特征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婕 陈瑞 +4 位作者 王云飞 王军 钱雯 马高 徐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及斑块定量特征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407例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及斑块定量特征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407例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资料。采用Fazekas评分评估WMH严重程度,并将其分为轻度WMH组(Fazekas评分0~2分)和中重度WMH组(Fazekas评分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FAI及斑块定量参数,寻找中重度WMH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FAI和斑块定量参数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116,95%CI:1.074~1.160,P<0.001)、冠心病(OR=2.737,95%CI:1.270~6.017,P=0.010)、斑块负荷(OR=4.142,95%CI:1.228~13.977,P=0.022)及FAI>-70.1 HU(OR=5.089,95%CI:1.899~13.640,P=0.001)是中重度WMH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大、患有冠心病、斑块负荷大、FAI>-70.1 HU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中重度WMH,为冠脉粥样硬化和WMH的联合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脂肪衰减指数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衰减系数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
6
作者 卢斌 蔡松 +3 位作者 裘程辉 李加武 谢泽恩 王佳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0,共9页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础上,基于时域法,分析了不同C_(y)取值时悬索桥各展向位置处的抖振响应,并与Davenport推荐的C_(y)=16时的抖振响应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悬索桥抖振响应并非单纯随C_(y)的改变而线性变化,在不同C_(y)取值下三座悬索桥跨中位置处的抖振位移响应RMS值始终最大.C_(y)为14时的主梁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及扭转角RMS最大值比C_(y)=16时的值大,分别大1.5%、14.6%和26.3%.用Davenport的建议值进行大跨度悬索桥抖振响应分析结果偏危险,在进行抖振响应最不利分析时,建议选取多组C_(y)值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指数衰减系数 时域法 频域法 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书苑 杨宝珠 +1 位作者 于鑫鑫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临床、CCTA及冠状动脉CT-FFR、FAI,筛选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临床、CCTA特征,以及CT-FFR及右冠状动脉(RCA)FAI建立嵌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Harrell C指数,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及其拟合优度。结果MACE组22例、无MACE组117例。CT-FFR(HR=3.683)及RCA-FAI(HR=3.261)均为AVR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临床+CCTA、临床+CCTA+CT-FFR模型及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AVR术后MACE的AUC分别为0.636、0.730、0.758及0.817,C指数分别为0.614、0.707、0.733及0.782;其中,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拟合优度最佳。结论CT-FFR及RCA-FAI联合临床及CCTA特征能有效预测AVR术后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斑块特征预测稳定型心绞痛进展风险 被引量:3
8
作者 祝婷婷 管汉雄 +1 位作者 李茜 李德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斑块特征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重大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首次确诊的2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资料。分析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斑块特征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重大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首次确诊的2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资料。分析冠状动脉三大主支(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旋支)近段的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包括每支血管斑块内的脂类、纤维脂类、纤维和钙化成分体积及占比)及其周围的FAI。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稳定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AI联合斑块特征对稳定型心绞痛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7,28)月后,274例中63例发生MACE。与稳定组相比,进展组的FAI值显著较高(P=0.001),重度狭窄(≥70%)占比较大(P<0.001),脂类成分体积明显较大(P<0.001)。FAI联合斑块的脂类成分体积及管腔狭窄程度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MACE的效能明显优于仅采用斑块特征和狭窄程度的模型(AUC分别为0.713和0.644,P=0.006)。结论:FAI联合斑块的脂类成分体积及管腔狭窄程度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为临床识别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研究木材表面裂纹对应力波能量衰减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陈楚敏 李明 +4 位作者 方赛银 赵家龙 沈志辉 张志恒 邓婷婷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木材中的裂纹对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探究应力波的能量变化规律对木材中裂纹深度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以樟子松木材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试件上制作不同数量的裂纹,并且裂纹深度从0逐渐增加至90 mm,每次的增量为10 mm... 木材中的裂纹对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探究应力波的能量变化规律对木材中裂纹深度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以樟子松木材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试件上制作不同数量的裂纹,并且裂纹深度从0逐渐增加至90 mm,每次的增量为10 mm。首先,利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传感器采集铅芯折断在试件表面产生的应力波,并对其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然后,基于离散小波分析,建立应力波在不同频段中的能量衰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暂态波中频率成分为125~250 kHz的AE信号占比显著减小;随着裂纹数量的增加,小波重构后的AE信号能量衰减模型中表示衰减程度的系数由0.73增加至1.09;此外,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频段为31.25~62.5 kHz的小波信号能量衰减明显缓慢;利用能量衰减模型确定的裂纹区域可以覆盖实际裂纹的所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裂纹 声发射 能量 小波变换 应力波 区域定位 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王钰璇 任超 +2 位作者 孙宵宇 赵亚子 翟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9例患者资料,测量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FAI和CT-FFR。将CT-FFR≤0.80和>0.80者分别归为心肌缺血组(n=74例)和非缺血组(n=155例)。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其肝脏脂肪分数。比较上述各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并将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因素单独或联合对预测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冠状动脉三支大血管FAI值及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肝脏脂肪分数在心肌缺血组与非缺血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指标可能是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I均值(OR=1.155,95%CI 1.088~1.226)、冠状动脉狭窄程度(OR=7.435,95%CI 3.708~14.908)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38、0.828,联合模型与2个单一指标模型比较,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11,P=0.000 9;Z=4.185,P<0.000 1)结论: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肌缺血。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对心肌缺血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模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CT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肝脏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庆民 王冠 +1 位作者 徐国政 钱家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分析了常规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的实质和不足,提出了基于断路器振动信号传播中畸变现象的改进型建模方法。在频域内建立了自学习的优化建模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该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建模方法为高压断路器机械... 分析了常规的指数衰减振荡波建模方法的实质和不足,提出了基于断路器振动信号传播中畸变现象的改进型建模方法。在频域内建立了自学习的优化建模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该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建模方法为高压断路器机械状态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机械振动 畸变 建模 指数衰减振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斯理论的蓄电池充电电流衰减指数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蓓 何莉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30,共5页
电流衰减指数决定了充电的质量.为了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衰减指数,以BX7B-3A 7AH/12V型蓄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初始充电参数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 电流衰减指数决定了充电的质量.为了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衰减指数,以BX7B-3A 7AH/12V型蓄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初始充电参数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初始电解液密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配比关系',在该'最佳配比关系'下,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即充电时间最短.为实现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比',采用模糊逻辑对充电系统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初始充电电流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合,达到了优质快速充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马斯理论 充电 充电接受能力 电流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指数衰减信号极点提取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鸿哲 王志良 +1 位作者 刘冀伟 李正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4-55,62,共3页
噪声中的指数衰减信号的极点提取方法在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给出利用遗传算法提取指数衰减信号极点的方法。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其它方法简单有效,即使在较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也能对极点作出较好的估计。
关键词 极点提取 遗传算法 指数衰减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混合累积量的衰减指数模型估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勋章 黎湘 庄钊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70,共4页
定义了衰减指数模型的四阶混合累积量,给出了单样本有限长数据条件下的样本估计,提出了高斯色噪声条件下估计模型参数的两种有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四阶混合累积量能明显提高KTProny、MP和ESPR IT方法在高斯色噪声条件下的估计性能... 定义了衰减指数模型的四阶混合累积量,给出了单样本有限长数据条件下的样本估计,提出了高斯色噪声条件下估计模型参数的两种有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四阶混合累积量能明显提高KTProny、MP和ESPR IT方法在高斯色噪声条件下的估计性能,且后两种方法的估计性能优于第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混合累积量 衰减指数模型 参数估计 高斯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碱指数衰减滴注及程序输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世明 徐迅 +2 位作者 黄卉芳 叶妙 付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兔血浆茶碱浓度.应用群体兔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恒速静脉滴注、指数衰减滴注及程序输注。结果:虽茶碱T_(1/2β)=6.08h,但指数衰减滴注及程序输注仅需30min即可达到预期血药稳态浓度。程序输注及指数衰减滴注的执...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兔血浆茶碱浓度.应用群体兔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恒速静脉滴注、指数衰减滴注及程序输注。结果:虽茶碱T_(1/2β)=6.08h,但指数衰减滴注及程序输注仅需30min即可达到预期血药稳态浓度。程序输注及指数衰减滴注的执行百分误的中位数分别为7.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指数衰减滴注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针-板缺陷在指数衰减脉冲和正弦电压作用下的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米彦 桂路 +2 位作者 刘露露 邓胜初 欧阳文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434,共10页
制作了环氧树脂针-板缺陷,模拟饱和电抗器环氧树脂内部金属突出物缺陷,研究环氧树脂在指数衰减脉冲电压和正弦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从起始放电电压、放电次数、平均放电幅值和局部放电的统计分布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环氧树... 制作了环氧树脂针-板缺陷,模拟饱和电抗器环氧树脂内部金属突出物缺陷,研究环氧树脂在指数衰减脉冲电压和正弦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从起始放电电压、放电次数、平均放电幅值和局部放电的统计分布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环氧树脂样品在25℃和110℃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研究发现,在同样峰值的正弦电压和指数衰减脉冲电压下,脉冲电压下的起始放电电压更低,平均放电幅值更大,放电次数更少;对于相同的外施电压,110℃下的起始放电电压较25℃下的更低,平均放电幅值更大,放电次数减少。实验结果可为在指数衰减脉冲电压下饱和电抗器绝缘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电抗器 环氧树脂 局部放电 指数衰减 脉冲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衰减惯性权重的分裂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永贵 曲彤彤 李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0-1024,共5页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因种群多样性丧失而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数衰减惯性权重的分裂粒子群优化算法(EDW-DPSO)。首先,采用半均匀初始化种群,使种群以整体均匀、局部随机的方式分布;其次,引入动态分裂算子,对满足...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因种群多样性丧失而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数衰减惯性权重的分裂粒子群优化算法(EDW-DPSO)。首先,采用半均匀初始化种群,使种群以整体均匀、局部随机的方式分布;其次,引入动态分裂算子,对满足分裂条件的粒子执行分裂操作,增加种群多样性,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最后,采用指数衰减的惯性权重,平衡粒子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前期有较大的搜索空间,种群多样性增加,后期则强调局部开发,提高收敛精度和优化能力,加快粒子跳脱局部极值逼近全局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种群多样性 半均匀 分裂 指数衰减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概率谱衰减指数的取值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宏亮 许丽萍 崔永高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在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根据概率法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一致概率反应谱,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常常不一致,特别是在长周期部分,一致概率谱一般均低于相应的规范谱。为解决地震安全性评价得到的一致概率谱在抗... 在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根据概率法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一致概率反应谱,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常常不一致,特别是在长周期部分,一致概率谱一般均低于相应的规范谱。为解决地震安全性评价得到的一致概率谱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一致概率谱和规范谱,针对一致概率谱标定得到的衰减指数γ较规范谱明显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致概率谱衰减指数的取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概率谱 规范谱 衰减指数 地震安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指数衰减函数边界的一维热传导问题的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婷 陶月赞 +1 位作者 任红蕾 吴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5-1139,1202,共6页
边界条件为指数衰减函数的一维热传导问题,Laplace正变换后泛定方程的通解与边界条件象函数的乘积组合求逆困难,问题难以求解。应用Laplace变换性质,将边界条件用算符运行于变换过程中,建立一维热传导问题通用的理论解;再将特定问题的... 边界条件为指数衰减函数的一维热传导问题,Laplace正变换后泛定方程的通解与边界条件象函数的乘积组合求逆困难,问题难以求解。应用Laplace变换性质,将边界条件用算符运行于变换过程中,建立一维热传导问题通用的理论解;再将特定问题的边界条件代入通用理论解,获得相应的解。根据边界条件为指数衰减函数时的解,讨论其与经典问题解的转换关系,并结合实例,利用测点温度变化曲线的拐点求算模型参数。文中提出的求解方法,边界条件不参与繁杂的变换过程,解法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衰减 LAPLACE变换 通用理论解 卷积 拐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双极性固态指数衰减脉冲电压源研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米彦 桂路 +3 位作者 邓胜初 欧阳文敏 刘露露 董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21-3729,共9页
为了模拟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绝缘电气应力,研制了1台模块化双极性固态指数衰减脉冲电压源。参照1100 kV/5000 A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的电压参数要求,采用双极性Marx电路与脉冲变压器组合的新型拓扑结构,并进行理论设计和P... 为了模拟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绝缘电气应力,研制了1台模块化双极性固态指数衰减脉冲电压源。参照1100 kV/5000 A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的电压参数要求,采用双极性Marx电路与脉冲变压器组合的新型拓扑结构,并进行理论设计和PSPICE电路仿真,仿真结果与所需波形参数一致,证实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发生器在容性负载为12.5 pF时,可输出频率为50 Hz的双极性脉冲电压。正极性电压脉宽11.40μs,上升沿1.18μs,幅值0-10.9kV可调;负极性电压脉宽68.2μs,上升沿21.38μs,幅值0~2.27 kV可调。该模块化脉冲电压源可为后续研究工频脉冲电压下饱和电抗器绝缘的局部放电机制和老化失效机制提供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饱和电抗器 指数衰减脉冲 脉冲电压源 MARX电路 脉冲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