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量衰减分析的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德超 罗明明 +3 位作者 张亮 周宏 陈植华 史婷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次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受气候、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获取方法的探索。在泉流量衰减规律分析基础上,探索...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次降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受气候、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雾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获取方法的探索。在泉流量衰减规律分析基础上,探索新方法进行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分析其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雾龙洞泉流量衰减服从分段指数衰减方程;研究区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受次降水强度及降水前下垫面条件影响。基于泉流量衰减分析计算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方法合理可行,该方法在岩溶水资源评价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流量衰减分析 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雾龙洞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正脉冲信号的衰减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何树山 刘修善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6期1-3,12,共4页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输是井眼轨迹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 ,大多数的无线随钻测量系统都采用钻井液脉冲的传输方式 ,而如何提高传输深度和传输速率一直都是钻井液脉冲传输系统的研究主题。文中根据钻井液脉冲传输的静、动态理论模型 ... 地面与井下的信息传输是井眼轨迹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 ,大多数的无线随钻测量系统都采用钻井液脉冲的传输方式 ,而如何提高传输深度和传输速率一直都是钻井液脉冲传输系统的研究主题。文中根据钻井液脉冲传输的静、动态理论模型 ,研究了正脉冲信号衰减规律。结果表明 ,脉冲信号在井眼中的往复传播类似于阻尼振荡 ,并逐渐衰竭 ;信号频率和钻井液粘度是影响钻井液脉冲信号衰减的主要可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正脉冲信号 衰减分析 石油 钻井 井眼轨迹 随钻测量 闭环钻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敦煌辐射校正场的FY3B/VIRR反射太阳波段衰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佳彦 陈林 +1 位作者 何明元 胡秀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97-2401,共5页
VIRR是搭载在我国最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B上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发射后的遥感器需要进行不断的辐射定标校准以提高数据质量,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为了研究FY3B/VIRR入轨后辐射响应的衰变规律,利用2011年—2015年敦煌辐射校正场... VIRR是搭载在我国最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B上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发射后的遥感器需要进行不断的辐射定标校准以提高数据质量,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为了研究FY3B/VIRR入轨后辐射响应的衰变规律,利用2011年—2015年敦煌辐射校正场同步试验数据,采用反射率基法计算其反射太阳波段的辐射定标系数,除受水汽吸收影响的波段10,其余各波段定标系数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5%。以Aqua/MODIS为辐射基准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正演大气顶辐射与卫星观测值的平均偏差均小于2.5%。基于上述五年的VIRR定标结果,结合发射前定标系数,计算了遥感器的年际衰变率,结果表明:仪器衰减显示出一定的波长依赖性,波长越短的波段衰减越大;与发射前定标系数相比,入轨第一年的仪器定标系数有较大程度的变化;随着在轨运行时间变长,仪器衰减趋势开始减缓,在轨运行的第二和第三年衰减均大幅减小;从第四年开始波长<0.8μm的波段,有衰减增大的趋势;在轨运行两年后,波长>0.8μm的波段部分年份出现了响应增加的现象;与孙凌等的FY3A/MERSI衰减变化规律相比,衰减率和波长的相关性是一致的,但MERSI在0.65μm的波段3和13均出现相应增加的现象,而VIRR在该波长处的波段1却有衰减增大的趋势;综合历年的衰减率可以看出,波长较短的波段7,8和9年衰减率基本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B星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反射率基法 衰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离层检测的地质雷达物理模拟衰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建林 许家林 李晓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4,共4页
利用地质雷达(GPR)对顶板离层物理模型进行检测,根据菲涅耳公式在边值关系条件下求出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振幅关系,理论推导得出离层区的衰减大于非离层区的结论。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并对输出的地质雷达时间剖面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 利用地质雷达(GPR)对顶板离层物理模型进行检测,根据菲涅耳公式在边值关系条件下求出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振幅关系,理论推导得出离层区的衰减大于非离层区的结论。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并对输出的地质雷达时间剖面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得出在离层界面的反射信号强烈造成了更大的衰减的结论。同时对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通过对信号的振幅分析得出非离层区反射信号能量大于离层区反射信号能量的结论,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地质雷达对顶板离层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离层 离层监测 地质雷达 物理模拟 衰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1C可见光通道衰减分析及订正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松岩 邱红 +1 位作者 刘玉洁 范天锡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4-740,共7页
利用FY 1C连续两年的遥感资料 ,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分析区 ,系统分析了FY 1C可见光、近红外通道的衰减特征 ,开展了通道衰减订正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FY 1C除可见光通道 1衰减强烈外 ,其它各可见光、近红外通道衰减性能稳定。利用统计... 利用FY 1C连续两年的遥感资料 ,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分析区 ,系统分析了FY 1C可见光、近红外通道的衰减特征 ,开展了通道衰减订正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FY 1C除可见光通道 1衰减强烈外 ,其它各可见光、近红外通道衰减性能稳定。利用统计分析法 ,可以建立定标系数衰减订正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订正后的定标系数与 2 0 0 0年辐射校正场外定标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更新后的定标系数可以有效克服通道衰减带来的通道反射率测值误差 ,提高FY 1C可见光、近红外通道遥感资料定量应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资料 可见光 衰减分析 扫描辐射计 精度 统计分析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地震波衰减分析方法——预测油气异常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50
6
作者 黄中玉 王于静 苏永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8-773,共6页
地震波衰减与砂岩含油气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地震波穿过含油气砂岩时 ,能量发生明显的高频衰减。本文应用了地震信号能量衰减 EAA( Energy Absorption Analysis)技术 ,连续计算、分析地震波剖面的高频衰减系数 ,并考虑到介质背景衰减的... 地震波衰减与砂岩含油气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地震波穿过含油气砂岩时 ,能量发生明显的高频衰减。本文应用了地震信号能量衰减 EAA( Energy Absorption Analysis)技术 ,连续计算、分析地震波剖面的高频衰减系数 ,并考虑到介质背景衰减的平缓变化 ,衰减剖面中的异常变化值与地层含油气有关。在 SN油田 SSK- 1测线过井的地震纵波衰减剖面上 ,长 2组表现出产油气层与地震波能量衰减强的部位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衰减分析 油气异常 预测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顺隧道岩溶涌水风险性评价及地下水流量衰减过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万豪杰 赵骏 +1 位作者 张松松 张茹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6,共8页
永顺隧道除进口1km段为碎屑岩外,其余均为可溶岩段。为明确永顺隧道各路段岩溶涌水的风险级别,通过分析该隧道各路段的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采用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体系对其不同路段岩溶涌水风险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地... 永顺隧道除进口1km段为碎屑岩外,其余均为可溶岩段。为明确永顺隧道各路段岩溶涌水的风险级别,通过分析该隧道各路段的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采用隧道岩溶涌水专家评判体系对其不同路段岩溶涌水风险性进行评价,并采用地下水流量衰减的指数衰减理论分析了隧道段DK64+630~DK67+930发育的兰花洞地下暗河系统岩溶水流量的衰减过程。结果表明:永顺隧道DK64+630~DK67+930段为隧道涌水高风险路段,涌水量大于1×10^5m^3/d,DK56+440~DK57+460段为隧道涌水低风险路段,DK57+460~DK64+630段为隧道涌水中等风险路段,DK67+930~DK68+522.27段为隧道涌水中低风险路段;通过基于GPRS通讯技术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得到的降雨量-流量-水位数据,分析了横洞及涨潮湾地区岩溶地下水流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得出兰花洞地下暗河岩溶系统具有双重含水介质的特性,既有大型的岩溶管道或洞穴,又有一般的岩溶裂隙和层间裂隙。该研究成果可为穿越暗河溶洞地区的公路、铁路隧道岩溶涌水的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顺隧道 岩溶涌水 风险性评价 兰花洞地下暗河 流量衰减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管道型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参数与流量衰减系数关系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田娟 董贵明 束龙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流量衰减分析是地下河系统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为深入流量衰减分析研究,在对地下河系统概化的基础上,使用作者编制的地下河系统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程序UGRFLOW09分析了孔隙-管道型地下河系统特征与衰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 流量衰减分析是地下河系统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为深入流量衰减分析研究,在对地下河系统概化的基础上,使用作者编制的地下河系统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程序UGRFLOW09分析了孔隙-管道型地下河系统特征与衰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段衰减系数与渗透系数、衰减含水层厚度、模型宽度及面积、管网密度和管道流量系数均成幂函数关系,随着其数值的增加而减小;第一段衰减系数与给水度关系不明显;第二段衰减系数与渗透系数和管网密度成直线关系,随着其数值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段衰减系数与给水度、衰减含水层厚度、模型宽度及面积成幂函数关系,随着其数值的增加而减小;管道衰减系数与渗透系数、衰减含水层厚度和管网密度均成幂函数关系,随着其数值的增加而减小,与相应的管道流量系数也为幂函数关系,管道衰减系数与给水度和含水层宽度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河系统 衰减分析 衰减系数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洪水退水过程的喀斯特小流域径流组分与含水层储水结构
9
作者 杨海明 王家乐 +3 位作者 顾再柯 刘伟 王志刚 刘纪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4,共13页
岩溶含水层普遍发育复杂的管道和裂隙系统,对含水层储水结构的定量描述是岩溶水文地质研究中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在小流域尺度上的挑战更为突出。以贵州省龙里县羊鸡冲喀斯特小流域为例,选取2019~2022年的4场典型洪水事件,通过水文时间序... 岩溶含水层普遍发育复杂的管道和裂隙系统,对含水层储水结构的定量描述是岩溶水文地质研究中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在小流域尺度上的挑战更为突出。以贵州省龙里县羊鸡冲喀斯特小流域为例,选取2019~2022年的4场典型洪水事件,通过水文时间序列分析和流量衰减分析对小流域洪水退水过程开展定量分析研究,识别水文过程中径流的组分及来源,进而揭示岩溶含水层的储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羊鸡冲小流域的洪峰流量衰减过程可以划分为坡面径流来水、岩溶管道来水、中宽裂隙来水和微裂隙-孔隙来水4个过程,各过程对应的径流成分占洪峰流量的比重分别为9.32%~10.32%、32.40%~36.35%、38.46%~40.87%、13.14%~19.41%,其中岩溶管道和中宽裂隙组分构成了流域洪峰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小流域岩溶含水层的储水介质对应划分为岩溶管道、中宽裂隙和微裂隙-孔隙3种不同类型,其中岩溶管道和中宽裂隙构成了含水层最主要的储水介质,占比为7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储水结构 洪水事件 水文时间序列分析 流量衰减分析 径流组分 喀斯特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形圈密封载荷衰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广振 池长青 +1 位作者 王之珊 赵国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2-635,共4页
对两种硅橡胶材料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发现 ,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与O形圈材料的性能有关 ;温度对O形圈的衰减规律也有很大影响 ,温度越高 ,O形圈的载荷衰减速度越快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O形圈载荷衰减的理论模型进行... 对两种硅橡胶材料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发现 ,O形圈的载荷衰减规律与O形圈材料的性能有关 ;温度对O形圈的衰减规律也有很大影响 ,温度越高 ,O形圈的载荷衰减速度越快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O形圈载荷衰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 ,采用无穷多个Maxwell模型并联的方式 ,找到了一个能较好地表示O形圈载荷衰减规律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载荷衰减分析 麦克斯韦尔体 O形圈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祠岩溶泉流量衰竭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晋华 杨锁林 +1 位作者 郑秀清 李慈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8-490,共3页
根据晋祠泉域41年的补径排资料,对晋祠泉流量的衰减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导致晋祠泉断流的因素有:大气降水量、汾河渗漏量、人工开采量(含采煤排水)、太原盆地孔隙水开采量等,其中人工开采岩溶水(含采煤排水)是引起泉流量衰减的最主要... 根据晋祠泉域41年的补径排资料,对晋祠泉流量的衰减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导致晋祠泉断流的因素有:大气降水量、汾河渗漏量、人工开采量(含采煤排水)、太原盆地孔隙水开采量等,其中人工开采岩溶水(含采煤排水)是引起泉流量衰减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泉域 地下水 衰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量衰减方程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贵明 束龙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1,共7页
地下水流量衰减分析是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衰减方程的研究又是衰减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基于含水层水流方程、流域蓄-泄关系和经验关系的地下水流量衰减方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共整理了16个较常使用的衰减方程,阐述了每一... 地下水流量衰减分析是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衰减方程的研究又是衰减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基于含水层水流方程、流域蓄-泄关系和经验关系的地下水流量衰减方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共整理了16个较常使用的衰减方程,阐述了每一个衰减方程的由来、方程参数含义及其应用情况,其中指数衰减方程应用最为广泛。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1)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与衰减方程的对应关系;(2)新衰减方程的研究;(3)采用数值试验方法进行衰减方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流量衰减分析 衰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流量衰减系数的时变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贵明 束龙仓 田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6,共4页
鉴于衰减系数是流量衰减分析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在给出瞬时衰减系数、名义衰减系数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衰减系数的时变特征,据此分析了后寨地下河系统实测流量(冒水坑站和老黑潭站)数据。结果表明,在全部衰减时间内,瞬时衰减系数整... 鉴于衰减系数是流量衰减分析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在给出瞬时衰减系数、名义衰减系数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衰减系数的时变特征,据此分析了后寨地下河系统实测流量(冒水坑站和老黑潭站)数据。结果表明,在全部衰减时间内,瞬时衰减系数整体上随时间增加而变小,在每一个衰减段内其数值也是整体变小的;瞬时衰减系数的第一衰减段变幅大于第二衰减段,第二衰减段大于第三衰减段;第一衰减段变化速度大于第二衰减段,第二衰减段大于第三衰减段;名义衰减系数与瞬时衰减系数具有类似的时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河系统 衰减系数 衰减分析 时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技术综合预测南海M油田有利储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全雄 黄兆林 +3 位作者 万欢 赵皓 杨平华 姚惠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3期166-169,177,共5页
针对在南海M油田增储上产研究中所面临的砂泥岩难以区分和储层含油性难以判别的问题,在深入研究该区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和大量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高精度拟声波反演、地震衰减分析和多元信息融合等技术,提出了先找储层再判别含... 针对在南海M油田增储上产研究中所面临的砂泥岩难以区分和储层含油性难以判别的问题,在深入研究该区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和大量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高精度拟声波反演、地震衰减分析和多元信息融合等技术,提出了先找储层再判别含油性和融合多种信息减少预测多解性的研究思路,总结出一套利用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技术综合预测有利储层的方法。该方法在M油田有利储层综合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地震属性反演与分析 高精度拟声波反演 地震衰减分析 多元信息融合 有利储层预测 南海M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中衰减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正干 魏东 向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50-2354,共5页
分析了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中的主要衰减因素;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研究了换能器脉冲声场特性及扩散衰减特性;通过测量试验获得了实际换能器脉冲声场的声压分布情况,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换能器的远场... 分析了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中的主要衰减因素;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研究了换能器脉冲声场特性及扩散衰减特性;通过测量试验获得了实际换能器脉冲声场的声压分布情况,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换能器的远场区距离衰减特性;根据气固界面透射原理,分析了超声波穿透试样的界面损失;通过实际检测试验分析了斜入射角度与透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方案的制定和参数选取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超声 衰减特性分析 时域有限差分法 斜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表层岩溶泉动态预测及应用——以广西平果县果化镇布洋1号表层岩溶泉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柳大伟 蒋忠诚 陈伟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基于Elman网络基本原理,建立了布洋1号表层岩溶泉Elman神经网络模型,并以2005年8月2日开始的一次衰减过程为例,详述了Elma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分析过程,给出了在无降雨影响下该次衰减过程具有的总排泄量及最佳的储水时间。经检验,该模型... 基于Elman网络基本原理,建立了布洋1号表层岩溶泉Elman神经网络模型,并以2005年8月2日开始的一次衰减过程为例,详述了Elma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分析过程,给出了在无降雨影响下该次衰减过程具有的总排泄量及最佳的储水时间。经检验,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布洋1号表层岩溶泉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Elman网络技术在表层岩溶泉动态系统的其它领域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表层岩溶泉 动态建模 衰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致弯曲河道挡墙稳定性衰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瑞刚 许光祥 +3 位作者 王林峰 康海 苏丽梅 刘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0,77,共9页
天然河道蜿蜒曲折,河湾处环流助长紊动、引发凹岸淘蚀冲刷,导致沿河公路挡墙水毁频发。针对弯道水流运动规律,对洪水条件下弯道挡墙进行受力分析;基于挡墙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曲河道挡墙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给出挡墙基底极限冲深... 天然河道蜿蜒曲折,河湾处环流助长紊动、引发凹岸淘蚀冲刷,导致沿河公路挡墙水毁频发。针对弯道水流运动规律,对洪水条件下弯道挡墙进行受力分析;基于挡墙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曲河道挡墙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给出挡墙基底极限冲深计算方程。通过算例验证了在河湾平缓条件下弯道洪水冲击计算的合理性,并对挡墙稳定性衰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水上涨时,在墙底未发生冲刷条件下,随着弯道处洪水对挡墙的冲击荷载增大,挡墙稳定性提高;在墙底发生冲刷条件下,挡墙稳定性降低,墙底淘蚀可能导致挡墙倾覆失稳。洪水陡落时,挡墙稳定性随挡墙前后水位差增大而降低,挡墙的抗滑稳定系数衰减速度比抗倾覆稳定系数衰减速度更快,挡墙滑移失稳可能性较大。得出的挡墙稳定系数计算方法的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吻合,可为类似沿河挡墙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稳定性衰减分析 沿河挡墙 凹岸 横向环流 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耦合作用下5MW阶梯立柱式海上风机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承庚 陈莉 +1 位作者 张欢 陈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77-4486,共10页
以NERL 5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阶梯立柱式平台建立整体漂浮式风机,综合运用FAST和AQWA软件,通过叶素动量理论和势流理论并整合有限元方法,实现风浪耦合作用下风机动态响应的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频域分析中,纵荡、垂荡和纵摇的幅... 以NERL 5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阶梯立柱式平台建立整体漂浮式风机,综合运用FAST和AQWA软件,通过叶素动量理论和势流理论并整合有限元方法,实现风浪耦合作用下风机动态响应的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频域分析中,纵荡、垂荡和纵摇的幅值响应算子最大值对应波浪频率不超过0.2rad/s;自由衰减分析中,阶梯立柱式海上风机在三自由度上(纵荡、垂荡和纵摇)的固有频率分别为0.0419rad/s、0.2067rad/s和0.1496rad/s,很好地规避了南海典型波浪频率;时域分析中,正常工作时,阶梯立柱式海上风机较好地保持了立柱式海上风机垂荡激励小的特点,且在纵荡和纵摇上的位移也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系泊缆断裂后,阶梯立柱式海上风机能够实现平稳停机,表现出对南海海域中等水深环境很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立柱式平台 叶素动量理论 势流理论 三自由度 自由衰减分析 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的烃类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惠 曾富英 +5 位作者 张绍胜 肖红平 张秀平 李本亮 郭泽清 孔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85-19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为了更深入地对该盆地天然气藏进行预测,本文在分析该区天然气成藏后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特征基础上,着重应用频谱成像、衰减梯度分析、AVO、层间速度差分析(DI-VA)四种技术检测天然气藏。检测结果...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为了更深入地对该盆地天然气藏进行预测,本文在分析该区天然气成藏后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特征基础上,着重应用频谱成像、衰减梯度分析、AVO、层间速度差分析(DI-VA)四种技术检测天然气藏。检测结果表明这四种检测技术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排除烃类检测中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频谱成像 衰减梯度分析 AVO 层间速度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氧化对内蒙褐煤的发热量及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孔令坡 郭广生 +2 位作者 王志华 顾福博 韩冬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15-2216,共2页
以内蒙锡林浩特胜和煤矿的中生代侏罗纪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减红外分析仪直接测定了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的红外光谱,研究了低温氧化对煤样的干基高位发热量以及对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低温氧化 褐煤 发热量 衰减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